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道德沦丧的韦氏还是韦氏,哈哈哈,欧耶
这就是传说中的韦氏爷好失望啊爷没玩儿够啊
想想都兴奋,韦氏竟然有一天会因为他而分崩离析,难道爷到了唐朝之后又多了一个魅惑的天赋还是灾星的光环呸!应该说是世家克星的光环!
韦纲当了叛徒、韦津的存在会让韦氏更加离心离德要不要再从其他支房找一个搅屎棍出来呢
算了,扔给李世民去折腾吧,他听到消息后,肯定乐得屁颠颠儿而且,这事儿让他去处理,爷的小日子才会更舒坦。
韦津本以为他只要假装晕倒,殷清风就会惊慌失措,并且族人也会降低对他的不满。可接下来的发展完全脱离了他的预想。
别人遇到这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请疾医来诊治,可他不但阻挠族人搬动他的身体,在他身上触摸的那几个位置又好像真的懂一些医术。难道他还懂得医术不太可能啊
但在其他人的眼里,他的确是在那少年的击打下苏醒过来。既然装不下去了,他也只好顺势在族人的搀扶下坐起来。
别人在惊讶和感叹殷清风拥有起死回生医术的时候,韦津在偷偷观察殷清风。第一眼,就让他的心沉到谷底。他完全想不到殷清风竟然坐在那里沉思。
“他还是一个十七八的少年吗!哪怕这事换做某来处理也绝不会这么冷静!他为何能这么冷静真的是因为他懂得医术才将某的心机看穿了”
韦津恨不得他刚才是真的运过去了。
他昨晚将族人召集在一起,反对将韦氏变成附庸家族是其一,其二也是为了图谋家主的位置。在他看来,殷清风就算再得太子的看重,终究也不过是一个庶子出身的少年。
对比韦氏内部嫡子与庶子的区别,他不相信殷清风自幼接受的教导会比嫡子的还要好而且,他在十四岁就离开了家族一年的时间,之后虽然在家族中有过短暂的停留,但再之后的两年里就一直在终南山脚下隐居。
无论是他在升平坊还是在终南山下,都找不到有任何人向他传授学识的迹象。之后回城的近一年里,也没有探到他拜师的消息可他行事为何如此沉稳又如此多谋呢
是了!某一直因为他的年龄而把他当做少年人看待!呜呼某已铸成大错了悲之哀呼家主无望不说,还要承受出卖家族利益的骂名呜呼哀哉啊
厅内的乱象对殷清风一点儿影响也没有,他在盘算着接下来怎么狠狠的折腾一下韦氏。直接把韦氏给玩儿崩了是不可能的,但最少也要留下几颗小种子。随着时间的发酵,小种子总会破土发芽的
爷是不是有点儿太膨胀了好像是
韦氏今天这个鬼样子应该是内部矛盾多年积累的缘故,爷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催化剂而已嗯这就对了嘛,什么狗屁魅惑天赋、克星光环的,都是爷想多了哟
韦津眼中的殷清风,面部由肃穆沉思转为窃喜的表情,然后又换为懊恼、释然和平静
殷清风这些生动的变化,若是在今日之前,他一定会相信这是少年人应该有的城府。但现在,他只会心惊胆战的认为殷清风是在谋划更多对韦氏不利的事情。
韦津越想越心寒越想越懊恼,他昨晚怎么就那么自信的认为自己看透了殷清风怎么就那么迫不及待的逼宫韦纲呢对族人的承诺没做到不说,反而落到现在这般狼狈的地步苍天呐列祖列宗们啊给善会些指引吧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韦津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面对殷清风,面对他对韦氏更多的羞辱。
既然躲不过,那就来吧,让某看看你还有什么诡计!
韦津看了一眼刚刚坐好的族人,暗中替自己鼓劲后说道:“承蒙淮阳侯施以回春妙术,善会才得以苟活性命。善会在此拜谢淮阳侯救命之恩。”
“嗯啊善会先生无恙了”被惊醒的殷清风顺口说道。
不管殷清风的“嗯啊”听起来有多么幼稚,韦津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自信,“善会虽不曾涉猎医术,但听族人说淮阳侯刚才施展的妙术,好似书中从无记载,也从没听说有人施展过”
已经打定主意的殷清风懒得再和他废话,“既然善会先生还没想好韦氏应该呈献什么样的诚意,那本侯就直说了吧。”
韦津和韦氏族人刚提起精神,殷清风摇摇头,一副怒其不争的表情,“哎千年的韦氏啊连点儿诚意都表达不好”
韦津的下唇已经被咬出血了。其他族人也不比韦津好到哪里去。这淮阳侯的话怎么总是字字带刀往他们心口窝上扎啊什么叫千年的韦氏啊千年的韦氏怎么了就这些条件,两门崔氏也得笑开了颜,怎么他就瞧不上啊他还想要什么
殷清风敲了敲桌面,“你们都请说大唐帝国皇家军事学院了吧,也都知道里面有少年营了吧。本侯也想搞一个少年营。
当然,本侯也不想和军事学院比。本侯的少年营是从七岁到十四岁,而且还包括小娘子。本侯倒要试试看这少年营有什么好的,让太子在那么重要的军事学院里还搞什么少年营。
你们如果同意了,上元节后就让他们都去本侯的学堂。只要你们同意了,那半成份子立刻就是你们韦氏的了。而且,本侯再给你们一个优惠。”
听到前面那一段,韦氏族人心中都在咒骂着,“这是要挖韦氏的根啊他这是要断了韦氏的前程啊从长孺先祖开始,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就是韦氏传家的家训。现在这小子竟然剥夺对子嗣的教导,这是在挖韦氏的根啊”
等听了最后那句“优惠”,他们又有些期待了。他们折腾来折腾去,不就是为了在他那里获得更大的利益嘛当然,如果他这个优惠抵不过对子嗣的教导,那肯定是不能答应的!
殷清风伸出三根手指,“三十年内,本侯给韦氏三个名额,韦氏可选取最优秀的子弟交给本侯亲自教导。”
千百年来还从未有人敢在韦氏面前说这样的话,要不是说话的人是淮阳侯,韦氏族人都想下令将他驱逐出去了,可偏偏他们得承认,这个条件真的很优惠。
三十年后,虽然中山王不一定能登基,但淮阳侯一定是太子少师啊!若韦氏有三个子弟与中山王拜同一个人为师哪怕韦氏在这三十年内毫无作为,三十年后、五十年后
更何况,淮阳侯的学生还不止中山王一人,太子现有的子嗣都是他教导的!还有裴氏子弟、薛氏子弟都师从与他!到那时,韦氏其他子弟不但有机会做亲王的属官,还可以与裴氏。薛氏结下最牢固的交情
韦氏族人火热的盯着殷清风,盯着韦津。
韦津也被殷清风的话惊到了。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渥,也不可谓不被称之为登天之机会,但三个韦氏子弟可支撑不起韦氏的未来!只有更多的子弟出仕,韦氏才能被称为世家大族。
而且,他所说的学堂,就是那个教导奴婢之子的学堂。韦氏子弟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最终还不是会荒废掉原来,这才是他最恶毒的诡计啊!
决不能答应他!
就在韦津想要婉转的与殷清风谈条件的时候,殷清风说道:“那处学堂虽然不是本侯亲自教导的,但里面传授的内容与本侯教导太子子嗣的一样。”
嗯韦津一愣。“与教导中山王的一样难道这不是他的阴谋”
韦氏族人听了更是欣喜了。
&n
第三百 二十章:尘埃落定
殷清风有点儿不高兴了。
韦文宗这么问,往好里说是是关心刊印和销售,往坏里说是算计那三成收益。“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韦文宗本来想说什么,但他在开口之前,却突然觉察到殷清风语气的不善,他赶紧补救,“文宗听淮阳侯之意,这所有典籍皆由长安城书坊来刊印,然后运至他处出售。善会建议是否可在几个主要的州郡建起同样的作坊。
这样一来,各地书坊可根据读书人的喜好来刊印典籍,而且还可节省由长安城运至各地的时间和车船费用。”
殷清风心说,这还差不多。“你能想到这一点,可见本侯还没看错你。”
表扬了一下韦文宗,他对韦纲说道:“韦翁可愿与本侯合作这书籍贩卖”
愿意啊!何止是愿意啊!老夫太愿意了!韦纲哆哆嗦嗦的站起来,“纲以及纲之后人永远铭记淮阳侯对韦氏的恩德!”
其他四人也激动的向殷清风行礼,“韦氏永远铭记淮阳侯恩德!”
他们心里比谁都明白,只要韦氏子弟参与其中,什么诗书传家、什么世家士族,他们的名望怎及得上教化天下的韦氏
虽然这个韦氏只是阆公房的韦氏,但阆公房已经与其他支房分道扬镳了!从此以后,世人能记得住的,只能是教化天下的韦氏,而不是贩卖茶叶的韦氏!
殷清风说道:“那好,你们在年后就先派人出去,除了洛阳之外,哪里人口稠密就往哪里派人,最迟孟夏之季就可对外销售了。”
韦文宗想问又怕像刚才那样问错话,他向他阿耶示意。韦纲拱拱手,“老儿敢问淮阳侯为何不在洛阳城贩卖...可是因为其他家族...”
他越想越觉得找到答案了,“各世家在民间名望震聩,便是因为他们有着世人向往的各类藏书。等淮阳侯以极低的价钱对外贩卖典籍后,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世家!
各大家族除了在长安有产业外,洛阳城也有。他们奈何不得长安城,但在洛阳城...”
说到这,他向殷清风行礼,“纲恩谢淮阳侯回护韦氏之恩!”
殷清风略有些诧异的看向韦纲,这老头行啊,这都想得到。但事情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只是爷现在不想告诉你。“是不是如此,以后自然晓得。接下来还有一个事情需要韦翁做决定。
虽然本侯与阆公房韦氏是合作关系,但其他韦氏族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今日之后,他们必然会敌视韦翁的族人。那么,韦翁是打算迁出韦曲定居城内,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韦纲纠结了,其他人也纠结了。
有了教化天下的声望,阆公房去何处安家都只是末节,但祖宗牌位呢也要迁走以往也不是没有这种事情出现,但那是乱世。乱世中这么做,是为了分散子弟保存家族。可盛世即将到来,这么做就是分裂家族啊
再说了,教化天下的韦氏岂能把祖地留给贩卖茶叶的韦氏
“这...淮阳侯有何示下”
淮阳侯这么问绝不会无的放矢,还是看看他是什么意思吧。
咦球儿被踢回来了。这老头儿大大滴狡猾啊
殷清风说道:“本侯只是想知道韦翁在城内是否有住宅,本侯也好随时向韦翁请教。至于韦翁及族人安居何处,只是阆公房的内部事务。”
韦纲见殷清风避而不谈,他又摸不准殷清风的真实本意,只好说道:“容纲与族人商量一番。”
韦氏意外的分裂,有些超出殷清风的预想。但削弱世家是他一直要做的事情,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阆公房留在韦曲,他们与其他韦氏之间绝不会再出现和和气气一家人的局面了,势必会相互攻讦...
“可以。本侯昨日对韦氏的要求,阆公房依然要执行。而且,韦翁可推荐奴婢里的木匠铁匠们去升平坊,那里有仙居坊的作坊。”
韦纲恭维道:“老儿代那些人恩谢淮阳侯之仁心。”
殷清风见事情差不多了,“你们尽早安排那些事情,三日后文宗到郧国公府来一趟,本侯带你见几个人;五日后,是本侯好友、军事学院博士吕才的大婚之礼,韦翁可带人去恭贺新婚。”
韦纲大喜。这是淮阳侯借机向世人展示他与阆公房之间的关系啊!这等良机,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表现好啊
“老儿一定备足贺礼!”
“那就散了吧,本侯也要准备回城了!”
“老儿告退。”“我等告退。”
人走了之后,殷清风捏着眉间。
韦氏各支房之间的矛盾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半成茶叶的股份就能让他们矛盾激化并出现分裂的局面。这是经验啊回去得好好总结总结,然后向坐享其成的李二大爷汇报。
“善会拜见淮阳侯。”
殷清风抬头睁眼,见韦津站在门外向他行礼。
“韦津独自来找他...有什么私心话那么大年纪还使用装死的招数,这老头儿的心机...”
“进来吧。”不管他有什么招数,先见了再说。
韦津来到殷清风面前再次行礼,“惊扰淮阳侯了。”
殷清风向旁边指了下,“坐吧,有什么事坐下来说。”
&
第三百二十一章:终身保姆
长安城中的某个房间内,吕才痴痴的看着正在缝制嫁衣的宋青儿。
虽然四月底开国宜春郡公王雄涎的婚礼上,新妇们的新衣已成受到众多未成亲小娘子们的热捧,但宋青儿却执意亲手缝制古礼中的嫁衣。
两年前,她的闺房中便有一件款式与颜色相同但却未完成的嫁衣。
虽然与吕郎君再度相逢已过五日,但她依然如在云端。
从最初的不忍拖累吕郎君的前程而投河,到被义父救起,到青丝慢慢生出,再到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来到帝都...两年间的经历,让她从一个青涩的小家碧玉渐渐嬗变成一个温婉的名门闺秀。
在船上醒来后,她便无日无刻不在思念阿耶阿娘,但她更多的是思念吕郎君。阿娘曾说,小娘子大了便心生外向。在离开吕郎君后,她才渐渐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一年前,青丝慢慢长出后,她方鼓起勇气让义父派人给阿耶阿娘送信。阿耶来了,却告诉她吕郎君早就离开家乡出外寻找她的踪迹。
那时她就想在,没有任何线索的吕郎君何时才能走到帝都来。她只盼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他一面。
现在,思念的吕郎君就坐在她旁边痴痴的看着她。她的心儿如小鹿般的乱跳。她在想,自己会不会迟早有一天会融化在他那双炽热而清澈的眼眸中。
午饭前,殷清风匆匆赶回府里,趁着孩子们吃饭和午睡的时间,他在书房里再次整理这一天半的收获。
加上这次,他已经是第四次与唐朝的某个家族有过更深一层的交道。第一次是高阳许氏,接下来是太原武氏、河东裴氏,以及这次京兆韦氏。
作为中国人,喜欢历史是一种本能、一种血脉中就带有的先天本能。唐朝是他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隋唐更迭时期的故事,也喜欢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故事。还有那些诗人、诗歌、经典战役、开疆拓土、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世家二字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词...
他本以为有幸来到这个时空后,会对那些庞然大物心存敬畏。可许敬宗的两面三刀、武士彟的酒中下药,让他对世家充满了厌恶,也减弱了他对世家的敬畏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