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你能详细介绍一下吗?冯啸辰也露出一个认真的表情,向斯泰尔说。
斯泰尔愣了一下,随即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坐下。刚才大家其实已经都站了起来,准备互相敬意之后便结束会谈了。现在冯啸辰又提出了一个新话题,斯泰尔自然得让大家坐下再谈了。
宾主重新落座,斯泰尔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冯啸辰王伟龙一行,然后问怎么,各位对‘库克船长’项目感兴趣?
冯啸辰点了点头,说是的,我们过去并没有听说过这个项目。你刚才说到这是一个新一代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的研制项目,又说有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共同参与,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完全可以。斯泰尔虽然没太明白冯啸辰关心的是什么,但既然对方问起来,他自然是要说说的。库克船长项目并不是什么保密项目,斯泰尔刚才提起这个项目,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很强,像这种大型项目都要请他们参与。现在见冯啸辰明显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他也不妨向冯啸辰介绍一下。
欧洲除了英国之外,法国荷兰和德国在海洋石油设备制造方面都有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海洋石油开发逐渐向深海发展,欧洲各国传统上拥有的1500米作业水深的技术已经略显过时,因此好几个国家都提出了要开发作业水深3000米以上的半潜式深海石油钻井平台,按欧洲的标准,这种平台应当称为第六代深海钻井平台。斯泰尔说。
冯啸辰和王伟龙交换了一个眼神,眼神里的情绪有些复杂。
斯泰尔没有注意到二人的表现,他继续说道第六代深海钻井平台的开发,涉及到大量的新技术,投入巨大,而正如各位已经知道的,欧洲近年来经济状况不太景气,各国的资金都不够充裕,难以支撑这样的研发项目。因此,由英国倡议,欧盟发起了这个以库克船长命名的项目。项目的目标在于开发第六代深海钻井平台,由各国合资完成,根据所出资金的份额分享最终的技术。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项目的出资方并不限于欧盟的范围?冯啸辰问。刚才斯泰尔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西也都参与了这个项目,说明这个项目的出资方是可以不限于欧盟范围的。
果然,斯泰尔点了点头,说这个项目是完全开放的,任何国家都可以参与。据我了解,项目组计划筹集20亿美元的资金,目前还有很大的缺口。欧盟正在动员各个成员国增加投资,毕竟这项技术的开发对于提高欧盟的石油自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参与吗?王伟龙忍不住问道。
你们?斯泰尔愣了,你是说,中国也有意参加这个项目?
冯啸辰笑了笑,说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的确想参与其中。当然,我们目前还只是刚刚听说这个项目,对于项目的细节还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各是什么。不知斯泰尔先生与项目组的人员是否熟悉,能不能替我们牵一下线,我们希望和他们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七百六十六章 搭一趟便车
海洋石油开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类对于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仍处于近海范围,作业水深不到10米,开采方式与陆地石油开采并无二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海洋油气开发的速度不断提升,开发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传统上使用固定平台或者人工岛的开采方式在作业水深增加的条件下已经不再适用,移动式钻井装置浮式生产系统和海底生产系统等应运而生。至60年代,海洋石油开发的作业水深已经超过200米,7080年代超过了500米,90年代更是接近了2000米。
深海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使海洋石油成为全球石油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1世纪初,海上石油产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石油产量的1/3。而随着陆上石油勘探潜力逐渐耗尽,海洋石油勘探更是成为人类解决石油供应问题的最大希望。英国北海墨西哥湾西非南美澳大利亚大陆架以及中国的东海南海都成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热点。
中国的海洋石油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65年在莺歌海岸水深15米处打出了我国海上第一口油气发现井。80年代以来,中国加大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力度,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中国的海洋石油开发大多依赖与国外的合作,而且开发区域主要集中于浅水区,对南海和东海的深海石油只能是望洋兴叹。
作为一名穿越者,冯啸辰当然知道中国未来必定要挺进东海南海,开发那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深海资源。同时,中国还将走向世界,与亚非拉的欠发达国家共同开发它们所拥有的海洋石油资源。要完成这些开发活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开发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这其中包括了石油勘探技术,也包括了深海石油开采技术。深海钻井平台的研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早在十年前,冯啸辰就已经在布局深海钻井平台的研发。他把这项任务分解承包给了几十家装备制造企业,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要求它们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这项技术的预研。罗冶也是承担深海钻井平台开发任务的企业之一,这项任务是作为装备公司帮助罗冶联系其他业务时的条件所提出来的,罗冶如果不接受这项任务,那么也别指望从装备公司获得其他的业务。
凭心而论,在当年,罗冶的一干领导对于冯啸辰提出的这个要求是意见极大的,当面的质疑都不止十次八次,背后骂娘更是不计其数了。罗冶的领导不愿意接受这项任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觉得这完全就是把钱往水里扔,而且是往深海里扔,扔下去就绝对找不回来的那种。海洋石油开发技术非常复杂,每一项技术的研发都是一个无底洞,扔多少钱下去都听不到一个响声,而这位装备公司的总经理却逼着他们扔钱,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恼火。
但恼火归恼火,形势比人强,冯啸辰能够变着法地给各家企业找到业务,还能够把大家团结起来和国外的大企业抗衡,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拜服了。冯啸辰要求他们必须完成这些预研工作,大家有再大的意见,也只能照着办,不管怎么说,冯啸辰给他们弄到的钱,还是比要求他们花出去的钱要多得多的。
十年时间,当初在黑暗中摸索的项目逐渐有了一些眉目,各家企业都掌握了不少技术。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成功完成了转型,加上入世带来的利好,各行各业开始全面发力。原来觉得无比遥远的深海石油开发项目,突然就在发改委立项了,上千亿的资金砸过来,砸得各家相关的部门都慌了神。
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储运,还有什么海上作业深水作业海上生活保障海洋环保等等,全都是大课题,大项目。只要你能够拿得出技术,石油部门有的是钱,几十亿一个作业平台,人家都不带还价的。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罗冶以及其他一些企业的领导们才算是理解了冯啸辰布局的深远,一个个摇头叹气,说难怪人家冯总年纪轻轻就能身居高位,那眼界那谋略那啥啥的,真是没说的了。
因为有此前的技术积累,罗冶获得了深海钻井平台研制项目中的几个子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此前的预研是一回事,真正开始设计制造,又是另一回事。中国此前制造过的海上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只有300米,而这一次发改委提出的目标却是3000米,按国外的标准,相当于从第三代直接跳到第六代,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也别怪发改委拔苗助长,实在是形势逼人。南海石油开发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西方国家原本就对中国的南海事务说长道短,指望他们为中国提供深海石油开发的技术是不现实的。发改委也曾与几个拥有这方面技术的西方国家进行过洽谈,人家或者是直接拒绝,或者就是狮子大开口,要求拿走一半以上的权益。
说到底,人家就是吃准了你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想着如何刁难你都不为过。中国人的脾气向来是服软不服硬,人家欺负到头上来了,岂有不争口气的道理。于是,最高层一声令下,发改委便直接立了项,不要什么过渡了,一步到位,上第六代技术,目标就是南海的3000米水深。至于投资嘛,你敢张嘴,发改委就敢给。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家底已经足够厚了,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已经不成其为问题。
冯啸辰一行这次到欧洲来,旨在寻求多个领域里的技术合作,其中也包括了海洋钻井平台开发方面的合作。这次与菲德尔曼公司洽谈,原本并没有这个方面的议题,谁曾想,斯泰尔却在无意中透露出了这样一个信息,说欧盟正在开展库克船长项目,目标就是开发3000米作业水深的钻井平台。王伟龙这一段连做梦想的都是深海钻井平台的事情,听斯泰尔一提,他的眼睛就亮了,这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
冯啸辰的反应比王伟龙稍慢了一拍,那是因为他操心的事情更多,不像王伟龙这样一心琢磨的就是这件事。听到王伟龙向斯泰尔求证此事,冯啸辰也来了兴趣,他对于国家的政策把握得更全面,知道发改委和石油部门并不忌讳与国外联手开发这项关键技术,既然库克船长项目是一个开放平台,所有参与者可以共享研发成果,那么中国何不参与进去,搭一搭这趟便车呢?
中国在深海石油开发方面底子不够厚,但欧洲人在这方面是有足够积累的。英国荷兰和挪威开发北海油田的历史已经有30多年,拥有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海洋钻井平台的完整技术传承,加上欧洲至今仍然拥有的强大工业基础,开发第六代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应当是游刃有余的。在欧洲人面前,中国人充其量也就是个初中生,能够跟着博士生一起做课题,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这些情况,冯啸辰当然不会对斯泰尔细说,谈判的时候,对方掌握的信息越少,对自己这方就越有利。中国急于获得第六代钻井平台的技术,这是不能让欧洲人察觉到的,否则他们就可能要漫天要价。冯啸辰现在要做的,只是了解欧盟这个项目的情况,以便决定自己与对方的谈判策略。
斯泰尔却没有想这么多,毕竟库克船长项目与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取悦于眼前这几位中国人,以便他们给自己提供更多的订单。中国人希望参与库克船长项目,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深海钻井平台是一个超级大机器,里面需要用到无数的工控模块。如果中国人参与了这个项目,而现在自己又是中国人的合作伙伴,那么未来这个项目里就会有自己更多的份额了。
我和项目委员会的主席马茨克先生有很好的私交,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他提起此事,请他安排与各位的见面会谈。我想,项目委员会对于中国的加入应当会持欢迎态度的,毕竟有越多的国家参与,这个项目就能够获得越多的支持。斯泰尔说。
冯啸辰点点头,说:那就谢谢斯泰尔先生了。我们过两天就要离开英国,到德国去拜访其他的供应商。霍特比先生会有我们的联系方法,如果斯泰尔先生联系上了马茨克先生,可以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按照马茨克先生所希望的时间前去拜访他。
库克船长项目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就在荷兰,你们从德国过去应当是很方便的。我会尽快与马茨克联系,相信很快就会给你们一个答复的。斯泰尔说。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马茨克并不是斯泰尔养的召唤兽,斯泰尔不可能打个响指就把他召唤出来。冯啸辰一行完成了在英国的访问任务,便启程前往德国了。霍特比像接机的时候那样,把他们送到机场,一路上不住地道歉,说自己居然没有及时了解到库克船长项目的事情,让领导们失望了。冯啸辰再三安慰,又叮嘱他多关心一下欧洲各领域的新动向,霍特比点头不迭,就差赌咒发誓了。
啸辰,我怎么觉得,这个霍特比在你面前像个下属似的。他好歹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ceo,就算是咱们的合作伙伴,也用不着这样低三下四吧?
登上飞往德国的航班后,王伟龙终于把自己憋了很多天的问题向冯啸辰提出来了。这倒不是王伟龙的目光有多敏锐,实在是霍特比的表现显得太谄媚了,让人心生疑窦。在国内的时候,王伟龙也见过一些合作单位的负责人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但那都是中国乡镇企业的老板,王伟龙并不觉得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异常。可一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英国人也这样低眉顺眼,就有些违和了。
有钱的就是大爷,这句话你没听说过吗?冯啸辰笑呵呵地对王伟龙说。
王伟龙撇撇嘴:话是这样说,可霍特比是个老外啊,怎么也这样?
杨海帆在一旁笑着说:老王,你这就是种族歧视了。老外就不能低三下四?别说现在咱们中国有钱了,走出来也算是个大客户了。就算是30年前,我在辰宇轴承公司当中方经理的时候,企业里有个叫佩曼的德国雇员,在我和啸辰面前也是老老实实的,叫他往东,绝不敢往西。
王伟龙是知道辰宇轴承公司的,当初因为公司缺乏技术工人,冯啸辰还请王伟龙帮忙,从罗冶找了一些退休工人过去。王伟龙也知道辰宇轴承公司其实就是冯啸辰个人的企业,杨海帆说的那位名叫佩曼的德国人,其实是冯啸辰的雇员,他岂能不对冯啸辰杨海帆等人恭恭敬敬的。
不过,即便是知道这一点,在当年看到佩曼的表现时,王伟龙还是有一些震惊的感觉。没办法,国人心里对于白人总是有几分崇拜感的,总觉得白人就应当是那种骄傲不可一世的样子。这些年,罗冶的业务也逐渐做到了海外,王伟龙也接触了不少外国人,其中包括许多白人,心里对白人的那种神秘感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此时他质疑霍特比的表现,也只是因为霍特比实在是做得太出格了,经杨海帆这样一解释,王伟龙心里也就淡定了。
唉,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啊。王伟龙叹道,过去我们从国外引进技术,那些过来传授技术的外国人,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工人,都傲慢得不得了。吃饭要单开小灶,还要时不时吃西餐,睡觉要住那种带卫生间的套房,说是不习惯上公共厕所。让他们讲解一下设备的使用方法,他们也说得含含糊糊,多问一句就要发脾气。现在想想,咱们是客户啊,是花钱的一方,他们有什么资格在我们面前摆谱?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咱们的钱还不够多,人家没看在眼里。冯啸辰说,你看那个斯泰尔,听说咱们要订购2000套模块,脸上笑得像朵菊花似的,这就是大客户的待遇了。
霍特比也是这样吧?王伟龙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听说上次你请他搭线帮咱们国内引进了一家英国的电子公司,他应当是拿了不少的中介费,也就难怪他对咱们会这样客气了。
冯啸辰点点头,说:是的。老王,包成明在欧洲联系了不少像霍特比这样的掮客,以后如果罗冶要兼并欧洲的企业,可以先找这些掮客打听一下情况,也可以请他们做中介,这样能够节省不少精力和费用。咱们对欧洲的情况不了解,贸然出手,没准就成了冤大头了。
十几年时间,咱们现在也开始兼并欧洲的企业了,真是快啊。王伟龙感叹莫名,他摸了摸自己头上已经有些斑白的头发,对冯啸辰和杨海帆说:啸辰,老杨,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我是马上要退休的人了,兼并欧洲企业这种事情,我是没机会参与了。你们加把劲,把这个什么菲德尔曼公司直接兼并过来,以后咱们搞工控模块,就不用再求他们帮忙了。那个叫芬尼的家伙,人品不行,技术上还是有一把刷子的。
哈哈,老王,你也不老,会有机会的。冯啸辰说,罗冶现在需要跨越式的发展,光靠自己一点一点积累已经不够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兼并海外的企业,把它们的技术和品牌都拿过来。比如你们的电动轮自卸车技术是从美国的海菲公司引进的,而现在海菲公司的市场已经被你们挤得剩不到三成了,破产是早晚的事情,你们就没打算把它兼并过来?
兼并海菲公司?王伟龙眼睛瞪得滚圆,啸辰,这个玩笑开大了,你知道海菲公司有多大的规模吗?收购它,没有几十亿美元是不可能的。
几十亿美元很多吗?冯啸辰问,咱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有3000多亿美元了,拿出百分之一来给你们收购海菲公司用,算得了什么?
王伟龙笑了起来,用手指着冯啸辰说:冯总说话果然霸气。国家的外汇储备拿出百分之一给我们一家小小的罗冶用,这种话也就是你敢说了,我可是连听都不敢听的。收购海菲公司这种事情,我们罗冶是不敢想了,收购几家像菲德尔曼这样的小公司,还凑和可以考虑考虑。
冯啸辰正色说:老王,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我让黄明他们拉过一个单子,是未来十年内我们可以考虑收购的外国装备企业,其中就包括了海菲公司在内。海菲公司目前的市值有几十亿美元,但它的经营却是每况愈下。它在传统矿山机械领域的市场被你们以及林重等几家企业抢得所剩无几,新型矿山机械的开发又是举步维艰,一旦开发失利,股票肯定要一泻千里,到时候说不定用不着几十亿,只要几个亿就能够买下来。你们现在应当盯住它,如果有可能的话,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挤压,让它垮得更快一些。如果不出意外,它没准会在你退休之前就破产拍卖呢。
王伟龙把眉毛皱了起来,开始思索冯啸辰的话。冯啸辰说的海菲公司的情况,王伟龙也是了解的。罗冶从海菲公司引进了15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开发出了170吨220吨的车型,现在还在研制300吨的车型。这些新车型的技术水平不亚于海菲公司,价格却只有海菲公司同类车型的一半。
国内的露天矿早已全面放弃了进口自卸车,转为使用罗冶的国产自卸车。海外客户在经过试用之后,也逐渐认可了罗冶自卸车的性能和质量,开始把原本准备给海菲公司的订单转给了罗冶。这样一来,海菲公司的市场便急剧萎缩了,逐渐走向入不敷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