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海盗上了岸,那可就不在是海盗了。再说了,海盗登录上岸,风险太高了。

    没有女人,那这些海盗要是想要睡女人了,怎么办压服和控制这些海盗的手段,除了威慑,还要给予海盗们能享乐的地方,否则有谁会给自己卖命

    此刻,手下们吵嚷的声音,让朱权皱眉。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赵悦拍了一下桌子,很快,周围吵闹的海盗们,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朱权。

    朱权摸着自己的小胡须,道:“诸位说的没错,咱们这岛上,什么都好,但确实缺少了一点东西,没有女人,是不行的!”

    他说着,扫视了在场的众人,露出一抹笑,“既然大家都想女人,都说要抢女人,那咱们就去抢!”

    朱权这话,顿时让在场的海盗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也兴奋起来了。一些海盗,甚至摩拳擦掌。

    “大帅,你下令吧,小的愿意带人,上岸给诸位兄弟抢女人回来。”

    “大帅,小的愿意请命,带人上岸!”

    “小的也愿意,大帅,这事儿交给我,我对江南路熟悉!”

    一时间,在场的海盗们,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想要将这个上岸抢女人的活儿揽过来。没办法,去抢女人,这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抢的女人多了,要是抢到好的漂亮的女人多了,除了先要贡献给朱权外,剩下的女人,他们这些人可是有优先权力先挑的。所以,这样的美差,谁都想要去。

    何况,带人去沿海地区抢掠,就算遇到有大周朝的兵丁,他们打不过,也可以快速的从海上撤退,所以风险很小。

    看着手下们争先恐后的要抢夺这个“好事”,看着屋子里乱糟糟乱哄哄的场面,朱权一拍桌子。

    瞬间,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显然,朱权在这些海盗们的心中,权威还是很大的。他一有动作,所有的海盗都要消停下来。

    朱权扫视了众人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道:“就是一个抢女人的活儿,看你们争的!既然要干,那自然要干一场大的!”

    众人眼睛再次一亮,一个海盗忍不住问道:“大帅,你的意思是”

    “本大帅,准备亲自带兵靠岸!把地图打开!”

     




第五百七十七章 新布上市
    杭州城内,如意纺织工场里,新安装的墨墨纺织机,正一刻不停的工作着。

    改造过来的如意纺织工场,目前已经安装了五百台墨墨纺织机和相应配套的师师飞梭。雇佣的雇工也全部经过了短暂的培训,可以操作新的纺织机了。

    当这些纺织机动起来的时候,新纺织机那恐怖的纺织效率,就逐渐体现出来了。

    工场内,纺织机嗡嗡的响个不停,纺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还要经过多道工序进行加工,才能完整的将纺织的材料变成布匹。

    不过,有了墨墨纺织机和师师飞梭做了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织布序列的工作后,布匹的成型,其实已经加快了很多。

    按照原有的纺织机效率,以前一个雇工一天或者只能纺织出一块布。但使用了墨墨纺织机后,效率就变得恐怖。同样一个雇工,一天纺织织布的效率,提升到了五匹。更重要的是,这还是雇工还不能很熟练掌握墨墨纺织机的技巧前提下。

    如果雇工能熟练掌控墨墨纺织机,一天的效率,最少能提升到六匹甚至更多。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人力成本已经足足下降了许多倍。

    这样织出来的布匹,成本自然会下降很多。成本下降,布匹的价格,想要打开市场,占领市场,就凭着价格,都能撕开市场上的口子了。

    这一日,赵悦带着李师师一起巡视如意纺织场。跟着赵悦一起巡视的,还有于大元和刘祥和。

    说起来,如意纺织工场的管理现在是四驾马车共同驱使着。李师师统筹掌控全局,黄东宁负责生产,刘祥和掌管财务,销售则由于大元负责。

    走在工场内,穿梭在纺织机里,一边听着负责生产的黄东宁介绍工场的生产和扩张情况,一边看着雇工的工作情形,赵悦微微皱眉。

    “生产了半月,只生产出了一万匹布这效率,也太低了吧”听着黄东宁说,截止到目前,才生产出来一万匹布匹,赵悦有些不满意了。

    半月之前,这纺织工场就配备了三百台墨墨纺织机了,然后慢慢的添置,到现在已经超过五百台墨墨纺织机。半月之前,就开始生产,半月了,才一万匹布,这产量让赵悦确实不满意。

    按照现在一个人一台纺织机一天能生产五匹布的效率,就按照三百台纺织机来算,也得是一天一千五百匹布的产量啊。十天也得一万五千匹,半月过去了,那最少要两万匹布匹了吧。可现在黄东宁和自己说,才生产出来一万匹布,自然让赵悦不满意了。

    黄东宁连忙解释道:“大人,工场虽已开工半月。可一开始工人们对咱们的纺织机确实不太适应,也不太熟悉操作,所以前面一些天,生产的效率都比较慢。”

    黄东宁说到这里,顿了顿,有些惭愧道:“一开始一些工人,一天生产两匹布都有些难。也是经过了这半月的磨合和熟练,才提升到现在平均五匹布的水平。”

    “不过大人放心,我们有信心,在以后提升到每人每台机器一天织布最少八匹以上。”

    听着黄东宁的解释,赵悦默然起来。这个情况,他还没有料到。他以为自己能熟练使用墨墨纺织机,别人也能一样和他熟练的使用。

    黄东宁的惭愧,倒是让赵悦不再好多说什么了。李师师这时候也开腔了,道:“相公,这已经很不错啦。咱们半月能生产一万匹布,都差不多顶的上别的纺织工场一个月的产量啦。”

    “再说了,等着咱们的雇工都熟悉操控纺织机后,咱们的产量,还可以提升很多。真要等到相公你说的,咱们纺织



第五百七十八章 廉价的布匹
    听到赵悦问布匹的成本,黄东宁和刘祥和相视了一眼。

    刘祥和负责整个工场的财务,说起来,布匹的成本他是最清楚的了。刘祥和清了一下嗓子,带着一丝兴奋道:“大人,咱们这样的布匹成本,大概在七百文钱左右。”

    按照目前工场生产出来的布匹,放在市面上,零食的价格可以到一贯五百文左右。就算大规模出货,也得一贯三百文钱左右。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已经快达到布匹成本的百分之百了。

    黄东宁等人也是做布匹起家的,自然知道市面上大多数布匹的成本。要知道,市面上那些卖一贯五百文钱的布匹,成本绝对要在一贯钱左右了,就算底一些的,也得在九百文钱。

    现在他们把成本降到了七百文钱,已经比市面上的布匹成本降低了一大截了,降低的幅度,都在三分之一左右了。再大规模降低成本的优势下,他们的布匹利润绝对是最高的。

    可惜,赵悦在听到布匹的成本,居然还在七百文钱的时候,顿时皱眉了。

    “七百文钱”听到这数据,赵悦确实皱眉了。

    要知道,在他的计算里,使用了新的墨墨纺织机织出来的布匹,成本最少要和市面上的布匹成本降低一半才算是合格。如果真到了后面,真发展到改用了机械动力织布,成本他甚至有信心降低到现在布匹成本的五分之一。

    现在按照黄东宁的说法,成本是降低了,可只降低在三分之一的幅度。这种成本,自然让他有些不满意了。

    赵悦皱眉,有些不解问道:“怎么还有那么高”

    黄东宁连忙解释起来,道:“大人,现在的布匹成本,只统计这一万匹的。如果真等到咱们工场大规模正常生产了,雇工的效率都提升了,咱们的布匹成本,还会降低的。就如大人说的,我们的布匹成本,可以降低到现在市面上布匹成本的一半左右。”

    刘祥和也连忙点头,道:“是啊,大人,现在的成本,因为还涉及到前期很多因素,所以成本降低不是很明显。等到后面,我们的成本,还会降低的。”

    两人的解释,倒是让赵悦释然起来。想一想,似乎还真是这样。不说前期机械成本的投入了,就是人力成本,也没有那么快降低下来的。

    李师师露出笑容,宽慰赵悦道:“相公,这已经很不错了。咱们布匹的成本,只要七百文,别人的布匹,最少也要九百文钱呢。多的,甚至还要一贯多。”

    赵悦笑了起来,点头道:“这也是,是我太贪心啦。慢慢来吧!”

    这时候,于大元插嘴问道:“大人,那咱们布匹的价格,定在什么合适”

    这个问题,顿时让黄东宁等人都看向赵悦。布匹生产出来了,就是成本也明明白白的,但最终的出货价格,到底定在多少,则需要赵悦来定夺。

    按照黄东宁等人的意思,他们这些制作精美的布匹,就算一贯三百文大规模出货,都有人抢着要。所以,作为生产者来说,黄东宁希望的定价是在一贯三百文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匹布的利润,都可以在六百文钱左右了。

    这样的利润,相对以前他自己织布来说,已经非常高了!要知道,以前他自己开设工场的时候,一匹布的利润,基本上都是在两百文钱到三百文钱左右。

    至于刘祥和,心里的价位,在是在一贯三百到一贯四百这样。就是于大元,也觉得他们现在生产出来的布匹价格,卖一贯三百文钱,是一



第五百七十九章 这招太毒了
    四人目瞪口呆看着赵悦,似乎对赵悦这定价,根本都不相信一样。

    吞了一下口水,于大元问道:“大人,你刚才说什么,咱们的布匹定价,在八百文钱”

    八百文钱,就是市面上最差最劣质的粗布,也要在一贯钱左右啊。可他们工场出产的这些布匹,都算得上是上乘的棉布和麻布,就算不能和丝绸绵帛相比,那也算是好布了。可卖出去的价格,居然还要比市面上的粗布价格还要低

    看着赵悦点头,于大元三人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了。就算赵悦不想赚太多的钱,可也不需要这样“送钱”吧

    尽管如意纺织工场是赵家的,赵家是大股东,可他们三家,也还在里面占了小股份的。赵悦这样做,他们自然是想不通的。

    赵悦这样做,不就是放着有钱都不赚的行为这那里还是做生意,这简直就是在做好人做慈善了。

    不仅是他们三人想不通,就是李师师也想不通。在她想来,赵悦把布匹价格一下子定在那么低,这根本就不符合赵悦的作风啊。

    看着四人那不解和震惊的神情,赵悦笑了起来。这一刻,四人是不懂他的想法的。赵悦这时候,也无法和他们解说倾销。

    说到倾销,事实上在赵悦熟悉的另外一个时空的十九世纪中国,布匹行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在另外一个时空,从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后,西方大量使用机器生产的廉价布匹,通过通商口岸冲入国内,以最快的速度,就击垮了当时的中国纺织业。当时洋布能战胜国内布匹的最大因素,就是价格。

    在同样质量下,廉价的布匹,就是占领市场最大的利器。赵悦现在选择的路线,也是如此。

    如意纺织工场生产出来的布匹,尽管质量和样式都很不错,他也相信可以打开市场。但是,打开市场的时间和速度,如果按照于大元等人的策略,估计需要耐心。或许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达到赵悦设定的目标。

    可惜,赵悦不想等那么久。既然生产出来的这些布匹,成本可以控制在这样低的地步,能通过价格的因素去快速占领市场,他何须去等。

    就算牺牲前期短暂的利润,赵悦相信只要自己工场生产出来的布匹占领了市场,将市面上的竞争对手都击垮了,让自己的布匹处于市场绝对统治地位后,那挣钱,都是小意思了。

    这些心思,于大元等人这时候并不明白,就算赵悦解释,也需要费口舌。所以,面对三人那疑惑和不解的眼神,赵悦并没有多解释。

    “放心好了,八百文钱,咱们也不亏本嘛,还有赚。以后等到咱们的布匹成本再降低,如果能低到五百文钱左右,那咱们一匹布的利润,就能在三百文钱左右了。这样的利润,还是不错的啦。”

    一匹布的利润在三百文钱,确实算不错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布匹的利润,都在三百文上下。然而,他们现在生产出来的布匹,利润本来可以不止三百文钱的啊。

    可惜,赵悦这样解释,于大元三人听起来,却是有些苦涩了。因为明明一匹布可以卖出一贯三百文钱的,忽然间要放弃五百文钱的利润,这放在谁的身上,都有些不舍啊。

    五百文钱,他们就算只占了百分之三的股份,那一匹布分给他们的利润,也有十五文钱了,现在要放弃,如何舍得

    如果未来能把布匹成本降低到五百文钱,卖一贯三百文钱,一匹布的价格,就有八百文钱!一想到赵悦居然放弃了这样大一笔利润,三人如何能理解。



第五百八十章 海盗袭来
    从长江口到明州,因为有钱塘江在中间,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倒三角形的杭州湾,所以海岸线悠长而又曲折。

    因为自古以来,各朝代都没有遭受过来自海洋方面的威胁,不管是入侵还是内部的战乱,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所以,从古自今,各朝各代,都没有重视过海洋的危险和防御。

    至少,就拿现在的大周朝来说,就是如此。朝廷上下,不管是帝王,还是政事堂的大佬,又或者是枢密院的军方大头,都没有人想过危险会从海洋而来。

    这种思维,也造就了大周朝的军力部署,都的注重防御北面、西北以及西南的陆地邻国。至于海洋上,从来没想过会有人来攻击自己的城郭以及自己陆地上的子民。所以,沿海地区,就算有驻军,也只是在一些城市驻防了一些地方守备部队。

    大周朝真正的军力主力,都是布置在北方、西北和西南,以及中原都城一带。沿海的海岸线,除了设置寥寥几只水师,几乎忽略了海洋的威胁。

    江南路因为是粮赋重地,所以在扬州驻扎了大军,在江南的几座城市,也算是不少。但是,在广阔的海岸线上,却几乎没有任何兵力部署。

    不说部署,就是警示的哨卡,都没有设置。这也为朱权带着海盗袭来后,几乎是一路畅通,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带着海盗大规模登陆,然后开始烧杀掠夺。

    江南路的富泽,这是不容置疑的。靠近海岸的地方,更是如此。因为靠海,沿海有很多渔村和小镇。这些渔村和小镇,人烟稠密,人口又多。

    海盗一来,简直就给这沿海的渔村和小镇,带来了重大的伤害,损失惨重。

    朱权带着五千多海盗,分乘着上百艘海盗船,就沿着长江口至明州这一带的海岸线,按照十股方向,轰然杀来。

    尽管就只有五千海盗,可当这些海盗袭来的时候,数百里长的海岸线上,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力量。就这五千海盗,都能将这沿海地区,弄得天翻地覆。

    更重要的是,海盗们朝着海岸袭来,这一路过来,海面上自然有很多渔民漂泊在海面上打鱼。可惜,在渔民发现海盗船的时候,想要逃离和报警,都来不及。

    海盗们的船,又快又准。而且为了保密和出其不意,海盗船的大队伍,都是在后面,冲在前面的,都是海盗们的快船。这些快船,小而又快。当这些海盗快船出现在渔民渔船的周围时,就注定了漂浮在海面上的渔船,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做出反应,就别说逃跑了。
1...134135136137138...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