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东华门街道路的竣工,直接引起了整个汴京城的震动。

    从道路重修开放的第二天起,无数的汴京城人,都赶到了这条路上,去观望东华门街道路的“奇迹”。在这些人亲自脚踏实地,感受到那道路的平坦、坚硬后,都忍不住惊叹起来。

    一些人,甚至不信邪,直接拿锤子进行敲打。敲打的结果,最终发现路面坚硬如石头,马车走在上面,没




第两百四十四章被吓住的元祐帝
    这一日,赵悦在翰林院当职的时候,接到了宫里的传话,元祐帝召见。

    对于元祐帝召见自己,赵悦早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只是,等到他赶到御书房的时候,却发现在御书房里,不只有元祐帝。

    当朝的几个政事堂的大佬,如王安石、曾布、王槐都在御书房。看到几个人当朝大佬在,赵悦是真吃惊了。

    吃惊是吃惊,赵悦脸色还是很平静的。先和元祐帝见礼,随后又给几位政事堂大佬见了礼。

    “赵悦,最近在翰林院,感觉如何”元祐帝打量了一下赵悦,这才开口问道。

    赵悦连忙道:“回皇上,赵悦跟着翰林院的前辈们学习,受益匪浅。

    元祐帝似笑非笑看着赵悦,看得他后背有些发麻,元祐帝才道:“哦,是真受益匪浅,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赵悦后背顿时冷汗都出来了。这段日子,说实话为了筹备水泥工场,为了修路,他是花费了不是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的。以至于这些日子去翰林院的时间都少了很多,当然,他是有请假的。

    只是,就算请假,此刻当着元祐帝的面儿,他敢说自己经常请假吗拿着朝廷的俸禄,隔三差五请假,这可不是光彩的事儿。

    赵悦挤出一丝笑容道:“皇上,臣请罪,臣这些日子,在翰林院确实懈怠不少。”

    元祐帝还没有说话,站在一边的王槐看着赵悦,就冷笑起来,道:“赵悦,你确实该请罪。哼,我看你,是根本不想呆在翰林院吧我可是知道,这些日子来,你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在请休!”

    说到这里,王槐朝着元祐帝拱手道:“皇上,臣查了赵悦这些日子在翰林院的表现,可谓非常恶劣。有一半时间,都在请休,剩下就算是当职的时间,也是敷衍了事。翰林院乃国之培养人才重地,赵悦在翰林院的表现,实在不能担当,臣请求,革除赵悦的功名,逐出翰林院。”

    擦,不会吧。你这老匹夫,老子不过是有那么几天不去上班,你就在皇帝面前告状打报告,还要革除老子公务员的地位和待遇!

    赵悦看了一眼王槐,发现对方也瞪眼看着自己。这时候,王安石倒是开口,他微微皱眉道:“王大人有些夸大其词了。”

    王槐冷哼了一声,对王安石根本无惧,沉着脸道:“王大人,你可不能睁眼说瞎话。翰林院乃皇帝亲监之秘书,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之地,赵悦这样对付,莫非你是打算包庇他的行为”

    王槐和王安石,本来两王在朝廷上就不对付。此刻掐起来,更是争锋相对。反而是一边的曾布和另外一位执政,面观面,鼻观鼻,根本不插嘴。

    王槐说的有些诛心,赵悦听着可就有些不爽起来。他看了一眼王槐,然后朝着元祐帝拱手致礼道:“皇上,臣有话说。”

    元祐帝笑着道:“怎么,难道赵悦你要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

    赵悦正色道:“皇上,臣承认自己在翰林院执勤,确实有些行为不妥。可臣却问心无愧”

    元祐帝哦了一下,盯着赵悦问道:“哦,这样说来,你在翰林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功于朝廷不成”

    赵悦露出一丝笑容,道:“臣不知道有没有功朝廷,但臣这些日子没有多来翰林院,是因为臣在忙着验证一件足可以为我大周江山的稳固增添利器。”

    王槐想要嘲笑反驳,可他还没开口,就看到了元祐帝制止的眼神,只能憋着,冷笑看着赵悦吹牛。

    一直没有说话的曾布,则多看了赵悦一眼。至于王安石,听到赵悦的话,则若有所悟。

    元祐帝问道:“哦,什么利器”

    “水泥。”

    “水泥”元祐帝似乎早猜到了这个答案,笑着问道:“就是你用于修筑东华门街道路的那种东西”



第两百四十五章元祐帝的决心
    当然,元祐帝的眼神亮起来,可一想到一里路要三千贯的费用,还是觉得很蛋疼和肉疼的。

    元祐帝还没开口,王槐开口道:“皇上,赵悦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他这是要惑乱我大周朝万年江山,要动摇我大周江山啊!”

    王槐瞪眼看着赵悦,带着一丝怒意道:“好你一个赵悦,你是何居心居然在这里蛊惑皇上大修道路,一里路都要三千贯钱,这路是银子铺的吗”

    说到这里,王槐转头看着元祐帝,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道:“皇上,秦一统天下,兵甲雄于天下,却二世而亡,为何还不是因为秦始皇好大喜功,大肆修筑驰道、大兴土木!

    “前隋也一统天下,却短短数十年灭亡,又是为何还不是因为隋帝大修运河,大兴土木,耗费国家无数钱粮,以至国贫而败!”

    王槐说到这里,略带一丝激动道:“皇上,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辉煌如秦隋,都因大兴土木、好大喜功而动摇国本,动摇万年江山,以至身死国灭。因此,万万使不得啊!赵悦,这是要蛊惑皇上动摇我大周万年基业,实乃罪大恶极!”

    王槐说的有些激动,赵悦听得心里更不爽了。尼玛的,老子就是提议修一个路,就是要动摇大周朝的江山根本了这帽子,可扣得狠啊!

    赵悦还没开口,一边的曾布,却不爽王槐了。他瞪眼道:“王大人,我可不同意你的看法!刚刚赵悦说了,这道路诸多好处,王大人不但听不到,还血口喷人,老臣可不相信就修筑几条路,就能动摇我大周朝万里江山。再说了,这水泥的妙用,难道王大人看不出来”

    曾布沉着脸,朝着元祐帝拱手道:“皇上,水泥一事,利国利民。臣觉得,应该要给赵悦重赏!”

    王槐冷笑起来,道:“曾大人,难道你没有听到,一里路,就要三千贯的费用那修筑一条路成本又要几何这水泥,不要也罢!”

    很快,御书房内,两边人马就对水泥的作用展开了激烈辩论。这一辩论,似乎就有些跑题了。

    元祐帝看着几个大臣开始争吵,微微皱眉。元祐帝的表情,就是信号。几个本来还想争吵的大臣,瞬间安静下来。元祐帝看着赵悦问道:“赵悦,这水泥如何制造”

    赵悦有些为难,但还是实诚道:“水泥制作倒是不困难,用的材料也比较常见。”

    赵悦大致介绍了一下水泥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元祐帝道:“这样说来,水泥这种东西,可以大规模生产”

    赵悦点点头,道:“回皇上,确实是这样的。”

    元祐帝想了想,便转头问道:“王安石,从汴京到北边的燕京,大概有多长”

    王安石现在还领着工部尚书的职位,只是微微一愣,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道:“皇上,汴京距离北边的燕京城,大约有一千四百里这样。”

    元祐帝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一千四百里,如果按照三千贯一里路,那修筑这条道路,就是四百二十万贯这样。

    这个价格,可真是不低了啊。大周朝现在一年的财税收入,也不过七千万贯左右。真要让元祐帝拿出四百多万贯来修筑一条通向北部边关的水泥要道,他是真舍不得。

    何况,大周朝别看一年有七千万贯的财税收入,可现在这些财税收入都快入不敷出了。元祐帝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修路。

    想着这些,元祐帝就有些颓然。赵悦倒是会察言观色,看到了元祐帝脸色阴晴不定,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多给一点信心给元祐帝。毕竟,政府采购永远才是水泥这种高耗能产品的最大买家啊。

     



第两百四十六章工部员外郎
    “赵悦,和老夫一块走走。”叫住赵悦后,王安石便拉着他一起上了自己的马车。

    马车上,王安石看着赵悦,似笑非笑的样子,让赵悦很是不自在。

    赵悦只能硬着头皮,道:“刚才多谢伯父维护侄儿了,没想到王槐大人对侄儿有如此大的意见。”

    王安石摆摆手道:“这都不是什么事儿。不过你最近做得确实有些过分了,这些日子,都在忙活那水泥的事儿”

    赵悦点头道:“是啊,好在现在基本上有了头绪,水泥生产基本上步入正轨。”

    王安石盯着他,很严肃问道:“刚刚在御书房里,我不好多说。你告诉老夫,你报出来的筑路的价格,两千贯一里路,是不是还有降低的空间,降低的空间,还有多大”

    赵悦呃了一下,还没说话,王安石又开口道:“别人不知道你,难道老夫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的事儿,你会去做所以别给老夫打马虎眼,就说一个实在价格。”

    赵悦汗颜,难道自己在王安石眼里,真是一个黑心商人不成他苦笑不得道:“伯父,这事儿,我那能一口气就能说得准啊。我说的两千贯一里路,可都还是比较保守的了。”

    赵悦摊开手道:“野外修筑水泥道路,和在城内修筑道路,条件不一样,造价也不一样啊。两千贯一里路,已经是十分保守了。”

    就算这造价可以再降低,赵悦也不能开口说啊。这真要是说了,以后大规模筑路,朝廷不想多花钱,那咋办何况,赵悦现在确实没有参照的标准,也不知道建造在外面一条水泥道路的造价要多少。

    城市里的道路,和野外修筑水泥道路,这是两码子事儿。赵悦能说一里路两千贯的造价,都已经很有诚意了。至少目前他自己都不敢肯定这个价格一定可以把路给修好了。

    王安石看着他的表情,发现赵悦并不像是在作假,再次问道:“你说的可是认真的”

    赵悦点头,道:“确实如此。”

    王安石忽然话锋一转,问道:“那修筑东华门街道路,你到底花了多少钱”

    呃,被王安石虎视眈眈盯着,赵悦呃了一下,嘴上还是不会说实话,打了一个模糊概念道:“差不多九万贯吧,其实真没有挣钱。”

    王安石冷笑起来,道:“难道连伯父你都不肯说实话”

    面对王安石那咄咄逼人的目光,日益威重的官威,赵悦只能再次硬着头皮,不改口道:“伯父,侄儿说的,就是实话。修筑东华门街道路,基本上是维持不亏,小赚了几千贯而已。”

    反正筑路的造价成本,全部都在赵悦手上。目前就只有赵悦和自己的妹妹赵若竹知道,赵悦不说,别人也不会知道。

    看着赵悦不肯多言,王安石也不好在逼迫了。他心里,倒是有些相信赵悦的话来了。最后,他收回了自己的咄咄逼人眼神,道:“既然如此,老夫就相信你。现在皇上要修筑汴京城到应天府的水泥路,你可有把握”

    这事儿,赵悦想都不想,直接应承道:“伯父,这条路,就交给侄儿来做吧。保证一年之内完成道路的硬化。”

    只有不到四百里的道路,只要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扩宽和加固硬化,一年时间,只要人力物力充足,绝对不成问题的。

    何况,有了东华门街道路修筑的经验,赵悦现在手里也培养了一批筑路的工人。他还想着怎么样给自己这些人手找活儿干呢。汴京到应天府的道路,路基基本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只要稍微做一下基础,就可以进行硬化铺设,多段施工,赶一赶工期,还是可以的。

    王安石问道:“这筑路成本,可要八十万贯钱”

    赵悦心里计算了一下,最终道:“伯父,明人不说暗话,这条路交给侄儿的人来做,最少也要七十万贯。”

    王安石盯着他,心里仔细思考了一番,才点点头道:“这事儿老夫回去考虑考虑,



第两百四十七章钱庄
    众多商人听到赵悦要把道路分成标段分开竞标,倒是认真起来。一个商人问道:“不知道大人这竞标,要如何开展”

    赵悦扫视了众人一眼,笑眯眯道:“很简单,大家都想做这工程,我也不好厚此薄彼是吧。既然大家都想做,那就看各自的实力了。我呢,有个法子,一个标段一个保证金,谁竞标几个标段,就交纳几个标段的保证金。”

    “保证金”听到赵悦说,众多商人有些不解,问道:“大人,这保证金,又是什么”

    “保证金,有两个用途。第一呢,自然就是验证各位的实力,有保证金才能证明你们有实力和能力去做这事儿。第二呢,就是给你们筑路竞标作担保。你们提前交纳一笔保证的费用,这笔费用,是作为你们竞标和施工的担保之用的。等到筑路完成,工程验收之后,只要筑路符合要求,这笔保证金还是回退回给你们的。”

    赵悦简单介绍了一下保证金的用途。事实上,在后世很多工程竞标的时候,都要求企业提供保证金和相关的担保凭证。既然赵悦打算把这条路的修筑权交给这些商人去做,他当然要推销后世这种操作模式。

    这种收取保证金的模式,一方面可以踢出一些没有实力和能力的施工队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很好的监控施工的质量。只要保证金在手,就能最大程度能减少偷工减料的现象存在。

    赵悦解释了一下保证金的用途,一些商人听明白了,却有些不乐意了。因为,按照赵悦的意思,他们想要承包道路修筑权,不但要自己先垫资进去修路,还得交给赵悦一笔保证金费用,用于做担保。

    这事儿,怎么看都是对这些商人没太大好处的。所以商人们顿时表达了不满,道:“大人,这样操作,那不是朝廷前期一分钱不用出,还得我们先自己出钱修路,还得给一笔钱做担保”

    赵悦笑了笑,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这怎么可以啊。”

    “这风险太大了,要是到了最后,朝廷不给钱,或者拖着不结账,那我们不是白干了,还要冒着赔钱风险”

    “就是啊,这样不行,绝对不行。”

    一时间,这些商人顿时吵嚷起来,根本不乐意赵悦提出的方案。

    赵悦对于这现象,早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他倒是不急不缓道:“既然你们觉得风险太大,信不过朝廷,又怕赔钱,那你们可以完全不做嘛。”

    赵悦一开口,众多商人再次哑口无言。是啊,整个过程,似乎都是他们在求赵悦给工程给他们做,现在赵悦让他们不做,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却又不肯走。

    代表汴河帮来的商人开口问道:“不知道大人,这保证金要多少”

    “一个标段,一万贯!”

    “什么,一个标段,要一万贯保证金”听到赵悦的报价,众多商人,再次惊呼起来。

    按照赵悦的意思,汴京城到应天府的道路,总共要分成二十个标段,这样算下来,仅保证金都要缴纳二十万贯。二十万贯,这还只是保证金,按赵悦给出的方案,还要他们先出钱修路,修好路之后,朝廷才会拨款给他们这些商人。
1...5758596061...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