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创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古董儿
这是朱元璋的意思,甚至不曾和众将商议过。当然,送信的是锦衣卫的兄弟,王小十自然对这一清二楚。
其后的一段时间,两方仍旧是摩擦不断,却谁也不曾有太大的动作。朱元璋送去的那封信,好似石沉大海一样,张士诚一方许久不曾回应。此间历时数月,只怕对方多半已经拒绝了朱元璋的提议,或是根本没有将朱元璋放在心上。
对此,朱元璋心底也很恼火,却从未跟人表露出来。不过他随后便下令,命徐达个常遇春两人展开了还击。
连同汤和所部在内,十数万人向东而进,大败张士诚部于龙潭,逼迫张士诚不得不回防平江。
这场大战,徐达的军士才能得以展露出来。同时,也算是令朱元璋大大的扬眉吐气。应天城中,一片赞誉之声。
而就在这被赞誉声所淹没之处,王小十却是无事闲居在家中。
锦衣卫中,情报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这次对抗张士诚的战斗中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至于王小十自己,更是显得一无是处。他即不能如徐达那般统兵布阵,又不能像常遇春那般的跨马厮杀。最近这几次议事,朱元璋甚至都没有派人来通知他,似乎已经将他排斥在了朱元璋的军事集团之外。
 
第八十六章 天威难测
“是刘先生!”与方孝孺、胡定邦迎面撞上的正是刘伯温其人。
“二位将军,王将军可在”
“在、在。”
刘伯温拱了拱手算是还礼,便进门去寻王小十。此刻,王小十已从藤椅上站了起来,想是倚靠的有些累了要活动活动筋骨。
“王将军好自在啊。”
王小十一回头。“刘先生莫非日子过的不顺心”
“哈哈……”
“哈哈!”两个人都是一阵的笑。而刘伯温却随后摇头道:“若说应天府的将帅之中,就要数着王将军洞悉时事最为明达啊。”
“哪是什么明达,不过是有些累了,在家中偷懒罢了。”王小十叫道:“给刘先生上茶。”
王小十可算是闲居日久,最初时还有几人到家中看望过他。其中,多像是徐达、常遇春等这些老兄弟。可后来,随着徐达和常遇春那里战事吃紧,就连花云驻兵的太平也日益加紧驻防,使得这些老兄弟们都不似王小十这般空闲。于是乎一来二去之间,王小十算是彻底的“清闲”了下来,以至于许多人怕是都将他给忘了。
“自打大帅称了吴国公之后,王将军就闲居在家,对外面的事情可还知道多少”
“不多,却也不少。时不时的,方孝孺他们就会到这里和我说说话。”王小十知道,似刘伯温这样的人,跟他说慌是没有用的。而且,王小十也没必要说谎。即便今日的事情没有被刘伯温撞见,可方孝孺两人来往都是光明正大,也不怕被人传扬出去。
刘伯温接着道:“大帅自称吴国公后,跟随身边的这些将帅们具有封赏,却只是赏了些金银,连官职都没有调整。要说升了官的,就唯独李善长当上了一个大都侍。”
王小十就知道,刘伯温今日来此绝对不是闲聊这么简单。“先生有话就请直说。在我这里没有太多顾忌。”
刘伯温道:“王将军快人快语,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如今外面传言纷纷,都说将军惹得大帅不快,才被冷藏在了应天府中。连带着锦衣卫的那些兄弟们,也每每的不受待见。”
“先生觉得这话是真”
“无稽之谈。”刘伯温道:“不过,大帅有意敲打将军却是真的。学生曾听闻,大帅有意指婚你与小羽姑娘,被将军三番两次的推据。只怕,源头出在这上面。”
“恩”连王小十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层。“和小羽有关系不会。”
刘伯温道:“将军可曾见过大帅的外甥”
“李文忠见过几面。那小家伙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很得大帅喜欢,如今正在常遇春的帐下效力。”
刘伯温道:“李文忠的母亲,正是大帅的亲姐姐。虽然已经早丧,却和大帅感情深厚。巧了,小羽那丫头长得就如李母年轻时一般,故而大帅对待小羽,就将其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而小羽又倾心于你,你说大帅心底会舒服吗”
这么好一通的弯弯绕绕,若不是刘伯温替他分析,王小十只怕想破了头也不知会有这么一遭。
“大帅敲打于你,正是为了小羽的事。他希望你们二人结成连理,好给小羽这丫头一个身份。不然,她终归是个丫头,同时也能随了小羽的心思。”
王小十回想道:“不光是大帅,徐达也和我说过这些。不过他们都像是随口一提,我也没当真。不会,大帅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搁置我在这。”
“为上位者,天威难测啊!”刘伯温一通意味深长。“王将军,还是早些随了大帅的心思吧。”
“天威难测”难道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养成了后世那番猜疑、寡恩的性格
谁也说不准。人总是会变的,尤其是在一个人经历了贫富的巨大差异之后。照比另一个时空下,这里的朱元璋,因为王小十的到来,和其中的推波助澜,使得起义的路上一帆风顺的多。而对此,也会使朱元璋改变的更多。
一切的一切,包括朱元璋的性情,都超过了王小十这个后来人脑中的认知。今后的路,自然也越发凶险。
“除此之外,可还有办法”
“将军此言,是不打算取小羽姑娘了”
王小十道:“我也不清楚。我对小羽,从来没有过那样的感情。”
刘伯温道:“大帅要听的不是这句话。总是你没有情,可小羽姑娘有意。大帅如此着急的催促你们,就是怕你王小十日后位高权重,而看不起小羽这丫头的出身。纵使您将来要取上三妻四妾,可小羽姑娘却也必须是大妇!”
“你这话怎么有些拉郎配的意思”王小十被说的脸一红。三妻四妾,刘伯温这话说的可真是诱人啊。
这个世界,可真是因为王小十的到来而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一本正经的朱元璋,会为了一个小丫头的亲事而不惜玩弄手段。而刘伯温这个智谋百出的奇人,竟也会苦口婆心的开导自己的“婚姻观”。一时间,王小十不禁有了一种全世界都围绕着自己的错觉感。
&nbs
第八十七章 重要任务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朱元璋请自己吃饭,便不得不重视。
在经过了刘伯温那番话的提点之后,王小十虽然不觉得朱元璋会有刘伯温所说的那种心思,但他却在家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连朱元璋待会儿要说的话,王小十都猜想了一遍,并且一一准备好了说辞。
自觉万事俱备,天色就已经黑下了。王小十穿戴整齐,却也不需要刻意的打扮,就此出了家门。
街面上,如今已能看到几分生气。这半年多来,李善长将应天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实在是功不可没。对此,朱元璋也是好生勉励了一番。
期间还有一件趣事,王小十却是不曾知道。
应天府、滁州、和州等地都在朱元璋的控制之内。而各个郡、县官吏,也大都是当初的地方官吏。朱元璋手下的人才不多,自然没有将这些人统统赶回家去,而是仍旧留用。
而李善长处理应天府政事,也难保不会和这些地方官吏打交道。其中有办事得力,性情又和李善长胃口的,他便在朱元璋面前举荐,想要调到身边听用。而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坐的很绝。非但不曾答应,反倒是将这些人直接贬黜回家。
自此,李善长平日办事更为小心。因为他清楚,下面的在这些官吏们不合心,朱元璋只不过“开除”罢了。可自己若是哪里惹到朱元璋不快,只怕就不是这么简单能够脱身了!
地方上的官员一时间空缺数人,自然要李善长多费心。他非但不敢有丝毫抱怨,反而比从前更为卖力。可见,是真怕了朱元璋。
同时也能足以说明,朱元璋已经不是王小十最初认识的那个朱元璋了。他照比当初经历的更多,也更有手腕,更有城府。
对于这件事,王小十是丁点不知。他是真不知道。这段时间,王小十可算是闭门清修,根本不理会外面的事。而方孝孺两人时不时过来也没有说过这件事。
王小十当初就有严令,不许他们打听朱元璋手下这些将帅们的事,自然也包括李善长。为的,是怕过早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惮。
当初李善长初到滁州,王小十的确派人监看过他。但那时与现在不同,李善长首鼠两端,是朱元璋不放心。现在大家在同一条船上,彼此还是留些颜面的好。
王小十可还记得,历史上的锦衣卫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是有监督百官之权的。正因为这权利太大,才令锦衣卫历任指挥使几乎没有善终的。但如今王小十来了,他就要改变这一切,让锦衣卫“有始有终”。
同时,也是让自己脚下的路有始有终。
地方到了。朱元璋的王府门前有军士站岗。许是早有吩咐,见王小十来到,连通报也未曾通报一声,就放他进去了。
进门有人引路,带着王小十直接到了后宅。庭院里,朱元璋一身短衬衣服,半光着膀子,怀中抱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自然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
“大帅,末将来迟了。”
“小十啊,不要那么见外。今日没有外人,你我兄弟就像走亲戚一样。今天哥哥请你吃顿便饭。”朱元璋把朱标递给用人。这小家伙乍一离开了父亲,立时闹了起来。是用人哄了好一阵子,才错开了他的注意力。
王小十道:“大哥喜得贵子,倒是当兄弟的都忘了备上一份厚礼。”
两人到屋子里落座。
“小十,听说你最近赋闲在家,可是觉得累了”朱元璋问道。
越是如此,王小十越是想起了刘伯温的那句“天威难测”!自己赋闲在家,还不是这朱元璋一手造成的,怎么又说是自己累了呢
心底是这么想,可王小十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是啊。”
“大丈夫生正逢时,怎么能贪图安逸”朱元璋的脸色又是好一通转换。“不过,我听说你在家中每日粗茶淡饭,也不出外招摇,更不与邻里争执,做的很好啊!正是给了这帮兄弟们做个好表率。”
现在,王小十已经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好还是坏了。
朱元璋道:“应天刚定,镇江那里有几经大战,应天府库还不足以让我们大肆挥霍。为此,我曾严厉斥责过哪些整日只想着花天酒地的将领们。”
“大哥英明。”王小十还能说什么。
“和兄弟你相比,大哥都要自愧不如了。而要说能够跟你一比的,也就是要数刘伯温了。”
“是啊、是啊!”王小十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朱元璋,仍旧拉着他唠家常。“小十,最近我正准备让汤和领军南下。如今张士诚退归平江,我们正好趁机占据些地势。“
“全听大哥做主。”
朱元璋又道:“还有啊,我那个外甥你见过了吧。这小子在常遇春的军中混得个风生水起。连常遇春都说,这小子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
“最近,我那侄子也找了上来,叫朱文正。我准备把他放到汤和的手下,跟着混上两年。说不准,又能添一个将才出来。”
王小十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后世的将帅之才,自然也离不开朱元璋的倾力栽培。朱元璋这人,虽然后来对待这帮老臣手段狠辣,可他对待自己这些子侄,包括收归麾下的这些义子都十分器重
第八十八章 擅闯军营
也不知王小十此时是否注意到了,这个沐英又是后世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沐英自幼丧父,母亲在带着他逃难到滁州后也撒手人寰。为此,沐英自小就十分聪明,行事、言谈都颇具几分大人习气,朱元璋待他并不比自己的两个子侄要差,反而更为看重,所以才特地将他安排到王小十身边。
同样的,此时可算是相互辩证。若非是朱元璋仍旧对王小十万分信任,也不会点名让沐英跟着他多多学习。
当然,同行的自然也少不了小羽那丫头。朱元璋说的好听,是怕沐英年纪小,路上没人照顾耽误了王小十的事,才让小羽来看着沐英这半大的孩子。可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还不就是朱元璋有意撮合这两人,让他们一路上能够多多的相处。
一行人速度说快不快,说慢却也不慢。数日之后,便到了镇江。再向前出了镇江,就算是张士诚的地盘了,往后的路上也要更加小心才是。趁着仍旧在自家的地面上,王小十打算在镇江休整一夜,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再上路。
同时,王小十也有私心在内。他还想着,常遇春奉命守在镇江,自己这趟出门却也不急,若是路过镇江都不看上他一眼,只怕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看天色尚早,王小十吩咐方孝孺去联络城中的锦衣卫暗哨,自己则是只带着小羽和沐英两人去军中拜访常遇春。
常遇春的大营就扎在镇江城中,看着城中巡逻的卫兵越发密集,就能够寻到大营坐落的地方。
沐英小小年纪却也奔波日久,连日来行路非但不感觉累,倒像是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又加上听说要到军营去看一看,更是一路上兴奋的恨不得跳起来。
辕门外,看守不过两名兵丁。看样子常遇春很自信,不相信有人敢擅闯自己的大营。
“什么人”门口的军士挺枪而立。
王小十道:“通报一声,就说王小十有事求见你家将军。”
“王小十是谁没听说过。”显然,这两人并没有丝毫要进去通报的打算。
王小十还没觉得什么,小羽这丫头和沐英却都已经愤愤不平起来。
“这是我的名帖,送进去你们将军自然知道。”王小十递了过去。军营之中纪律森严些也是应该,王小十并不觉得什么。他只是庆幸,自己还带了一份名帖。
也算是朱元璋那日请自己吃饭的事给王小十提了个醒,不然他哪里会注意到这些。
门口的军士也算是尽职尽责,将名帖递给了营寨中的士兵,便继续在门前看守,一副谁来也不买账的架势。
于是乎,三人便顶着午后的日头,傻愣愣的站在辕门外。
这一等,时间可就是过去了大半个时辰。王小十心下也在纳闷。按说常遇春见了自己的名帖,就算有事不能够亲自相迎,也应该派人接自己进去才是,怎么也不应该将自己凉在外面才是。
常遇春不似旁人,不会因为朱元璋冷落了自己就抱着有色眼光来看待王王小十。他们两个是一起投身义军的兄弟!
王小十还在等,可沐英这小子却是耐不住性子了。他冲过去一把便拉住了刚刚送名帖到里面那名军士的衣领。“叫你们将军出来,不然小爷踢平了你这辕门。”
性情本是天生。纵然沐英心智比寻常的孩子成熟,却也难掩年轻人的傲气。王小十还想拉住他,可转而却又觉得,让这孩子闹一闹也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