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求生三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沐散人

    “功名是搏来的,不是待价沽来的,我决定现在就投奔曹操,以后凭我的身手不怕立不到战功。”张绣说道。

    贾诩看了张绣良久,轻轻叹口气:“果然我没看错你,那我就放心啦。”

    “叔父何出此言”张绣惊讶的问道。在张绣的再三追问下,贾诩说道:“我们若是投奔曹操,以后就不能在一起了,我对你放心不下,所以有刚才一问。你的回答让我很安慰,如果你选择第二种,在曹操最需要的时候前去投奔,虽然会得到重用,但是不长久,缺少底蕴,曹操手下大将也不会心服。对他们而言,他们跟随曹操的时间比你长,立下的战功比你多,而你初来乍到就得到高位,怎不会心怀芥蒂,反而以后会对你不利。对你而言,你一下子获得高位,以后怎么办你再立战功战功如何封赏你的选择很对!”

    张绣不怎么懂贾诩在说什么,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两个人以后会分开,他是听明白了。“啊,以后要跟叔父分开那我该怎么办”

    “也不是分开。曹操必定不会将我们再留在宛城,不出意外的话会带我们回许昌,那时我们仍是同殿为臣,只是不能常在一起了。以后你只要遇事不要强出头,不参与纷争就行。”贾诩安慰张绣道,对这个子侄,贾诩还是比较眷顾。

    “那还烦请叔父为我起草文书,向曹操投诚。”

    两人说话间,小卒来报:“将军,有一人自称周喜,从广陵来求见将军。

    周喜张绣听罢一下子有点失魂落魄。

    曹操在回军的路上很郁闷,出来一趟徒劳无功,折了数千兵马,这是迎接天子以来自己第一次率军出征,损失兵马是小事,伤了面子和威信影响事大,保不齐别有用心的人又会兴风作浪,仅闲言碎语就够人头疼的。

    荀攸对曹操说道:“主公,本次出兵有些奇怪。先是张绣与刘表拒不交战,识破仲德妙计,然后又是两次追击,决非偶然,我觉得他军中必有能人。”

    程昱也说道:“正是,能识破我攻城之计定非等闲之辈。”

    曹操一愣,想想也对。张绣一员猛将、刘表一名书生两个人没这么好的策略。曹操赶紧派人去打探,手下报知贾诩现在张绣军中,曹操叹一口气:“原来是他!只怪我们料地不明,才掉以轻心,贾诩号称西凉智士,看来宛城难取。”

    荀攸却哈哈一笑:“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曹操一愣:“何喜之有”

    “恭喜主公不仅得到宛城,还得到一员上将和一名智士。”

    “公达何出此言”曹操越发的奇怪。

    “贾文和既然是智士怎么不会审时度势他是智士怎么又不会受到刘表的忌惮只要不逼迫他太紧,他自会取舍,若是逼迫他太深,反而会与我针锋相对,绝地中求生机,这就是贾诩。想当初长安之变,就是源于此。”

    程昱反问道:“公达怎会知道,张绣不会投靠袁绍”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主公会选择哪一个”荀攸说道,“不过,我料定他们一定会等我们与袁绍争相拉拢的




第151章 袁术的图谋
    “明公,李傕郭汜其势已孤,只需天子一道檄文,关中各地州府便可群起而攻之,其中驻扎弘农的段煨势力最大,明公只需善加安抚,他定会投奔明公,为明公马前卒,明公再遣一员上将镇守长安,关中可定。”

    曹操频频点头,不愧是智士,几乎与郭嘉见解一致。

    “关中当前以稳定为上,暂不可再起大战,因此明公还需要一员重臣,安抚百姓,恢复生产,斡旋西凉列强,我向您推荐黄门侍郎钟繇、钟元常。”

    曹操一愣钟繇能当此大任吗

    贾诩接着说道:“钟元常乃是颍川人,熟识关中形势,而且他机智不失果猛,善政务又不乏胆略,可当此大任。”贾诩说完以后打定主意以后少说话。

    曹操大喜,回到许昌后就以天子的名义发布三份诏书,第一份是讨伐李傕、郭汜的檄文,号召关中各地郡守群起攻之;第二份是专门给段煨,许他镇远将军,领北地太守,让他起兵讨伐李傕;第三份是黄门侍郎钟繇提拔为侍中,领司隶校尉,持节督查关中兵马。曹操又派夏侯渊领兵一万出军关中。

    张绣、贾诩两人到达许昌,不与朝臣结交,也不与曹操手下来往,两人除去曹操府中议事,各自关门在家不见客,即使两人也不大见面。

    曹操一下派出去两员大将、两万人马,手头只有两三万人不免又有点捉襟见肘。好在曹仁在南方,夏侯渊在西方,战线暂时稳定,曹操不再迅速扩张,主要精力开始大力发展生产、练军,派人打探徐州和汝南的情报,静观时局。

    现在最忙的是袁术,袁术很忙,真的很忙。建国和称帝大业忙的如火如荼,一切都已经进入倒计时,可是他总是觉得缺点什么。

    这一天,他正在思考为称帝还需要准备些什么,张炯前来求见。袁术立刻将张炯召来:“张炯,现在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炯答道:“下官正为此事来见主公,本来还有一点不足,没想到主公洪福齐天,还没等下官想出办法,就有人送上门来,特来给主公贺喜。”

    袁术听了一头雾水:“先不要急着贺喜,说说怎么回事还有什么不足”

    “下官受主公差遣,每天都茶饭不思,就想怎么把这个差事办好,不敢有一点遗漏。前两天突然发现,我们一是还缺少一点皇室的依仗和重器,二是还缺少诸侯的朝贺……”

    袁术一拍大腿,没错!我说总感觉缺点什么。“你继续说,怎么有人送来了”

    “主公还记得周仓、周卫国吗他被主公举荐为广陵太守,他已经赴任,派人前来道谢,并送来重礼,我仔细查验发现有不少是皇室才能有的重器,正好可以补上我们的不足,这不正是主公的洪福吗缺什么来什么,主公称帝正合天意啊!”

    张炯的话,把袁术乐的屁颠屁颠,他根本就没在意周仓这个人。“嗯嗯,不错,还算他知道感恩,懂事。礼物何在快拿来我看。”

    张炯拍拍手,之间几个仆人抬进来几口大小不一的箱子,打开一看:什么金缕玉衣,什么依仗伞盖,什么玉圭玉佩,什么金冠玉带、什么铜鼎铜镜之类装满箱子。袁术不禁脱口而出:“他这是掘了谁家祖坟,还是挖了哪个皇陵”

    张炯很是吃惊,这都被看出来了,这些正是刘立挖掘出来的违禁之物,不过周仓精心的把能够



第152章 水陆两栖
    “嗯嗯,对,要是陶谦还在,我们就多了一个盟友。你接着说。”袁术点头道。

    “刘备取得徐州后就派人去袁绍那里,却没有派人到主公这里,这就是不把您放在眼里。”张炯继续煽风点火,成功的把袁术的怒火点燃,袁术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袁绍。“我甚至认为,刘备就是怕主公问罪,或者他就是被袁绍所指使。”

    “可恶的刘备!”袁术恶狠狠的说道。“织席贩履的小儿,东食西宿的破落户。我岂能容他!”

    “我们现在讨伐刘备有三个好处:其一是刘备实力最弱,而且刚刚取得徐州,根基未稳;其二是我们有周仓协助,至少可以牵制刘备的兵力,我们还不必给周仓什么好处;其三我们可以把陶谦的死归到他名上,就说是他谋害陶谦,这样我们也是师出有名。有这三点,我们战胜刘备不费吹灰之力,还彰显您的威名。”

    真难为张炯竟然说出这么一番道理,说的袁术频频点头。张炯真懂事,会办事!有谋略。

    “哈哈哈哈,说得好!我早就发现你是个人才,没想到还是小看了你,隐藏的这么深,以后我要是登基,丞相非你莫属。”袁术脸上喜笑颜开。

    “谢主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张炯赶紧扣头,阿谀奉承之言有如长江涛水连绵不绝,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爱卿免礼。你去将纪灵找来,我们商议一下出兵徐州!然后派人去广陵送信,邀请周仓讨伐刘备。”

    周仓没想到、周文也没有想到,本来就是购粮的举动,引起宛城、荆州、淮南、徐州这么大的震荡。

    建安二年秋,袁术以纪灵为大将,亲帅大军五万进取徐州讨伐刘备。对外宣称,刘备谋害陶谦,窃取徐州,天理不容,袁术兴义兵要给陶谦报仇,诸侯和徐州百姓一片哗然。

    刘备自从起兵以来始终不如意,在老同学的帮助下得到平原相的职位,后来跟随青州刺史田楷援救陶谦,在陶谦死后占据半个徐州:东海郡、彭城、下邳和郯城。另外半个徐州:琅琊郡在臧霸手中,沛国在周仓手中后来转给吕布,广陵郡在周仓手中。因此,初来乍到的刘备日子不好过,他积极的结交当地的士族,虽然头顶汉室宗亲的光环也不能事事如意,曹豹、曹宏与糜竺、陈登不和,在陶谦死后更是水火不相容,既然双方不能共事,刘备只能选择一方。

    出身贫寒的刘备知道钱财的重要,他选择的是财大气粗的糜竺和陈登,任命糜竺为徐州别驾,并且取糜竺的妹妹为妻。糜竺死心塌地的投靠刘备,将家财全部贡献出来,并将家仆作为兵源,曹氏兄弟躲在家中,只等机会东山再起。

    刘备不敢轻易的兴兵去找臧霸、吕布和周仓的不自在,他一方面对外寻求袁绍的支持、对内广揽民心,另一方面扩充军队,加紧时间训练。不到两年工夫,积攒了三万人的军队,但是真正经过训练能打仗的不过万人,真正的班底是陶谦的四千丹阳兵。他还发愁兵力不足的时候,手下人来报,袁术打着为陶谦报仇的旗号讨伐徐州。

    我招你惹你了郁闷的刘备赶紧召集手下商议对策。糜竺、陈登以为目前徐州实力较弱不足以与袁术抗衡,不如派人去请和,



第153章 弥天大谎
    “主公,此事不要再提了。”周文很是有点伤感。

    “好吧,以后为元芳再寻佳偶。”

    周文马上转移话题说道:“幸不辱主公使命,本次南行收获颇丰,购回粮草三十万石,并说服甘宁前来投奔,添得一员大将,然而主公所说的邓艾还没有找到,主公为何要寻找邓艾”

    周仓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周文,把周文看的毛骨悚然。“主公不知有何吩咐”

    “我从来没有把心腹事告诉外人,我看你衷心可嘉,现在要跟你说一件大事。”周仓死盯着周文,“我只信任你一个,你可担得起我的信任吗”

    “主公,周文得罪天下,无依无靠受主公收留,怎么能不殚心竭虑,以报主公大恩!”

    “好!那我就跟你说说。我周氏一族并不是默默无闻,本是原高祖太尉周勃之后。”周仓说道。周仓慢条斯理拿起泥壶,给自己和周文各斟一杯酒。

    周文大吃一惊,这是好事呀,当初刘邦死后,吕雉把持朝政,是周勃支持刘氏打倒吕氏,保住刘氏江山,次子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对汉室有大功,可是周氏为何如此呢周文不敢说话,只有仔细往下听。

    “你当听说过许负。”周仓继续说道,周文点点头,许负据传是秦末天下有名的相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许负曾给家祖周勃看相,说道:汉兴则旺,刘消则没。也就是说我周氏一族若是汉室兴旺,我们也会兴旺,所以家祖当初会不遗余力支持汉室宗亲反对吕氏,我们周氏一族一直秉承祖训。”周仓思考了很久才想出这么一个弥天大谎,对一些无法解释事情,最好把他说成虚无缥缈的天意。周文点点头,这很符合逻辑,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周勃能够支持刘氏,并成为关键性人物,完全说得通,什么忠君爱国这一套,在周文这里没有市场。

    “我家嫡祖为三子周坚,自从长兄周胜、次兄周亚夫获罪,又经文景之治天下大定,周坚之子周建德故意献金成色不足获罪,远遁朝堂,隐僻乡野,这条祖训却一直延续下来。”不愧是文科生,周仓对周勃的家世还是略知一二,说的头头是道。

    周文听得瞠目结舌,难怪周仓有如此奇才,文武皆通,而且博闻广记,原来人家是世家子弟。

    “然而,历代周氏族人一直在想:刘消则没,是什么意思。直到王莽篡位才稍见端倪,经历桓灵两帝,家父才明白:汉室不兴,刘氏若失江山,我周氏将绝后。周家已经数代单传,家父在四十多岁才有的我。”只有最后一句是实话。

    这句话,震得周文目瞪口呆,这太匪夷所思。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汉室已经走到尽头,周氏也绝了血脉吗不知不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家父感悟之后就想逆天而行,不求出仕,只寻求解救汉室,传承周氏的办法,可惜无力改变,临终前告诫于我,若是天意如此,不可强求。”周仓然后尴尬得说道:“我已三十四岁,成婚近十年,却一直没有子嗣……恐怕是应了当年的判语。”

    周文脱口而出:“主公的意思是说,汉室已经不可救药,而您也不会再有血脉了吗”

    “正是。所以当初才有: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唉,本以为迁回旧都可以挽救汉室,没想到还



第154章 广陵的发展大计(1)
    “先不说这些了,我们再说说今后的打算吧。曹操迎归天子以后,必定急于扩充,又迫于袁绍的压力不敢大动,以他的才能和手下人的智谋,应该能想到先取宛城从而无后顾之忧,关中群龙无首,他会经略关中。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有袁术和刘备。”

    周文越发的佩服周仓的战略,头脑冷静,大局观强。“哈哈哈,好在主公得知,属下秘密见过张炯。”说到这里,周文忽然一愣,周仓手下真是藏龙卧虎,张炯极不简单。“属下与张炯已经做好筹划,袁术必征讨刘备,我们可趁机夺得徐州。”

    “唉,就算袁术征讨刘备,我们也无法取得徐州,别忘了还有吕布。现在还不是与吕布发生冲突的时候,元芳,你觉得吕布是心向汉室吗”

    “这个属下说不好,吕布的心性难以捉摸,但属下觉得吕布虽然有野心,但绝不是谋逆之人,只是他经过这么多次失败和打击,现在是怎么想的,很难捉摸。主公莫非觉得曹操不是心向汉室吗”周文忽然想到周仓不是一直看好曹操吗

    “我一直觉得曹操是中兴之臣,可惜我也是最近才想通,曹操迎归天子之后,天子权威尽失,朝廷之事全凭曹操一言决之,纵使曹操无篡位之心,天下大定之时,他的手下若是全力劝进,黄袍加身也未可知。”周仓终于感受到谎言的可怕,要想圆谎那就只能不断的用新的谎言去维护。“就如同你们,不也是一直希望我能逐鹿天下吗”

    “主公认为曹操会称帝”

    “他没这个想法。经过我们一番交谈,估计以后也不会,但是位极人臣之后就会身不由己,更何况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个曹操。除非曹操不将其位传给其子,呵呵,你我知道那不可能。”

    “那以主公之意”周文没有问周仓为何不看好袁绍和袁术,因为他也不看好这哥俩,现在讨论称帝的问题还为时过早。“我们何时取徐州”

    “我们不妨坐山观虎斗,从中牟利。即便吕布取得徐州,曹操稳定关中之后,矛头必定指向袁术和吕布,我们可趁机再取淮南或者徐州。”

    周文不解的问道:“主公就不怕曹操对主公用兵吗”

    “哈哈哈,这倒是不用多虑,我早与曹操有约,我可依附于他,只取一州之地。”周仓笑道。

    周文就纳了闷,周仓是什么时候与曹操有约,对这种飘渺的约定曹操是怎么答应的。

    “我们现在就安心的发展广陵,用不了三年两载,就要以广陵为样板在徐州推行新政。之所以现在不取徐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徐州本地的士族根深蒂固,推行新政困难重重,若是强硬推行势必把我们陷入泥潭。各路人马角逐的差不多了,这些士族也就没了底气,甚至会被连根拔起,那时候就轮到我们登场。”

    “现在粮草充足,屯田仍不可懈怠,把持盐道,钱财无忧,陶谦在世的时候大搞浮屠,吸纳不少流民。哈哈哈,广陵正是我们的用武之地。举孝廉、荐茂才那一套已经不适应,我想在广陵广设学府,招纳适龄少年入府学习,免收钱粮,或三年或五年学成之后,就从学府中选用官吏。”
1...2526272829...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