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太子朱慈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叶随风

    像是虎大威的陕西总兵,还有之前贺人龙的援剿总兵,这些都是没有将军号的。随着内地战事越来越多,朝廷的总兵官也越封越多,所以这没有将军封号的总兵官就好像杂牌军一般,并不被当做真正的方面大帅。

    后世之人无法理解虎大威此刻心情的话,可以把将军号当成后世体制内的“编制”,有了“平贼将军”这个封号,虎大威就相当于干了半辈子临时工,终于进了“编制”一样,意义非凡。

    朱慈烺这一番举措下来,朝廷连诛贺人龙左良玉两员大将的不良影响被压缩到了最低。在场诸将对处理结果都十分满意。

    瓜分完了左良玉的遗产,就该谈谈正事儿了。

    “诸位,今天和李自成出战告捷,所谓‘三堵墙’冲锋无敌的神话也不过如此。下一步如何与闯贼决战,诸位可有建言”

    各将今天都从左良玉身上吃了个脑满肠肥,一时之间无人出来说话。朱慈烺正失望的打算宣布散会,没想到丁启睿身旁的一个书生竟然出列说道:

    “学生有言!”

    朱慈烺定睛细瞧,只见




第三十二章 朱仙镇大战(一)
    “那,依先生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挖深沟,竖高墙,广屯粮,等敌来攻。只要我军能挡住贼军的攻势,则五十万贼军必然土崩瓦解,如前秦苻坚故事!”

    朱慈烺虽然觉得这个想法太过保守,但是考虑到自己的猪队友们令人担忧的操作,还是采纳了刘墨翰的建议,严令各营加紧修整寨墙。

    “什么,崇祯的太子来了你要是敢骗老子,老子杀了你!”

    两日后,闯军大帐,李自成正吃惊地审讯跪在面前的左营降兵。

    “回闯王,小人敢以性命担保,现在军营里面主事的,的确就是朱家的皇太子!闯王你说的那个陈姓将领正是皇太子的嫡系亲军,他还和我家左帅发生过矛盾哩。”

    在场的闯军将领和李自成一样对此感到难以置信。

    此崇祯十三年起,流贼们可没少捉住过朱明的亲王。

    在他们的印象中,老朱家的种儿都是贪财好色的胆小鬼,怎么会有这样的胆色来前线领军

    更让他们无法相信的是,据这名降兵所说,那挡住了闯王“三堵墙”的陈姓将领竟然是太子的嫡系兵马!

    “闯王,咱们要是把这崇祯的太子给抓住了,肯定能重重地打击朝廷的声望!”

    “对啊,闯王,只要你下令,咱们就去踏平他们的大营,活捉伪太子!”

    说话鼓噪的都是李自成的嫡系人马。自从打下洛阳之后,这些嫡系兵将信心爆棚,早就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了。

    至于罗汝才袁时中等人则是一副事不关己己不关心的表情。

    实际上,这会儿流贼内部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快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了。

    李自成因为要当皇帝,自然就要考虑民心的向背,不能再像以前当流贼一样随便抢掠。而且他不仅不让自己的手下抢,还不让罗汝才他们抢。

    罗汝才袁时中等人都是抢惯了的老匪,现在冷不丁被李自成约束,不能随意抢掠,心里面早就有了怨言。之前罗汝才就在军议上公然跟李自成唱反调,扬言要撤军,只不过被李自成压了下来。

    就在昨天,罗汝才手下的一员偏将强奸了营里的一个妇女,竟然被李岩带着亲兵直接斩首,两家的关系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

    若是三天前的出战大获全胜也就罢了,偏偏李自成的亲军骑兵碰了一鼻子灰,罗汝才等人因此更加的轻视李自成,想要单干的心思也越来越重了。

    李自成当然知道罗汝才等人的心思,这也是他在有着五十万比十八万的优势的情况下,迟迟不对明军大营发动总攻的原因。正如刘墨翰所言,他李自成现在输不起啊!

    “闯王,咱们拖延不起了,大营里的粮食只够维持半月,必须及时打下开封才行!”

    说话的人正是李自成帐下的首席文官,牛金星。

    牛金星,字聚明,河南宝丰人,天启七年中的举人。崇祯十三年冬,经李岩引荐入李自成幕下,建议李自成“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

    他在李自成团队中的定位和明太祖团队中的李善长类似,主要负责李自成的政权建设和后勤管理,他对闯军的粮草问题是最有发言权的。

    明末的流贼之所以犹如蝗虫一般,每到一地暴掠一番之后就不得不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就是因为缺乏根据地建设的农民军无法解决万人以上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

    其实稍微一想就能明白,五十万人口,每天消耗的粮食在封建时代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即使是和平年代,大型城镇的粮食供应都很难保证,更何况是在战乱之中。这也是罗汝才建议分开作战的另一个原因——五十万人聚在一起,粮食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汝宁府是产粮区,为何不去攻打汝宁府呢

    其一,汝宁府也是坚城,在打开封之前闯贼就打过一次,结果碰的头破血流。其二,现在双方主力对峙的情况下,不能放着对面的明军不管,只能派偏师去打汝宁府。派的人多了,大营守不住,人数少了又不顶用,还徒耗钱粮。

    刘宗敏等人还提议过派遣骑兵断明军的粮道,但是明军的粮食不仅可以从汝宁府运过来,还可以从临清粮仓直接沿黄河运到开封,除非闯贼把明军团团围住,不然是断不了明军粮道的。

    李自成眉头紧锁,在书案前来回踱步,他不得不在进攻和撤退之间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其实李自成自己也清楚,明军齐聚朱仙镇之后,攻占开封的战机就已经不复存在。此刻的最优解应该是撤围开封,率军南下湖广就粮。

    然而李自成太贪了,他舍不得这个攻占开封,全有中原的机会,更舍不得一战抓住明太子的机会。

    他最信任的两名谋士——李岩,顾君恩,此刻也没有更好的计策了。他们深知,打朱仙镇,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可以加快争夺天下的进程,打输了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种决定只有李自成这个主帅才能付得起责任。

    李自成思虑再三,终于停下脚步,下定了决心,冲着众人大声道:

    “俺李自成决定了,明天攻营!诸将无须多言,速速回营,各自准备!”

    刘宗敏,田见秀等铁杆自然无不应命,闯王越早得天下,他们就能越早过上人上人的日子,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回应道:

    “听令!”

    “杀破明军大营,活捉伪太子!”

    “闯王万岁!”

    罗汝才等人则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一副并不情愿的样子。

    众将散去之后,顾君恩故意慢了一步,见众将走远又折回大帐。

    “闯王,罗汝才袁时中他们恐怕有些别样的心思,还请闯王小心注意!”

    &nbs



第三十三章 朱仙镇大战(二)
    “嗖!”

    “叮!”

    一杆狼牙箭自天而降,深深地扎在了胸墙上。

    “这是校准箭!弟兄们注意防箭!”刘胜高声喊道。

    几乎是与此同时,对面的闯军上万名弓箭手停住了前进的脚步,在距离明军大营一百步的地方,一起拉开了手中的软弓,射出手上的箭簇!

    刹那间,天空都仿佛被箭簇遮盖住了一般,密密麻麻地弓箭自天而降,扑向了明军大营!

    “别停下,快冲!”

    闯军的将领来不及查看箭雨的杀伤效果,拼命地催动着步卒们向前狂奔。他们知道,这些软弓的威力不足,在这么远的距离发射根本无法穿透明军的铠甲,只能起到干扰的作用,给长枪兵争取短暂而宝贵的冲锋时间。

    李自成其实也知道软弓威力不足的弊病,但是势大力沉的硬步弓没有个一两年的经验和强悍的臂力是使不来的,这个要求对于以饥民为兵员主要来源的李闯来说,无疑是太高了。

    果然,几波箭雨过后,戴着有铁制防箭檐毡帽的明军,伤亡微乎其微,只有少数几个倒霉蛋,被射中面部丧了性命,大部分明军都毫发无损。

    “哔!”熟悉的哨音再次响彻大营。

    矮子,老头儿等人一听哨音,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举起手中的火铳,眼睛,照门,准星,三点一线瞄准着前方的闯贼。

    九十步,八十步,七十五步,对面犹如丧尸大军一般的闯贼越来越近,挡在第一道防线的东宫军士兵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快下令开枪啊,头儿,你怎么还不下令开枪!”矮子心中默默嘀咕,不知不觉间,额头的汗水已经滴了下来。

    “哔!”

    矮子如蒙大赦,终于听到了这一声短促的哨音,毫无犹豫,他死死地扣紧扳机!

    “砰!”

    因为有胸墙保护,东宫军没有追求火力的连续性采用三段击,而是采用了依托胸墙的横阵射击,所以这一轮火力是两千只鲁密铳一齐发射的。

    “哔哔”

    两声哨响,矮子赶忙放下手中火铳,机械而有条不紊地开始重新装弹。

    装弹的动作被拆解成了十五个标准步骤,矮子在东宫军早已训练了不知道多少遍,此刻已经完全不需要动脑子,完全是依靠着肢体的肌肉记忆来完成装弹。

    对面闯军中的什长王二是闯王打许昌的时候,被裹挟进闯营的。

    他对于造反这件事并不是抵触,但也不热衷。他跟着闯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口饭吃。虽然在闯营里面,他这样的步卒每天只有两顿饭,其中有一顿还是稀的,但总好比在老家饿死要好。

    之前攻打开封的时候,他和几个同乡被老兵们逼着去登城。那一仗闯王中了陈永福的奸计,他们被城中埋伏的骑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他的几个同乡都死在了那场战役中,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上官说他运气好,就提拔他当了一个什长,带着十几个新抓来的壮丁继续打仗。

    王二不想再打仗了,他亲眼见到那几个老乡被明军乱刀砍死,他不想像他们一样。但是他舍不得离开闯营,因为这里有饭吃,尤其是在他成为什长之后,每天可以吃两顿干的了。

    “人总是要死的,在这里还可以做个饱死鬼。”

    然而,这些念头只有在平时闲着的时候才会有。现在上了战场,王二的脑子里面早已是一片空白。上面的把总让他带着人往前冲,他就端起手上的白杆枪往前冲。

    “我不会死的,我一定不会死的!”王二心中大声地喊着。

    “砰!”

    炸雷一般的声音在王二前方响起。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响的声音。他抬头一看,前方仿佛被血色的镰刀拦腰刮过一般,空出了一大片空地。他手下的十几个新兵已经有一半倒在了地上!

    “快跑!”王二下意识地就像往回跑。

    “他妈的,都给我冲!谁敢往后退一步,老子砍了他!”把总挥舞着手上的腰刀,拦住了王二的退路。

    王二犹豫了一下,他没有勇气跟把总火拼,只得回头继续冲锋。

    他冲的很快,不一会儿就跟着大军冲到了距离明军不足三十步远的地方、这个距离已经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站在胸墙后面的明军士兵的相貌。不仅如此,王二还看到了黑洞洞地枪口正指着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他感受到了危险,下意识地向前扑倒在地。

    “哔”

    王二听见了哨声。这哨声就跟他小时候用木头雕的哨子吹出来的一样。

    “朝廷的兵打仗是吹哨的吗”他心中疑问道。

    几乎是与此同时,“哔!”一阵尖利的哨音响起,紧接着就是一声“砰!”。

    王二把头深深地埋在双手下面,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他希望自己能够昏过去,然而事与愿违,他此刻变得异常地清醒。他能听见对面一声又一声的枪响声,能听见旁边士兵撕心裂肺地哀嚎声,但他却什么都做不了,不是他不想,是他控制不了自己因为害怕而抽搐的身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矮子已经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紧张感。他放任自己的肢体机械地装弹,机械地瞄准,再机械地收割着对面贼兵的性命。

    矮子十六岁就进入四勇营里当差了。在四勇营的时候,他没少听老兵们诉说战斗的惨烈。

    在老兵的描述中,战争,是一件充满了男子气概的事情。在战场上,你要集中你的全部注意力,用手上的刀子狠狠地插进敌人的腹部,记住,千万不要砍他们的脑壳,因为人的脑壳很硬,会让刀子卷刃。自打入四勇营以来,从没上过战场的矮子不止一次梦想着自己能像老兵们说的那样,用刀子插进敌人的腹部。在他看来,那是多么男人的事情啊。

    然而,今天当



第三十四章 朱仙镇大战(三)
    让陈锐顶着李自成的大军,逆势进攻闯贼的本阵,这无疑是一个风险极大地行为。陈锐的进攻只要稍有闪失,就会造成中路被闯贼击溃的惨重后果。

    然而朱慈烺别无选择,他必须用强有力的行动向天下证明,明军有能力击垮闯军!朱慈烺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击垮闯军的意志,引发李自成军队的总崩溃,进而加快战役的进程。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自己就会被无穷无尽的闯贼拖得精疲力竭,即使最后获胜,也是惨胜。

    朱慈烺的骨子里是一个为了胜利无视风险的赌徒,此刻的他,就是要来这么一场豪赌,而他的赌注就是皇明天下!

    “咚咚咚!”

    对面的李自成也不再留手,三路大军犹如出闸猛虎般扑向明军大营。

    面对着数倍于己的人潮,明军的大营就好像海中的扁舟一般,随时都会被浪头打翻。

    此刻陈锐对面,带着步营猛攻的正是李自成麾下的第一大将刘宗敏。然而他的攻势仿佛拍在礁石上的浪花一般,每次都被陈锐轻松化解。

    刘宗敏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憋屈的仗。他曾经也有被官兵追着打到抱头鼠窜的经历,但是那时候惨归惨,自己这边总能和对面真刀真枪的干上一架。可对面这只明军根本就让自己摸不到人。他们的火铳就好像可以连发一般,一轮齐射过去没多久,第二轮紧接着又射过来。自己这边带的若是当年的老八队(李自成在老闯王高迎祥时期带的队伍,极为彪悍敢战)的话,还能顶着火力,拼着伤亡上去跟明军拼近战。然而现在冲锋的都是打下洛阳后新招的步卒。这些步卒半年前还是饥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往往被射不了几轮就会崩溃。更严重的是,前排崩溃的步卒会阻碍后面的人进攻,导致自己这边的速度提不上来。速度提不上来,自然就更加无法突破明军的火力网。
1...1112131415...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