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当然,制科最多的,还是“宏词科”和“拔萃科”。
那制科相对于常科,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没有
答案是,优势大了。
咱们从几个维度来介绍。
第一个,关注者的层次。
制科的发起就是皇上,当然也是人家最关系的,跟那种把常科甩给尚书省吏部一个六品官员,完全就不是一个感念,考上以后就算进了天子的法眼,以后的升迁,不在话下。
第二个,人数。
每年制科,能考过的凤毛麟角,最多二三个,平常的时候,就一个,那是真正的宁缺毋滥。
第三个,授官。
三个字就能说明白,不守选!
考上制科,直接授官!
第四个,品级。
考上制科,天然比进士高一级,刚才人家孙逖说了,进士出身最理想的释褐官职,是正字、校书郎,这都是九品官职,但是要考上制科呢,八品的左右拾遗、补阙正在向你招手。
如果说考中进士仅仅是有了个出身,那么考中制科,才算是拿到了官员终身的饭票。
正是由于制科如此牛-逼,孙逖才会劝说谢直去考。
“三郎,你如果想直接为官的话,没别的说的,考制科去!
正好,今年天子有令,要重开牧宰科,以你的那一篇盐法,朝廷不给你个头名都说不过去。
据我所知,张相和严右丞手里的推荐名额还没有给出去呢,你只要上门一说,他们必定会给你。
你想,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上门要了名额,考试的时候,直接把你的那篇《论盐》原封不动地往上一抄,头名到手!
然后我这边再推荐一下,不管是拾遗,还是补阙,终归有你一席之地啊。”
谢直听了,却没说话,眯着双眼一个劲地看孙逖,看了半天,都快给人家孙逖看急眼了,这才开口问道:
“孙郎中,恐怕,这条路,不是您给我选的吧”
孙逖听了,先是一愣,随即脸色变红,最后竟然长叹一口气。
“都说三郎聪慧异常,以前孙某还不信,今日见了,果然如此。
嘿,也怨我以前全被瘦金体遮蔽了双眼,竟然没有看出你汜水谢三郎的这一幅玲珑心肝来。
怎么,我是哪里漏了破绽”
谢直就这么看着他,不说话。
孙逖又是自失地一笑。
“罢了,管你哪里看出了端倪,反正也没瞒过你……
我便与你实话实说了吧……
不错,正是严右丞交代我如此说的,实不相瞒,他亲口对我说了,他手中的那个推荐名额,就是给你留下的,你要是不要,他宁可作废,在他看来,如今谁都没有比你更有资格可堪牧宰!”
“因为盐法”谢直嘴角含笑,轻轻问道。
“因为盐法!”孙逖郑重点头,“孙某也是在近日才从严右丞那里听闻了盐法的前因后果,也不得不为三郎感叹,果然是国之良策!
也正是如此,孙某这才从严右丞那里接下了这个任务,要说服你去考牧宰科……”
谢直一看孙逖又要劝说,赶紧把他打断。
“孙郎中,你既然知道了前因后果,想必也知道谢某当初的那句话吧
只要盐价定价超过三十文,盐法与谢某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如今张相定盐价为四十六文,何必还要谢某出面呢”
孙逖听了,不由得摇头苦笑。
“你这又是何苦盐价定价四十六文,也没有一文钱落在张相的口袋中,他也是一心为公,你和张相不过是理念不合而已,何必摆出这幅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子
你就不想想,如果是别人来推动盐法,四十六会不会变成五十六到了那时候,还不是百姓受苦
如果要是你来主持推动盐法,难道就不能讲四十六变回三十吗”
谢直点头,然后摇头
“孙老大人啊,您说的这个,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事情并不是那样啊。
谢某是谁,不过是盐法的一个首倡之人,除此之外,明法榜首又算得了什么,现在连个官身都没有,让谢某主持推动盐法,可能吗
就算张相确实看中谢某,如何推动盐法,恐怕也会找一个老成稳重之官员出面,然后让谢某从旁襄理。
然后呢
须知盐法一旦推动,其间有多少利益,恐怕天子都要动心!
你说,我一个个小小的谢三郎,挡得住那些豺狼虎豹吗
朝廷的豺狼虎豹一拥而上,我谢三郎顶不住,那位老成稳重之人就能顶住了吗
恐怕到了那时候,不但不能把盐价压下来,我谢直还有弄一个臭大街的名头戴在头上!
这才是何苦来哉!”
孙逖一听就急了。
“难道这么好的盐法,就不推行了吗”
谢直一笑。
“推啊,怎么不推
朝廷着急,就早点推行。
朝廷不着急,就晚点推行。
谁能挡得住那些豺狼虎豹,谁就去推行呗……”
“那你呢”
谢直收起了脸上的玩味,正色说道:
“如果要我参与其中,必须以我为主导!
别的事,我谢三郎无所谓,但是推行盐法一事,我谢三郎必须要做说了算的人!
对了,别忘了,盐价不得超过三十文。”
孙逖听了,彻底无奈了。
“算了,我也是看出来了,你这个三十文的底价啊,就是在和朝廷诸公在打擂台!
嘿,我是真没看出来啊,你小子现在就琢磨着跟张相他们争夺推行盐法的主导权了!
算了,一边是张相,一边是多智近妖的小狐狸,你们自己的事儿,你们自己去办吧,我一个本司郎中,掺和不了……”
谢直闻言,哈哈大笑,要不,咱们还是说说我怎么当官的事吧
孙逖没好气地说道:
“让你等,你不等。
让你考制科,你不考。
你还想现在就当官
那还有什么说的只有一条路了,考吏部选!”
第191章 吏部选,就它了!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啥叫吏部选
前文说了,六品以下的官员任免,除了特殊的那几个,都要到吏部选官。
可是有几个人能有信心自己一定能活到131岁的但是人家不是进士出身就是明经出身的,都想为大唐服务终身,人家不想放假,就像当官,怎么办
吏部也不能寒了这帮上进官员的心啊……有招——吏部选!
不管你到了没到选官的年份,只要你想当官,就来吏部考试吧。
考试过了,直接当官。
考不过,滚回家守选去!
谢直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这个好,怎么不早说啊,都考什么
考试分两部分。
基础部分——身言书判。
进阶部分,两个类型,宏词华丽,书判拔萃,考中那个都行。
宏词华丽,简单点,作诗。
书判拔萃,简单点,判案。
谢直听了,哈哈大笑,这不是为了量身定制的吗!
身——身高六尺有余,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还从小习武,至少也是个高大雄壮的评价。
言——口齿清楚,条理分明。
书——瘦金体了解一下。
判——唐律疏议就在脑袋里面装着呢。
进阶考试,判案,那不是老本行吗!
孙逖一阵无语,就这么看着谢直,看着他笑得跟地主家傻儿子似的,刚还挺机灵的各一个小子,怎么转眼间就傻了
谢直不明所以。
孙逖没好气地问道:
“你自己想明白了吗!
十天前,你在洛阳宫偏殿大放厥词,告了政事堂三位相公不说,还告了尚书省一连串的官员,你是不是都忘了
来,我帮你回忆一下哈。
尚书右丞,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吏部侍郎……
就因为你,以上人等,每一人罚俸三个月!
钱不钱的,咱不说,关键是丢人好吧
现在都有风声传出来,尚书吏部一干人等尸位素餐,天子有意将开元二十四年的科考权力,从吏部改到礼部!
谢三郎,来,用你聪明伶俐的大脑袋帮我算一算,这里面牵扯到多少利益吏部上上下下一干人等,又因为你要舍弃多少权力”
谢直一听这话,倒吸一口凉气,好大一口黑锅!这分明是朝廷高层的斗争,怎么还能扣在我的头上,虽说我……我……我是个导火索吧,但是你们也不能打击报复吧
孙逖犹自不解气,还絮絮叨叨的:
“想明白了没有!
现在尚书吏部简直同仇敌忾啊,你还上赶着去考吏部选,你自己不想想,能有个好吗你!”
谢直讪讪,“这不是还有您吗”
孙逖一卜楞脑袋。
“你可快算了吧,我是郎中,不是尚书,我敢跟整个吏部对着干吗别说给你选官了,就是点了你一个明法榜首,你知道我现在在吏部有多受排挤
再说了,主持吏部选的,不是我这个本司郎中,是本司员外郎,他姓王,到了吏部一年多,和吏部上上下下关系处得极为熟稔,就算他本身不想难为你,说不定也有吏部其他人看你不顺眼,想要难为难为你呢!
你说,他是听我这个刚刚到任的郎中的,还是听侍郎、尚书的”
谢直听到这里,也有点犯嘀咕。
这事儿,还真不好办了。
现在要去考吏部选吧,人家摆明了车马就要难为你,你要不就一头扎进去,试试头硬不硬,要不就找人曲线救国。
可是,找人吧,还真挺难。
到了这个时候,谢直才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儿,那就是——
他的人脉关系,都是朝堂高层,低档的,一个没有!
因为这事儿,去找严挺之、张九龄有点不值当的吧况且他本来就是因为不想找他们这才去考吏部选的,现在要是因为吏部选去找他们,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至于孙逖,嗯,实在是不能对人家要求太多了。
人家孙逖刚刚到吏部本司上任,直白点,立足未稳,影响力还不足。
要是人家职权范围之内的,比如选官啊什么的,找他,问题不大。
但是人家职权范围之外的,纯粹要考影响力去处理的事情,确实有所不逮啊……
想来想去,给谢直想烦了!
我考进士的时候,那么难的情况下,都不行卷、不干谒,结果考中了明法之后,想要选官,还得找人!
这特么不是越混越回去了吗!
不费那个劲儿了!
我就不找,我就不信吏部选比考进士还难!
咱就直接考!
我到底就要看看,是我的脑袋硬,还是吏部选难!
一念至此,谢直对孙逖叉手为礼。
“多谢孙郎中解惑!
三郎决定了,吏部选,直接考!
大不了我回家待三年再卷土重来!”
孙逖还要再劝,谢直已经不听了,直接告辞走人!
…………
却说谢直回到谢府,在大门口和二哥谢正撞了个满怀,差点给谢直厥出去一个跟头。
我去!这是喝了多老些啊!
人都站不住了,满嘴的酒气,还记得大唐的白酒是如何酿造的不(第129章好味道)那是谢直最烦的气味,谢直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高声呼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