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王安石字介甫,又号称半山。这时候曾布就直接称呼他的表字。

    王安石点头,吩咐了下人。很快,就有笔墨纸砚拿了上来,在曾布的催促下,赵悦不得不把自己刚才念叨的青玉案元夕词给写了出来。

    看着赵悦一手颜体写的潇洒飘逸,苍劲有力,一边观看的赵挺之还有范纯仁都忍不住点头。赵悦的这一手字,确实已经有了颜体那种风骨,甚至已经得了精髓。要是在勤加练习,那成就就更高。

    &n




第一百一十二章东京热
    曾布老头的话,反而让赵悦哭笑不得起来。这老家伙,不会真的一位自己看上他的孙女了吧

    就算自己一见钟情,可这种感觉,完全不可能立马产生爱情的。一见钟情的事儿多了,可真正能最后走到一起的,还得看对方合适不合适啊。何况这老家伙居然还想要自己考中状元才许配,这不是明显为难自己嘛。

    考个举人或者进士,赵悦觉得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这时代的科举,没后世明清时代那么变态,只要让他熟悉这时代的考试制度,他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还是有希望考个举人老爷或者进士老爷的。但要说让他考状元,这可是明显为难他了。

    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吗除了实力之外,纯粹也得看运气啊。

    只是,当着曾布老头的面儿,赵悦也不好多说啥。看着他略显疲惫的神色,赵悦只能嘿嘿笑了笑,道:“那多谢曾老夫子了,我努力努力,争取能考个状元。”

    曾老夫子那能不看出赵悦这话里的敷衍,他也没生气,瞪了赵悦一眼,随即就闭目养神起来。

    把曾老夫子送回了家,天色太晚,赵悦也不方便再登门,告辞之后,就回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赵悦准备好了礼物,上门给曾老夫子亲自拜年送礼。

    曾老夫子家距离赵悦的府上并不算很远,打马走了一刻多钟就到了。曾老夫子的住宅却不是很大,在内城靠近皇朝的位置。是一个三进的院子,院子不大,却比较安静。

    事实上,周围这片区域的住宅,都属于汴京城的“豪宅”。能在这里居住的,基本上都属于汴京城的王公权贵以及汴京城掌握一方权势的朝廷大员。

    曾老夫子作为国子监大佬人物,虽是清水衙门,官场权威不大,可在汴京城也是有名望的人物,属于清贵人物。他的住所,还是大周皇帝亲自赐予的。

    因为是清贵人物,虽说汴京城当官薪水不错,可毕竟消费也高。所以他的宅邸自然不可能和周围王公贵族的宅邸相比,显得有些清冽和简单。

    三进的院子,住着一家老小和几个仆人,还是有些紧凑的。曾老夫子的大儿子虽是汴京的一个衙门做事,可薪水也不算很高。算起来,曾布这老头日子过得也算是简约的。

    进入宅邸,看见曾老夫子在客厅,他的身边,还坐着一个老妇。很显然,那老妇就是他的夫人了。此外,在夫人的边上,又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少妇。这个人,赵悦估计不错,应该是曾老夫子的小妾。

    曾老夫子只有一妻一小妾,说起来在大周这官场,也算是少的了。不过他这小妾,比他小了快二十岁,还真是十足的小妾了。

    见到曾老夫子,赵悦连忙请安,又给曾老夫子身边的两个女人请安。曾老夫子的妻子和小妾都很是好奇打量着赵悦。

    没办法,赵悦现在的名字,可是经常被自己家的老爷子提起。特别是曾布的小妾,更是好奇上下观察着赵悦,让赵悦都感觉有些不自然起来。

    曾布这小妾,年轻的时候也是汴京城有名的歌姬,后面被曾布给赎了回来。别看是四十岁左右了,可保养得好,依然可以见到当年年轻的漂亮模样。

    “好啦,不用客气。”曾老夫子看到赵悦身后两个仆人挑进来的东西,总算是开口了,微微蹙眉,带着一点不高兴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戏弄丫鬟
    一直到了中午,赵悦连饭都没敢留下来吃,逃也一般的离开了曾布的家。面对他的妻子和小妾的追问,赵悦实感亚历山大。

    离开之前,赵悦就很想说,自己真就只是看了她们的孙女一眼啊,尽管来电,可真没有说自己就喜欢或者要娶她们的孙女。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就那么肯定自己要娶曾布的孙女呢

    离开曾布家之前,就在准备要出曾府门前,赵悦却被一个曾府的丫鬟给拦下了。

    这丫鬟长得还是眉目清秀的,素颜之下,倒是显得有些小小耐看。或许是曾府本身就显得扑朔,她的穿着也相对朴素。她的脸上带着好奇,又带着一点厌恶盯着赵悦,眼神狠狠的。

    赵悦被拦下,对这少女眼神盯得有些纳闷,他自然知道对方不是曾布的孙女,便问道:“小姐有事”

    听到对方叫自己小姐,那丫鬟脸色一红,连忙摆手,有些跳脚道:“我可不是小姐,我是小姐身边的丫鬟。你就是为了小姐,写的《青玉案元夕》的那个浪登徒子,赵悦”

    自己啥时候成了登徒子了擦,这可是冤枉自己了。何况,什么叫做自己为了她的小姐写的青玉案元夕听着这眉目清秀的丫鬟的话,赵悦有些哭笑不得。

    “我就是赵悦。”赵悦摸了摸自己的鼻梁,很大方承认道。不过他随后又解释道:“不过我可不是为了你家小姐写的青玉案元夕。我只是看到了她,灵感一闪,写出来而已,这可要说清楚哦。”

    那丫鬟明显不信赵悦的话,哼了一下,鼻孔老高了,道:“就算你写给小姐又怎么样,我们家小姐,那可是要嫁状元的!你别想靠着一两首诗词就能得到我家小姐的芳心。”

    她说完,眼神下意识朝着曾府一个角落瞧去。赵悦顺着对方眼神,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院子一个角落院墙边上,一个靓丽的身影躲藏在草木的后面。

    对方似乎就在打量自己,看到了赵悦朝着自己看去,那身影显得有些慌乱,很快隐藏了起来。看到对方手忙脚乱的隐藏,赵悦反而感觉有趣。

    赵悦回过头,眼珠子一转,看着那丫鬟,声音略显大声了一点,笑眯眯道:“这样说来,你们小姐一定是要嫁状元了”

    “那是!”这丫鬟一脸肯定,根本不知道赵悦在打什么主意,又道:“咱们小姐,平常人可看不上!我劝你还是死了心!”

    赵悦还是笑眯眯道:“你这样一说,为了娶你们家小姐,看来我不考状元都不得啊。”

    “啊!”这时候,不远处的角落传来了一阵低声惊呼,似乎对赵悦这种直白的话有些吃惊和不安。

    听到这声音,那丫鬟脸色明显有些慌乱,再次看着赵悦,狠狠道:“就你还想考状元,哼!我家小姐才不会嫁给你这种登徒子!”

    赵悦哈哈一笑,看着这丫鬟,有心逗弄道:“曾老夫子可是许诺了,只要我考了状元,他就把你家小姐许配给我!以后你就是陪嫁丫头,有这样和老爷说话的嘛”

    那丫鬟听着赵悦这逗弄,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和慌乱起来,连忙退后几步,看着赵悦,露出一抹厌恶和生气,气急道:“你,你,我不和你说了,小姐才不会嫁给你呢。”

    说完,直接就跑开了。看着对方跑开的身影,赵悦呵呵一笑。再次



第一百一十四章汴京城第一词人
    面对家人那种看待偶像的眼神,赵悦有些头疼。不仅是她们,就连一边是仆人们,看着赵悦,眼神就放光。

    赵悦摊开手,承认道:“好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青玉案元夕》词,的确是我写的。”

    “这样说,你是真的喜欢曾老夫子的孙女,要娶对方了”赵悦的母亲再次追问道。

    赵悦有些着急,这话可不能随便承认啊,连忙摇着头道:“我可没有说啊。当时只是看到对方,灵感一闪就写了这首词,可没说喜欢对方,更要娶对方啊。”

    随后,赵悦问道:“你们怎么会这样认为”

    还是赵悦妹妹赵若兰道:“哥哥,现在整个街上都是这样流传的啊。”

    擦,不会吧这下反而让赵悦不淡定起来,看向几个姨娘,几个姨娘直接点头,掩嘴笑了起来。小姨娘开口道:“是啊,外面都在传悦儿你为了喜欢曾老夫子的孙女,写了诗词呢。”

    赵悦顿时大感头疼。赵悦母亲带着一点不信,问道:“悦儿,情况真的是你说的这样”

    赵悦连忙点头,把自己昨天在王安石府上的事儿都说了一遍,重点强调自己作诗词的来由。

    听到赵悦的解释,不仅没让家里这些女人放弃崇敬和放光眼神,除了她母亲还淡定一点,其他人,包括三位姨娘,看着赵悦眼神,简直放光的不要不要的。

    太浪漫了!太惊艳了!此刻就算赵悦解释自己不喜欢曾布的孙女,她们都不相信了。

    大周朝,富足的生活造就了人们的思维充满了浪漫情怀。在这些人看来,赵悦只看了漂亮一个女孩一眼,就写出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是最浪漫的事儿吗

    如果不是喜欢,如果不是惊艳和浪漫,能写出这样的诗词

    这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浪漫才子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表白诗词作啊!

    被家里的这些女人这种崇拜眼神看着,赵悦拍了一下自己脑袋。做偶像,做到自己家里来了。

    这时候,他的母亲总算开口了,道:“悦儿,你真要是想娶曾老夫子的孙女,娘想办法帮你像曾老夫子求亲的。”

    “啊。”这下,让赵悦有些为难起来,连忙苦着脸道:“娘亲,我,我真没说我要娶曾老夫子的的孙女啊。”

    他这解释,反而让家里几个姨娘轻笑了起来,就连几个姐妹,都笑了,一时间整个院子百媚丛生。她的大姐赵若梅轻笑道:“悦弟,喜欢就喜欢啦,别不承认。”

    好不容易从自己家的这些女人堆里给摆脱,赵悦找来了管家周行福,没想到对方看自己的眼神,也带着一点笑意。

    赵悦问道:“外面现在,真的在流传我作的青玉案元夕词,在流传我要娶曾老夫子的传言”

    看着周行福点头,赵悦一拍自己脑袋,有些无力瘫在了椅子上。这小道消息,流传的也太快了吧

    昨天才在王安石府上作的诗词,今天汴京城就流传开了了,有没有那么夸张

    事实上,就是如此夸张。现在的汴京城,不管是茶楼酒肆,还是青楼画舫,三五成群的才子佳人,平头百姓,都在传唱着赵悦新作的《青玉案元夕》词。

    此外,因为这首元夕词被大周朝的几个文坛大佬一同推崇,又几乎是先后从几个文坛大佬的府邸里流传出来,这种推崇有变得格外放大。

    一时间,《青玉案元夕》一词,直接轰动全城。

    几个文坛大佬的推崇的《元夕》,特别是王安石点评的话“再无更好的元夕诗词”,加上赵悦之前作了一首大气磅礴,逼格极高的《咏雪》,此时这首显得婉转淋漓的,缠绵悱恻的《青玉案元夕》,让赵悦直接被一些人推崇为汴京城第一诗词人。

    赵悦被誉为汴京城第一诗词人,这名号一开始只是在青楼画舫被一些歌姬歌妓传唱。可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开始在整个汴京城给流传起来。

    &nb



第一百一十五章元夕诗词会
    曾老夫子一脸理所当然道:“要,必须要。我曾布的徒儿,岂能随意让人说三道四!”

    赵悦翻了一下白眼,接下来曾布又告诉他,在元宵节的时候,金明湖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元宵诗会,让赵悦做好准备,去参加这诗词会。

    听着这话,赵悦就明白曾布这老头是早有打算了,好在是去参加诗词会,不是参加科举,赵悦放心了不少。可惜,想到可能又要被迫抄袭一些历史名人的“神作”,赵悦都感觉自己在这样下去,都要变成抄袭专业户了。

    只是,自己现在发表那些诗词作品,应该还不算抄袭吧

    看着赵悦一脸苦恼的样子,曾布反而露出微笑,宽慰道:“放心吧,就凭你能作出《咏雪》和《青玉案元夕》这样的诗词,应付那些场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说到这里,曾布顿了顿道:“当然,该表现就表现,别总是遮遮掩掩的。如果你能在这汴京城的文坛上得到赞誉,对你以后考取功名,以后的仕途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曾老头的安慰,反而让赵悦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绝了,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太平了上百年之后,大周朝和前朝大唐一样,文风也逐渐兴盛起来。相比唐朝盛行的各种诗,大周朝则和后世大宋一样,已经衍生出了词这样更富于情感表达的文体。

    百年的承平,大周文风兴盛达到了顶峰。特别是进入元祐年间,皇帝也喜欢吟诗作对,更加剧了这种气氛的形成。

    士子文人、高门子弟,这时代除了、考功名,剩下的乐趣或许就在于读诗读词,写诗写词了。

    眼下汴京城文坛最风行的,就是各种所谓诗会。逢年过节,各种诗词会更是层出不穷。根据不完全记载,汴京城拥有各种诗词会组织至少超过千个。三则三五人、多则数百上千人的诗词会,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聚会。

    当然,每年最盛大最流行影响力最大的诗词会,便是汴京城金明湖上的元宵诗词会。因为,汴京城的元宵节诗词会,是开封府组织的,每年这一天,都会请汴京城的文坛大佬来做评委,共同刷选诗作,点评诗作。

    此外,这元宵诗词会和汴京城花魁大赛一并举行。汴京城的花魁们,在这一天,除了要比容貌比身材比技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比眼光和魅力。

    花魁大赛之前,每位花魁和才子都可以选择彼此的伙伴,组成才子佳人组合。如果花魁们选择的才子能得一首诗词“神作”,那绝对会在花魁大赛中得到极大的加分。

    才子配佳人,好诗配良辰,这可是汴京城最大的美谈。在浪漫的大周朝人眼里,这就是一段极具浪漫风流的美谈。何况,如果士子们能在这一天出名,那绝对是名动天下,对这些士子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乐意的事儿。

    所以,在这一天,不管是高门大户的子弟,还是寒门士子、贫家诗人,都会在这一天,削尖了脑袋,也要往这金明湖畔凑,如果能凭着一两首诗词名动天下,那更是好极了的事儿。

    更重要的是,这一天诗词会,还有很多王公贵族、名望官人来参加,如果能被这些人看中,对那些士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晋升官场的最好途径。

    元宵节这天,汴京城的热闹更胜。上至朝廷百官,下至黎明百姓,这一天都属于假期,休闲的人们,让这座城市显得生气勃勃。

    还没有到中午,方圆十多里金明湖周围就挤满了人群,人群摩肩接踵,各种喧闹不断。在湖面上,更是来往穿梭着各种游船、画舫。

    在金明湖边上,已经搭建了一个临时高台。高台上,此刻



第一百一十六章李师师
    看着里妹妹们那好奇又渴望的眼神,赵悦哭笑不得,问道:“你们想要去”

    三个妹妹不约而同的点头,赵悦只能笑了笑,然后朝着画舫喊道:“多谢李师师姑娘的邀请,那我们就叨扰了。”

    赵悦吩咐耶律齐和伊藤把小船紧靠李师师的画舫,等到两边挨好,画舫上的人也牵住了揽绳。赵悦带着三个妹妹,钻出了小船,登上了李师师的画舫。
1...2627282930...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