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听说会介绍这样的人给自己,叶纤红大喜。
“对了,小红。”戴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老领导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说振华最近身体也不好,问你能不能也弄些酒给他补一补身体”
他没有打电话过来,就是抛不开面子。
当爷爷的向孙女讨酒,实在太丢脸了。
好在今天小红有事求自己,他就趁机开口说出来,至少这样不会让小红多想。
“这个没问题。”叶纤红回答。“你什么时候派人来一趟就行。”
“那我现在叫人过来吧你在家吗”戴老一听,急急忙忙地问道。
几天没有给老领导回复,他心里也着急啊!拿了酒马上送过去,这样就完美了。
“行。”叶纤红回答。“我在家里等着。”
挂了电话,她进了空间,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酒瓶子,都有几百瓶了。
把存放时间最久的挑出来,拿了十瓶,准备让戴老拿去送人。
卫伯伯会在将来登顶,这酒能对他有帮助,叶纤红肯定不会小气。
想了想,她又拿出一坛自己泡的药酒,放在一起,等一会让人带回去。
怕他们没有正确服用,影响效果,她拿出纸笔,写下正确的服用方法,贴在瓶子外面。
过了一会,门被敲响了,原来是戴老派了两名武警战士过来拿酒。
叶纤红把酒小心装进他们带过来的袋子里,让他们一路小心。
送走他们,叶纤红安心地坐下来休息。
两天之后,戴老介绍的高级会计师来了,是一名叫傅展鹏的老先生。
叶纤红跟他谈了谈自己面临的问题,想听听他的意见,怎么样解决比较妥当
“如果你想走明路,那就得把帐查明白了。”傅老先生想了想,回答道:“警方是讲证据的,你就算能百分百确定是他们,只要他们把帐本烧了,你就别想定他们的罪。”
据介绍自己过来的人说,这个女孩子是戴老的干孙女,关系比亲孙女还好,他就抛下税务干部的架子,真心替她打算起来。
如果自己能帮她解决一些问题,那等于在戴老那里挂了号,家里的晚辈以后碰到什么事,说不定还能借一下她的力。
“谢谢傅老提醒。”叶纤红一听,顿时明白自己忽略了。
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做事不够细致。
当初把谢建奇派过去,就应该把帐封起来,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把证据销毁。
毕竟他们做贼心虚,很容易怀疑自己的打算。
何况谢建奇又是那种
第十四章抓人
第二天早上,叶纤红又带傅老进了公司,直接找到谢建奇,介绍两人认识。
听说傅老是来帮自己查帐,谢建奇大喜。
他现在最怕动了贺小容,公司的帐乱成一团糟,那下个月的工资也发不出去了。
有傅老这样的高手来帮忙,他就不用再担心这个。
至于这几个月的帐薄,他已跟会计单独交待过,让他每天下班后,单独锁起来。
如果贺小容想动手脚,只能提前暴露,并把注意力移到自己身上,只要她不傻,肯定不会干傻事。
这样一来,暂时不用担心帐薄被毁了。
叶纤红见谢建奇早有准备,放下心来。
后面的工作,自然交给两人去安排了,毕竟公司有问题的只有三个人,其它人还是服从谢建奇的指挥。
原以为这件事要几天后才能有结果,叶纤红也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谁知道当天晚上,公司下班后,谢建奇和傅老留在公司,把帐翻了翻,就把问题全部找出来了。
对叶纤红来说,这么多数据看一遍,就要花上几天时间。
而对傅老来说,哪些地方会出问题,在他面前,几乎是一目了然的事。
就连采购故意让人开多的材料价格,他也轻易地从刚开张那个月的采购单里,找到了原始数据。
这样一来,他们贪了多少钱,就全清楚了。
叶纤红接到电话时,还和胡向阳坐在客厅看电视,听说这么快就解决了,大喜过望。
让两人把帐封起来,第二天就去报案。
胡向阳在一边听到了,问怎么一回事
叶纤红把情况跟他说了说,胡向阳一听,非常意外。
看来苏思诗在管理方面确实不如小红,一家刚开没多久的家纺公司,就出了这么多的事。
第二天早上,谢建奇亲自去虞城公安局报案。
这是傅老给他的建议,像贺小容这种行为,派出所一般管不了,必须交给县公安局来处理。
因为胡向阳提前打过招呼,所以那边的动作很快,赶到公司后,三人就被带上手铐后带走。
公司里一片哗然,谢建奇把大家召集起来,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要大家安心工作,只要不违法犯罪,不会受影响的。
并根据这两天的观察,提拔了一个年轻人负责采购,让另外一个业务员负责销售工作。
两人莫名其妙被提拔并加薪,又惊又喜。
至于原先贺小容的工作,自然由傅老接手。
直到招到新的财务人员为止。
这件事能这样处理,叶纤红自然很满意,暗里奖励了罗叙一行,每人一千块资金。
担心诗诗姐受刺激,中间发生的事,她没敢说给她听。
等到彻底解决,她才去了一个电话,把经过说了出来。
苏思诗大吃一惊。
她最难以接受的是贺小容,自己这么信任她,居然干出这样的事。
好在小红及时发现并把问题解决了,否则等几个月后自己回来,说不定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要知道有些行为是会相互影响的,有人看到别人贪公司的财物没事,觉得见有机可乘,也会跟着做。
慢慢地像某些国营企业一样,大家都把单位的财产当成自己家的私产,想拿就拿,这样一来,公司不倒闭才怪
“现在我让谢建奇在负责那一块,你就安心养胎吧!”叶纤红安慰了一句。“只要你们母子三人平安,其它一切都不重要。”
“我明白了,谢谢你。”苏思诗只能感激地道谢。
公安局的行动也很迅速,在傅老提供的证据面前,三人很快就交代了犯罪事实。
除了钱被追回,三人也被判了十五年至二十年徒刑。
叶纤红知道后,就
第十五章购厂招人
叶纤红原本打算在家呆几天,好好陪陪诗诗姐,谁知道第二天乔昌智打来电话,说她要长的倒闭电机厂找到了,对方的出售价格也很低,让她回去拍板拿主意。
她只好告诉爸妈和诗诗姐,赶回虞城。
到了公司,才知道那家企业并不在工业园区,而是在柏厦镇。
那里的位置偏僻了点,买下来后,土地升值的潜力小了许多。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这里离苏家的电机厂非常远,不会引起宋卫国他们的注意。
和乔昌智一起来到工厂,见到了那个倒霉的老板。
对方是一个三十不到的瘦高男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自己创业了。
想来父母也不是普通人,否则他不可能有钱办工厂。
坐下来一聊,才知道对方大学毕业后,在镇中担任物理老师,受辞职下海创业潮影响,也辞了教师工作,成了其中一员。
没料到三年过去了,工厂依然还在亏本。
这让他心力交瘁,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快刀斩乱麻,把工厂卖了,还清欠债,继续回学校教书。
在老板的陪伴下,叶纤红到车间转了转,发现不管是厂房还是车床磨床等设备,都还有九成新,如果现在买下来,只要招好工人,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对方开出的价格,确实像乔昌智说的并不高,叶纤红再次确认了工厂的固定资产,同意买下来,让乔昌智和对方具体谈购买事项。
担心里面还有陷阱,她打电话请傅展鹏傅老一起来谈判,他对数字和合同比较敏感,不用怕对方动其它手脚。
由傅老在,速度果然快了许多。
一直忙得下午三点,才把合约签好,乔昌智跟对方派的代表去相关部门办手续,这家工厂已归叶纤红所有。
“那些工人和管理人员,明天会过来领工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过来看看,留一部分下来。”瘦高的老板好心建议道。“这些人大多是我招进来的,工作能力大多不错。”
说完后叹了一口气:“是我太高看自己了,以为有能力管好一家工厂,没想到反而赔了二十多万。”
好在这些年父母有不少积蓄,否则这个家要被自己拖累死了。
“谢谢你,那我明天过来看看。”叶纤红回答道,又颇有感慨安慰道:“这几年成千上万的人下海经商,真正能成功的,估计还不到十分之一吧大多数人被海水淹死了。”
这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她已经没有印象了。
至少面前的年轻人还是幸福的,就算失败了,也能爬得起来。
换了个普通人,欠下这么多债,估计一辈子都要毁了。
第二天上午,她和乔昌智来到工厂,准备面试工人。
那个瘦高的老板大概也跟他们说过了,所以领了工资后并没有离开,留在工厂等她来面试。
叶纤红也不怕麻烦,跟每个管理人员都认真聊了聊,看有没有被埋没的人材。
最后她失望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老实肯干,管理能力却严重欠缺,说得夸张一点,像是一群年轻的书生,有想法,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说,这些人跟年轻的老板都是同一类人,这可能也是工厂失败的原因。
管仓库、搞品质、管财务这样的性子肯定没问题,但是搞业务、抓生产、跑采购肯定不行了。
最后叶纤红留了几个自认为还能调教的管理人员,其它的都放弃了。
倒是工人大多不错,她大半留了下来。
把他们放回去后,让他们一星期后回来上班。
留下乔昌智继续跟他们交接,叶纤红开车回家了。
 
第十六章电机厂订单
自己手下几家工厂,管理方式几乎都一样,就是自己尽可能地放权,让他们在自己划定的范围内,一言九鼎地行使权力。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职责明确,每个人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不用担心出错。
就算错了,也是老板的制度设置有问题,不会怪到他们头上。
如果能从那边调人过来,把管理方式带过来,时间久了,这边的管理人员,也能慢慢地适应自己的要求。
可是谢建奇现在被自己调去家纺公司了,如果再调走管理人员,就会人手不足了。
叶纤红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从那边调人。
第二天早上,叶纤红来到公司,和乔昌智商量电机厂那边的管理问题。
“我们的人才储备还是严重不足啊!”叶纤红叹了一口气。“如果手里多几个管理人员,就不用这么苦恼了。”
“那是你扩张得太快了吧!”乔昌智无奈地回答。“才一年多时间,你现在手里有几个项目了——”
正常情况来说,像她这样一个女孩子,能有一个美容项目就不错了。
毕竟这个项目,就包括了一家美容店,一家瑜伽馆和一家中医理疗店了,加起来一年就有五十万净利润了。
她倒好,还开了两家铝制品厂,余杭虞城各开一家服装厂,一家家纺公司,现在还要开一家电机厂,这摊子也铺得太大了。
“我也没办法啊!”叶纤红装傻。“这些都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行业,现在如果不抓紧布局,错过了最佳时机,想进入就难了。”
这些项目,真的是前世虞城最有价值的项目,叫她舍弃任何一个,她都会觉得心疼。
“那当我没说。”乔昌智见她耍赖,只好无语地耸耸肩。
他并不是很理解自家老板的急迫心理,似乎很担心错过机会。
问题是经过她的布局,他发现能赚钱的项目实在太多了,根本没必要这么贪心。
“要不,我们办个专场招聘会”叶纤红提议道。
前世一些大型企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大型招聘会,给集团输入新鲜血液。
自家虽然都是些小鱼小虾,但是只要工资给得起,还是会有人愿意来自家干吧!
“这个当然没问题。”听到自家老板又说了个新名词,乔昌智眼前一亮,点了点头。
现在公司虽然布局杂乱,给人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感觉。
等到全部搬进新工厂,重新规划过后,感觉就不一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