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孤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菱花镜紫
方丈思量许久,然后微微点头,“子修言之有理。要不这样,以后谁要是请假离寺,就得先完成一些额外的任务,比如……”
“比如先将整个寺院清扫一遍,再擦洗干净大佛殿,然后再出去办事,且在天黑之前务必赶回寺中,否则罚抄《六祖坛经》一遍。”还没等方丈开口,子修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
方丈听完子修的话后,微微皱眉,继而轻叹一声,说:“那好吧,就按照子修刚才所说去办。”
方义忍气吞声地退出了法堂。果然像张耘说的那样,子修师父似乎哪里不正常,不似平常的出家人。他默默地思量着。
迫不得已,方义只好挥舞着大扫帚,开始打扫寺院。他心中着急,因此干起活来速度非常快,惊呆了寺里路过的一波又一波大小和尚。他们以为方义又被子修罚,既心疼又无奈。
胡玉和胡珏走了以后,胡家庭院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见阳光正好,胡阳坐在花园中的一株大柳树下卷袖挥毫,抄录唐诗。
胡昌鸿夫妇俩从机场回来,一推院门就看见小儿子在树下一边沐浴阳光,一边龙飞凤舞,忍不住相视一笑。
胡昌鸿悄悄地来到胡阳身边,静静地看着胡阳写字。好一会儿工夫后,胡阳才感觉到身旁有人,这才抬起头来。
“爸,你们回来啦!”胡阳忙搁下笔,然后站起身。
“嗯,不错!你的字又有长进了。今年我抽空送你去北京参加全国书法大赛,你愿意吗”胡昌鸿哈哈大笑,满心里喜欢地看着胡阳。
“多一次磨练的机会
第122章 自揽麻烦
胡阳一时性急,自己走进了四合院去找父亲,谁知进去之后就迷路了,出不来了。
怡山书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山水园林建筑群,随山而建,逐层递增,占据极其便利的地理优势。而书院里的每一处小规模建筑又各自别具特色、自成一体。
而且怡山书院里的气候也随海拔增高而不同。住在最顶端房子里的人们还在过冬时,靠近山脚处的人们已经在享受春意阑珊了。
让胡阳迷失的这座四合院名叫流云别墅,是仿照北京的四合院而建的,但与普通的四合院所不同的是,它是立体的,随着山势的拔高而层层往上攀爬。空间完全开阔了以后,也就完全打开了建筑师们的思路,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于是便有了层层叠叠、花样繁多的骇人设计。
胡昌鸿带方义来流云别墅拜见的这位高人,正是去年冬天在花飞巷花鸟市场从徐健手中花一万元买下翔哥的那位穿黑大衣的男子。
黑大衣男子名叫蔡华章,是新加坡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是一位著名的高级工程师,目前在母校任教。他的不少建筑设计都获得过国际大奖,但他为人十分低调,性格也很古怪。
蔡华章带着妻子和孩子从新加坡飞到江南的崇山峻岭来度假,想散散心,感受中国的山水文化;同时希望能从中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从而帮助他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这是蔡华章第一次来中国江南山区度假,可谓是人生地不熟。偶然一次机会,他在雅月社看戏听曲时,遇见了胡昌鸿。当时胡昌鸿正在和几位乌中的老师们一同探讨教学的问题。
蔡华章一时来了兴趣,便凑了过来,一起参与讨论。大家见他不仅儒雅而且博学,高谈阔论,见解独到,都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
胡昌鸿和蔡华章就这样偶然认识了,并彼此交换了名片,还成为了朋友。
见胡阳久久没能走出流云别墅,胡昌鸿便和蔡华章分头进去找。在一座亭子里,胡昌鸿找到了正坐在里面休息的胡阳。
胡阳找来找去都再也找不着别墅的大门口,弄得晕头转向,累得筋疲力尽。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座亭子,他便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歇脚。
胡阳出来以后,胡昌鸿将他介绍给蔡华章认识,然后三个人一起乘车去了雅月社。
在雅月社一间清雅的房间里,胡昌鸿将胡阳想在乌岭镇建立一所大学校园的想法告诉了蔡华章。蔡华章对此很感兴趣。他最初来这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一睹怡山书院和乌中“天宫校园”的风采。见识了以后,除了大加赞叹外,他的脑海里也已经开始有了新的设计构思。
蔡华章坦言,他过几天就要回新加坡了,不过这件事他回去后一定会认真考虑的。要是在这里能有一栋由他设计出来的建筑,他将会感到非常自豪。
胡昌鸿受宠若惊,“蔡教授您太谦虚了!要是我们这个小镇上能有您设计出来的一座大学校园,那简直就是我们的最大荣幸!”
胡阳见蔡教授愿意为他理想中的大学设计蓝图,心中早已高兴得无法用言语形容。他围在蔡华章左右,殷勤地端茶递水,小心服侍。
正事儿谈完后,蔡华章忽然道出了他心中的烦恼。他指着铁笼里的鸽子对胡昌鸿父子说:“我花了一万元买回来这个小家伙,可它就是不愿意飞,一点儿都不听话。可我就是喜欢它,有人曾出十倍的价格,我也没动卖它的念头。”
胡阳仔细地看了看铁笼里的鸽子,认真地思索起来,“一只不愿意飞的鸽子一定有它不想飞的理由。如果能找到这个理由,它可能就愿意飞了。”于是,他笑着对蔡华章说:“蔡教授,您打算哪天回国要不您将它让我带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能找到办法让它飞起来。”
蔡华章不禁大喜,“我打算一个礼拜后离开这里。你要是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那我真是太感谢了!”
胡昌鸿见胡阳毛遂自荐要帮蔡华章,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他知道胡阳求胜心切,可是万一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到时岂不是自寻烦恼还
第123章 内宅谋划
胡阳提着鸟笼急匆匆地来到钟家,希望钟画能帮他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穿廊过巷径直来到钟画的书房门口,胡阳刚站稳,就听见钟画大叫起来:“天哪!这不是翔哥吗胡阳,你是怎么将它弄到手的楚横当时给出十倍的高价,那人都不肯卖!”
钟画边说边跑过来一把从胡阳手里抢夺过鸟笼,打开门后,将翔哥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捧出来。
胡阳站在门口,一头雾水,不知道钟画究竟在说些什么。他甚至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或许这几天思想太混乱,精神太疲惫,见到钟画时猛然间太高兴,所以一时神经有点错乱。
他慌忙揉揉眼睛,又掐了掐手臂,感觉太痛了。没有问题啊!难道是……钟画哪里出毛病了
胡阳快步走到钟画身边,围着钟画左三圈旋转,右三圈旋转,见钟画的脸上始终只有一种格外惊喜的表情,双手不停地轻抚着鸽子,像是在爱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胡阳着急了,他用手在钟画面前晃了几晃,试图分散钟画的注意力,却被钟画狠狠地打了几下,“哎呀,胡阳,别瞎闹!让我好好看看翔哥。好久没有看到它了,害得我夜里都睡不着觉。”
胡阳一下子就傻了眼,“钟画……你没事吧是不是整天待在屋子里给闷坏了”
钟画听见胡阳这话问得怪怪的,便睁着大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大正月里,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我都问你半天话了,却到现在还不回答我!”
胡阳一刹那间哑口无言,无可奈何地瘫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轻声地问:“钟画,你先得告诉我。你刚才欢蹦乱跳地叫这只鸽子什么”
“翔哥啊!”钟画眨巴着眼睛,奇怪地看着胡阳。
“翔哥”胡阳微微冷笑一声,“你们俩这才见面几分钟啊,你张口就给它取个怎么怪的名字,还表现得如此热情。你不觉得此时此刻的你,很奇怪吗”
钟画也被胡阳弄得一头雾水了。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似乎看懂了从胡阳眼中流露出来的那份明明白白的不理解。
钟画忍不住大笑起来,笑了好半天,笑得坐在沙发上的胡阳一愣一愣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钟画停止了大笑后,这才坐在胡阳的对面,仔仔细细地对胡阳讲起了方义和翔哥的故事。
听完了钟画讲的故事,胡阳这才明白过来,一时间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和表情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了。一个字,乱!两个字,复杂!
“忙活了半天,倒是我帮方义那臭小子找到了翔哥!”胡阳苦笑了几声。
“我替方义感谢你呗!这件事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一直让方义牵肠挂肚。你知道吗翔哥对方义来说,究竟有多重要!除了他的姑姑和姑夫,翔哥就是他在江南的第三个亲人。”钟画说完,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
一提到方义,钟画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有说不完的话。胡阳听着心里不舒服,便连忙岔开话题,“别说那些没用的,说正经儿的吧。现在的事实是,翔哥已经不再属于方义了,它的新主人是来自新加坡的蔡华章教授。”
随后,胡阳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详细告诉了钟画。钟画这才知道,原来胡阳并非是来送翔哥给她的,而是要她帮助翔哥现在的主人想办法给翔哥治病,心情便一下子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
胡阳见钟画唉声叹气,便说:“你还是接受事实吧。现在翔哥已经有了新的主人,不再属于方义那个臭小子了。再说了,方义不是在山林里和一只臭猴子交上朋友了嘛,即便从此后没有了翔哥,他也不会感到寂寞了。”
钟画忍不住白了一眼胡阳,“你说话怎么老是带刺儿啊一提到方义,半句都离不开一个‘臭’字。人家又没招你惹你,怎么就跟上辈子结下了深仇大恨似的。”
正当两人相互赌气拌嘴时,钟画的母亲唐佳玉抱着八妹钟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保姆丁姨。
一进门,唐佳玉就说:“你们俩这是又怎么了大正月里一见面就开始吵架,我站在骑峰岭都听见啦。”
胡阳和钟画连忙站起身,相互白了一眼对方,不再说话了。
唐佳玉将钟骄交给丁姨,整了整衣服后,坐在书桌旁
第124章 拳打醉鬼
话说方义在金禅寺干完了一大堆的活儿后,才起身赶往清洲村。
虽然对子修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意,心里十分恼火,可是一想到大哥徐俊马上就要去钟老板家的店里工作时,方义便将所有的不愉快很快抛到了九霄云外。
从西海村到清洲村,一路翻山越岭,尚还覆盖着白雪的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山道,如同一条条银蛇盘旋在山岭之间。山上的春色都已渐渐崭露头角,星星点点散落各处,在暖风中微微地沐浴着春光。
靠近太仓湖时,方义忍不住又想去探望邹家爷孙俩,可是又担心在天黑前不能及时赶回寺里,只好顺着原路前行,没有踏上那条通往太仓湖的岔路。
离清洲村越来越近了,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方义不禁想,要是大伯大婶和其他村民们一样,都是好心肠的打渔人家,兄弟和睦相处,一起和和气气地过日子,该有多好!那样的话,他和姑姑姑夫也就不用离开清洲村了,安安稳稳地待在长春江畔过一辈子……
为什么事情就不能够像想象中那样美好呢要是换种方式处理,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啊。方义走在蜿蜒的山道上,看着远处高高低低的山峦,不住地思索。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很多让他无法理解的现象。
又站在那座熟悉的高高山岭上了。
方义不自觉地想到第一次跟随章胜夫妇来到清洲村投奔姑姑姑父时的情景……眼前静静卧在山脚下的这个小渔村,还是如此秀美、如此动人、如此宁静,只是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
方义抬头看看太阳,快要到头顶了,或许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他忽然感觉肚中一阵饥饿,可是他并没有随身携带任何干粮。
想去徐老大家要一顿饭吃,肯定是不能够了。要不……去村长家讨一顿饱饭吃吧。想到这儿,方义加快脚步往前赶,直奔村长家。
村长家离村口处不远,顺着这条进村的路一直往前,然后再左转弯进入一条砂石小道,就到了。
当方义站在村长家门口时,坐在门口的年迈却精神矍铄的村长一抬头间就看见了,“哟,这不是……方义吗孩子啊,你这是从哪里来快过来,快过来!”
村长放下手中的活儿,站起来快步过来迎接方义。
方义赶紧上前几步,握着村长的手笑着说:“村长,好久不见了,您过得还好吗”
村长定定地看着方义,眼里泛着点点泪花,“我好着呢。倒是你和姑姑姑父,现在到底过得怎么样有人说,你们投奔钟老板家去了。有的说,你们去金禅寺了。还有的说,你出家当了和尚。”
方义笑了,“我和姑姑姑父现在都过得很好。我也没有出家,只是暂且在金禅寺里修行。看,我的头发不是还在吗”说着,他低下头,让村长看他的满头黑发。
村长果真伸出手来摸了又摸,不觉痴笑了,“可见,旁人的话还是不可信的,非得亲眼见了、亲耳听了,我才会相信。”
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这是村长厮守一生的老伴儿,因为她特别爱花,也爱种花,所以村里人都叫她“花婆婆”。
花婆婆早就在屋里听见老头子和方义的说话声了,忙完了厨房里的活儿后,她就出来了,“孩子啊,你还想着回来看看村子啊我们以为你这辈子都不会再踏进清洲村了。”
“花婆婆好!”方义拉着村长的手朝花婆婆走过来,还没等他牵起花婆婆的手,却早被花婆婆给先伸手来握紧了。
“你还没吃饭吧虽然午饭时间已经过了,但你要吃什么喝什么,尽管跟婆婆开口,我马上就给你弄来。”花婆婆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方义往厨房里去。
方义此刻正饿得慌,于是也就实话实说了。花婆婆听完后,说:“你等着,饭菜马上就好!”
面对村长和花婆婆的此番热情,方义的心中似乎有一股春天的暖流缓缓地流过。
村长带着方义进了屋内,然后泡了一杯茶放在方义面前,“饭菜一会儿就好,你先喝杯茶解解渴。”
匆匆忙忙从寺里出来,方义身上什么也没带,一路翻山越岭赶路,此刻看到眼前这杯香气浓郁的茶,一下子就感觉口渴难耐,恨不得一口气就给喝完。
喝了几口茶后,方义问村长:“我这次回来是想找徐俊哥哥的,您知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在家”
村长一听方义提起徐老大家,气就不打一
第125章 不为所动
徐健和五个玩世不恭的家伙醉酒后打坏了花婆婆的花房,恰巧方义在场,一瞬间被打得落花流水。
方义气愤至极,要求徐健等人必须将花房修好!
徐健一帮人喝得醉汹汹的,又被方义拳打脚踢一阵狠揍,现在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一个个嘴里却还嚷着:“走,走……来日方长!”
花婆婆见花房已经塌了一半,不少花盆被摔碎,心疼得眼泪都出来了。可是她见徐健这些人一个个醉得稀里糊涂的,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哪儿还有那个精神来修理花房,便对方义说:“算了吧,一会儿我们自己修理。他们都已经醉成这样,你说什么都没用的。”
村长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真是作孽啊!徐老大怎么生出这样一个儿子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