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村种田手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南烛馆
然后,手上的东西一下子就被抢走了。
男人:“……”
他还能说什么呢!
点心太美味,老婆和孩子两三口就吃完了,然后又开心地去玩了,只留下风中凌乱的男人。
粽子煮到下午六点过,那味道已经十分浓郁。
男人买了粽子,一家人还顺便在月亮湾里吃了饭。
......
下午男人离开后,又有好几个游客闻着味道过来找顾况蕴买粽子。
结果就是,粽子还没煮好,已经卖出去两百多个了。
这时出去玩的住客们都回来了,早上出去的时候就发现今天月亮湾里在准备包粽子,所以他们都等着呢!
杨师傅的手艺,他们可是很相信的。
粽子煮好,顾况蕴提前预留了三百个起来,是准备给家里亲戚朋友的,杨师傅师徒俩和月亮湾的员工们,大家又分了三百个准备送回家里去。
结果这样粗粗一算下来,居然剩不了多少粽子,最后还不得不搞起了限量购买。
那些提前和顾况蕴说好的就算了,后面说要买的,最多一人买十个。
有些客人本来只打算吃一个解解馋的,毕竟离端午节还有好长时间,到时候吃新鲜的不是更好吗
再说了,哪儿都有粽子卖的,也不一定就要在月亮湾买,买了他们还得大老远的提回去。
这东西又沉,可不想拿。
然后,他们就真香了。
吃了一口肉粽,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肉香浓郁,猪肉的油浸润到周围的糯米当中,酱香、米香、肉香,层次分明,又融合为一,香,实在是太香了。
本来挺大的一个粽子,不知不觉间,手上就只剩粽叶了。
“老板,我能再买一个吗”
顾况蕴露出标准微笑,“好啊,你要什么味的”多吃一个的要求,很容易满足嘛!
“呃......”,怎么办,肉粽吃了还想吃,其他味道的也好想都尝一下味道呀,咸蛋黄的、豆沙的都感觉好好吃的样子,怎么办,好难抉择。
不过,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既然是成年人,那当然是......
“呵呵,老板,每种味道我能都买一个吗”
顾况蕴眼睛睁大,“你是打算今天晚上都吃粽子吗一次性吃这么多粽子,会不消化的。”这东西再好,吃也不能吃这么多呀!
这种对话,顾况蕴在今晚与人进行了无数次,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一千多个粽子,除了家里留下了一百多个自己吃,其他的游客买的买走,也有住在月亮湾的客人,一个人吃了好几个的。
粽子卖的太好,今天吃饭的都没几个,光吃粽子就吃饱了。
正好陈宇航也被问到今年端午长水村卖不卖粽子,知道今天顾家做了粽子,便来问顾况蕴要不要一起发财。
杨师傅看生意这么好,就直接跟顾况蕴说,“小蕴,明天咱们还做粽子卖,小航的网店也上。”
顾况蕴有点犹豫,“可是,杨师傅,会不会太辛苦你了。”
做粽子本来就是件麻烦事,更何况还是那么大的量,看这样子,每天做几千个都能卖得出去。
“麻烦什么啊麻烦,我只需要和一下肉,其他不都是你们在包吗其实也不难,到时候我教小河弄,累不到我的。”杨师傅说。
他知道现在顾况蕴身上有借款,压力大,所以也想帮他出一份力,正好赚些养老钱嘛!
顾况蕴想着之后包粽子可以请村里的一些妇女来,也不用家里的人再动手了,便答应了,分成还是按照以前卖番茄酱的来。
......
王胖子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找顾况蕴订购了一批粽子。
数量不多,但送来的包装盒倒是挺精致的,里面两个小小的凹槽,就算放粽子也放不了太大的。
据王胖子说,这不是卖的,而是当作伴手礼送给经常来的一些重要客人。
随园卖东西不追求份量,但精致好看、味道好是一定要保证的。
老年人年纪大了,胃口就小,所以家里的几个老人都是吃了一个刚出锅的肉粽就住嘴了。
只有几个年轻小伙,胃口好,连吃了好几个粽子。
这边杨师傅看杨河和陈宇航还有沈煜一个接一个的吃,这操心的劲儿就来了,眉毛皱起对他们说道,“糯米吃多了不消化,你们可要少吃一点。”
杨河赶紧咽下嘴里的东西,对杨师傅说道,“没事儿,师傅,我年轻,消化能力好,吃几个没问题。”
杨师傅闻言摇摇头,“往年也没见你有多馋这个粽子呀,怎么今年就跟多少年没吃过似的。”
杨河嘿嘿笑了,“师傅,你今年的手艺好像格外地好,粽子比去年好吃多了。”
“杨师傅,一定是你来了咱们长水村,心情愉快,所以手艺也变好了。”陈宇航大言不惭地说道。
杨师傅笑骂,“小兔崽子,拐着弯儿地夸你们长水村呢!”
“嘿嘿,难道我这不是说的实话吗!您看,您在这里住了这么久,脸上的皱纹都少了许多呢。”陈宇航笑得更加谄媚了。
杨师傅脸上布满笑意,背着手笑骂了一句,“油嘴滑舌”。
......
等到林阳和郑琴下班,带着大舅大舅妈和浩浩一起来到长水村,月亮湾里顾况蕴的粽子生意正做得火热。
同林冬青和柳外婆打过招呼后,郑琴便赶紧放下手中的包包去给顾况蕴帮忙去了。
林阳则带着儿子去海边转一圈,晚上游客渐少,但还是有许多人在海边欣赏海上落日前绚烂的彩霞。
长水村里也有许多人家吃了饭,出来散步了。
林浩哲现在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要是爷爷奶奶带的话,可把他看顾不住。
大舅和大舅妈则是直接就去了看顾外公外婆了。
正好今天晚饭许多人都吃了粽子,吃饭的人就少了,做菜也费不了许多时间,加上顾家来了亲戚,杨师傅便费心思做了一桌子好菜。
正是禁渔期,新鲜的海鲜肯定是吃不上了,因为端午节包肉粽,所以便杀了一头自家养的肥猪,这肉便是包粽子用的肉。
这回不是请杀猪师傅来家里现杀的猪肉,而是直接送去了镇上杀猪匠的家里处理的。
拿肉的时候,那杀猪师傅非说顾况蕴家的猪肉好,让卖给他一些。
那杀猪师傅说,顾家的猪肉,肉脂品质好,肌肉颜色鲜红,吸水强,细嫩多汁,富含肌肉脂肪,一看就是上好的猪肉。
顾家人可没这么专业,虽然也知道自家的猪肉好,但是也说不出他这么多的道道来,去拿肉的是顾建平,听见人家说他们家肉好,也不好拒绝,便卖了几斤肉给他们。
多的肉就用来包粽子,晚上的主菜便是猪肉,猪肉、猪脚还有猪杂,都利用了起来,猪肉质量本就好,加上杨师傅的好手艺,更是让大家吃得满嘴流油。
饭后,大舅找到顾况蕴说话,“蕴妮儿,你说你们村建这个商业街,到底啥时候才能建成呀”
顾况蕴没反应过来大舅为什么问这个,不过还是顺嘴答了,“现在不是已经封顶了吗,只剩下里面的装修了,所以很快的,大概下个月就能完工了。”
“那个,那商业街上的铺子是打算租出去吗租金贵吗是不是必须你们村的人才能租啊。”大舅又问。
顾况蕴越来越不懂大舅想说些什么了,“修起来的铺子当然要租出去,要不然村里靠什么赚钱呢!租金应该还好吧,不会很贵。当初修商铺,孟方知也说了要租的,村长也说了可以的,没说必须是咱们村的人才能租。”她一一回答了大舅的几个问题,“所以,大舅,你到底想说些什么呀”
大舅叹了口气,“大舅啊,是准备来长水村做个小生意。”
顾况蕴可总算明白大舅问了这么多问题的目的在哪儿了,“大舅,你不种地啦”
大舅在镇上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了,怎么突然想着要出来做小生意了,这是,有什么事儿啦!
大舅看了眼顾况蕴惊讶的神色,笑得有些忸怩,“嘿嘿,以前你外公外婆在镇上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他们一下不在了,心里越来越觉得不习惯了,我就想着搬来村里,也能经常照顾他们。”
“而且,最近镇上修的房子和厂子越来越多,环境也挺差的,种田也没什么意思,我就想着,来村里找间房子住。”
“大舅,还找什么房子住呀!就住到家里来不就行了吗”反正小别墅里房间还多,杨师傅和杨河都搬到后面去了,现在空出来好多房间。
大舅坚定地摇摇头,“这怎么能行,外公外婆来家里住已经够惹人笑话了,我们也来住,到时候人家会把我们脊梁骨都戳断的。住到出嫁的妹子家里,算是怎么回事。”
“我是想着,你们那些商铺,都修的是两层,是不是二楼就能住人,要是这样,以后我就和你舅妈住在二楼,一楼做生意就行。”
顾况蕴点头,“那商铺确实是那样设计的,二楼可以住也可以放货。不过,大舅,你们想做什么小生意啊!”
第413章 大舅要开店(四合一)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长水村种田手札 ”查找最新章节!
“我们打算开早餐店。”大舅说得十分郑重。
“早餐店”顾况蕴音量稍微放大,“大舅你什么时候有这手艺了,我怎么不知道。”
大舅种地多年,顾况蕴还从不知道大舅有这手艺,不过,早餐店好像也没什么难度哈!
但是,也不简单就是了。
“是你,是你大舅母的娘家,以前就做过包子、馒头卖,还有卷饼,熬粥的手艺也不赖,你大舅母以前就学着做过,手艺还行。我不是想着做个什么小生意吗,太复杂或者本钱需要太多的都不合适,思来想去就这个还行。”
“我看你们长水村也没什么卖早餐的铺子,到时候卖个包子、面条什么的,就开早上一会儿的功夫,赚点我和你大舅母养老的钱,也轻省。蕴妮儿,你觉得这个主意咋样”大舅询问她的意见。
顾况蕴点头,“这个主意确实可行,以前没有这个市场那是因为村子人没什么事做,赚钱少,想着节约一点,所以一般都不在外面吃。现在大家好多都有了工作,手里的余钱也多了,换个口味的早饭也是正常。还有来村里的施工队,我看他们经常都是在镇上买的包子、馒头,每次都能买几大包,要是以后村里有了早餐店,这些人也肯定会去吃的,都是潜在客户。”
大舅微微倾身,听得满面红光,真觉得顾况蕴分析得可以,“那这么说,蕴妮儿,你是觉得可行”
顾况蕴点头,“可以啊,不过,大舅,你和大舅妈要是来村里了,谁来带浩浩呀!”
大舅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有他妈呢孩子大了,该让父母操点心了,你可不知道,现在辅导他做作业可是个让人头疼的事,特别是林阳,每次去都弄得跟全武行似的,看得我脑仁疼,索性,眼不见为净。再说了,林阳都说了,以后每周上完辅导班后就让浩浩来村子里住。”
关于这点,顾况蕴暂时还不能同大舅感同身受,她现在只能祈祷,要是她以后有了孩子,不会因为辅导作业而搞到崩溃。
不过,现在网上确实看到许多这样的吐槽,辅导现在的孩子学习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顾况蕴是爱莫能助了。
“你们那店好租不”大舅又问了,毕竟他可不是村子里的人。
“这样大舅,等商铺修好了,我帮你去问问村长。”顾况蕴说。
她想,应该是没问题的。
“行,蕴妮儿,大舅要个面积小的铺子就行了,里面不坐人,外面能摆那种小桌子的就行。”林大舅知道,他这侄女说行,那就没什么问题,“还有啊,蕴妮儿,到时候早餐铺子总要上些小菜,什么萝卜、黄瓜这类的,大舅就在你这儿进,行不。你那山上菜种的好,客人也喜欢。”
“行,没问题。”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
......
接下来的几天,月亮湾里总是弥漫着肉粽的香味。
网店里知道月亮湾要上粽子的顾客们,都纷纷放弃在别处买的打算,在网店下了单。
许多人一买就是一百多个,把自家吃的和送亲戚朋友的都给买了。
毕竟,月亮湾出品,必属精品啊!
为着这一次的生意,顾况蕴还特意买了一台抽真空机器,就是为了延长粽子的保质期。
……
随园里的常客,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同杨老一样,都是些退休的老干部,或知识分子,家里的子女也个个有出息,虽然不算是家财万贯,但都是些有地位、有人脉的人。
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加上儿女的孝心,也能够让他们的退休生活过的十分滋润。
这些老年人,因为日子没有烦恼,过得顺遂,所以对于吃这个东西,总是格外地讲究、精致。
这样的人,我们一般称他们为老饕。
端午节要到了,想着每到过节随园都会推出不一样的美食,特别是端午节的重头戏—粽子,肯定会有能让他们眼前一亮的味道。
脑中幻想着粽子的美味,然后,他们便结伴去了随园。
结果一问,才知道,端午节随园里居然不卖粽子。
他们不卖,他们送。
……
尹老最不喜欢的,就是随园里那个看着笑嘻嘻,结果骨子里贼坏的小胖子了。
不过这次他居然说要送粽子给他,少见地,尹老被噎了一下,有段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