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衣卫创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古董儿

    “今后,锦衣卫的事就都由你来负责了。”这一句话,决定了新旧权力的交替。




第二百二十二章 故地重游(1)
    虽说王小十不愿意再提起自己英武的过去,可为男儿,谁不愿意接受佳人崇拜的目光。看着小羽满眼崇拜,又带着期盼的看着自己,王小十这个故事越讲越长,越讲越是吸引人。连李丰都干脆将马车停靠在城门外,专心的听起了故事。终归城门就在眼前,天色还早,也不担心会被阻隔在城外。

    终于,将滁州之战细细讲述了一遍,满足了李丰的好奇心,也没有辜负了小羽心底的期待,一行人才进了滁州城。

    这一刻,王小十觉得这样过子很轻松。或许,自己后子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抗,若是在金陵城中,秦淮河畔的闹之所开一间茶楼,每里说书度,倒也快乐无忧。

    想归想,这还真是件有意思的事。

    “小十哥,我们到哪里去落脚啊”李丰问。

    “不急,就在街上走走。”上次来滁州城,王小十也并未待上太长的时间。当时他为了朱元璋的大业,多有奔走,后来被元兵通缉,又躲藏了好几,还真就未曾好好在滁州城中流连一番。今正好天色尚早,他们当是闲逛,在城中转了起来。

    一路上,看的都是人间烟火之气,转过了两条街巷,王小十也觉得不甚有趣。再加上车坐得久了,人也觉得乏累,王小十就吩咐掉头。

    按照王小十所说的,马车在城中绕了一刻钟的功夫,马车到了一条飘着香气的街上。

    这街上飘散的不是酒的香气,也不是丹药的香气,而是花香。说的更直白些,是脂粉的香气。这条街面上,有一处贩卖香料的店铺,是街上最大的一处店面。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最是喜这些脂粉之物,因此这店铺的生意极好。

    天色尚早,店铺前出入的都是年轻女子,好一阵莺莺燕燕,也吸引了不少浪dang)公子,和市井泼皮围绕在门前。但他们不过是远远的看着,或是不时的出声调笑几句,却从未有人真的敢近前生事。

    曾经也有人试图调戏门前进出的女子,却被人打了个半死。行这种事的人,多是大户人家的浪dang)公子,或是城中的无赖泼皮。前者有财有势,而后者则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怎么肯轻易吃了亏

    于是,有人去找到官府状告,有人则在门前生事,不让这店主人做生意。可随后,那些生事的人又被店中的男子一通好打。而状告到官府去的,则同样被官府以“有伤风化”,和“调戏民女”的罪名而被罚监。如此,城中之人则清楚,开店的不是寻常人物,上通着官府。

    从那之后,这店铺的买卖异常安稳。进这店中购买胭脂水粉的女子,就好似被贴了一张“护符”,也不怕那些泼皮无赖的扰,同样也使得这店铺中的生意越来越好。

    只不过,纵然城中之人好奇,两旁街面的生意人羡慕,却也从未打听出这幕后的东家是什么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头。终归,他不是寻常人

    “小十哥,我见这街面上也没个客栈,咱们到这里来做什么难道是来买东西的”李丰小脑袋瓜转的倒是快。“难道你是给尊夫人买胭脂水粉的”

    王小十笑道“就你小子的话多,怎么走一步、问一步。”话虽说着,可他见小羽,听了李丰的话确实满脸的期盼。细算下来,两人相识许久,直到成婚之后,王小十也的确是没有送过小羽任何东西,难怪这小丫头一听说了李丰的话,就满目的期盼,眼睛里又冒出了“小星星”。

    “你要是喜欢了,回头我送一车给你”王小十逗着小丫头。

    “讨厌,谁用得了那么多的胭脂水粉。那要多大的一张脸啊”小羽的子变了,或者说是恢复了原来的“本”。变的更为可,更为惹人怜惜。

    说着,小羽这丫头自己也笑了起来。连她自己都被这话逗笑了,旁人又如何会不笑王小十也笑了,而李丰是在车外偷偷的跟着笑。

    街面上,虽找不到一家客栈,却有数间酒肆。只不过,这街上阵阵脂粉飘香,他们也嗅不出哪家的酒香浓烈,反而是鼻子里都充满了脂粉的味道。索,他们就随意的、就近的找了一家。

    进门后,见这不过是一家小酒肆,五张桌子,却都坐着人。看起来,这家酒肆的生意很是不错,酒菜应该有些独到之处。

    “李丰,看起来不巧,我们来的晚了”这里都已坐满了人。

    李丰这时候来了机灵劲儿。“我去和老板商量一下。”

    刚要去找老板商量,就见靠窗的桌子站起了几人,像是吃饱喝足,正准备离开,刚好给他们腾出了地方。

    而这张桌子旁,尚有一人未曾离开,李丰就去与他商量。

    看这是一个道人,头上挽着发髻,上的道袍老旧,而且与王小十见过的道袍有些不同,与那照玄上人、竹川上人上所穿的道袍不甚相同。而天下道门是一家,道袍不同,却同属一门。方外之人,从来都是很好说话的,况且他刚刚不就是与人同桌吗

    “这位道爷”李丰说话很客气。“我们能与道爷拼这一张桌子吗”

    “请”道爷打了一个请的手势。而当王小十过来的时候,他就像是发现了王小十上的什么不寻常之处,而特地的上下打量了好几眼。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故地重游(2)
    这么一说,王小十非但是对这酒更感兴趣,同时也对这酿酒的人更为感兴趣。这看似寻常的一手,却是点睛之笔,若非是有精明的头脑,谁又能够想到此处呢

    此种做法,当算作是一种“创新”。

    “经道爷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王小十道。

    一杯接着一杯,一壶赛过一壶。小羽不善饮酒,只不过亲尝即止。而李丰此行是护卫王小十而来,哪里敢放肆饮酒。倒是王小十与同桌的道人,两人好像是“沙场比斗”一样,互相之间都较着劲,两眼对视,一杯赛过一杯的快,仰头就已到了杯底。

    “好酒啊此番一通,当令人终难忘啊”道人喝光了壶里的酒。

    “伙计,再上一壶”

    “不必了”道人摆手。“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两人喝了这么多,却到此时才说适可而止。或许,这才到了道人所能承受的底线。

    王小十道“也好。道爷要是喜欢,尽管带些回去。虽然这酒到了别处味道会有所差异,但想来也不会差的太多。李丰,去给道爷带上一大坛子。”

    “道爷,您在何处落脚”李丰问。

    “这不是废话嘛道爷要是不在客栈,就一定住在道观里”王小十道。

    “两位公子却是猜错了。贫道即非在客栈落脚,也不得道观收留。”

    “那您是在”

    “四方云游,天地为家。要不是因为流连这美酒,我此刻已寻一处山间僻静之处,枯坐参禅去了。”

    “道爷果然清苦。”

    道人却看得开,若不然也不会投于空门。“清苦算不上,如此方能忘却了世间的羁绊。芸芸众生,唯心而已。”

    “唯心而已。”王小十像是懂了些什么,却又并不分外明了其意。想来也是,若单凭他听了这道人的几句话,就明白了这道家所谓的至理,该让历代的道门中人何以自处呢

    道人无长物,今饮了一个痛快,又与王小十深谈一番,便起就要离开。

    “道长”王小十叫道“道长没有去处,不如就到我那里住下吧。反正就在这条街上,不出这香气的围绕,刚好能够借此饮酒。”

    “不必了若是你我有缘,后还会相见,还有大把的机会在此间饮酒”道人飘而去,走的何等洒脱,令人心神随之向往。王小十就要忍不住跟上去。似乎那道人的去处,才是心之所向,方能令人心旷神怡。

    “小十哥,那道人已经离开了。”

    “哦”王小十无意识的点了点头。“你看出了吗这道人的手不俗,武功之高,只怕不在王弼之下”

    “我没觉得啊”李丰默然。

    “也对以你的手,哪里能够看出这道人的深浅。”王小十道。重伤之前,他好歹也算是个“高手”。而今,他内息功夫无,无力,可毕竟眼界还在,也不是胡乱妄议。只不过,这话出口之后,王小十也多了几分疑惑。

    从他最本能的感觉中,这道人的功夫绝对不在王弼之下。甚至于,不在张定边之下。

    张定边,元末第一猛将,更是王小十所见的高手之中的第一人,这道人真的能够敌过张定边吗

    这不过是王小十心中的一个想法,一个猜想,终究是没有什么根据。

    “李丰,去向店家买上一大坛子酒,咱们回去慢慢的品”王小十道。

    “好嘞”回头,李丰又问。“可咱么这是去哪啊真的要住在这条街上吗这街上可没有客栈啊”

    王小十神秘道“咱们去这香味最浓郁之处”他拉着小羽的手出去了。

    “香味最浓郁之处”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去那卖胭脂的地方”

    卖胭脂的地方,整条街上最大的铺面。是什么人,能够维持如此之大的买卖,却又上通官府,将门前这数丈地面打造为了一方“净土”。而今,真相怕是就要到了揭晓的时候。

    “两位想要看些什么我们这里是滁州城最大的胭脂店铺,岭南出产的香料,乃至是西域进贡的上等佳品,我们这里也是应有尽有”

    李丰捧着酒坛子跟在后面。他不懂,难道王小十只因为在这里最能够品味出酒的滋味,才非要住在这里的吗

    “伙计,你来了大买卖了”王小十道。“去将你们管事的叫来。”

    “我就是这里管事的。”

    “那好,你可认得这个”王小十拿出的是一块锦衣卫的腰牌。而今,锦衣卫中早就已经有了严密的体系,更是规划出了鲜明的等级制度。王小十手中拿着的这块腰牌独一无二,代表了他份。

    这是在年后,纪纲亲手交给他的。他本不愿意接受,却拗不过纪纲。终归,出门在外,而且是在朱元璋的地盘上,会有许多的便利,这次王小十就将其带在了上。

    这人见了,果然一改之前的散漫。“几位里面请。”起初,他还以为王小十是外地路过的富家公子,进到这店里来寻事的。这种人他见的多了,自然不将之放在眼里。可现在,这块腰牌亮了出来,王小十的份已不需多言。

    边走,王小十道“这滁



第二百二十四章 故地重游(3)
    横涧山上,原本有两万余众,后在王小十与花云几人的合力之下,将这些兵将收归己用,使得朱元璋部有了初步争霸天下的基业。

    能够容纳两万余众,山上的营寨必然不小。可而今,数年过去了,当年的营寨已经荒废,山寨原本的老弱妇孺,也都各自得到了安置,山寨已经是个十足的“空架子”。

    一但失去了“人气”,破败的速度就会加快。更何况这数年过去,而今的横涧山上,已经破落不堪。可即便如此,今日却又意外的迎来了两拨访客。

    当王小十他们上了山,来到了曾经打拼下来的山寨时,却发现早已有人先于一步来到此处。说来倒也巧,不正是他们在滁州所遇见的道人吗!

    王小十这才记起,当日他们只顾得拼酒,似乎连这道人如何称呼都未曾打听。

    “道爷,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第二次相逢,道人的眼底多了些别样的情愫。“看来贫道真的是与公子有缘啊!公子如何会到这横涧山上来”

    “游玩罢了。”王小十没有说实话。“道爷因何会到此”

    道人手中指点山川。“公子你看,若在此处兴修庙宇以为如何啊”

    “修建庙宇那可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王小十才知道,这连一壶水酒都无钱支付的老道人,心中所图却是不小,竟想要在横涧山上修建道观、殿阁。

    “贫道游历四方,一来修行所致,感悟天地至理。再者,也是要选一处清秀之地修建道观,向四方宣扬道统。”

    “道长志向远大,在下佩服。要是有什么需要,道长尽管开口。”王小十越发觉得这人有趣。

    “方外之人,能得公子相助,贫道不胜感激。”道人话锋一转。“不过,贫道并非是想要求得公子的布施。一饮一啄、莫非天定,取之有道、用之有方。贫道愿意以物换物,在公子这里换得金银钱财,以兴修道观。”

    要是佛门中人,修建佛殿、庙宇,自然是四方布施,口念阿弥陀佛,换来百姓的钱财,也称是功德无量。而这道人却不。或许,是其心中执念自身道统,而不愿似乞讨般的求人施舍,偏要讲什么“以物换物”。

    既然这老道坚持,王小十也只能答应。在他想来,老道不过拿出些道门中的器物,自己只要尽数买下,多少算是助他一臂之力就好。若非是那一顿酒的交情,王小十也未必就会如此。

    “道长想要在我这里换去多少钱”

    “不多,白银十万两!”道人一张嘴便是白银十万两,竟还称是要的不多。“十万两白银,当足以助贫道兴建道观,传扬道统了。”

    王小十真是搞不懂,这道人身上是真的带着什么无价之宝,还是在跟自己开玩笑。或者,他本该是个疯子!

    “真是可笑,我竟然与一个疯子心心相惜!”王小十心里想着,嘴上却是自嘲的笑了笑。“道长,你身上究竟带着什么宝物,竟敢说跟我换十万两白银”

    道人却说:“公子只需说一声,是否能拿得出这十万两的白银”

    十万两白银,绝对不是个小数目,王小十非但是拿不出这样的大数目,更兼是无处可凑。想而今的朱元璋乃堂堂吴国公,只怕一时间也拿不出如此之多金银钱财。“我拿不出这么多来。”王小十直言相告。

    “就冲着公子这份坦诚,贫道愿意与公子做下协定。待等日后,贫道修建道观时,公子需要出一份助力。”感情这老道张口要了十万两白银,是给了王小十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

    “一言为定。”王小十道:“现在道爷可以说一说,您这是件什么宝贝了吧!”王小十还是有着几分好奇之心。若是换了旁人与他说这样的话,王小十多半会将之当做疯子对待。可眼前这道人却又有所不同,绝不像是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之流。

    王小十问,可这老道却是不答。“我先问一句,公子可是有伤在身”

    “有些旧疾而已,不碍事。”王小十随口敷衍,更不知他这一问中蕴含着的是何种深意。

    “右肺受损,也不碍事吗”不成想,这道人一口就说出了王小十此刻的身体状况。

    “你怎么瞧出来的”王小十心想,难道这道人已知自己的身份

    “滁州城一见,与公子同桌饮酒时,我就见公子身上伤势非同寻常。不过当时贫道也无心插手闲事,所以并未出声言明。而今再次与公子相遇,当说明你我之间缘分匪浅,故而贫道在此多言了。”

    这老道人非同寻常,竟单单只凭着两人对坐饮了一通酒,就看清了自己身上的病症所在。如此手段,当比之神医滑寿也丝毫不差。
1...7576777879...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