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战斗基本上在午时就已经结束了,伴随残余的大周骑兵突围,除了派兵出去追杀之外,一下午的时间,草原人都在统计自己的损失。
这统计一下午,只是粗略的损失,就足够让在场的草原勋贵们感觉到肉疼,甚至是不敢相信了,每个人的脸色,都是不太敢相信。
耶律颜禧听着手下的汇报,一直都没有开口。今日这一战,他的王帐遭受了最严重的打击,他身边的护卫,几乎死绝,居住在他周围的勋贵,也是死伤无数。
庆幸的是他,居然在这样惨烈的炮击下,只是额头因为一开始的炮击,被冲击及,又受到了惊吓,然后摔倒在了辕门下面的地上,然后昏迷了过去。
在整个炮击过程中,他的王帐遭到了多颗炮弹击中,甚至变得狼藉无比。在王帐周围的护卫,都因此死伤无数,可他居然因为昏迷在地上,炮弹没有再关照他,他算是幸运躲过了第一轮的炮击。
在大周朝骑兵出击之后,他就被反应过来的护卫拼死抢走,然后才幽幽醒来。当然,醒来之后,整个草原大军已经变得混乱无比。他只在少数护卫保护下,一直逃到了黄河边上才歇一口气。
后面的事儿,就简单了。大周朝停止了炮击,骑兵又被追杀,草原人自然慢慢开始收拢自己的队伍,然后汇聚到了一起,慢慢的清点损失起来。
这一清单,就把所有草原人给惊呆了。因为没有人会想到损失会如此之大。
耶律颜禧听完汇报,才盯着自己的官员,面无表情问道:“你是说,就今天一天,咱们就损失了八万人,死了一万多的战马,还有四万多马都逃散不见了”
汇报的官员,有些胆战心惊,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回大汗,确实如此。八万人当中,死亡的大约在五万多,还有三万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其中有一万多伤势严重。”
这大冬天说伤势严重,实则就是说这一万多人,可能熬不过这冬天,或者说是熬不过这几日了。
除了人的损失,马匹损失也很大。炮击带来的慌乱,让那些安静的马儿四处奔走,尽管后面草原人四处追赶又追回,但依然还有四万多匹马儿已经逃散出去,暂时追不回来了。
除了这些逃散的马匹,大约还有一万多战马在炮击中死伤。因此,草原人这一战,就损失了五万多匹战马。
尽管草原人不缺战马,但今日损失的这些战马,可都是经过精心训练,能上战场的雄壮的成年战马。更重要的是,这些损失的战马,大多数都是皮室军的战马。
这还仅仅是人马损失,草原人的物资,更是在炮击中,被炮弹和接下来的大火给烧毁得十之去了。特别是那些给马儿携带的草料,更是烧得一干二净。
要知道现在可是大冬天,野外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吃的,没有足够的草料,就算是雄壮的战马,都熬不住几日。除了战马,还有其他的物资,都被炮击和大火烧得差不多,后面抢救出来了不少,但总体说来,就是一个惨。
听着自己的人汇报着一项项损失,耶律颜禧胸中有一股戾气,却又爆发不出来。身体起伏不定,脸色却宛如麻木了。
&nbs
第八百四十一章凝重的政事堂
这一战,对草原人来说,确实是一场无比惨重的战斗。人马、物资损失,都堪比数百年前的一场草原人和中原王朝的大决战的损失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场战斗当中,草原人和大周朝人的战损比,实在是太夸张了。相比草原人的损失,大周朝人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八千骑兵,最后还有差不多近千人逃了出去。追杀尽管还在继续,可就算大周朝损失八千人马,那又如何
八千换八万甚至还要搭上几万战马,再加上大部分作战的物质。这一战,对草原人来说,简直就是耻辱。
百多年之前,大周朝立国的时候,为了夺回燕云二十州,和草原人打了数次大战,多次交锋,草原人都没有任何一场战斗会损失如此之大。
百年之后,草原人兵峰兵临汴京城,只差一步,就能掀翻这天下最繁华最强盛的国都。今日一战,却打得草原人鬼哭狼嚎,根本就找不到北了。
近在咫尺的汴京城,这一刻对于草原人来说,似乎又是如此的遥远。
这一夜,对草原人来说,是刮骨疗伤,舔伤口的一夜。对于大周朝来说,却是一场值得庆祝,值得庆功的一夜。
尽管对草原人的损失并不甚清楚,但从场面来看,大周朝这边也明白自己获得了一场空前巨大的胜利。看着城楼下那一具具草原人的尸体,看着城外宛如尸山人海的场景,没有人怀疑自己这边的胜利。
为了庆祝胜利,曹侯直接下令犒劳三军人马。特别是那些炮兵,每个人都得了赏钱。将作坊这边负责制作大炮的工匠们,也全部得了犒赏。此外,出城的八千骑兵,尽管没有人回归,但每一份功劳,都记了下来。
这些犒赏,都是由曹侯直接下令,由枢密院安排,并没有经过皇宫和政事堂的审议。就算获得一场天大的胜利,皇宫内依然保持沉默。不过,曹侯这番下令,却引起了政事堂的反弹。
到了这个时候,政事堂的诸多大佬,基本上察觉出一些事儿来了。草原人惨败一场,甚至损失了近半人马,让汴京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尽管草原人的威胁还在,但汴京城内还有如此多大周兵马,又有牢固城池,只要不出差错,草原人是不可能攻下汴京城,固守是没有问题了。
当草原人兵峰威胁下降,汴京城内的内部矛盾,自然开始激化起来。朝廷最上层的矛盾,便是来自一直沉默的皇宫,还有不断扩大权力的枢密院。
这些日子以来,大周朝的绝大部分权力,都朝着枢密院集中。毕竟战争时期,枢密院的地位直线上升。反倒是一直掌控朝政的政事堂,开始被枢密院制约着。所以,当草原人威胁下降,政事堂这边对于枢密院的不满,就开始爆发起来。
这些日子皇宫一直沉默,没有人能了解皇宫里面的情况,除了曹侯和卢国公。最终,十多个政事堂大佬在草原人忙着打扫战场,舔伤口的时候,他们却联袂进入皇宫,要求求见皇上。
皇宫内,德公公自然出来挡差。只是,面对十多个政事堂大佬,德公公都有些头皮发麻。面对强硬要求觐见皇上的诸多大佬,德公公最终无奈,只能请曹侯和卢国公也进入皇宫。
卢国公和曹侯看着众多大佬的姿态,明白皇上昏迷的事儿,终究是无法在隐瞒了。于是,他们也没有阻拦众人。
皇宫内,当十多个大佬知道元祐帝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难看。这时候,没有人想着追究曹侯和卢国公为什么要隐瞒皇帝昏迷的
第八百四十二章制约权力
天下最大最强盛的两个帝国,在相互争战,展开生死搏斗的时候,也在相同是时刻,似乎都在各家后院,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权力争斗。
白日一战,草原人王庭的权力架构,几乎被摧毁一空。尽管王庭可汗耶律颜禧还在,但他为他掌控帝国的一大帮官员幕僚,都伤亡惨重,权力架构出现了问题。更严重的是,白日一战,王庭掌控的皮室军损失了近半的人马。
皮室军一直以来都是草原王庭弹压威慑草原各大部落强有力的利剑。王庭手中的力量越强大,草原帝国社会就越稳固。没有了强大有力的皮室军弹压草原各大部落,手握重兵的草原各大部落,还能乖乖听从王庭的调遣和命令恐怕就连草原王庭可汗的汉位,都可能坐不稳。
草原王朝如此,现在的大周朝也是如此。中原王朝皇位和权力的传承,尽管有稳固沉稳的交接一面,却也少不了血腥的争斗。特别是当一个皇帝未制定继承人,每个皇子都有可能登上这天下最高的宝座时,权力争斗在所难免。
汴京城内,政事堂议事大厅,卢国公的话,让在场掌握这座帝国中枢权力的众多大佬,都忍不住心颤了一下,然后又隐隐生出一丝惶恐、期待以及难以名状的情绪。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人,算得上是元祐帝这朝的最大群臣。真要换了一个帝王,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权力
百多年来,大周朝一直奉行士大夫共治天下。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庞大的帝国,明面上是由大周皇族掌控,但真正的权力,是掌控在庞大的士大夫群手中,皇帝只不过是士大夫们选择出来的代言人而已。
谁是这天下的士大夫的代表,眼前在场的众人便是。当然,皇帝也是。只不过皇帝是最大的那个代表。
在场众人的态度,某些意义上,确实是能确定这个帝国皇位的传承。
这个问题,在场的众人没有人敢打包票。所以卢国公这一席话,国不能一日无君,可这君,要怎么样选择这是一个问题。
国君如何选的权利,这一刻,集中了在他们这些人手里。每个人有兴奋、有惶恐、有期待、有忧郁。每个人的表情,各自不一样。
在场的众人,此刻都明白这个帝国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头。这个关头,甚至比城外那些还在威胁汴京城安全的草原人还要来得厉害。
没有人先开口,能走到这一步,成为这座帝国权力佼佼者的众人,不可能急不可耐的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用一句话来说,老狐狸,恐怕是在场所有人的真实写照。拥戴储君,拥戴正确,有可能再次飞黄腾达。拥戴错误,人头落地也有机会。
政事堂的气氛,显得凝重又沉默,甚至说有些压抑。明明此刻是大冬天,寒冬时刻,在场的不少大佬,都感觉有些燥热难耐。
在场众人当中,最淡定的,还属于曾布。品着茶,曾布这一刻想得更多。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想到了远在杭州的赵悦。
当然,他不是想着让赵悦做皇帝,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他是在想着一个问题,如果皇位更替,新皇上位,会多赵悦有怎么样的影响
想着这个问题,曾布一时间有些失神。
卢国公看着众人没说话,他没有意外,只是在心里暗骂一声都是老狐狸之后,沉默了一会,再次开口道:“皇上未曾设立储君,这对于我大周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皇上昏迷不醒,又未曾立下旨意选择储君,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儿。”
卢国公说了一圈废话,始终也没有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曹侯看了看
第八百四十三章最后一波
卢国公的表态,让政事堂的诸多大佬松了一口气。要是枢密院这边不肯妥协,现在皇帝又处于昏迷状态,无人制约枢密院军方大佬的权力,这对于大周朝政坛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好在大周朝立国以来,尽管军队数量不断的庞大,但军方的权力一直都被限制在文臣的手里,不仅没有形成实权潘王,就是潘镇都没有生存的土壤。
在这样的情况下,卢国公代表的枢密院,战争时候扩大的权力,很快又被文臣代表的政事堂给压制制约了下去。在这个事上,政事堂的所有文臣,态度几乎都是一致的。所以,就算是卢国公,也不得不妥协。
至于离开的曹侯的意见,众人认为已经不太重要了。毕竟,卢国公才是真正代表枢密院的枢密使。没有卢国公的点头,曹侯这枢密副使的号令,都不能轻易出枢密院。
政事堂这边的决定,传到了曹侯的耳里。对此,曹侯只是冷笑了几声,并没有太多的表态。
草原人的兵峰,此刻都还停留在汴京城外,没料到城内的权力斗争,就开始直接瞄准他了。他有些心灰意冷,然而大周朝百多年来的传统,注定了这就是结果。
草原人损失了近半的力量,但依然还有十多万人。这些人马,依然还能威胁汴京城的安全。所以,汴京的城防压力,自然还存在。
草原人将大营撤到了北面,暂停了对汴京城的攻击,总算让汴京城松了一口气。只是,十多万草原人大军停留在黄河河岸,随时能进攻汴京城,还是让整座城池紧闭着城门,保持着警戒。
尽管让草原人损失了近半的力量,但草原人依然有进攻汴京城的能力。另外,从整体的战局来说,草原人依然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上百万的草原人,已经入了长城,停留在太原、河东、山西广大的土地上。只要草原人愿意,随时还能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南下入侵。所以,从全局来说,草原人只是暂时的战术失利,但在战略上,依然占据着主动。
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周朝还没有力量,也没有能力组织大军反击草原人,收复被占领的州府。
战争的形式,依然严峻。就拿汴京城来说,尽管城内还有几十万大军,却根本无力出城去追击反击草原人。
至少曹侯就不敢冒这样的风险。近在咫尺的草原人,尽管损失近半,看似损失惨重,但都是骑兵,他要是带着步兵出城去反击,等着被草原人割麦子吧。
可惜,汴京城人才松一口气没多久,在炮击的第三天的晚上,城楼上就再次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草原人,再次展开了攻击。
只用了三天时间,草原人就重整旗鼓,再次对汴京城展开了强攻。这一次,草原人选择了夜晚作战。
寒冬腊月,夜晚更是寒冷。寒风呼啸,人都不愿意出现在外边。然而,不顾严寒,更不畏生死,天色才刚一黑,草原人就对汴京城展开了攻击。
一直以来,草原人都没有选择夜战。显然,夜战对草原人来说,也非常困难。只是到了这时候,也许是被白日的大炮给吓的,也许是白日作战无法取得成功,所以草原人选择了最不应该的夜战。
隆隆的战鼓声,不绝于缕。喊杀声、拼
第八百四十四章退兵和报复
撤军,这个词在大帐里说出来的时候,显得是多么的刺耳。
至少大帐里的其他将领,几乎都忍不住心神一颤。他们兴冲冲而来,这才多久,难道就要败退而走
三十多万精锐的草原骑兵啊,难道现在就要败退了吗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现实,然而,一想到刚刚负责汇报的人说的话,在场的众人,却又不得不接受事实。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三十多万人马了,满打满算,现在也不过十万出头的人马。
损失已到了三分之二,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物资支撑他们这十来万大军继续作战。如果三天之内打不下汴京,等待他们的,不用大周朝军队反击,他们都得要饿死。
耶律颜禧微微转头,看了一眼大帐里的群臣。说是群臣,和鼎盛时刻相比,已经稀疏太多了。
耶律颜禧缓缓开口道:“我草原健儿,一月之内打得大周朝落花流水,扫平黄河以北大部分大周州府。怎么到了汴京城,就全部变成了羊群谁能告诉朕,这是为何”
没有人能回答耶律颜禧的这话。所有人都低下头,不敢和耶律颜禧对视。这个问题,是在场所有人都无法想出答案的。
要说城池高昂,不少大周朝的州府城池,也算高昂。但往往经不住草原人几个攻击,就给全力拿下了。到了这汴京城,草原人几乎用尽了全力,都无法攻下这城池的城墙。
难道就因为这里是天下第一大城,是大周朝的京师么
“三十多万儿郎,才多久,竟只剩下十余万人还落得这样窘迫的境地,谁告诉朕,这是为什么么”
“为什么大周朝已经拥有了如此厉害的武器,我草原人一点风声都未曾听到”
“为什么汴京城就在眼前,灭大周机会就在眼前,现在竟然落到这样的境地”
“为什么你们都不言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