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襄城公主似乎也听明白了赵悦话里的意思,一想到自己的那位父皇,她心里也开始没有底了。这一年多来,她见元祐帝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对于元祐帝的身体情况,尽管不能确定,却也能猜到确实出现了问题了。
她看着赵悦,轻轻点头道:“相公是担心以后”
赵悦嗯了一下,道:“未雨绸缪总比什么都不做都好。”
襄城公主另外一只手摸到赵悦的手,很认真道:“相公,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样做了。等你去了杭州,这汴京城这边,你不用担心,一切有我。”
赵悦有些歉意道:“瑜儿,等你生完孩子,到时候看情况,咱们家就一起搬去江南吧。”
赵悦确实有打算将赵家重心移到江南去了,这汴京城这边,政治气氛太浓烈。赵悦本身无心官场,要让赵家置于这样政治风暴中心,稍发生不测,都可能带来巨大的麻烦。
何况,江南的气候还有发展环境,目前来说,已经赶上了中原地带,后世的历史走向更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不是襄城公主现在有身孕,不能长途奔波,赵悦都打算过段时间就一起带着她和自己娘亲还有几位姨娘和妹妹们,一起远去江南,直接把赵家迁去江南了。就算赵家在这边还有很多产业,但在赵悦看来,留下自己大姐和武松作为赵家人看护这边的产业,就足够了。
只是,现在襄城公主有
第三百九十三章贫民窟开发计划
何总管现在对赵悦可是客客气气的,没办法不客气,因为襄城公主就坐在一边。赵悦现在是驸马爷,皇帝的女婿,他如何能不客气。
就是喝茶,都是轻酌了一口,忧心忡忡放下茶杯,很认真看着赵悦和襄城公主,苦着脸说自己的困难。
过年之后,何总管再次被元祐帝召见,然后大骂了一顿,骂得是狗血淋头,差点都要吓死他去了。
元祐帝再次发飙的原因,还是因为成亲王府。因为,根据调查,成亲王王府去年一年的收入,接近一千万贯钱。其中,酒水的收入超过八百万贯钱。
一个王府,一年收入一千万贯钱,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元祐三十一年的财赋收入,也不过八千多万贯。
一个王府的收入,就堪比他皇帝整个国家收入的八分之左右,这让元祐帝怎么想更重要的是,元祐帝的这些赋税收入,还要养着一大帮官僚、军队等等。一想到一个王府就收入如此之大,元祐帝怎么不生气
只是,元祐帝生气,却又没有拿成亲王王府如何,把起撒在了何总管的身上。最终,给出何总管的死命令,就是皇帝的内库,今年必须想办法增收。增收的目标,最少五百万贯。如果不能增收,何总管可以直接养老,不,可以直接脑袋搬家了。
何总管假惺惺抹着眼睛,苦着脸道:“公主,驸马爷,你们可得帮帮老奴啊,去年皇宫内库只有两百五十万贯的收入。皇上这一下令,就是要增收五百万贯,这可是翻了一番,老奴实在是没有办法,请公主和驸马爷开恩,帮帮老奴啊。”
何总管几乎是带着哭诉说着自己的难处,让一边的赵悦和襄城公主听得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事儿,赵悦那敢随口答应。就算之前有一些想法,可赵悦都准备将赵家重心朝江南发展了,他可不愿意多管闲事了。斟酌了一下,赵悦才开口道:“何总管,我们倒是想帮忙,可,可也不知道如何帮啊。”
襄城公主自然夫唱妇和,也点头道:“是啊,何总管,这事儿,我们真帮不了啊,父皇是不是疯了,要增收五百万贯,这不是为难人吗”
何总管抬起头,看了一眼赵悦和襄城公主,道:“我知道这很为难公主和驸马爷,可老奴是真没有办法了,还请公子和驸马爷开恩,帮帮老奴,如果赵家和公主有什么生财的门当,还请提携拉老奴一把,老奴感恩不尽。”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赵悦和襄城公主相视了一眼。襄城公主看着赵悦,低声道:“相公,何总管是看着我长大的,能帮,咱们就尽量帮一把吧。”
襄城公主都开口了,年前赵悦也让时迁查了一下内库在汴京城的产业,倒是觉得帮一把,也没有太大问题。
赵悦沉思起来,襄城公主和何总管都看着他,等待他的决定。
好一会,赵悦才开口道:“何总管,你还记不得我之前让你给我看的楼店务的相关资料”
何总管一愣,自然点头。之前赵悦确实让他给了汴京城楼店务的资料,一开始他还很期待赵悦有动作,后来赵悦转眼就被元祐帝弄去了江南,这事儿就没了下文。
现在他再次提起来,何总管道:“当然记得,怎么,难道驸马爷要在楼店务方面下手”
赵悦笑了笑,道:“没错,我确实觉得可以朝着方面下手。”
“可是,楼店务现在掌握的土地,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开发的价值了。”何总管摇着头,一脸不相信。“更
第三百九十四章股份比例
赵悦早就瞄准了大相国寺附近的一块地皮。那地皮挨着大相国寺,又紧靠汴河,周围也是比较繁华的商业圈。说起来,那地段确实非常优厚。
那块地皮,也不算很大,一百多亩,应该还不到两百亩土地。之前赵悦就盯上了,也让时迁打听了这片土地的情况,基本上算是摸清楚这片土地的情况。
一两百亩土地,确实不算很大,可对于现在的汴京城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寸土寸金的存在了。
何总管隐约想得起这片地,斟酌了一下,问道:“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这片土地上,可住着不少贫民。”
赵悦笑着道:“这一点放心,我们会安置好这些贫民的。”
有了赵悦这样的保证,何总管下定了决心。他想了想,问道:“楼店务,真可以拿土地做入股,其他的事儿,都不用管”
赵悦点头道:“没错。”
何总管足足思考了好一会,赵悦看中的那片土地,他是有印象的。因为只有要资料的时候,就重点要了那片土地的资料。他也知道,楼店务从那片土地每年获得的租金,就只有五百多贯钱。
五百多贯钱,这其中有大部分都是那临近大相国寺边缘的地带弄的一些简陋商铺得来的租金。如果没有拿下商铺收上来的租金,那一百多亩土地,估计连一百贯租金都收不到。
想到了这些,何总管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再次看着赵悦和襄城公主道:“老奴对这些,也不甚熟悉,要不公主和驸马爷说一个合作的章程,如何”
赵悦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这何总管还真是一个聪明人,现在赵悦没有透露太多的合作细节,所以如何合作,这老家伙也是把皮球踢给赵悦。
赵悦懒得废话了,心里早已经有了腹稿,道:“很简单,楼店务出土地,我们负责安置那些贫民,并开发土地售卖或者是出租。楼店务两成股,我们八成股份。”
听到这合作股份是二八分成,何总管没有开口,显然是在考虑赵悦这合作方案。要说赵悦这合作方案,对他来说,自然是很有利的。只是,想到赵悦这边占了八成股份,他又是有些不太乐意。
赵悦显然看出了他的犹豫,再次补充道:“股份的事儿,不能在多了。因为所有贫民的安置,还有开发的成本,都要我们这边承担,因此,土地占两成股份,不能再多了。”
何总管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这生意嘛,他又是代表了皇室内库,可不能吃太多的亏,道:“你们占的股份太多了,你们最多六成股份。”
“六成股”襄城公主听到何总管开口讨价还价,顿时瞪眼起来,道:“何公公,你可不能太贪心,我们负责所有的事情,楼店务这边就出了一块土地,还想要四成股份我看一成股份,我都嫌多了。”
襄城公主此刻都还不知道为什么赵悦会忽然对汴京城那些贫民窟土地感兴趣了,不过这不妨碍她给自己家争取好处。就算知道对方代表了自己的父皇,代表皇室,可既然嫁给了赵悦,她是要为赵家争取利益的。
听到公主一开口,这股份直接变成一成,何总管心里那一个苦,他苦着脸看着襄城公主道:“公主,这些土地,可都是皇室的,我,我可不能贱卖了。”
襄城公主翻白眼,道:“现在你要搞清楚,是你在求我们,可不是我们逼着你的。”
何总管听到这话,心就萎了下去了。确实如此,现在他是有求于
第三百九十五章给多少钱?
孟洛再次见赵悦,态度更是恭谨了不少。
他没办法不恭谨,赵悦现在的身份,已经高到他都无法去攀了。最开始认识赵悦的时候,他还能拿捏一番,甚至可以无视赵悦。现在,赵悦已经站到了他根本不可能到达的高度,只能仰望和敬畏。
从本质上来说,孟洛还是江湖人,看起来手下有着汴河帮上万的帮众,可实质上,他也不过是豪门权贵家族养的一条狗儿而已。
在赵家客厅里,孟洛恭恭敬敬听着赵悦的话后,一脸惊讶,最终忍不住问道:“驸马爷是想要汴河帮将那些贫民迁走”
现在,汴京城大多数人称呼赵悦的身份都叫做驸马爷,毕竟他现在是襄城公主的驸马。孟洛已经听明白赵悦的意思了,可赵悦的要求,让他很为难。
他当然知道赵悦说的那片土地的情况,说实话,那片土地上,估计有一半的人都和汴河帮有着牵连,都在汴河帮旗下混着饭吃。按赵悦话里的意思,是想要把这些人都赶走
尽管赵悦说的很委婉,只是说迁移走,可这迁移走,不就是赶走了吗
赵悦点头道:“没错,我已经和楼店务这边签订了契约,这块土地,将有我赵家进行开发。这些土地上居住的人,都要搬走。”
孟洛脸色很不好看,语气也冷了一些道:“驸马爷,这有些强人所难吧驸马爷,你可知道那片地上,到底住了多少人你要赶他们走,那他们住哪里”
赵悦随即拿出一份汴京城的地图,将地图摆在了桌子面上,道:“这些人,我打算全部安置在这里。”
孟洛起身,上前几步,看到赵悦摆开的地图,看着他指着的一处区域,皱眉道:“城外”
“没错,这些人,都要迁移到城外去。我可以在这里,给这些人建造一批住所,让这些人居住在这里。”
赵悦指得区域,便是汴京城外汴河边上的一处空地。这处空地,距离汴京城大概有两里地左右。这片空地,正好处在汴河和黄河接处的上游,也是赵悦之前离开汴京,晚上留宿的地方的市镇和汴京城的中间。
从那个地方,大概走一里路,就到了汴京城最大的一个“卫星城”,这个卫星城,目前常驻人口超过四万,都差不多堪比一般的小县城规模了,也就是汴京城外最大的码头和物质中转站。
前面也提过,来往汴京城的大部分物质和人流,都先到达那一处卫星市镇。没办法,汴京城城内尽管也有码头,也可以通达这里。但伴随这些年汴京城大量人口涌入,汴京城已经非常拥挤了,里面设置的水码头,早已经不太适合停泊来往的客货船只。
另外官府也开始管控进出汴京城的船只。在十几年前,就规定来往汴京城的船只,不管是货船还是客船,都必须在城外码头停泊靠岸,也让这个汴京成为的卫星城越发兴旺。
赵悦选择的区域,正好处在这个卫星城和汴京城中间。选择这里,一来是这片地方基本上都是汴河的滩涂区域,不适合躬耕,正好适合建造住所。二来,距离汴京和那座卫星城都相差不多远。
事实上,汴京城已经非常拥挤了。按照汴京城的规模,是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口的。所以这些年在汴京城外,沿河黄河和汴河还有运河两岸,已经形成了很多小市镇和市集。这些市镇市集的出现,大程度上缓和了汴京城人多地少的紧张的局面。
这些市镇市集,大多数距离汴京城有两里地远。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距离,是因为朝廷出于汴京城防御角度,不允许在距离汴京城城墙两里地之内建造任何建筑物。所以,这些市集市镇,基本上都建在距离汴京城城墙两里之外。
当然,有钱人家,自然是不可能选择在城外居住的。毕竟从防御角度来说,住在城外不够安全。居住在城外的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汴京城贫苦人家。
城外安全性自然不能和城内比了,就是生活的便利,也没有城内好。特别是发生战争,城外首先就要受到攻击。
第三百九十六章赵悦的规划
赵家驸马爷要拿城外一片滩涂地,汴京知府章醇只过问了一下,就大手一挥,批准了。
本来赵悦只想买几百亩土地按照那些贫民就好,可谁知道章醇豪气大方得很,一口气直接给赵悦划拨了两千亩土地,让赵悦买到了汴京城外黄河和汴河的交接处的市镇边缘。
这两千亩土地,基本上都是汴河边上,是很难耕种的滩涂地。章醇如此大方的原因,是赵悦买的价格很高,每亩地十贯钱。要知道,十贯钱,可以在江南买上好水田了。就算汴京城周围的地贵,但滩涂地还真没有人愿意要。毕竟耕种又不得,建造房屋,地基又软,还麻烦。
赵悦愿意花十贯钱买无法耕种的滩涂地,可真让章醇高兴,一口气批了两千亩。让汴京府坐收两万贯收入,何乐不为。
对于汴京府的热情,赵悦本来还在犹豫。但想着如此便宜的土地,就算是滩涂地,无法耕种,可毕竟就在皇城脚下,这样好的条件不买白不买。想了想,最终全部笑纳了,反正他现在不缺钱。
买下了地,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唯一要做的,就是抓紧速度在城外造房子,然后把城内贫民安置出来,最后就是尽快改造大相国寺附近的那块贫民窟土地。
赵悦和公主的新婚,疼爱自己女儿的元祐帝,自然不会看到自己女儿刚刚结婚,就把赵悦这个丈夫赶去江南。所以,成婚之后,元祐帝特意批准了赵悦可在汴京城呆三个多月,享受“婚假”,准许赵悦五月后才去江南继续上任。
这样算下来,赵悦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留在汴京城,倒是可以完全操作很多事儿。就如汴京城的房产开发,都可以做好前期工作了。
拿到地后,时间紧迫,赵悦很快招来了原来自己在工部的三位手下。
汴京城到应天府的水泥道路,已经修得一半。按照进度,基本上能赶在夏天的时候,全线竣工。道路能修成这个成就和速度,和沈括、苏颂还有李诫这三人是分不开的。
再次见这三人,三人都变得黑了不少,特别是负责现场施工的李诫更是如此。看到李诫的时候,赵悦已经想起对方是什么样的牛人。
在另外一个时空,李诫可是非常有名的著名建筑学家。至于到底主持修造了什么建筑,赵悦是不太清楚了,但他想起了李诫曾经编写过一本《营造法式》。这本书,便是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
赵悦为什么会想起对方,因为赵悦记起了自己前世学机械设计课程时,曾经提到过这人的一些建筑方面的机械设计成就。
黑了一圈的三人,对赵悦还是很恭敬的。现在赵悦不但是曾经的上官,还是当今驸马爷,自然要恭敬了。
赵悦了解了一下水泥道路修筑的情况后,便转移了话题,回到了自己的目的上。将自己准备改造大相国寺附近的土地情况大致说了一些。
眼前的三人,算得上是这时代科学的精英官员,赵悦只是解释了一下,他们都理解赵悦的意思了。特别是李诫,对建筑本身就擅长,一听赵悦要大兴土木搞建设,更是高兴。
“今天找大家来呢,就是想要让大家帮忙,好好帮我规划设计一下大相国寺这片土地该如何开发,最大化利用和建造。另外就是成为的安居村落,该如何建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