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再说,欧洲的衰败也并非是由于他霍特比不忠不孝,欧洲人实在是太懒了,太骄傲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中国人加班的时候,欧洲人在喝咖啡;中国人想事的时候,欧洲人在喝咖啡;中国人跑来收购欧洲人企业的时候,欧洲人依然是一手端着咖啡,一手去拿笔签字,卖了这些祖产用来换咖啡豆。这样一群转世的咖啡虫,饿死了又能怨谁?
霍特比想明白了这一切,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精神抖擞地投入了充当欧奸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以更敏感的嗅觉,寻找那些有资格成为中国人猎物的欧洲企业,勤勤恳恳地跑过去参股,再兢兢业业地与企业里的高管们交朋友,套取企业的内幕,等着雇主送来绞索,把这些企业高高地挂在东南树枝上。
霍特比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冯啸辰与霍特比握过手之后,热情地向他介绍着自己的随员:这位是中国罗冶机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伟龙先生,这位是中国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总经理杨海帆先生,这位是中国装备工业集团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冷飞云先生,这位是黄明先生陈默女士
霍特比挨个地与冯啸辰的随员们握手,说着各种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也分不清楚这些职位意味着什么,但既然是跟着冯啸辰来的人,显然都是需要他去奉承的,客气一点总没什么错。
简单的见面程序之后,霍特比领着一干中国客人向停车场走去。他亲自帮冯啸辰拉着行李箱,倒把先前负责给冯啸辰拉行李箱的秘书蒙洋给闪在一边去了。蒙洋抢了两回,都没能从霍特比手上把行李箱抢过来,只能苦笑着去帮王伟龙拿行李。
多宾斯见老板都如此殷勤,也不敢显得太怠慢,他看到旁边有位东方面孔的乘客显得比较老态,手里还拉着一个大箱子,便一个箭步蹿过去,把箱子的拉杆抢到了自己的手上。那老者错愕了一下,接着就大声嚷叫起来,喊的却是日语。黄明陈默等人也是愣了好一会,才知道多宾斯摆了乌龙,赶紧上前解释,让多宾斯把箱子还给那位陌生的老者,总算是没闹出啥纠纷来。
身后的那些闹腾,霍特比一无所知,他陪着冯啸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而且有意无意地与其他人拉开了一点距离。看看身后没人窃听,霍特比低声说道:冯先生,包先生在电话里交代过我了,让我全力配合你在英国的工作,请问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冯啸辰说:我们这次到英国来,是为了寻找一批配件供应商。罗冶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型露天矿设备生产的企业,同时正在开发海洋石油装备,他们希望在欧洲市场上找到几家工业控制模块的供应商,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是做工程机械的,他们同样需要一些工控模块的供应商。包成明说你对欧洲的电子企业非常了解,所以我才让他与你联系,请你帮助我们完成供应商的招募和遴选工作。
这是我应该做的。霍特比赶紧表着忠心,接着又汇报道:接到包先生的指示之后,我联系了几十家电子企业,有一部分是在英国,还有一部分是在欧洲大陆。这些企业都具备设计和生产工控模块的能力,在欧洲市场上也是小有名气的。我和他们已经预约过了,他们表示我们随时可以上门去洽谈。
太好了,霍特比先生果然是能力出众,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和这么多企业取得联系,实在是难得。冯啸辰随口便给了霍特比一个表扬。
霍特比心里美美的,像是小学生得了班主任的表扬一般。他接着压低声音说:这些企业都是我过去接触过的,对于各家企业的技术实力,还有业务状况,我都有详细的记录,而且已经整理出来,马上就可以提交给冯先生。目前欧洲的制造业不太景气,这些生产工控模块的企业经营也比较困难,冯先生在谈判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接受一些对我们有利的条件。
谢谢霍特比先生的建议。冯啸辰这回的态度真诚了许多。多好的同志啊,不但能够帮着联系供应商,连供应商的底细都摸清楚了,让自己在谈判的时候能够知己知彼,有了这样一条内线,自己在欧洲办事可就轻松多了。
第七百六十章 一家叫Spring的酒楼
带大家到宾馆办完入住手续,霍特比又带着几分怯怯的神情来向冯啸辰请示吃饭的问题,照他的说法,冯啸辰一行初到英国,他无论如何是要尽一下地主之谊的。这里也需要解释一下,霍特比虽然实质上是冯啸辰的雇员,但名义上却是一家独立的英国公司的ceo。这一次冯啸辰一行到英国来,食宿都是自理的,霍特比只是作为一个业务伙伴,帮着接机安排酒店而已,冯啸辰不会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
对于霍特比的请求,冯啸辰倒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他说:非常感谢霍特比先生的好意,不知道你有什么安排呢?
霍特比顿时满脸春风,说:各位到英国来,按道理说,我应当请各位去品尝正宗的英国餐。不过,据我认识的中国朋友说,中国人对于英国餐非常不适应,或者直白一点地说,中国人认为英国餐非常难吃。
这或许是习惯问题吧。冯啸辰委婉地说。
霍特比说:不不不,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我也必须说,英国餐的确是非常难吃,英国人天生缺乏做饭的天赋。各位先生远道而来,旅途辛苦,我就不用这种难吃的饮食来增加大家的烦恼了。如果冯先生不介意的话,我想请各位去吃正宗的中国餐。
中国餐?冯啸辰的眼睛里露出一些古怪的神情,怎么,在伦敦也有正宗的中国餐吗?
是的是的。霍特比说,在伦敦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餐馆,不过据我的朋友说,最正宗的是一家名叫spring的酒楼,是一位德国人开的。那家餐馆离这里也不远,我已经提前打电话约好位置了,如果冯先生同意,我就请你们各位先生去品尝一下我们伦敦的正宗中国餐。
一家叫春的酒楼。冯啸辰好悬没笑出声来,他点了点头,说:好的,我没意见,咱们就去见识一下那家叫spring的酒楼吧。
一行人简单洗漱之后,由霍特比带路,步行前往他所说的酒楼。酒楼住于一处繁华闹市,门面挺大,在原有的建筑之上还做了一些装修,加上了中式的飞檐斗拱之类,门前还挂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充分迎合了英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酒楼大门的门楣上,有一块汉字牌匾,上面赫然写着四个汉字:春天酒楼。
咦?蒙洋黄明等人同时诧异地转头去看冯啸辰,作为冯啸辰的老牌下属,他们可知道在京城也有一家春天酒楼,而且这家酒楼与冯啸辰颇有一些渊源。王伟龙则是转头去看杨海帆,他这些年与杨海帆打的交道不少,私底下还一起喝过几回酒,关于春天酒楼与杨海帆的关系,他是了解得非常清楚的。大家现在没弄明白的,就是这家春天酒楼与在中国各个城市都有连锁分号的春天酒楼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冯啸辰和杨海帆二人都是微微笑着,冯啸辰还向众人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不要声张。大家从这个手势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合着这家伦敦春天酒楼就是国内春天酒楼的分号,霍特比向他们隆重推荐的正宗中国餐馆,居然是冯啸辰姐姐的产业。
一群中国人保持着心照不宣,笑呵呵地往酒楼里走。霍特比则是一边走一边眉飞色舞地向众人介绍着这家酒楼的不凡。据他说,这家酒楼是由一位德国女士开办的,这位德国女士曾在中国学过十几年的中餐,三年前才回到欧洲,开始兴办中国餐馆。目前整个欧洲已经有十几家同名的春天酒楼,在当地都颇有声望。
伦敦的这家春天酒楼,是前年开业的,一开业就轰动了整个伦敦的美食界,好吧,如果伦敦存在一个美食界的话。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春天酒楼一直都保持着一座难求的盛况,成为当地人宴请尊贵客人的首选场所。霍特比提前了很多天打电话定座,这才定下了一个包间,如果今天冯啸辰不同意吃中餐,霍特比就只能取消这个预定,为此还必须付出不菲的违约金。
吃饭的过程自然不必细述了。这家春天酒楼虽然开在伦敦,却没有受到橘生淮北的影响,口味与在中国国内的春天酒楼毫无二致,甚至连服务方式都如出一辙。陈抒涵从创办春天酒楼之初,就特别注重质量控制,对厨师服务员等的培训非常严格。春天酒楼在国内开办了上百家分店,每家分店的菜品质量都没有差异,这在国内饮食界也是被当成一个样板的。现在春天酒楼的分店已经开到了国外,陈抒涵依然没有放松要求,从这家伦敦分店的菜品来看,陈抒涵的管理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酒桌上,霍特比频频劝酒,与所有人都打得火热,这也体现出了他的掮客本性。冯啸辰早就向大家介绍过,说霍特比是他认识的一位英国商人,与中国的许多企业都有过联系,对中国颇为友好。这一次大家到欧洲来,需要仰仗霍特比为大家联系合作企业。这其中,杨海帆对霍特比的老底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当然不会把事情挑破。其他人心里有些怀疑霍特比的真实身份,但既然冯啸辰这样说了,大家也不会去质疑,只是纷纷举杯向霍特比表示感谢,又说未来一段时间要多多麻烦霍特比先生,有机会定当感谢。
酒足菜饱,大家闲坐聊天,冯啸辰忽然笑着对霍特比问道:霍特比先生,你平时经常到这里来用餐吗?
霍特比摇摇头,说:我只来过三次,都是因为涉及到非常重要的谈判。这个地方的座位太难预订了,而且价格上也
说到这里,他尴尬地笑了笑。他刚刚请冯啸辰他们在这里吃过饭,这个时候说价格昂贵似乎有些不妥。
冯啸辰却是听懂了,他笑着说:这好办,既然是中餐馆,那我帮你跟餐馆的老板打个招呼,让她给你发一张黑卡,以后你带客人到这里来用餐,可以享受优先待遇,价格上也可以享受一个不错的折扣,你看如何?
这个恐怕不太容易吧?霍特比结结巴巴地说,说罢,他又补充了一句:其实,这家酒楼虽然雇用了不少从中国请来的厨师和一些管理人员,但它的老板却是一位德国女士,它或许不能算是一家中国餐馆。
冯啸辰没有理会霍特比的话,他按铃叫来服务员,又让服务员替他叫来了大堂经理,然后对大堂经理说道:你们的老板克林娜女士现在应当就在你们伦敦分店吧?请她到我们包间来一下,就说有位从中国来的姓冯的先生找她。
大堂经理愕然了几秒,然后便屁颠屁颠地找老板去了。伦敦分店有自己的经理,但这位冯先生说的克林娜女士却是他们欧洲总店的老板。克林娜女士平时很少到伦敦来,她是昨天才到的,酒楼里绝大多数的下级员工都不知道此事,只有像大堂经理这个级别的管理人员才知道这个消息。眼前这位冯先生直接说出克林娜就在伦敦,显然不是什么平常人,大堂经理岂敢怠慢。
少顷,体态丰盈的克林娜在大堂经理的陪同下,来到了冯啸辰一行所在的包间。她一进门便直奔冯啸辰而来,在冯啸辰面前微微一揖,笑着说道:哥哥,你到酒楼来吃饭,怎么事先不说一句?我还正打算和你联系呢。
克林娜正是冯啸辰的弟弟冯凌宇的夫人,也就是冯啸辰的弟媳。冯凌宇在德国硕士毕业返回中国的时候,克林娜也随他去了中国。克林娜也是学机械专业的,但她学这个专业却仅仅是为了与冯凌宇厮混,对专业没有任何的兴趣。到中国之后,她迷上了中国饮食,于是跑到春天酒楼去给陈抒涵打下手,顺带学习厨艺。
十几年下来,克林娜已经变成了一名优秀的中餐厨师,同时也学到了餐馆管理的各种经验,成为陈抒涵的得力助手。三年前,她受陈抒涵的委派,前往欧洲开办春天酒楼的分店,几年下来成绩斐然。正如霍特比向冯啸辰介绍的那样,在欧洲每个城市里的春天酒楼都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挽救了一大批饱受欧洲饮食残害的美食爱好者。
冯凌宇一直都呆在国内,克林娜连生了三个孩子,也都放在京城,由冯立夫妇照顾。顺便也说一句,对于颇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冯立夫妇来说,对于小儿子娶了一个番邦女子原本是有些腹诽的。但看到因为儿媳妇是外籍,所以不受计生政策影响,而且极能生养,给他们一口气添了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老两口便转嗔为喜了。
克林娜在欧洲管理餐馆,平均一个月要回一趟中国,去看望丈夫和孩子。这样两头奔波自然是非常辛苦的,但她却乐此不疲,这或许就是德国女人的强悍吧。
这一回,冯啸辰要到伦敦来办事,克林娜正好在欧洲,闻讯便专程赶到伦敦来,等着看是否能够帮冯啸辰做点什么事情,顺便也视察一下伦敦分店。冯啸辰一行到达伦敦的时间,克林娜是提前知道的,只是没想到负责接机的霍特比会阴差阳错地把冯啸辰等人请到春天酒楼来吃饭。
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
听到克林娜的问话,冯啸辰笑着指了指霍特比,说:是我的朋友霍特比先生安排的,他说你们酒楼是全伦敦最好的中餐馆,他还说他是提前了很多天预订的位子。
哦,是吗?克林娜用漂亮的大眼睛看了霍特比一眼,柔声说:谢谢霍特比先生对我们酒楼的称赞。
霍特比赶紧站起身,手足无措地说:哦,不不不,我不知道原来夫人和冯先生早就认识,如果我早知道的话
说到这里,他不知道该往下怎么说了。他知道自己摆了个乌龙,虽然不知道克林娜和冯啸辰到底是什么关系,但看起来显然是很亲近,而他却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冯啸辰面前说了半天这家酒楼的渊源。当然,他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春天酒楼,并且对它赞不绝口,如果他今天换了另一家中餐馆来宴请冯啸辰一行,没准就犯错误了。
冯啸辰摆摆手,让霍特比不必解释,接着又转头对克林娜说:克林娜,这位霍特比先生是我在伦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他以后或许还会经常带客户光顾你们酒楼,你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他一张贵宾黑卡,给他一个比较好的折扣。
哦,当然可以!克林娜满面笑容,爽快地答应着。前面冯啸辰介绍了霍特比,但并没有说霍特比与他有什么关系,所以克林娜是不会主动给霍特比送贵宾卡的。现在冯啸辰提出来了,克林娜确认了霍特比对冯啸辰非常重要,那么送一张贵宾黑卡又算什么呢?
她转头向陪同自己前来的大堂经理低声吩咐了一句,大堂经理立马转身出去,等她回来的时候,手上已经拿了一张黑卡。克林娜向她点点头,大堂经理便恭恭敬敬地把黑卡递到了霍特比的面前。
哦,这是给我的吗?我真是太荣幸了!谢谢克林娜女士,谢谢冯先生!
霍特比双手从大堂经理手里接过黑卡,脸上的表情十分夸张。春天酒楼的黑卡在交际圈里还是有些地位的,能够拥有这里的黑卡,会在请客的时候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牛叉感觉,这是能给他加分的。当然,霍特比觉得激动的更大原因在于冯啸辰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他只是抱怨了一句春天酒楼的座位难订,冯啸辰就让人送给他一张黑卡,这说明在冯啸辰的心目中,他霍特比是有一些地位的。这就像领导在你儿子过生日的时候那天突然给你送了一盒廉价巧克力,价钱甚马的都是浮云,领导对你垂青才是最重要的。有这么青睐你的领导,你还能不为他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用一张黑卡打发了霍特比,冯啸辰又和克林娜聊了几句闲话。克林娜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起中国,与冯啸辰的上次见面也就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二人之间还真没多少要聊的。杨海帆和克林娜也挺熟,因为克林娜算是陈抒涵的合伙人,冯凌宇则是杨海帆的下属,两家人平日里也经常走动,此时在异国他乡见面,杨海帆自然也要和克林娜寒暄几句,这也不必细说了。
这段小插曲让霍特比更加坚定了为冯啸辰卖命的决心,他发现克林娜在冯啸辰面前也是带着几分恭敬的,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家春天酒楼的背后,一定也有冯啸辰的影子。能够把生意做出工业圈,进入餐饮业,这反映出冯啸辰具有强大的能量,谁知道他还有多少其他的产业呢?此外,春天酒楼没准也是冯啸辰的眼线之一,霍特比如果三心二意,存着糊弄敷衍冯啸辰的心思,人家肯定轻而易举地就能够识破。
为这样一位有能量的老板服务,应当是一个正确选择吧,霍特比对自己说。
第二天一早,霍特比带着小跟班多宾斯,领着冯啸辰一行来到了位于伦敦的一家电子公司。这家电子公司名叫菲德尔曼公司,正是专业从事工业控制模块制造的,在此前也曾与一些中国装备企业合作过。不过,早些年中国企业与菲德尔曼公司的合作主要是直接购买其现成的工控模块,而冯啸辰他们这一次来,却是要请菲德尔曼公司为罗冶和辰宇工程机械公司量身定制模块。
开发新的模块?这是不可能的!
谈判一开始就奔着结束的节奏而去了。刚刚听完王伟龙代表罗冶所提出来的要求,菲德尔曼公司的技术总监芬尼就大摇其头,做出了一个断然拒绝的回答。
芬尼先生,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没等中方的人说什么,霍特比抢着发言了。他今天的身份是一位中介,负责帮中国人寻找技术供应商。菲德尔曼公司是他早就联络好的,现在当着冯啸辰等人的面掉了链子,霍特比当然有些脸上挂不住了。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芬尼牛烘烘地说,刚才这位先生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已经有三种很成熟的模块可以实现,分别是fd301,ft5504和ny4000。只要这位先生所在企业的工程师好好地研究一下这三种模块,就不会提出什么其他的要求了。
我们过去使用过fd301,另外两种模块我们也已经采购过一些,在实验室里做过测试。不过,这三种模块都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希望菲德尔曼公司帮助我们开发一种新模块的原因。王伟龙解释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