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李世民对二人的言论不置可否,转头看向长孙无忌,“无忌,你怎么看”
“殿下,今日此行收获有四:一,这农植技术由殿下交于朝堂,则殿下名声更显;二,今日其他人等,恐怕要思量以后如何与殿下交往了。这达到了殿下带他们去的目的。三,这小儿将此技术交于殿下,明显是存着投靠殿下之意;四,以此子之才,殿下当极力笼络才是;”
一直闭目沉思的唐俭睁开眼睛,看向李世民,“殿下,此小儿果是峤国公的子嗣”
李世民点点头,“庶孙。他只是庶孙!”
唐俭沉默了一下,“庶孙也是孙...”
有了唐俭这句话,意味着殷清风的倾向是在李世民这边的。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最多还有四个月,殷小郎君那边就有成效了。秦王如果真的决定奏请圣人颁定律法,务必将李靖、李绩、黄君汉等人召回...”
长孙无忌说出了其他人的想法,房间里又陷入了寂静。
回到自己的住处,月眉不知道她的郎君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惑,抱着他又蹦又跳的,“郎君,要不了多久咱们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回去了!”
殷清风挑着她的下巴,“等再回去的时候,你就是小爷我的小娇妻了”
“郎君”
“来,亲个嘴儿”
这也不怪此时的殷清风会做出如此孩子气般的举动。
自从离开郧国公府那天算起,到今日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他终于是和李世民挂上关系了,而且他很确定这个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一定会将他纳入帐下的。
虽然殷清风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混好,但他在大唐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算是迈出了。
但殷清风也在担心他的政治智慧是否够用。
中国的官场文化,殷清风没接触过也听说过。
这帮读书人,一旦进入仕途,他们就代表着背后的家族和利益相关的人。
他想要和这些人玩儿勾心斗角的事儿,恐怕死了都没人埋。
从政治智慧方面来说,殷清风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少优势;从人脉方面来说,更是可怜;唯一的优势,年龄,在这个时候也只能算是劣势了。
如果说,社会是个大染缸的话,那官场就是罗马角斗场。
等你想干掉对方的时候,却发现你是在单挑一群人。等你也组团去pk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需要付出太多能打动你的盟友、你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赢一场不能输的决斗。
可是这一切都不是殷清风想要的生活。
难得遇到穿越这么好的事儿,难道不应该去享受醇酒美人的生活吗
九月底,杜丙回来禀报说水稻可以收割了。
第二天下午,殷清风先是将小丫头送到吴王府陪单云英去聊天,他自己则去了西禁苑秦王府。
秦王府书房里的书桌和椅子,已经换成仙居坊出品的样式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从仙居坊买的。
李世民一只手搭在书桌上,一直胳膊搭在椅子上,就那么斜着身子,双眼紧盯着殷清风也不言语。
殷清风心说,这是咋地了
纳闷之余,他也
第十八章:无可奈何(一)
李世民再次做出那个很有现代感的动作,手指一下下的敲着桌子。
许久,李世民才开口说道:“看来...你真的清楚其中的缘由了。”
殷清风默默的一拱手。
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将身体靠在椅子上,“前有裴老儿谋夺你的仙居坊,后有你向某谏言农桑。
你,已经注定是某秦王府的人。
现在你还以为,不想入府就可以了”
殷清风站起来,向李世民拱手道:“入与不入,小子对殿下的忠心不变,这只是一个形式。
若殿下惜爱小子,小子当不会有生命之忧。”
李世民哈哈大笑,“若是不惜爱你,你便不忠心与某”
“殿下知这不是小子本意。”
李世民再次哈哈大笑。
笑容收了许久,李世民才说道:“你可知,上次回来后,他人是如何评论你的”
殷清风心说,我知道个鬼,“小子不知。”
“若假你三十年,你那日所有言语都可理解。
偏偏...你才十五岁。”
殷清风当然知道李世民说的没错,他假装糊涂,“小子也知小子这锋芒尽显性子,正如先祖所言,不适位列庙堂。”
李世民摇摇头,“不!某说的是你的才学!”
他站起来,在殷清风面前走来走去,“莒国公、长孙无忌、房乔、杜如晦,皆为世家大族出身。论才学,当世之杰也。
可是,不管是你那农耕之术,还是一年两种的谏言,他们皆自以为不如。
你,可有解释”
对李世民的疑问,殷清风早就想好了说辞,“自古,先贤就提出以农为本。可是,在世人的眼里,读书人才是第一等。
像贾思勰那样肯醉心于农桑之人,少之又少。而那些整日与田地为伍的农人,又总结不出他们的心得。
小子立志要报效殿下,就要学得让殿下看重的才学。
武,小子不能提枪跃马。文,殿下麾下豪杰云集。
小子只能另辟蹊径。
农与商,就是小子苦求的蹊径。”
“农与商”
李世民没去点评殷清风前面说的瞎话,而是被殷清风最后几个字吸引住了。
殷清风心说,节奏该小爷来掌握了吧。
“关于农桑之事,因为时间匆忙,小子还有很多没有得到验证的想法,自然就不敢报与殿下知晓。
商贾之事,在小子看来,未来可代替农税,成为大唐主要的税赋来源。”
“你说什么”李世民霍然转身大声问道,“商税代替农税还能成为大唐主要的税收来源”
“殿下可知滋味楼与仙居坊每天收入几何”
李世民最恨殷清风的一点就是,殷清风从来不正面回答,总是找一个例子做引子。仿佛没有这个引子,他的话就没有说服力。
“你、说!”
“除去一切开销,每日净得一万贯。”殷清风虚报了一个数字。
“每日...净得...一万...贯...”李世民有些傻眼了,“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万贯”
“你可知大唐一年税入多少”李世民感觉血管都要爆裂了,血盆大口贴在殷清风的鼻尖前,“去年税入,折合成钱财,才两千八百万贯!
而你,竟敢说每、日、净、得、一、万、贯!”
殷清风这次没有后退,不过,他很想说:你有口臭!
“因为...每月市税...才...四十贯....”
“你说什么”李世民再次傻眼了,“你是说,你每日净收一万贯,交税才...才...才多少”
“两个商铺,平均每日交税一贯另三百文。”殷清风轻轻的补了一刀。
“呼”李世民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别说李世民了,就是殷清风当初听说只交这么一点儿税的时候,他都哭了。
是真正的流眼泪了。
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关津税、厘金...等等数不清的收税理由,唐朝初期的商税,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个时期做生意,你只需要交市税。
什么是市税
相当于市场管理费,加上卫生清理费。
也就是说,市税,与其说是税,还不如说是费。
而收税的依照是什么
不看商铺
第十九章:无可奈何(二)
“呼呼呼”
李世民狠狠的深呼了几口气。
从十六岁到雁门关参加云定兴的军队,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表叔、到征讨刘黑闼。十年来,今天是最狼狈的一天了,也是最无可奈何的一天。
明明,这少年每一个提议,都足以改变大唐,但为什么那个位置不是自己的!
阿娘,儿,该如何是好
按照殷清风的个性,他现在应该滔滔不绝的讲出他那套说辞,可是诡异的气氛,让他只能安静的等待李世民的回应。
“说说吧...你那改革是怎么一回事儿。”
李世民一边努力的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一面暗自摇头,“如果观音婢见到我是这个样子,她还认为我是这世上最顶天立地的男子”
“咳”
在彼此看不见面目的房间里,殷清风再次调整一下情绪,“小子拥有两个商铺,深感开元通宝的不足。
如果殿下有兴趣,可否点燃蜡烛。”
兴趣某现在只有杀了你的兴趣!
李世民在黑暗中狠狠的搓了一把脸,“来人,燃烛!”
殷清风不是愣头青,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他已经过了懵懂的年龄,卖不了萌。以他过往的经历,也摆不出深沉的姿态。他能塑造的,只能是一副莽撞少年的形象。
少年的莽撞,在过来人的眼里,都值得原谅。他们经历过,也向往过那个无畏的年纪。
如果唐朝人鹿,他就将要扮演笨拙而有力的小熊;是天鹅,他就扮演初生的小鳄鱼;是君子,他就扮演直肠子的莽汉。
无害,却又不容忽视的存在,或许是一种不错的保护膜。
在后世人的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到了唐朝这个对生产力与经济意识都模糊的年代,一切都是匪夷所思的存在。
一年两种、商税,好不好李世民能品出来。
为什么他现在这么失态殷清风能体会到。
李世民是什么人四千年的中华史上,他留下重重的一笔。
没人敢把他当傻子!
在他面前玩心眼儿,最好收起来。
在他面前,殷清风唯一心虚的,就是他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
人不可能生而知之,他也不能。
在李世民想要去揭开这层迷纱之前,他能做的,就是让李世民尽量的不去碰触。因为,他能给李世民不断的惊喜。
为了惊喜,为了利益,李世民就得暂时忍受他的‘来历不明’。
直到某一天,李世民认为自己已经是全世界的帝王,还会在乎他的来历
李晋安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烛台。
烛光虽然昏黄,但李世民与殷清风下意识的遮住了双眼。
等李晋安无声的退出后,殷清风走到书桌前,“殿下,借笔纸一用。”
李世民指了指桌面。
殷清风就着尚未完全干涸的墨汁,在纸上画了一个天圆地方的铜钱形状。再标上开元通宝四个字。
然后,又画了一个天圆地方。
“开元通宝代替五铢钱,是治世良策。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钱荒。”
李世民下意识的眯上了眼,“这小子果然是在打开元通宝的主意。”
自古以来,国人认为古钱具有风水的功能,尤其是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他们在位期间所铸造的古钱就汇聚了更多天地之灵气、中华之神气、帝王之霸气和百家之财气。
秦半两如此、汉五铢也如此、开元通宝也将如此!
对于李世民来说,开元通宝,是他阿耶的政绩!无可比拟的政绩!
现在呢,这小子就要毁了这一切!
殷清风感受不到李世民心中的怨念,他继续说道:“小子的想法是:一,铜钱形状可以有大有小。二,铜钱上可加注数字。”
说着,殷清风在第二个铜钱图案的左边,写下壹、贰、伍、拾,右边写下一个‘文’字。
“通宝的阴面,可以标注上面值。
最小的铜钱上面铸上壹文,稍大一些铸上贰文,再大一些铸上伍文,最大的铸上拾文。
拾铜文等于壹银文、拾银文等于壹金文、拾金文就相当于一贯开元铜钱了。
这样的话,一贯钱的重量,约为现在的千分之一。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商贾行商方便、
第二十章:无可奈何(三)
不管殷清风是否在耍无赖,但未免不是一个思路。
这个功绩,自己可以不要。只要,能缓和与阿耶的关系!
想到这里,李世民终于露出一丝微笑,“这一次,我会向圣人提及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