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到时每家企业,规模都会扩大,现在提前把人招进来,并加以培养,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那你等一下写个招聘启事,发到电视台。”叶纤红见他也同意了,立即把这件事安排下去。“收到报名表后,你让办公室初步筛选后,再审核一下。觉得不错,我们再好好面试一下。”
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免得电机厂开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而乱成一团。
至于业务订单,她反倒不是很担心。
回头跟胡向阳说一下,让他把朋友召集起来,跟大家说一下情况,相信每个人手里都有相应的关系网,帮她弄些订单度过初期,应该没问题。
甚至可以找一下戴老,他手上的路子就更多了。
对戴老来说,插手机关人事,会相对麻烦。
这些经济方面的真的是小事,他肯定不会介意帮自己的。
“除了电机厂那边,其它管理人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这个必须明确下来,否则没有针对性,招不到合适的人。
“招电机厂的厂长、采购主管和业务主管,这几个职位必须有相关的行业经验。”叶纤红想了想,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它储备干部,条件可以放宽一点,只要是25到40周岁,高中以上学历,都可以谈谈看。”
&
第十七章肖东胜的电话
“是啊!”叶纤红回答。
心里觉得意外,这件事上午才跟胡向阳说过,怎么这么快就传到余杭的肖市长那里了
“你一个月能生产多少电机”肖东胜又问。“我帮你联系了几家需要用到电机的企业,就看你能吃得下多少订单了——”
“谢谢肖市长。”叶纤红听说他一个人就能帮自己把业务全部搞定了,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
虽然有信心接到业务,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结果,这让她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叫我肖市长”肖东胜笑道。“你现在已经跟胡向阳订婚了,应该叫我大表哥。”
“那谢谢大表哥。”叶纤红再次道了谢。
“小红,你别客气。”肖东胜语气轻快地叫道:“比起你对我的帮忙,我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余杭已经正式推出西湖免票计划,林省长最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
刚开始因为门票收入的减少,对余杭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天气转暖,游客增加,当地的宾馆、酒店天天爆满,出租车生意更是忙得没一刻休息时间,连带着商场卖的当地特产,也卖断了货。
西湖边天天游人如织,把从事第三产业的商家乐坏了。
省委省政府接到这些反馈,才知道西湖免票行动,真的让余杭这座古城,重新焕发了生机。
特别是新一季度的旅游相关数据出来,余杭已成为全国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震惊了所有人。
肖东胜作为计划提出者,自然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政绩。
林省长作为具体推行者,也因为工作魄力,在中央领导那里挂了号。
大家都私下觉得,他早晚会进入中枢。
“那行,我就不客气了。”叶纤红想了想,觉得以她跟肖家的关系,确实已经非常紧密了,没必要再说客套话。
“还有一件事,我想问一问你。”肖东胜见她从善如流,也很高兴。“虞城现在不是大棚蔬菜搞得特别好吗你说余杭郊县,要不要也搞这个”
这件事他以前其实问过叶纤红,只是那时问的目的和现在问又有不同。
余杭是省级中心城市,周边郊县的行政级别,比虞城高一级。
万一林省长像大家猜测的那样,调到了中央,他这个秘书,最大的可能就是下放到下面的区里,所以他想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这个很难说。”叶纤红想了想,一时不知道怎么建议。“搞大棚种植当然是好事,能很快就让当地农民富起来,当地领导也能获得政绩,但是容易被别人模仿。”
毕竟大棚种植,没什么技术含量,她会推广这个,是因为自己有空间。
等蔬菜种植被周边的人模仿了,她可以推出品质高于普通农作物的品种,让大家种植,走精品路线。
像她提供的草莓种子,就比别人种出来的要好。
以后包括西瓜、黄瓜、番茄、茄子这些,她都可以借父亲的大棚,专门出售种子和秧苗。
既赚了钱,又让家乡人民不至于被周围农民模仿,而赚不到钱。
“哦。”肖东胜应了声,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他在仕途也是有野心的,不希望像叶纤红说的,只是获得短时间的政绩,这样的话,离开后会被当地百姓骂的。
“余杭做为省级旅游城市,如果表哥想让郊县的老百姓致富,我倒是建议你换一个思路。”叶纤红提出了一个新想法。“这件事如果做好了,比种大棚蔬菜有前途得多。”
“怎么做”肖东胜一听,焦急地问。
小红真的是天才啊!脑袋一转,就是一计,比诸葛亮还要厉害,为什么自己想不到这些呢
&n
第十八章柏厦新镇长
挂了电话后,叶纤红非常兴奋,又给乔昌智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他不是对自己开电机厂没信心吗现在订单多到做不完,他应该放心了吧!
“叶小姐,既然订单这么容易得到,我们是不是应该扩大规模,现在这样小打小闹,太浪费了。”乔昌智听到这个好消息,也非常激动。
他做为叶纤红手下首席执行官,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毕竟大多数工作,都是老板开开口,他要跑断腿。
电机厂下星期马上要开工了,如果没招到业务主管,以后接不到生意,那就麻烦了。
现在这个最大的困难解决了,他也可以松一口气。
生产方面有那些老员工在,反而问题不大。
“先招到人再说吧!”叶纤红照例不会本末到置。“等工厂顺利开工了,我们再考虑是不是再买一家工厂,还是在新公司那边,另辟一块地造电机厂,然后把柏厦的工厂也搬进来。”
叶纤红一直觉得不管做什么生意,先把班子建起来再说,有了这个基础,再考虑扩大。
绝不能犯其它私人小厂老板常犯的错,因为有了订单,所以急着扩大生产规模,然后因为管理能力根不上,生产效率低下,报废损耗严重,品质低下,最后工厂越做越艰难,直到倒闭。
她的做法是,先练好内功,只要工厂管理规范,员工认真负责,产品质量稳定,不怕没机会赚钱。
“我明白了。”乔昌智刚才这样说,只是一时冲动,现在已经恢复了冷静,自然明白叶纤红这样做的好处。
晚上胡向阳下班回来,说起今天的事。
“温俊已经家里打电话,估计会有一些好消息,姜皓也答应帮忙,赵大成也给家里打电话了,相信明天就有消息了。”
“哦。”叶纤红笑着应了声。“替我谢谢他们,刚才你大表哥打来电话,说订单的事,他已经帮忙解决了,只要我们的业务员过去,随时可以签供货合同。”
“咦他的动作倒很快。”胡向阳惊讶地笑了。
看来是小表哥肖东灿打电话通知的,难怪他当时没出声,原来已经有了准备。
“对了,那个梁德平被抓后,现在谁是柏厦镇的镇长”叶纤红想到自己有企业在柏厦辖区,好奇地问道。
电机厂只是小企业,跟当地政府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不过总得提前做准备。
“那个人你应该认识。”胡向阳神秘地回答。
“是谁”叶纤红想了想,没有头绪。“我才认识几个人,不可能是周承德吧”
周承德现在是老家陈溪乡的乡长,还是她去年帮他从市里调出来,运作到那里,不应该这么快就升到镇长的位置。
何况他如果升职了,肯定会跟自己说一声。
“当然不是他。”胡向阳见她确实没有方向,这才说了答案。“是段俊希的父亲段利剑——”
段俊希是谁他肯定记得很清楚,是他刚认识小红时,她的相亲对象。
两人差一点还成了一对,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是他——”叶纤红也非常惊讶。“他不是组织部副部长吗怎么调到镇上了”
又一想,这两个职位虽然级别一样,但是工作性质不一样。
组织部副部长,很难升到正职,因为组织部长权力很大,往往是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了。
而镇长升到副市长,却容易得多了,难道他调到镇上,是想走这条路子
“他不是跟杨市长成了亲家吗”胡向阳天天在市府办公室上班,里面的门道很清楚。“杨市长很早就投靠了谢书记,这次想来是谢书记准备提拔他的亲家,所以给了他这个机会。”
“看来他真的是到镇上过渡一下。”见自己没判断错,叶纤红自言自语道。
&
第十九章会面
吃了中饭,休息了一会,等到一点半,她才出发去柏厦镇政府。
路过那家新买下的电机厂,她停下车子。
工厂的大门已经关上了,估计乔昌智已经办好转让手续,就等一星期后,工人到位,重新开工了。
原来挂在大门边柱子上的木制厂牌,已经被拿走,就等她这个新主人,再挂上新的厂名。
取什么名字好呢总不能继续像以前一样,随便取一个就算了。
叶纤红坐在车里,仔细思考起来。
前世国内出名的电机企业,除了虞城本地的卧龙电机,还有中山的大洋电机和香港的德昌电机。
德昌电机五十年代就成立了,卧龙电机晚一点,是九十年代建立的,大洋就更晚了。
不过用别人的名字,总归有点夸张了,还不如自己取一个。
忽然想到微电机又叫马达,自己姓方,就叫方达电机厂好了。
拿定主意,她看了看时间,离二点只有五分钟了,于是开车离开,驶进镇政府。
问了门口的门卫大叔,叶纤红走进政府办公楼,准时走进二楼的镇长办公室。
“叶小姐来了,请坐。”段利剑已从儿子那里知道她会过来,这时已等在那里了。
引着她到转角沙发上坐下来,自己则坐在她侧面的椅子上。
前任镇长为什么会砸饭碗,他早清楚了,所以看到叶纤红时,他的心情非常复杂。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后悔自己目光短浅,居然禁止儿子跟她恋爱,错过了一桩好姻缘。
否则说不定都不用来镇上过渡,就能直接调进市政府了。
“段镇长你好。”叶纤红坐好后,客套地叫了一声。
对面前这个男人,她其实还是感激的。
刚重生时,她没有任何人可以求助,而他既帮堂哥和小姑解决了工作问题,又让段俊希跟自己断绝了恋爱关系,等于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今天请你过来,是想请教一下关于把柏厦镇,建成中国伞城这件事的操作方法。”等办公室的行政人员给叶纤红泡了茶,段利剑才说明了这次请她来的目的。
他这次调到柏厦镇担任镇长,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以此为跳板,调入市政府担任副市长。
不过亲家杨振华却告诉自己,不管是谢书记,还是罗市长,都准备在今年推出一个大项目,就是把柏厦的制伞业,重新梳理一下,扶持一批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出色的企业做为骨干,做大做强这个行业。
等到时机成熟,再到轻工部申请柏厦成为“中国伞城”这个称号。
如果这件大事干成了,那全市上下,所有相关领导,都能获得一份厚厚的政绩。
这也是谢书记同意把他调过来的原因,毕竟想成功,需要一位指挥得动的镇长,而他跟杨市长是亲家,等于也是他的人。
所以他调来柏厦后,这段时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搞调研。
发现柏厦确实有非常久的制伞历史,而且大大小小的制伞企业,竟然超过一百多家。
年产值超上百万的,也有十多家。
有这个基础在,只要好好引导一下,还真的能实现这个目标。
不过不管是谢书记,还是罗市长,都把叶纤红看成是总设计师,要他先听听她的计划,再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
段利剑也从各个渠道知道了她的神奇,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让儿子出面,把她请了过来。
“这件事我跟谢书记和罗市长都详细讲过,既然段镇长有兴趣,那我就具体说一说。”叶纤红也没拒绝,把自己的工作思路,一条条讲了一遍。
段利剑边听边点头。
客观地说,叶纤红说到的方法,确实比自己想到的完善和更有操作性。
听到后来,他索性站起来,走到办公桌拿出笔记本,把重点一一记下来。
叶纤红见他居然抛开面子,记录自己说的话,倒是
第二十章面试
这天下午,乔昌智打来电话,说他审核后,手里还剩下二十多个报名者。他觉得各方面都不错,问她什么时间有空,亲自看一看
“居然还有这么多”叶纤红欣喜地叫道。“那你安排时间吧!反正这两天我都有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