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在赵悦船队停泊当晚,时迁就带着人风尘仆仆的回来了。这行人带回来,有十多个箱子。

    等到时迁将箱子搬回赵悦的船队,他才松了一口气。赵悦已经问讯赶来,看着那十多个箱子,微微眯眼,已经猜到了一些东西。

    “大人。”时迁看到赵悦过来,连忙行礼。

    赵悦屏退了周围人,就剩下时迁后,才看着箱子问道:“这些是”

    时迁看了周围一眼,随后轻轻打开了箱子。箱子打开,只看到箱子里面,全部装着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一个箱子是这样,随后时迁又打开了另外一个箱子,依然还是白花花的银子。看着箱子里面的银子,赵悦眼睛终于亮起来了。

    时迁不紧不慢,将箱子全部打开了。一共是十三个箱子,其中三个箱子装着的是一些珠宝和古玩的东西之外,其他的十个箱子,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赵悦走到这些箱子边上,摸着那白花花银子,可真是有些恍惚。大致估算一下,这十多个箱子,最少也得十几万两银子了。

    赵悦回头看着时迁,问道:“有多少”

    时迁有些小激动和兴奋,低声道:“回大人,光银子有十五万两,另外三箱珠宝古玩,估计也在十万两左右,这一趟收获,最少也得二十五万两。”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三箱子古玩和珠宝,价值还是非常大的,都差不多抵得上那十箱子白银了。

    时迁说完,还另外拿出一叠纸张。很恭敬的递给赵悦,低声道:“大人,这些是房契和地契,总共加起来,也价值有二十万贯左右。”

    前面二十五万,现在又来二十万,这样算下来,时迁这一趟出去,就搞了接近五十万贯钱的横财。就算是赵悦,也有些吃惊起来,问道:“有那么多”

    时迁很肯定点头,道:“大人,就是那么多。这一次要不是让其他的那些匪寇头目逃走了,咱们还可以挖得更多,只挖到这三个匪寇的家当,真是可惜了。”

    时迁一边说着,一边很是遗憾的表情。这一次袭击的十多股匪寇,最终只抓到了三个活的匪寇头目。还有两个死的,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




第四百五十九章帝国命脉
    船队到了楚州,就要从楚州离开淮水,转南沿着人工运河前往扬州。

    大周朝运河发达,楚州也正处于淮水和前往江南运河的交接地方。楚州地域,就是后世的淮安市,在运河发达的时代,还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楚州紧挨着一座大湖,也就是后世的“洪泽湖”。这座湖水,湖面方圆数千平方公里,浩浩荡荡,看起来广阔无边。

    因为地处这样的位置,站在楚州的城头上,几乎能一眼看到湖面和淮交接在一起,然后每天都是千帆相接,四时不断。

    在唐代的时候,就有被大诗人白居易称楚州乃是“淮水东南第一州”。这名号,自然是不虚传的。

    事实上,楚州也是淮水东部最繁华的州府。从楚州再往几百里,就可以直达大海。从楚州这里,向西可以直达京师,向南可以到达扬州和江南地区,向东可以出海。

    赵悦的船队在楚州停留了两日,休整了一番后,就再次扬帆,转向扬楚运河,前往扬州。扬楚运河便是连接楚州和扬州的运河,这条运河还是几百年之前隋朝开凿的。

    从楚州到扬州的距离有几百公里,因为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这水流比较平稳,船行的相对较慢,却走的很稳。

    到了这段运河上,来往运河上的船只更多的。江南漕运的各类物资,几乎都要从扬州集中出发,北上楚州经淮水前往京城。因此,这段运河上,几乎每隔一段距离,都会遇到一一队前往北方的船队。

    这些船队,少则十多艘,多则几十艘,浩浩荡荡,喊着号子,好不热闹。

    这些船队,每和赵悦船队擦肩而过的时候,自然忍不住多看几眼船队。当然,一些船工还相互打起招呼来。

    站在船头,看着运河上不断往来的船只,赵悦忍不住感叹起来,如果没有这些船只,没有这条运河,估计大周朝的经济都不可能这样繁荣,也造就不了大周朝都城汴京的繁华。

    这条运河,就是汴京城的输血大动脉啊,每年不知道多少物资要通过这些运河输送到中原的汴京城。赵悦知道的,光去年通过运河,从江淮地区输送到汴京城的粮食,就超过了五百万石。

    五百万石,这可仅仅只是粮食,还有其他的各种物资,就更不用说了。没有这条运河,汴京城不说成为天下第一大城了,就是想要养活几十万人口,都有些困难。

    所以,如果想要大周朝快速崩溃,让汴京城最快速度衰败和崩溃,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掌控这条运河,掐断大周朝汴京城的命脉。

    这也是为什么运河尽管只是在大周朝腹地,甚至是最繁华的区域。但大周朝这些年来,却不断在运河两岸增加驻军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扬州附近,朝廷还驻扎了东南最大的禁军大营,十万禁军虎视眈眈盯着江淮这片区域。在淮水和扬楚运河两边的州城,都驻扎了朝廷直属的禁军,目的非常明了。

    想着这些,赵悦也敬佩大周朝的朝廷来。显然,大周朝朝廷的那些官员,也不都是酒囊饭桶,也认识这条运河对大周朝的重要性。这几十年来,是越发看紧这条运河,不断的增加驻军。

    这时候,时迁走上船头,低声道:“大人,都按照你的吩咐,已经在沿河两岸都安排了人手。只是,大人,咱们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漕帮的注意”

    &nb



第四百六十章扬州风月
    自唐朝以来,扬州就发展成为江南的重镇和经济区域中心,富甲天下。在大唐盛世的时候,就有一个说法,叫做“扬一益二”。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大城的繁华,扬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便是川蜀成都。

    尽管这话有些夸张,说得扬州比当时的长安还要繁华,却也证实了扬州从唐朝以来,就开始兴盛起来。到了大周朝,因为坐落江南运河要道,又加上江南地区大开发,更让扬州成为汴京城之外第二大繁华城市。

    赵悦船队到了扬州,自然要停泊下来休整。到了扬州地域,跨过长江,就算是江南了,距离杭州也不过数百里之遥。

    到了扬州,有一件事儿,是要去做的。那就是拜访一下扬州徐家。按照赵悦的想法,他其实不想和徐家有太多的牵连。特别是上一次路过扬州,还和徐家闹得不欢而散,根本不想和徐家打交道了。

    可惜,世事无常,自己家的后院失火了!回到汴京,才知道自己的妹妹,居然背着自己和徐家那死胖子搞在了一起,就算自己不答应和徐家结亲,都不得了。

    一想到这些,这一路上赵悦都是有些郁闷的。特别是越接近扬州城的时候,心情就越发不爽。

    只是,于情于理,自然已经许诺妹妹嫁给徐良,又接受了徐家的求亲,路过扬州,要是不登门拜访,这根本又说不过去。赵悦也只能硬着头皮,到扬州后登门拜访徐家了。

    在赵悦的船队抵达扬州城外的时候,徐良这个大胖子,就已经来到了码头迎接赵悦和赵若兰等人了。

    徐良在完成和赵家提亲后,就比赵悦要早些日子离开汴京城,回到扬州。在赵悦船队到扬州码头,他早就得到了消息,早早等候了,等船队抵达,他就迫不及待请赵悦入城。

    赵悦带着赵若兰下了船,还没靠近,徐良的眼睛就直溜溜盯着赵悦身后的赵若兰,两眼都冒金星。至于赵若兰,看到徐良,眼睛也亮起来,倒是显得有些害羞,却也看着徐良,含情脉脉。

    看着徐良这样盯着自己的妹妹,就算是结亲了,赵悦心里也是很不爽的。看着他忽略了自己这个“大舅哥”,赵悦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徐良这才从何赵若兰的对视中收回眼神,看着赵悦在一边虎视眈眈盯着自己,有些讪讪,连忙道:“大舅哥和若兰妹妹还有姨娘辛苦了,到了扬州,入城歇息一下。”

    赵悦哼了一下,对这声大舅哥,可真是听得有些不太乐意和不舒服的。可惜,当着自己妹妹和姨娘的面儿,他也不好发作。

    反正也要入城去拜访一下徐良的父亲,自己妹妹也和这家伙定亲了,让对方叫声大舅哥,也没吃亏。所以赵悦也没多矫情,冷哼道:“那就走吧。”

    徐良连忙安排马车过来,很快,一行人就乘坐几辆马车,离开了码头。因为船队抵达扬州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马车还未入城,运河两岸漂浮的各类花船、画舫,还有运河两岸的,已经早早挂起了各类灯笼。入了城后,走的路线正好也是扬州最繁华的风月街道,所以街道两边挂着的灯笼,灯红酒绿,宛如后世的霓虹灯一样,映入眼帘,让人遐想菲菲。

    特别是花船、画舫上、偶尔传出来是丝竹和各种调笑声音,还有那些门口站着的迎客的龟公、楼上窗户边上搔首弄姿的各类舞女、风月女人,更让



第四百六十一章夜宴
    马车抵达徐府,在大门口停了下来。这时候,徐家大门的大红灯笼早已经挂起来了,将徐府两个字照得亮堂堂的。

    下了马车后,就看到徐良的父亲徐亮一脸笑眯眯站在大门口台阶等待着。看到赵悦等人下来,很是客气过来迎接。

    上一次赵悦回汴京,路过扬州,可是直接马车徐府,那时候的徐亮是府内迎接他的。这一次,他倒是主动来到了徐府大门口迎接,规格和待遇,显然不一样了。

    “贤侄一路辛苦啦。”

    徐亮和赵悦打着招呼,并没有用官场上的称呼,而是套了家常。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赵悦自然露出笑容,很客气道:“伯父客气了,岂能让伯父出门迎接。”

    徐亮抖动自己身上的肥肉,摆摆手道:“这是应该的,应该的。”

    至于为什么是应该的,徐亮也没有多说。显然是现在赵悦的身份和之前不一样,又或者是两家准备结亲。他说完,视线倒是落在了后面下车的赵若兰等几个人。

    赵若兰母女和赵若菊母女自然也一起跟着来了徐府,下了马车,赵若兰看到了正在和赵悦说话的徐亮,有些羞涩和不安,紧挨着自己的母亲,倒是变得十分淑女起来。

    徐亮的视线,很快就落在了赵若兰的身上,来回扫视了几秒,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孩就是自己儿子看重的儿媳妇了。从外表看,倒是一个好生养的媳妇。

    徐亮笑眯眯看着赵若兰,又看着赵若兰的母亲道:“这就是小兰吧,这是亲家夫人吧”

    两家已经结亲了,称呼为亲家也不算不妥,反而显得亲近。

    赵若兰有些害羞,赵若兰的母亲倒是很大方得体朝着徐亮行了一个礼,很客气道:“见过亲家。”

    看着自己母亲开口了,赵若兰也跟着行礼,做了一个万福,道:“伯父好。”

    “好好好。”徐亮笑容满面,再看赵若兰,连说了几个好字。

    在门口相互见过礼,又客套了一番,徐亮这才引着赵悦一行人了徐府。尽管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可徐府里面,走廊屋檐和各种回廊、道路上,都挂着大红的灯笼,将道路照得亮堂堂的,甚至府内大多数地方都显得亮堂堂,并没有黑乎乎的感觉。

    这些灯笼烧得可都是蜡油,偌大的徐府,估摸着都得上千盏灯笼了。这一晚上烧的蜡油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徐府后,就算着徐家在如何奢华,赵悦倒是很淡定了,毕竟上次已经来过这徐家。赵若兰母女和赵若菊母女,这徐家后,却真有些刘姥姥大观园的感受了。

    尽管是天色暗,可在如此多灯笼照耀下,徐府里面的景色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路走来,徐府里面的奢华和辉煌,都可以尽收眼底,由不得她们吃惊。

    当然,她们好歹也是在汴京城待过,赵家也算是大户,赵家的府邸,在汴京城也是有名的大户了。因此算见过世面的人。尽管很震惊徐家府邸的奢华,倒也没有表现出大呼小叫。

    走了数个回廊,经过了几个小花园和水池,才算是来到了地方。这时候,徐家已经准备好晚宴。

    宾主坐下,徐亮笑眯眯着眼,很是客气道:“贤侄,你们一路辛苦了,这里准备了一些薄酒菜,专门给贤侄和几位夫人小姐接风洗尘。”

    说完,徐亮拍拍手,很快就让仆人给送上酒菜。说是薄酒菜,但随着仆人送上来的酒菜上来后,



第四百六十二章过江龙死了
    赵若兰一愣,不知道自己娘亲为什么会忽然问这样的问题。之前她可从来不会问这种问题的啊。

    “娘亲,为何这样问”

    “娘亲只是怕你以后会受委屈。”钱氏叹了一口气,轻轻道:“这徐家,太大了,娘亲怕你嫁过来,未来镇不住呀。”

    徐家到底有多庞大,钱氏自然不清楚。可从徐家提亲的财礼,还有今晚上夜宴看到的一切,管中窥豹,可见一般。钱氏并不是笨人,反而是很聪明的女人,只通过一点小细节,她就能看出徐家不是一般的豪门大族。

    何况,江淮徐家,在天下可都是有名的。她也打探过一些消息,知道徐家在江淮地区的能量和影响力。因此,现在她才担心自己的女儿嫁过来,怕镇不住。

    毕竟,她的女儿,可不是赵家的嫡女。说起来,赵若兰也不过只是赵家庶女而已。现在一个赵家庶女,要嫁给一个江淮豪族的嫡子,

    就算赵悦对赵家几个姐妹都很不错,可有事儿,一旦离开赵家,未来赵悦还能有几分照拂这个妹妹,可真不好说了。何况,这徐家看着情形,比赵家都还要庞大根深蒂固,嫁入这豪门李,未来真的是好事是福气

    赵若兰听着自己娘亲的话,先是一愣,随后低头沉思了几秒,显然明白了自己的娘亲在担忧什么。好一会,她展颜一笑,宽慰自己娘亲来,道:“娘亲,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了,扬州距离杭州也不远,到时候我会经常去杭州看你的。”

    看着自己女儿这般说,钱氏心里只能轻轻一叹,这婚事已经定好了,就算是反悔,也来不及了。她摸着自己女儿的手,低声道:“嗯,以后有了委屈,也别憋着,你看似对你严厉,可娘亲看出来,他是对你好的。有事儿有委屈,回家里来,你会为倪做主的。”

    这一年多来,赵悦的转变,钱氏看在眼里。尽管表面看起来对赵若兰有些严厉,可她能看出赵悦是真心疼爱身边几个姐妹的。

    在赵若兰母女谈着话的时候,走在前面的马车里的赵悦,眯着眼,闭目养神。今晚的夜宴,波澜不惊,但赵悦总觉得徐亮看自己的眼神,有那么一点不正常。

    至于是那里不正常,他又说不上来。说起来,面对皇帝的时候,赵悦都敢去猜测皇帝的心思,甚至还可能猜中。可在面对徐亮这老胖子的时候,他总是觉得对方有些云里雾里,看不清对方的底细。

    思索了一番,也理不出头绪。对徐家,赵悦还是不够了解的。把赵若兰嫁入徐家,这一开始就不是赵悦的本意,奈何后来事情发展超出了他的掌控,只能勉强为之。

    将脑海一些念头驱逐出去,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就算你是这江淮的蛟龙,我倒是要看看,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已经安排人定了房间。来到客栈后,很快就安排好了住宿。

    客栈不远处,便是扬州城最大的风月街道。远远的,如果推开窗,还可以听到那边的丝竹声乐。好在赵悦定的房间,都是靠里面,环境还是比较幽静。
1...107108109110111...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