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六部大将身后领着一溜亲兵,夹道而来,道路正中,是绵延甚长的俘虏队伍,为首的赫然是脸色变换的頡利可汗,頡利拳头紧攥,眼中充满了屈辱,没想到,他没想到李世民会弄一个这么盛大的献俘大典,在数十万大唐百姓以及各国使节面前,他堂堂突厥可汗要被这六路大将压着从明德门一直穿过整条朱雀大街,来到朱雀门前跪拜这个大唐皇帝。
看着突厥俘虏被夹道压来,长安民众彻底疯狂了。
“快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二)
?
1145.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二)
一个时辰过后,献宝仪式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万众瞩目的阅兵仪式了。
自从李破军提出阅兵仪式之后,李世民便是万分期待了,十二万府兵加九千神策军将一一登场,向长安百姓和各国使节彰显大唐的兵威,那将是何等的雄壮啊,李世民充满了自信,昂首挺胸,站在城墙前,双手伏墙,胸中激荡,一众早已经翘首以盼的百姓也是兴奋莫名,阅兵仪式,这么新奇的东西怎能不好奇。
在此之前,可是没有大阅兵这个说法的,还是李破军听说要当众举行献俘大典之后,才向李世民建议的。历史上中国第一次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朱棣挑选“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等精锐将士十万人,在北京城外的怀来举行阅兵大典,演练步兵劲弩齐射,长枪兵刺杀等军事科目,当时前来观礼的外国使节团多达二十七个之多,大明国威远扬海外。
现在李破军早了数百年提出阅兵的概念,注定会载入史册。阅兵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彰显实力,在此之前,也曾有过宣扬国威的事情,比如隋炀帝时期,为了炫耀国力,邀请各国使节前来大兴(长安),隋炀帝下令整顿市容,所有树木系上丝绸彩带,必须穿上华丽锦服才能好上街,甚至连街头卖菜的小贩都必须要在地上铺上精美的布帛,所有的胡人以及外国使节进酒肆饭馆消费,都是免费的。
这在明眼人看来,简直是傻到冒泡的行为,然而隋炀帝乐此不疲。
李世民何其明智,自然不可能用这种傻缺行为来炫耀国威,在听得李破军的阅兵概念之后,毫不犹豫的就是赞同了。阅兵仪式不仅可以夸耀大唐兵威,向各国使节展示肌肉,而且还省钱省力,反正正好碰上六路大军回师,六路大军合计十几万人,挑去老弱病残,其余的尽皆精锐,正好顺路来阅兵。
整个阅兵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阅兵过程并不难,由于是在长安城中进行,也不用进行什么弓弩射击,刀枪操练了,只需要按照李破军说的,全副武装的持刀着甲,精神奕奕的排列整齐的从明德门走到朱雀门,然后一分为二,分别向左经过含光门,向右经过安上门,绕长安一圈重回明德门集合。
朱雀门是皇宫的正南门,位于整个皇城的正中心,因四象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与皇宫正北门玄武门正向对,处在一条中轴线上,朱雀门正对着的就是整个长安城的中轴线大街——朱雀大街,朱雀大街左右两侧分别是长安万年两县。
整个阅兵过程就是看重一个气势,李靖向全军下的命令也就只有一个,在大唐百姓和各国使节面前,走出大唐铁军的气势来!
随着朱雀门城楼上的大鼓隆隆作响,李靖传出号令,传令兵一路奔马穿过朱雀大街前去传令。
此时正值正午,初夏的阳光高照,隆隆的战鼓声震得人更是热血沸腾。
朱雀门两侧的各国使节也是心思各异,大唐强盛他们是知道的,知道大唐富有,知道唐军强大,但是具体是个怎么样的富有强大他们却是不知道,这次机会甚是难得,大唐皇帝陛下竟是要举行阅兵仪式,邀请各国观礼,能够作为自己国家代表来出使观礼,定然都不是寻常人的,他们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窥见唐军的实力。
随着传令兵远去,时间一点点过去,所有人都是屏住呼吸的静静看着,仿佛心口提着一根弦。
咚咚咚,随着一声悠远的战鼓声传来,李靖腰肢挺拔,面色肃然,眼中闪过异色,“来了”。
这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三)
1146.献俘大典暨阅兵仪式(三)
唐军的气势飙升,直让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即将崩溃,城门楼上,文武百官,嫔妃皇子,各国使节,亦都是脸色变换,无一淡然。
李世民看着城下唐军的气势,呼吸也是愈来愈急促,目光中透露出无线的兴奋,其身边诸如程咬金,侯君集等老将也是见之色变,两侧的各国使节更是傻眼颤抖。
正当气势飙升至顶峰之时,李靖又是唰的一下挥动令旗,动了,七万唐军顿时变动,沉重的脚步声虽然没有统一,但却是震动天地。
鼓声响起,七万大军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威压如山的军阵,七万将军,士气如虹,巨大的军阵就像是噬人的巨兽一般,甲光向日金鳞开,刀锋枪尖流光闪。
李靖翻身上马,来到阵前勒马,马前蹄高高扬起,李靖拔刀凌空直至城门楼,胸腹提起高喊道:“大唐,万胜。圣人,万岁”。
清脆的拔刀声,齐齐发出,横刀是唐军的标配,横刀一出,凛冽刀光流烁,反射着日光格外的耀眼。
“大唐万胜,圣人万岁”。七万军士齐齐呼喝,虽然行进脚步声唐军还做不到统一,但是声音却是渐渐的合一了。
李世民站在城墙前,背着的双手不停的颤抖着,目光狂热,这也难怪李世民失态,以往李世民也是知道唐军强大,知道自己有多少精锐唐军,但是这么直面着数万唐军阅兵参拜,那种视觉听觉冲击感是难以言说的,特别是李世民这样的志向高远的皇帝。
不只是李世民,文武百官也是高昂着头颅,涨红着脸兴奋莫名,看向两侧的四夷使节,那面上的神情就是更加的精彩了。
明德门外,李破军整装待发,“兄弟们,当的所有人的面儿,要走出我们神策军的气势来”。
神策军没有回答,只是断喝了一声,惊起一阵尘土。
“我再说一次,待会儿次序别错了,我亲率龙骧轻骑在前,而后公达领飞熊重骑在后,继而薛仁贵领虎翼步军,而后是修文的控鹤弓弩手。遗爱,你领一千陌刀兵殿后”。李破军看着身边一干将领再次嘱咐道。
“大将军放心,早就操练许多次了,错不了”。房遗爱拍着胸脯叫道。
“你是压轴的,要是掉链子了看你还有没有脸见兄弟们”。见得房遗爱兴奋的很,李破军也是重重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房遗爱忙是正色应着。
神策军作为压轴出场的,不是有鼓声传令,而且约定好的号角声,随着一声悠扬的号角声起,李破军精神一震,翻身上马,抖擞精神喝道:“全体都有”。
神策军集体振奋,“在”。
“出发”李破军昂首喝道。
因为此次阅兵早就有宣传,所有人也是都知道,直属于太子殿下的神策军将是在最后出场。
在所有人的翘首盼望中,李破军终于出现了。
在阳光的照耀下,李破军进了明德门,只见得李破军身着乌金锁子甲,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手中提着一杆硕大的大戟,胯下一匹昂首雄骏的宝马,在朱雀大街上被坊口的百姓夹道围观。
“太子,大家伙快看,那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威武,殿下威武……”。
“太子殿下果然是英武过人……”。
……
长安百姓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为朕起舞助兴
1147.为朕起舞助兴
在各国使节中,有一个地位尤其特殊的,坐在最上首,地位看起来竟是在高昌,吐蕃等国使节之上,这人正是西突厥使节阿史那咄力,阿史那咄力是现在的西突厥现任可汗肆叶护可汗的弟弟。
肆叶护可汗名叫阿史那咥力,是西突厥前任可汗统叶护之子,统叶护在位期间兼并铁勒,吞并吐火罗,开疆拓土也堪是草原雄主,但是被自己叔父莫贺咄给阴了,莫贺咄杀死统叶护之后自立为可汗,然而统叶护人死余威在,草原部落就共同推举西突厥大臣阿史那泥孰做可汗,泥孰也是忠义之人,不肯就位,迎立统叶护之子阿史那咥力做可汗,也就是肆叶护。然后现在就是肆叶护和叔父莫贺咄互相攻击,西突厥已经乱了好几年了。
所以说草原上的情况真的复杂的很,东边还好,大唐灭了东突厥建立了都督府,一些都在管辖之内,西突厥就鞭长莫及了,乱成一锅粥了。
阿史那咄力作为西突厥可汗之弟前来出使,西突厥又是当之无愧的草原霸主,他的地位自然是很高的,高昌,龟兹,吐蕃那些小国,他还不放在眼里。
阿史那咄力本来是挺高傲的,西突厥上下,在得知东突厥被大唐灭亡之后,并没有多少人有兔死狐悲之感,反而都是一个个的跳脚骂着頡利,嫌弃頡利丢了他们突厥阿史那家族的脸,
在接到大唐的邀请之后,肆叶护可汗也是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来观礼,也好一探大唐的实力,但是现在,阿史那咄力史面色惨败,两股战战。
阿史那咄力能够很确定,只要大唐让方才阅兵的十几万精锐去帮助莫贺咄,那就完蛋了。想到这儿,阿史那咄力谨慎的看了看坐下的一名身材矮小的突厥人,那人是西突厥莫贺咄可汗的使者。
似乎是感受到了阿史那咄力的眼神,那矮小使者也是回头一看,同样是脸色不太好,但却是看着阿史那咄力轻蔑一扯嘴,阿史那咄力顿时气的直攥拳。
“诸位贵客,我大唐将士可算雄壮否”李世民对于西突厥两个可汗之间矛盾那是了然于胸,阿史那咄力这小把戏也是被李世民看在眼里了,当即也是开怀大笑道。
听得李世民这自卖自夸的问话,众使节心中都是吐槽:尼玛,你这不是废话吗,这军士要是不雄壮的话,哪里还有雄壮的军队啊。
心中虽是吐槽,但是众使节嘴上可是没含糊。
“大唐军士英勇善战,外臣莫敢直视……”。
“大唐神威无敌,军士威猛雄壮,小臣真的是大开眼界啊……”。
“天朝强盛如斯,小臣与有荣焉……”。
…………
各国使节那是绞尽脑汁的去恭维李世民,而此时的李世民也是哈哈大笑,甚是满意。
又是转头看着承受着莫大屈辱的頡利可汗,直背手笑道:“咄苾,事到如今,你可服气”
頡利可汗脸色一阵变换,眼中闪着屈辱的目光,袖袍里的手紧攥着,终于,在李世民的逼视下,頡利知道老命要紧,当即也是俯身道:“大唐强盛,陛下圣明,本汗心服口服”。说着这话,頡利闭上了眼睛,他知道,他说出这话之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东突厥,不存在了,而他阿史那咄苾,也将从至高无上的突厥大可汗成为了大唐的臣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肥青雀
1148.肥青雀
见得頡利竟是真的跳动起舞,众人都是面色各异,李世民也是脸色阴沉,眼睛里闪着几缕异色,盯着頡利眼皮都不眨。
李世民审视着頡利,他有些不确定,頡利到底是忍辱负重还是心灰意冷,若是忍辱负重的话,李世民说什么也不会留他一命。
毕竟頡利可汗在草原上名声甚大,威望犹存,作为阿史那家族的名正言顺的大可汗,一旦頡利要是重新回到了草原,那分散各地的突厥部落将会重新聚集,到时候犹如放虎归山。
若不是頡利知趣,被擒了就投降了,李世民包括李靖等人都是不愿留其一命的,但是頡利这奸滑老贼应该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一被擒住也不反抗,就跟滚刀肉一样,你说啥我做啥,让大唐找不到杀他的借口。
看了一会儿,李世民似乎没有看出什么来,頡利一直面无表情的跳动着,眼中也是毫无波澜,连屈辱之感都没有了,若是说这是在隐忍,李世民就更不能够留他了。
“好了好了,咄苾退下吧”。既然没有看出什么来,又打压了突厥气焰,李世民挥挥手就让頡利退下了。
頡利感恩戴德的拜退。
阅兵式结束,效果是显著的,李世民甚是满意,当即宣布了赏赐,每一名征战将士都是厚赏。若不是从东突厥哪里劫来了海量财物,这次大赏就凭国库还真拿不出来。
承天门,承天门是宫门的正南门,进了承天门就是进入了宫城了,门前有宽大的宫廷广场,向北经过嘉德门、太极门就到了大唐皇宫的主殿,行视朝听政、会见群臣以及册封大典的中朝——太极宫了。承天门有三个门道,门道进深为十九米,门道上面就是承天门楼了。
承天门楼也是一个很大的宫殿,作为大唐宫城的正门,这座城门楼一向很是重要,也是朝廷的外朝所在,如元旦、冬至,设宴听乐都在此处进行,朝廷如果遇有各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便是在此地设宴款待。
现在,文武百官以及各国使节,便是被引到了此处,李破军一身盔甲甚为显眼,直跟在李世民身侧。
“大哥,你这盔甲真气派,你以前答应给我也弄一套的,可别忘了啊”。李恪走到李破军身边,挤眉弄眼的低声说道。
李破军一笑,正欲说话,一旁的李承乾就是回头轻斥道:“别打扰大哥,大哥这是作战用的,你拿去玩耍平白浪费了”。
李恪闻言忙是低着头,吐了吐舌头,似乎对二哥的呵斥司空见惯,李破军的眉头微皱,直摆手道:“左右不过是一套盔甲,高明何须训斥”。
“大哥说的是,只是这三弟太调皮了,没大哥的本事还天天舞刀弄枪的,师傅们也是气坏了”。李承乾也有十二三岁了,听得李破军说话,忙是应着,一边老成的数落着三弟李恪。
李恪闻言暗笑,又怕被古板的二哥给听到,只是歪着头谢谢李破军。
一旁的李泰虽然只有十岁年龄,但是肥胖之态已经显现了,圆滚滚的肚子再加圆乎乎的脸,乍一看还有些可爱,只是李泰喜欢端着亲王的架子,小小一个人儿,偏偏学着大人做派,走路气派,脸色板着,眼中总是带着几丝不屑与高傲。
见得李破军几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包容,开放与自信
1149.包容,开放与自信
李泰这一惊问,声音颇大,前面李世民似乎听见了,皱眉回头,等李破军几人走到跟前,直皱眉问道:“什么患病何人患病了”
李破军笑了笑直道:“没人患病,我们健朗着呢阿耶放心,只是青雀有些肥胖,身体已有诸多不适,我觉得青雀应该减肥了”。
听得是李泰的身体,李世民有些着急,看了看后面低头交谈的文武百官,还有那些一脸好奇四处张望犹如土包子的四夷使节,李世民也是边走着边问道:“青雀肥胖竟有如此严重”
一旁的长孙无垢也是一脸担忧,牵着一旁小李治的手,也是说道:“肥胖虽是有害,但青雀年幼,应当无碍吧”。说着这话,长孙无垢自己都不信,看了看李泰肥承一团的脸,还是忍不住捏了捏,直无奈斥道:“宫中美食又吃不完,没人跟你抢,偏要每次吃恁多”。
小李治乳名叫稚奴,长得甚是清秀,如今将近三岁了,走路一扭一扭的,甚是可爱,李破军一把将李治抱起,“哥,大哥,抱抱……”。稚奴带着奶气的稚嫩声音懵的几人都是含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