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创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古董儿
“老四”这四个大汉先是一惊。因为他们见过了老十的信,信上写明,郡主被张名鉴劫走,而是老四追了上去。难到说,郡主被救了回来,而老四却因此重伤了
他们弟兄十八人,虽不是同父、同母所生,但在很小的时候就先后被思汗飞所收养,更是在思汗飞的教育之下,亲如兄弟一般,如人之十指,十指连心。
他们还以为是兄弟中的老四受了重伤,也顾不得再与这店主人闲谈,连忙冲了进去。
一进了院子,四人就被一个年轻人拦住。这是方国珍手下的年轻人,素来骄横的很。“什么人,竟敢随意乱闯”
而这兄弟四人却是不管他是何人,其中一个便抽出了腰后的弯刀,抵在其脖子上。另外三人,则是一股脑的冲进了屋。
“是你”他们见到的却是方国珍。
当中的这间正房,却是当时那白衣的郡主所住的房间。只不过而今房顶塌陷了一个大窟窿,墙壁倒塌,房门掀飞,已经破落的不成个样子,就被那老十让给了方国珍,又为郡主另外安排了一个房间。
而今,他们兄弟闯进来,自然是要先进这当中的正房。“方大人不前方大人还在大都,怎么转眼的功夫就到了这里”他们兄弟是元顺帝御前护卫,在方国珍朝见元顺帝时都在场。
“原来是一场误会啊”方国珍道“在下是来请郡主回往大都的。”
“郡主可好”
而这时候,那蒙人的汉子老十听到了声响,从另一间房中出来。“大哥,你们来了”老十道“还有老三、老五、老六”
按说起来,这汉子排行老十,该是比这些人都要小才对,他应该每个人都称一声“哥”。可他却偏不,却只管这老大称呼一声“大哥”。而他们其余兄弟之间,则是一律按照排行来称呼,只是在前面加上一个“老”字。
长兄如父,在他们这个后组成的大家庭中自然应当尊重,否则就乱了规矩。而其他人之间如此的随意称呼,非但是不曾冷落了兄弟之,反而是在这随意之中更显得亲近。这亲近透露在,一得到了消息,四人就远路赶来,生怕老四与老十两位兄弟受苦。
“老四呢老四怎么样”
“老四没回来呢。不过老四素来稳重,不会出事的”
听罢,老大放心下来。如此当说明,老四目前还无事,那个被背回来的重伤之人也并非是老四。“听说有人受了伤,是郡主吗滑寿神医正在赶来的路上,不耽误事吧”
滑寿神医就在京城,负责救治王英。而这次是老十的一封信,将其叫了过来。这兄弟四人一路乘快马而来,那滑寿不过一个医生,自然是无法跟随,只能随后乘车慢行。
“你们来看。”说着,老十将这兄弟四人带去。就带到王小十原本的那间屋子中。此刻,屋子血腥味很重,重的刺鼻。边,刘伯温正忙着为王小十诊治,而小羽则是神色惨白的靠在边。
而最令这几兄弟称奇的是,郡主一单薄的衣裳,外面披着大氅,也在屋子里。她就站在那,眼神一闪不闪的盯着王小十。
几人更是奇了那四人倒也罢了,而老十可是跟着郡主边许久,却从未见过其这幅模样。就算病上躺着的是察罕帖木儿,她的老子,却也没见郡主如此的关切过。
不由得,几人心底都暗暗的叹了一声。“看样子,这疯丫头是真的长大了”老大冲四人使了一个眼色,就接连出了屋子。“老十,那人是谁”
“原本是一行过路的客人,去往大都求医的。后来有人闯进来要劫走那个小丫头,而后那刺客被bi)逃到了我们屋子里,又稀里糊涂的劫走了郡主,另一个歹徒又带走了那个残废的人。而后,
第二百零八章 救人(2)
细寻一周,倒是能够看到破庙中打斗的痕迹。房顶崭新的坍塌还在,仿佛能够从这其中看出当时的战况。只不过,而今庙中已经是人去屋空,再也见不到活人的踪迹。
他们去哪了这兄弟几人也想问。
镇子上,王小十的病势再一次被压住。不过看刘伯温一头冷汗,想来王小十的病堪忧。
“刘先生,小十怎么样了”
“还好,有惊无险。不过也就这一次了”刘伯温道“经过这般折腾,王将军气血亏损严重,若不及时救治,怕就不好了”
而后,刘伯温不再开口,就盘膝坐在椅子上,闭目凝神。或者说是在调养内息。而今,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到了,余下的事就只能是静听天意了。不过刘伯温也同样相信,王小十福大命大,当能得到老天爷的眷顾。
小羽到边,替过了刘伯温的位置。她就见着,王小十许是上疼痛难止,额头上不住的渗出汗水。她就用温水浸透了手巾,慢慢的、轻轻的擦拭。小羽的眼珠子红红的瞪大了一夜,好似期间连眼皮都未眨过一下。
终于天亮了,人也醒了。可方国珍却是在这四下漏风的屋子里一夜未眠。但他的精神一样的好。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安于享乐的人,他还有大事要办
方国珍出了屋子,到了郡主的门前。“郡主下官方国珍,奉王爷之命请郡主回大都去。”
在其旁边的那间屋子,蒙人汉子老十适时的出来。“方大人,这天色尚早,你也不让郡主好生歇息一下再者说,我们刚从大都出来,王爷怎么会急召郡主回京呢”
“非但是王爷急招郡主回京,同时也是陛下命郡主回京”方国珍道“陛下有意为郡主择婿,所以命下官来接郡主。”
方国珍并非是在说假话,元顺帝的确是有此打算。近几年,察罕帖木儿权势越发惊人,朝堂中人若是能够与之结亲,自然是大有好处。为此,这已不再是单纯的一门亲事那么简单,而是牵扯到了朝廷的利益纠葛。为此,元顺帝就不得不过问。
于是,元顺帝就想到了要借此为郡主招亲,选一个朝中新贵,却又是忠于元自己的人迎娶郡主,同时也好将察罕帖木儿牢牢拴在朝廷的阵营之中。
如此之下,将婚姻大事与朝廷利益所勾连,并非是郡主所愿,她才带着人出了大都,准备一路南下。即可游山玩水,领略大好河山,再则也可以躲避招亲之事。
而这一次,方国珍趁机回大都,就是为了能与郡主结亲,攀上察罕帖木儿这棵大树。所以,方国珍不惜从临安府自海路运送数只大船的粮食,借以讨好元顺帝。
这其中的内,老十都清楚,却也明白郡主的苦楚。“如此一说,这是有劳方大人跑着一趟了”
“不敢,公务在。如果郡主不愿回京,我就只好如实上报陛下了”方国珍道“若真是这样,郡主可就是抗旨之罪了”
老十心思敏捷,当即就道“当然,郡主自然不敢抗旨。不过既然是要郡主回京择婿,却不能这么草草动。方大人还请回京去,请来八抬轿撵,半幅銮驾,好接郡主回京。”
“这”方国珍道“这只怕不和规矩吧”
“是你懂我们蒙人的规矩还是我懂郡主的父亲乃是亲王,又是陛下主婚,自然配的上这样的仪仗。难不成你想让郡主如此跟着你回京去”老十道“方大人,你是如何的心思,在下心知肚明。按照世祖皇帝颁布的法令,异族通婚,当以蒙人习俗为尊,更何况郡主份尊贵,这规矩是不能够差的
老十这话里的意思很简单,别以为我看不出,是方国珍你小子想要取郡主。既然如此,你就要拿出一个态度来
而且,老十也深知郡主的心思,如此与方国珍说,不过是拖延之计。等到轿撵、銮驾到了,说不准就要过去几,事也将会有个转机,免得这方国珍如苍蝇一般的跟在郡主后面乱转。
“也好”方国珍也明知这汉子是推脱的话,可他却不点破。自打决定进京求亲之起,方国珍就明白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都内外、朝廷上下,有多少只眼睛盯着,若没有绝对的恒心和耐心,是不能够成事的。“下官这就派人回大都准备一切”
方国珍回到他那四下漏风的屋子里。他叫过了那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你亲自回去一趟,准备一切事宜。”
年轻人点头答应。“大人放心”
“另外”方国珍而后低声吩咐道“另外叫些人来,看紧了那一行人。”
“大人说的是那重伤的人”
“没错就算他化成了灰我也认得他。刘伯温”方国珍与刘伯温可算是素里的冤家,所以在见到方国珍来了之后,刘伯温便躲了起来。可在昨夜,郡主带着重伤的王小十逃了回来,刘伯温还如何能够继续躲着
不过是露了一面,方国珍心里可就是好一阵恶寒,像是被刘伯温这老家伙给恶心到了一样。
都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方国
第二百零九章 救人(3)
前番在青田,王弼被长刀自腹部贯穿,却仰仗着自己深厚的内息功夫而保住了一条命,后又被青田军之人救回道观,被刘伯温与照玄上人两人联手救下一命。
虽然被救下了一命,可刘伯温毕竟不是神仙,无法令王弼彻底恢复如常。而后,王弼才被送到了那神秘的通玄真人处医治、养病。不想才数月的功夫,竟儿是恢复如初,已与重伤之前无异。
只不过他重伤虽好,已如常人一般。但若真是动起手来,却难保会有所拖累,如此那男子才有这样一问。
别看王弼昨夜在马上放肆驰骋,可若真是与人动起手来,怕就不是如此的轻松了。更何况,方国珍边跟着的人也不简单,更有郡主边的数名蒙人兄弟护卫,若一旦真的打起来,他们岂会坐视不理
而且,尚有几人离开客店向南而去,一夜之间还不见回来,思之都是离奇的很,所以王弼也不敢轻易乱动。“先等一等看”
这一等,又是一个上午的功夫过去。当然,两人不会是在茶铺里干巴巴坐着一个上午,而是时不时变换下位置,却从不离那客栈四周。
午后,小小的镇子里发出一阵喧嚣之气。不为其他,只因为这镇子上又来了一队人马,十余个人护卫着一辆马车,一行人好似早有目的一般,进了镇子便直冲到了这客栈前。
而今,那店主人的一张嘴可是乐开了花。单是这几从郡主、方国珍等人手里赚来的店钱,就足够他们叔侄两人一年的开销了。而今天又来了这十几号人,若是都能够留宿在店里,他们叔侄就算坐吃个三年五载也无妨啊
如此,店主人越发的切。
“店主,可见到白衣公子一行人住在店里”
店主人还觉得奇了,怎么都是来找那白衣公子的“在,都在呢。来了几波人,都住在我们的店里。你们几位要不要也开上几间客房啊”
“不用,我们是来找人的”这人的一句话,令店主变得索然无味,也不再耐心的招呼他们。
而后,这汉子冲着马车里低低说了一通,由打马车里就出来一人。一个上了年岁的文弱男子,斜跨着一个药箱。不用问,这文弱的男子就是刘伯温盼了又盼、想了又想的神医滑寿
这护送滑寿而来的十余人,都是察罕王府的护卫。即是负责护送神医前来,同时他们也要负责保护郡主的安。这些本就是察罕帖木儿安排好的,只不过这些人不及那几个蒙人兄弟脚程快,所以就只能跟着神医同行。
神医进来,也不与旁人多做交谈。在见过了郡主,向郡主请了安以后,便来检查王小十的病。
郡主也在,小羽更是时时守在边。刘伯温也瞪大眼睛瞧着。他不怕这滑寿的医术不精,却怕他不安好心。虽说刘伯温此举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对方毕竟是元廷派来的,刘伯温当多加小心才是。
这滑寿神医先是探过了王小十的脉腕,而后一双手摸遍了王小十的每一块骨头,才大致了解了王小十伤重如何。
王小十虽然口不能言,不能动,可他的感知却没有任何妨碍。被一个“老头子”胡乱的摸遍了,王小十总是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虽说是病不忌医,可这却也难免会令人尴尬。
“滑神医,这人可有救”郡主率先发问。这也惹得旁边的小羽吃味的看了她一眼。但现在关乎王小十的生死,她没有胡乱的吃飞醋。更何况,小羽的子如此,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
“难”滑寿神医只说了一个字。而后,他又将王小十前的衣襟解开,只露出了肌肤。如此,王小十更觉怪异,心中不知是何感觉。
王小十的膛上,一半肌肤光滑若女子,而右一侧的大窟窿,皮褶皱,深褐色的窟窿下,一根圆木还插在上边。因为时间托的太久,这根圆木早已被血水浸透,已开始有枯烂的迹象。
“好”如此的触目惊心,这滑寿神医竟还说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惹得旁人大不解其意。
但刘伯温却懂得。如此,当说明王小十还有救。这病势沉重,简直沉重的要命。可世间神医,越是见到如此不简单的病状就越是兴奋、新奇,恨不得亲手将病人医治如初,方能显示自己神医的手段。而今这位滑寿神医便是如此
看到滑寿这番表,众人先是一阵惊愣,随之却又是安下了心。
“郡主,在下是在此为病人诊治,还是等回到大都再行救治”滑寿问。他虽有此问,可郡主也难以抉择,便将这疑难的官司又抛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问道“这其中可有什么区别吗”
滑寿道“当然等在下施手救治之后,病人需当静卧数月。而我看此处太过简陋,怕是不利于病人疗养,所以还是去到大都再行救治的好,索也不差这两。”
王小十的样子看起来就像随时都能够断气一样,而滑寿仍旧说不差这两,看起来这神医果然是成竹在。
&
第二百一十章 明教高手(1)
“应该没错只是还不知道,他是张士诚的人,还是朱元璋的人。”
难怪他们会搞不清王小十的份。而今两方交战,报多取得自探马,各方义军虽有报意识,却还没有组建类似于锦衣卫这样的专门报队伍。纵然如锦衣卫这般,成立已余两年之久,却迫于南北道路阻隔,以及各路义军中的形各异,而在报方面甚少建树。
如此,当说明报的重要,以及获取报的不易。当年李世民为迎战王世充,不惜亲自渡黄河刺探报,由此可想这并非是易事。
“若是张士诚的人,我们该会听到些风声。想来,应该是朱元璋部的人。”方国珍道“朱元璋算是义军新贵,不想一招得势取了集庆,而后镇江大胜吕珍,常州一战定乾坤,更是一举攻克湖州,次年又打下大半的婺州路,兵锋直指临安。当年的一个无名小卒,竟成了我等的心腹大患。不简单啊”
若论起资历来,无论是方国珍,还是刘福通、韩林儿,乃至是徐寿辉,都可算作是朱元璋的“前辈”。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前浪”若是不想死在“后浪”的手下,就要保持住自己前进的势头。
“这么一说,刘伯温也是朱元璋的人了”方国珍想到了一个更为可怕的事。他与刘伯温斗了许久,可算是知己知彼。朱元璋虽然兵锋所至,成所向披靡之态,可方国珍却不怕他。相比起来,他更怕这老谋深算的刘伯温。当时若不是方国珍慧眼识察,投降了元廷,说不准就已经被刘伯温bi)到了绝路上。
而今,经过两人的分析,刘伯温一路护送王小十求医,可看出两人关系不浅,进而想到,刘伯温在青田失踪这一年多,多半是已经降了朱元璋部。如此,他方国珍的底细,朱元璋可就是一清二楚了
方国珍这次北上大都,为的就是向郡主求亲,因而他不愿多生事端,即便是发现了刘伯温,他也就当做未曾看到。可刘伯温若已经是朱元璋的人,那事可就不会如此简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