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你放心,此事翟长孙处理的对,军法不能不尊。若是你舅母有何不满,你直接让她来找我”。李世民想了想也是直摆手道。
李破军听了也是点点头,他也知道李世民不是那种徇私枉法的人,即使舅母来哭诉,李世民也不会破例的。
翌日,天色大早,李破军便是让陈康等人带上一些珍贵药材补品,去了皇城东侧的崇仁坊,进得崇仁坊,正当坊门的一座巨大府邸就闯入了眼帘,门上上书“齐国公府”四个大字,落款者正是李世民。
齐国公府门丁自是认得李破军,忙是将其迎进去。
李破军径直来到中堂,长孙夫人也是带着两个少年忙是出来了。
“见过舅母,许久不见,舅母安好啊”。李破军也是当先一礼拜道。
眼前这个长孙夫人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只是长安的一户普通的书香世家,为人也是贤淑有德,长孙无忌也甚是“敬”她,平时连重话都没说过。
“哎呦,殿下怎的来了,快请坐”,长孙夫人受了李破军的礼之后也是还礼笑道,亲切的让李破军落座,又是回身道:“濬儿,淹儿,快来见过你们的太子表兄”。
“见过太子表兄”,原本跟着长孙夫人之后的两个跳脱少年,见了李破军之后有些收敛,有些畏惧的见礼。
“自家兄弟不必多礼了,几月不见,阿濬阿淹都长这么高啦”,李破军也是摸着长孙濬的肩膀笑道,说着话从怀中掏出两块宝石,递给二人,“表兄这次去江淮看见当地许多这种宝石,就带了一些回来,你们拿去玩儿”。
长孙濬是长孙无忌第三子,长孙淹是第四子,一个十二岁,一个九岁,正是活泼的年纪,见得闪亮的宝石,也是兴奋接过来把玩,还是在长孙夫人的呵斥下才知道道谢。
这几个兄弟都是平庸之才,日后也无甚成就,甚至还有好几个成了纨绔子弟,李破军也纯粹只是出于表兄弟关系才亲近的,说了几句话之后,李破军便是向长孙夫人告罪道:“舅母,此番我回京,听闻二表兄因触犯军纪被鞭笞了,不知二表兄伤势如何我带来了一些治疗外伤的好药,希望能有些用处”。
提到长孙涣,长孙夫人也是面色一变,直低头道:“涣儿有负殿下厚望,触犯军纪,也是罪有应得。殿下放心,涣儿伤势已无大碍,只是还需休养几天”。
“哎,二表兄虽是跳脱不羁,但大事从不糊涂,此番竟会买醉误事,真是令人费解,我也实在痛心”。李破军也是面色带着不忍说道。
舅舅家的几个表兄弟里面,最对李破军脾性的就是这个长孙涣,人虽然是有些不着调,但是也有些才学,至少担任神策军录事参军期间,还是尽职尽责的,这下挨了顿打,受了重伤卧床不起,李破军也是着实有些不忍,
长孙夫人脸色变换,似乎有些话想说,李破军见状也是直说道:“都是自家人,舅母有吩咐尽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登朱雀门
1.登朱雀门
李破军见状也是动容,没想到长孙涣还有这个觉悟,有一个不想当咸鱼的觉悟,李破军觉得非常莱斯,看见长孙夫人有些控制不住情绪,李破军也是忙宽慰道:“舅母宽心,二表兄在军中是担任录事的文职,不用亲上战场厮杀,又不用风吹日晒的,只要勤恳办公,是觉得没有任何危险的,有我照料着,二表兄定是没有问题的”。
长孙夫人听了直是点着头,没有回话,然而长孙涣却是很熟悉自己的母亲,见得母亲这样子,也是知道长孙夫人并没有被李破军劝服。
当即又是哭诉道:“娘,神策军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部队,是不存在挂职吃空饷的。除非开革,但是孩儿若是被开革了,这日后的脸面何在啊,以后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休想成事了,阿娘,我知道您只希望我平平安安的,但我也不想只当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啊,阿耶乃是“功列第一”的当朝重臣,孩儿身为阿耶的儿子,绝对不能够丢人的,孩儿若是个纨绔废物,那也是阿耶阿娘不想看的啊”。说着话长孙涣也是一脸的真诚坚毅。
长孙夫人听得儿子的话也是愣了愣,李破军见状也是明白,直正色道:“二表兄所言甚是,神策军中,不存在挂职,只有在职,在职将士,一个也不能少,还望舅母三思”。李破军这样正色说话,就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了,并没有给这位舅母多少面子。
长孙夫人见得李破军如此,也是心里一动,有些怕了李破军真的生气。
这下李破军又是说道:“二表兄犯下军纪,理应当斩的,但念其初犯,将军翟长孙只是鞭笞三十,但翟将军督下不力,治军不严,我已罚其鞭笞二十,罚俸半年。还有我……也将自领十军棍。若舅母此时让二表兄不就职,着实不妥”。
长孙夫人等人听得大惊,“这干殿下何事啊还有那翟将军,怎的也要受罚啊,这……殿下,舅母只是不想涣儿受苦受伤,别无他意啊”。
“这是神策军军务,二表兄身为在职将官,犯下错误,上级也有不可逃脱之责任”。李破军也是假装正色道,他就不信,他都这样说了,舅母还不让长孙涣回去就职。
果然,长孙夫人闻言忙是身为纠结的说道:“既如此,那就让涣儿伤好之后再去就职可好殿下万金之躯,可千万要保重,不可自轻自贱啊”。
“谢舅母体谅,只要二表兄伤好就职便好”。李破军见状也不端着了,展颜一笑道。
长孙夫人看得一怔,这一会儿正色肃然像要生气一样,一会儿又是如此和煦亲切……到底哪一个才是太子殿下啊,太子城府却是比之二郎还要深沉啊。李家还未起兵之时,早在晋阳之时,长孙夫人便是以妻嫂的身份以二郎称呼李世民的。
其实长孙夫人并没有多的想法,只是单纯的爱子心切,不想让宝贝儿子受苦而已,作为母亲,现在齐国公府富贵无双,她也只是想着儿子平平安安的,至于什么建功立业的,并没有多大的盼望,因为长孙无忌的功绩足够子孙富贵三代了。
李破军假装着正色却是吓着了爱子心切的长孙夫人,李破军心中也甚是愧意,接下来也是和颜悦色,唠着家常,中午也是赖在齐国公府吃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安保工作乃至治安制度
2.安保工作乃至治安制度
看见眼前年轻力壮的杜君绰,李破军也是极为欣赏,杜君绰在名将辈出的初唐能够混出头来,自然是有本事的,只是历史上名声不显,此时年仅三十的杜君绰就已经是左侯卫将军,开国怀宁县公了,这固然是年轻有为,但这也使得他后来数年不得升迁,甚至是时常左迁,直到高宗继位,老将凋零,杜君绰才在辽东建立功绩,得意升迁为大将军。
对于这样有潜力的少壮派高官,李破军自然是拉拢的,但又不可太露骨,只可浅谈不可深交,只需留个善缘就好,这就得把握尺度了。
看见街上的巡街武侯来往巡视,并且还没到宵禁时间,便是净街了,李破军也是好奇问道:“杜将军,想必明日维持秩序的安保工作也很重吧”
杜君绰闻言也是脸色沉重,直点头道:“殿下说的是,明日阅兵甚是盛大,朝廷文武,各国使节还有无数的百姓,人数甚多,此乃宣扬国威之盛世,绝不容有失。长安人口繁杂,末将等人也是恐有不法之徒或是敌间行破坏之时,所以左右侯卫以及雍州府衙都是压力甚大”。
李破军看了看四通八达的朱雀大街,也是赞同。献俘大典和阅兵仪式乃是夸耀兵威,宣扬国威的盛世,要是出了什么幺蛾子,那损失的是大唐的颜面,一如后世的阅兵式或者奥运会一样,安保任务很是艰巨。
“现在街面上的安全保障工作是那几个部门负责”李破军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够忽视,看见街上士兵与衙役来来往往,杂乱无章,对安保完全没有一个头绪,李破军觉得他有必要插一手了。
“回殿下,由左右侯卫以及雍州府衙共同负责”。杜君绰看见李破军颇为慎重的神情也是有些不解,像这种护卫街道巡警的工作一样都是由左右侯卫(即金吾卫)和雍州府衙(长安万年两县)共同负责的啊,甭管是祭天大殿还是登基大殿,都是这样做的啊。
李破军听得眉头一皱,“共同负责谁为主导”
“啊没有主导,三方主官共同负责,各自负责”。杜君绰愣了愣。
“那就是说你们三方的职责并不明确,完全就是交叉执行公务的,也没有一个主管的”
“是这样,一向如此”。
李破军拍了拍头,“像这样职权不明,最容易出事了”。
说罢又是急忙说道:“有劳杜将军回去传个话给李大将军,让他速来甘露殿,我有要事禀明圣人”。
杜君绰闻言忙是应着,回去传信了。
李破军又是回头向亲卫吩咐道:“陈康,速派人去将右侯卫大将军,以及雍州别驾请来甘露殿”。
雍州管理长安城,辖下长安县万年县分管长安东西两城,相当于京兆尹,雍州不设刺史长史,设州牧和别驾,雍州牧有皇室成员遥领(现任雍州牧是李泰),不管实务,平日由别驾处理事务。
说罢李破军径直去了甘露殿找李世民去了。
来到甘露殿,李世民抬头一看,便是问道:“今日去齐国公府如何”
李破军简短的将经过说了一遍,便是直将朱雀门上看到的漏洞说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安保大使
?
1143.安保大使
不多时,右侯卫大将军李大亮,左侯卫将军陈万福还有雍州别驾杨恭仁联袂到来,看见气度不凡的老者看着进殿,李破军眼睛微微一眯,这个白发老者就是观国公杨恭仁,谁能想到,这个正气凛然的老臣竟是意图谋反呢,且让这老贼再活两日,两日后绕他不得。
左侯卫大将军乃是吴国公尉迟恭出任襄州大都督,遥领左侯卫大将军,此时人在襄州,所以京中左侯卫事务都是副将陈万福负责。
三人进殿都是颇为疑惑看了看李破军,而后一一见礼。
“朕无事要说,是太子对你们的…嗯,安保工作有些意见,让太子说吧”。李世民看着三人摆手道。
三人有些疑惑,安保工作
李破军见状也是直说道:“安保也就是安全保障工作,对于明日的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我有些看法,请诸位指点”。
李大亮粗眉一挑,直铿然行礼道:“太子请说”,陈万福杨恭仁二人也是微微欠身听着。
“今日我看街上武侯与衙役互相不明职权,你来我往,交叉执行,甚是繁杂,窃以为很是不妥,尤其是值此重要典礼大会期间,极其容易出乱子,在此,我建议在朝廷举行公开大典之时,暂设安保部门,暂领左右侯卫以及雍州府衙确保安保问题”。李破军看着三人也是直说。
三人面色有些变换,看向李世民,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直道:“太子之议,朕准了。明日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暂设安保使,由太子暂领安保大使,在此期间,左右侯卫及雍州府衙,一切事务皆由太子调度。大典结束后,撤销此职”。
听得李世民的话,三人都是一惊,安保使统领左右侯卫以及雍州衙门,这权利可是很大了,这样一来,在此期间,整个京城的治安可就全是这个暂时的安保使说话了,这个权力就是非常大了。
李破军也是心中一凛,直起身拜道:“定不负阿耶所托”。心中也是好笑,战争时期,他是临时担任安抚大使,而后又是担任黜陟大使,现在大典期间又是暂任安保大使,他这个身份做过最多的官儿应该就是大使了,也只有这种临时性的权力极大的官儿最符合他的身份了。
“安保使不设行署,只管分配任务发布命令,还需三位精诚协作,确保大典顺利进行”。李破军又是朝三人拱手道。
李大亮陈万福倒是没什么,他们是军人,直管遵从命令就是了。李大亮为人勤俭,忠正刚直,不苟言笑,对于李世民的话只有遵从就是了。而右侯卫将军陈万福虽然是小节有亏,喜欢财物,但是忠诚是没问题的,唯有杨恭仁,面色倒是没什么,只是眼神深处闪过几丝异色。
“其一,安保期间,左侯卫负责朱雀大街西侧,也就是长安县。右侯卫负责朱雀大街东侧,万年县。临街的各个坊口,都要派人守卫巡逻,灵活处理任何突发事件,保证百姓有序,无有骚乱。雍州衙门派本地衙役在每个坊口配合武侯们,盯紧坊口,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无须汇报,立即逮捕”。李破军整理着脑中的想法直说道。
三人闻言都是点头应着,李破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一)
1144.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一)
贞观四年五月十五,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朱雀门前广场,早已经是人山人海,长安百姓都是聚集在此,各个坊口也是挤满了百姓,纷纷踮脚伸头看着。
文武百官在政事堂宰相的带领之下,也是齐齐来到朱雀门城楼上,看见城下人声鼎沸,也是神情激动。
不多时,李世民和长孙无垢身着冠冕联袂而来,身后李承乾,李恪带着一种皇子亲王紧随其后。
李世民一现身朱雀门,百官朝拜,城楼下百姓也是反应过来。
“万岁!”
“万岁!”
……
整个朱雀大街还有朱雀广场响起了山呼海啸的朝拜之声,贞观四年的长安城的人口可能还不到百万,但是六七十万人肯定是有的,还有来自天下各地的商贩,旅客,士子等流动人口……尽管长安城民众可能并没有齐聚,但是朱雀广场满满当当的人,还有沿着大街边上坊口攒动的人头,怕是不下三四十万人。
数十万人齐呼这是何等的震撼,气冲霄汉,山摇地动,直震得天上云朵散开,震得飞鸟惊还。
被鸿胪寺牵引到朱雀门两侧观礼台上的各国使节正待落座,朝拜之声此起彼伏,直吓得使节脸色大变,两股战战,似高昌,南诏等小国,举国人口也不过几十万,以往哪见过这等阵仗。
李世民临着城门楼,双手搭在城墙上,不由得青筋暴露,看着城下欢腾雀跃的民众,李世民激动万分,这是他的臣民,这是他的大唐啊。直到片刻过后,声音稍歇,身后脸色涨红的王敬忠移过来一个铁架子,李世民站了上去,面前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铁皮喇叭。
李世民深吸口气,伸开了双手,“大唐的子民们,朕今日很高兴,看看,看看,大家都看看这盛世大唐,四年前,朕在登基之始曾说过,定要大唐百姓丰衣足食,定要大唐繁荣昌盛,定要屹立大唐屹立各国之巅。但是随之而来的突厥南侵,狠狠地打了大唐一巴掌,这一巴掌也狠狠地打在了朕的脸上。是否还得太子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渭水耻,犹未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突厥血……”,三年生息,三年休养,三年的卧薪尝胆,朕,大唐做到了,渭水之耻,已经被大唐的英勇将士们亲手雪耻了,突厥可汗及一干胡臣,已成大唐阶下囚,这非是朕之功,这是大唐的将士和你们,和大唐子民的功劳,今日,朕与尔等同在,朕与尔等同庆,大唐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万岁!”
“万岁!”
……又是一段震彻天际的呼和声,李世民缓缓退后。
咚咚咚咚咚咚,朱雀门上,偌大的战鼓被打响,从长安城南门明德门,李靖身着战甲,背后大纛上写着,“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李”,左右跟着五员大将,身姿魁梧,气势凛然,五面飘扬的大纛上分别书着,“通漠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李”,“金河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霍”,“大同道行军总管礼部尚书李”,“恒安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畅武道行军总管灵州都督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