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李破军亲了亲稚奴,便是看着李泰那肥腻的脸蛋说道:“阿娘也知道肥胖有害,既然是有害,哪还分什么年纪啊,青雀现在还小,便是有这多的不适,身体素质已经比不上常人了,若是年纪再增长,肥胖也愈甚,将会危害到心肝脾肥肾等诸多内脏,贻害无穷,所以说,青雀不得不减肥了”。

    听得李破军的话,李世民与长孙无垢也是脸色微变,李破军懂些医术他们都是知道的,而且他没理由说假话的,李泰在外人面前乖巧,但是在李世民夫妇面前可是十足的乖宝宝,深得李世民夫妇喜爱的,在知道李泰有可能因肥胖而患病之后,李世民也是很担忧。

    “青雀,听见你大哥的话没,从明天起,我会安排医师给你减肥,少吃东西多锻炼,你大哥的演武场那么大,器具齐全,你以后每天最低要去锻炼半个时辰,不,一个时辰”。李世民看着李泰也是尽量板着脸说道。

    李泰闻言顿时脸苦成一团,让他少吃美食简直太过分了!更夸张是要他一个堂堂亲王去跟个臭丘八武夫一样摸爬滚打的去锻炼身体,这简直是有辱斯文啊。

    见得李泰苦着脸,又打算卖萌求饶,李世民也是知道李泰的把戏,直将眼睛一瞪,“别想着偷懒,这是为了你的身体好,我会派人看着你的”。

    一旁的长孙无垢虽然有些不忍限制宝贝儿子吃东西,让宝贝儿子去受苦受累的锻炼,但是理智告诉她,不能够再将就了,必须让青雀瘦下来。

    所以李泰的少吃东西多锻炼就这样定下来了。

    从朱雀门到承天门一路上,李泰都是瘪着嘴闷闷不乐,有些气喘怕热,嗜睡打鼾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什么大毛病,非要让我减肥,吃不成东西还要去跟臭丘八一样锻炼身体,真是太过分了,到谈不上恨,只是李泰心中有些埋怨了,埋怨李破军多管闲事,埋怨他三脚猫的医术还要危言耸听了。

    进到诺大的承天门楼里面,李破军也是饶有兴趣,毕竟这种“国宴”的机会不多,而且承天门楼是在承天门上,高达数丈,大殿们外就是天空,看见云在漂浮,繁华的长安城就在脚,仿佛置身于天宫之中。

    承天门楼三殿相依,左右两侧殿相拱,斗拱层叠,错落有序,在这斗拱的支撑之下,屋檐向外长长的延伸,就像是巨鸟的翅膀一样高挑上扬,气魄雄伟,格调高迈。

    在这种辉煌大殿中饮宴,当真是享受至极,即便是房杜程秦等人也是身为高兴,毕竟机会难得,一年中饮宴承天门楼也就那几次而已。

    各自就座了,李世民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是开场歌舞了,这宴席直迟到夜幕来临,天色已然给了,然而宴席还没有结束的意思,酒菜都换了好几茬了,而群臣以及使节还在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门楼上已经点起了花灯,都是当下最时新的样式,并上宫廷画师精美画作,在烛火的摇曳下精妙绝伦。

    天上夜星流转莹莹有光,月光如银瀑倾泻,月色皎洁,殿中抬眼四望,满目奢靡,尽管李世民甚是自律,但是对于这类宫宴也甚是欢喜,再加上席下四夷恭维,更是频频举杯,高声吆喝,将近失态。

    直至夜深,李世民才不胜酒力蹒跚离去。

    吃喝几个小时,也真是厉害,屁股都坐麻了,还在哪儿高谈阔论,李破军也是服气了,看着摇头晃脑的吟诗的房玄龄,李破军也是大开眼界,谁能想到平日里谨慎恭谨的房相公,一到酒席上就这般潇洒恣肆之态,真名士自风流耳,整个宴席除了前期的歌舞乐曲,到了后面房杜萧李那帮子文士就是在哪儿吟诗作对,中间时不时夹杂着四夷使节的恭维,这些文臣们都认为,诗词歌赋也只有在这种宴饮场合来作乐,治国之道只能说经史典籍,吟诗作对只是小道,所以宴席上更是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李破军见状不妙,也是早早地逃了,盗诗这种事,他真是能不干就不干了,脑袋里记得诗词也不多,但是全套出来了,以后在需要的时候没有,那就丢大脸了,尽管以如今李破军的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出将入相
    1150.出将入相

    见得李破军表情严肃,言语严厉,众臣也是一怔,印象中的太子殿下好像一直都是和煦的笑着,即便打人时都在笑,很少这样严肃啊。

    魏征也是愣住了,脸色不平的看着李破军,终于,看见李破军那闪着厉色的眼光,魏征只得肃正身躯行了一礼便是退到一边了。

    “哎,玄成太过执拗,刚过易折,却是不好啊”,一旁的房玄龄也是摇头叹道,“殿下请勿见怪,玄成一心为国,只是脾性如此”。

    高士廉在一旁看着魏征的背影也是捻须道:“魏玄成过于崇“礼”,克己复礼,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如此虽是身正君子,但却是步入了极端呐”。

    李破军听着也是明白了,感情魏征还是个极端的复古派,克己复礼就是孔子的复古言论,孔子要求节制自己,要求控制私欲成为正人,并且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恢复《周礼》,包括种种规则、典礼仪式等等,也就是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

    一想到魏征崇“礼”,再想到魏征的作为,李破军也是能够明白,因为在“礼”的思想里面,嫡长子就是法理上的正统继承人,所以魏征当年一心一意的辅佐嫡长子李建成,成为李建成的心腹重臣。现在同样是因为骨子里的等级教条作祟,看不起那些胡人蛮夷。

    魏征这人绝对是于国有益的良臣,毕竟刚直进谏,一心为国从不谋私,堂堂宰相死后家里可是连余财都没有,可见清廉。但是任用魏征也不代表重任他无条件听从他,毕竟太过极端,就拿方才的事情来说,那些胡人将领投降了大唐,正是兴奋着呢,毕竟成为了繁华大唐的臣民,正是摩拳擦掌打算效忠大唐呢,如果要是魏征掌权,直接驱逐了胡人,不让他们进朝堂,那又将大乱了。

    李破军毫不掩饰的将这些分析说与房杜几人听,几人也是表示赞同,但却都是谨慎的只听不说,毕竟这种讨论宰相的事情,他们同为政事堂相公,说多了恐惹嫌疑。

    不多时,随着钟声响起,朝会开始,李破军率先走近太极殿,直上了自己的座位上坐着,监察御史各自排班,文武落座,李世民便是龙行虎步的走来,看起来颇为振奋,精神头甚好,废话,这种场合心情能不好吗。

    朝会上也不啰嗦,上来就是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对讨伐东突厥的一番工作总结,然后各路大军总管也是例行述职,述职就是陈述职守,向皇帝陛下缴旨,说明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当然也就是说明对东突厥用兵的情况了。

    六路总管逐一说着,政事堂的三省相公们还要例行问话,整个述职公开,听的人热血沸腾,一些文官也是纷纷叫彩,恨不得亲上战场,“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的大唐男儿气概显露无疑。

    下面排的整整齐齐的一溜突厥降将,中间大多数阿史那家族的人,也就是突厥王族的人,许多人听得懂汉话,绕是他们脸皮厚那也是听得面红耳赤,反倒是頡利可汗甚是平静,颇为颓废,完全看不到生气。

    李破军此时也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历数五罪
    1151.历数五罪

    原来李靖在清剿草原之时,曾经一度纵容军士劫掠,军士们违反军纪抢夺了很多财物,还滥杀无辜牧民,按理说天高皇帝远,李靖又是在外统兵主帅,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一般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捅出来的,但是李靖主动上表请罪,请求解除他的大总管之职,让李绩,李道宗他们代行职权清剿草原,自己就先回中原述职。

    李靖上表之后,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御史大夫萧瑀便是弹劾李靖治军无方,请求审查。按理说这事既然由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牵头了,李世民最起码也得降职惩罚了,但是李世民只是训责一番,继续让李绩统兵,布局草原,直到前几天才回来。

    这个事情在明眼人看来很是明朗,李靖就是为了自污,希望知足而退,剩下的收尾功劳他也不要了,甚至请求责罚,但是李世民也是明眼人,就是不同意,反而给他加官加邑,所以李靖才表现得愈加诚惶诚恐,愈加的恭谨慎重了。

    相比于李靖的恭谨,李绩等人就坦然得多了,毕竟他们只是副手,最后李绩加并州大都督,加食邑两千户。

    张公谨因为献上《讨突厥六陈》,随军守马邑,战白道,雪夜驰援李破军,由定远郡公进封邹国公,由代州都督该任襄州都督。

    李道宗拜刑部尚书,入三省政事堂,加食邑六百户,其余的柴绍,薛万彻,卫孝杰等人也是各有封赏。

    此次大唐六路大军的将领,除了大同道行军副总管甘州刺史张宝相以及大同道够军总兵张达等人,因打压有功之臣,抢夺部下之功,意图对太子不轨而被削职流放,贬为庶民之外,其他的所有将领,都有封赏。

    而薛仁贵更是因为生擒頡利而被李世民点名夸赞,封他五品果毅都尉,授勋从五品的骑都尉,授爵正四品的龙门县子。

    要知道爵是表示一种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尊号,家中有父辈余荫或者有大功就可以授爵,但是勋可就不一样了,勋是一种授予有特殊功劳的称号,一般人是得不到的,即使有功也很难得到,像秦叔宝这种冲阵猛将,流血无数,还救了李世民好几次性命,这才得了一个上柱国勋,相当于特技战斗英雄,青天白日勋章或一级八1勋章之类的。

    薛仁贵千里投军,生擒頡利可汗立下了这等大功,才立下了一个五品的骑都尉勋,现在薛仁贵可是摇身一变从一个平头小子,变成了中层贵族了。五品的开国龙门县子爵,五品的果毅都尉官职,五品的骑都尉勋官,这可就不低了,至少羡煞了多少热血青年。

    接下来的封赏名单中神策军中翟长孙,梁百武两位副将也是在赫然在其中,都是官升一级成为神策军将军(大将军副手),赏赐财物若干,并且赐了正四品的从四品开国县伯爵。

    这次讨伐东突厥,神策军可是收货巨大,苏定方被封左领军卫将军,临清县公,一跃成为高层将领,现在翟霍二人也是有封官授爵,薛仁贵更是得了勋官,其余人等房遗爱、杜菏等勋贵子弟更是毫不逊色,只要是去战场溜了一圈的,李世民都是大力表扬,更何况房遗爱等人都是有实打实的斩首功劳,这次镀金那就是实打实的资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老怀大慰,喜笑颜开。

    封赏了大唐将官之后,便是商议到了一干突厥降将的头上。

    首先就是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都是政事堂商议好了的,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五十多名将军、中郎将和都尉
    1152.五十多名将军、中郎将和都尉

    頡利被封官了,李破军虽然是有些不爽,但是也不好阻拦,毕竟頡利乃是一国之主,如今表示臣服了,若是太过苛责反倒是不好,但是接下来李破军看着那五六十名突厥降将就没有那么包容了。

    这些人中李破军也就认识一个执失思力和阿史那思摩,这二人却是有才干,在历史上也是对大唐忠心耿耿,履立功勋,其他的人李破军都不认识,阿史那社尔倒是个人才,在冲川谷差点把李破军给团灭了,而且阿史那社尔历史上降唐后那是死心塌地的,李世民死后还主动请求殉葬,确实是个忠义良将,但是奈何被气愤交加的李道宗给当场斩杀了。

    而且李破军还记得,历史上灭东突厥后没多久,李世民前往九成宫避暑,命一个突厥将领护卫,接过那护卫竟是直接兵变打算刺杀李世民,李世民躲在九成宫中困守待援方才得救,李破军记得这件事情,但是不记得那个人名,心里更是打定主意不让这群降将好过了。

    封赏了頡利之后,李世民又是将頡利之侄突利由右卫大将军调任顺州都督,加封北平郡王,李破军听得眉头直跳,心底暗叹老爹也真是心大。

    要知道顺州乃是北方重镇,顺州都督管辖北境数个军事重城的军政要务,这可是边疆大吏了,而且还有一个北平郡王爵,李世民对待突利还真是亲厚,李破军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是看见殿中黑压压的数十突厥人,还闭上了嘴,现在阻拦了也不一定有用,而且还是以一种突厥降将为重,突利生不了事,李破军对突厥还是有所了解的,此人崇慕汉文化,穿汉服说汉话,早在前几年就主动上书归附,对大唐一向是很亲善。

    接下来封执失思力为左领军将军,阿史那思摩为右武侯大将军,阿史那忠为左屯卫将军等等,这些都是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的人,也都有些才能,李破军倒是比较淡然,只是封官到了后面,李破军就是不淡定,眼中满是惊讶,太真实了,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够相信,大唐皇帝竟是如此大方,五十七名东突厥降将竟是全部封为将军、中郎将和都尉等中高层将官,最低的都尉都是一个五品官,李破军怎么能够淡定,毕竟他是清晰记得后来突厥部落的连年叛乱的,游牧民族一向是强者为尊,可不会记得什么皇恩浩荡的。而且我兄弟薛仁贵何等大才现在还是一个五品都尉呢,先甭管才干如何,你们这些被俘虏投降的敌人倒是一来就成了五品以上的官儿,休想!

    在王敬忠高声宣旨罢了,还不等一众突厥降将谢恩,李破军便是跳出来道:“陛下,臣有异议”。

    满堂愕然,看向李破军,不知道太子殿下要闹什么幺蛾子,李世民也是微微诧异,但是心情正好,也很看重李破军的想法,也是笑道:“太子有何异议尽管说来”。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大肆封赏突厥降将,此举将会寒了众将士之心呐。东突厥又并非是主动归附的,而是我大唐动用十余万兵力,伤亡数万人,耗费财物无数才得来的战果。虽已归降,但我大唐绕其一命已是仁德,何故又许以高官厚禄啊。思力思摩等皆乃大才,可堪大用,但殿中这些心思各异,面孔生疏之辈,谁又能够保证他们的才干,若无才干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大唐那么好,咱投了吧
    ?

    1154.大唐那么好,咱投了吧

    李破军一脸蒙圈来到甘露殿,还没进殿,便是听得李世民在笑,还在叫唤着,“那小子怎么还没来”

    “老奴已经让人去唤殿下了,应该快了”。这是王敬忠的声音。

    李破军更是懵了,直走进殿去,“阿耶,我来了”。

    “哈哈,好小子,胆肥了啊,竟敢在朝堂上质疑我的谋划”李世民果真是心情颇好,全然没有方才在朝廷上的大怒,看样子,刚才的大怒应该是装模作样了。

    李破军一脸不解的挠挠头,“阿耶这是”

    “敬忠且退下”。李世民反身坐下,摆摆手直道。

    王敬忠出去了,李破军也来到旁边坐下。

    “你可是不明白我为什么对突厥如此厚待”李世民看着李破军挑眉问道。

    李破军忙不迭的点头。

    “无他,千金市骨耳”。李世民也是淡淡一笑道,“经过你这么一搅和,效果更好,事半功倍啊”,说着李世民也是甚为开怀笑道。

    李破军一怔,千金市骨什么意思。李世民摇了摇头手,直道:“西突厥,吐蕃,高句丽……”。说着一般李破军便是明白了。

    一拍脑袋,“阿耶这是做给其他四夷看的”李破军惊呼道。

    李世民一提醒李破军就明白了,如此厚待东突厥,给予高官厚禄,这是让四夷心动的待遇,一旦其他诸如西突厥,吐蕃等国知道的,定是有人心动的,到时候若是对他们动兵,说不得就会有人来投,不要小看中原生活的诱惑,不要小看四夷对中原的向往。

    在四夷看来,中原简直就是天堂,没有草原大漠的严寒,没有南疆深山的炎热,有的是遍地的金银,吃不完的粮食和娇美的女子,生活物资丰足,气候条件适宜,简直是人间天堂,许多夷狄做梦都是想到中原生活的,以至于许多在大唐落户的夷狄都是以唐人自居,见着别的夷狄还很自傲,历史上大唐名将高仙芝本人就是入唐的胡人,对阵之时就是尝尝骂别人为胡人,由此可见。

    现在李世民厚待东突厥,一个个的高官厚禄的,西突厥等夷人见着了不眼红才怪,说不定战事一起,就有人巴巴的来投,心想着投了大唐就可以当大官,去富足的长安生活,鬼才愿意在这草原大漠里面受苦呢,反正大唐那么强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游牧民族更是谁强跟谁,谁能给自己更好的就跟谁,这个千金市骨的效果显然是有的。

    李破军记得历史上只要大唐对四夷用兵就会有人来投,打西突厥的时候,人家咄陆可汗都直接来投了。打百济时,名将黑齿常之率部来降。等等例子,不胜枚举,都足以说明大唐对四夷的威慑以及诱惑,反正大唐那么强大,生活那么好,咱就投了大唐呗,这种思想再四夷里很是普遍。
1...268269270271272...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