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一整天都是热闹事,你想听什么五哥的,还是六哥的,还是……阿爹的”李夏侧头看着秦王。

    秦王踌躇了下,“听说江延世,苏烨都去了”

    “嗯。”李夏先笑起来,“我跟你说个笑话儿,隔天,我听老刘妈训我们府上那帮小丫头:一个两个的,半点出息都没有!”

    李夏学着老刘妈的语气神情,“说的就是你,昨儿个我让你去厨房传个话,你足足绕了大半个府,我从前怎么不知道你腿脚这么快

    那个丫头,绕了大半个府,先跑到前面看了苏公子和江公子,再到厨房传话,再回去回了老刘妈的话,居然和平时差不多时候,老刘妈是听她和几个小丫头炫耀,才知道的。

    唉呀,那一天可热闹了,你没去真是可惜。”

    李夏一边说一边笑不可支,秦王斜着李夏,抖开折扇摇起来,“我去了,不就给你们府上添乱了”

    “嗯,那倒也是。光苏公子和江公子,还有古六少爷,已经够大伯娘忙的了,还有我们府上的小丫头们,你要是去了,那帮小丫头个个都得成飞毛腿、千里眼了,说不定还得激动的晕过去好几个。”

    秦王哭笑不得看着李夏,“你这是夸我呢”

    “当然了,你难道不知道,大家排京城谁风仪最好,你排第一,江公子排第二。”李夏往前跳了两步,回身站正,打量着秦王。

    秦王一步上前,用折扇捅着她的肩膀让她转过身去,“哪个大家你和你七姐姐吧”

    “对了,听说你让人画了我和七姐姐打架的图”李夏顺口问道。

    秦王呃了一声,“哪有……你听谁说的”

    “六少爷,说画的十分传神,拿来我看看。”李夏一边被秦王的折扇推着往前走,一边拧头看着秦王道。

    “这个小古!他又胡说,哪有什么打架图我忙成那样……你别理他。”秦王一听是古六说的,赶紧否认,见李夏冲他撇嘴,“那天听阿凤说你在南水门跟人家打起来了,我就问了几句,阿凤说你阿爹在哪里,你在哪里,说的不清楚,就拿笔在纸上点了几下,哪有什么图小古就这样,他的话哪能当真。”

    李夏抿嘴笑起来。

     




第三百一六章 探手
    “怎么不高兴了”秦王仔细看着李夏。

    李夏嗯了一声,双手撑着膝盖站起来,“听到陆将军的身世,有些难受。”

    “阿凤阿娘是陆家世交公孙家的侍女,陆老爷到公孙家后山游玩打猎时,公孙家将她指到陆老爷身边,侍候了十来天,后来她发觉怀了身子,就设计让公孙家以为是陆老爷托人给她赎身,从公孙家脱身出来,依附在一间尼庵里。

    她抱着阿凤到陆家祠堂时,和陆老太爷说,原本没打算让阿凤认祖归宗,可她看着阿凤那样聪明,要是不让阿凤认祖归宗,她对不起阿凤。”

    秦王背着手,一边和李夏并肩信步往前,一边说着闲话过往。

    “阿凤归宗陆家后,她没进陆家,求了块祀田,独居在陆家祠堂不远。

    阿凤是归宗半年后进山的,陆老太爷说,阿凤要找他阿娘,哭过两回没用,就不哭了,看谁都是满眼的恨意,半年内跑了七八趟,跑出去三趟,咬走了十几个奶娘,挠的丫头们看见他躲着走,陆老太爷说他,生下来就是进山的料。

    阿凤十二岁那年,才头一回回去,从陆老太爷起,挨个磕了一遍头,又寻能寻得到的当年的奶娘丫头陪了不是,才去看他阿娘。

    他阿娘现在还住在陆家祠堂不远,种菜自吃,种花供佛,吃斋修佛做善事,陆家对她供奉极厚,阿凤嫡母,跟阿凤阿娘很说得来。

    你不用难过。”秦王仔细看着李夏的脸色笑道。

    李夏长长吐了口气,“嗯,现在不难过了。”

    秦王笑起来,转头看到可喜,示意道:“去后湖。”

    可喜欠身应了,从旁边绕几步,走到前面,往前一个路口,就转了个大弯。

    李夏看着可喜转了弯,看着秦王哈哈笑起来。

    秦王跟着一边笑,一边摊手道:“我刚才都说了,你还笑什么就是后湖,今天也是第二趟去,头一趟是收这府邸,和阿凤一起去看的,冬天里,湖里结了冰,离湖边十来步,扫一眼就走了。”

    “你这府上,看看,走一步一处景,你看这树这花这草,生机招展,多好看,我最喜欢好看的园子,你不逛,以后我来逛吧,反正你这园子,闲着也是闲着。”李夏指着周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旋了一圈,再和秦王并肩道。

    “好,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我要是空了,就陪你一起逛。”秦王笑个不停,其实这话并没什么好笑的地方,他就是想笑。

    可喜带着秦王和李夏,又转了个弯,前面就能看到那片足有十来亩的大湖了。远远能看到湖,也能看到沿着湖边碧绿的荷叶和摇曳的荷花了。

    “这会儿,哪儿赏荷最佳”秦王问可喜。

    “回爷,这会儿在翠玲珑赏荷最好不过,就是那里,从咱们这里过去,再走小半刻钟就能到了。”可喜答的十分仔细。

    “就在翠玲珑”秦王看着李夏问道,李夏点头。

    可喜往旁边两步,招手叫人吩咐了,引着秦王和李夏,往翠玲珑过去。

    翠玲珑由四五个错落相连的水阁组成,李夏挑了最里面一间,小厮们在临水的平台上摆了茶桌茶炉,沏了茶,垂手退到了岸上。

    李夏和秦王坐在舒适的矮椅上,看着面前几乎平视的粉嫩荷花,李夏端起杯茶,举起来片刻,抿了一口。

    秦王看着她,也举了举杯子笑道:“这是什么讲究”

    “沾一点荷花的香味儿。”李夏抿着茶道。

    “沾到香味儿了”秦王失笑问道。

    李夏点头,抽了抽鼻子,“嗯,扑鼻的荷花香。”

    秦王笑的手里的茶几乎要洒出来,“你这窨茶的法子好,高明之极,等这园子里的桂花开了,咱们喝桂花茶,还有茉莉,我记得好象哪里有一片茉莉,让他们不用摘花苞窨茶了,等花儿开了,咱们坐在茉莉花堆里喝茶就行了。”

    “还有冬天,梅花儿香更好。”李夏抿了半杯茶,放下杯子,上身前倾,深吸了口荷花香气,长长一声感叹,“要是年年都象今天这样,就好了。”

    “嗯”秦王微微探头过去,看着李夏。

    “五哥成亲那天,三哥酒多了,哭起来,四哥把他扶回去,在院门口,他抱着棵树,哭的坐到了地上,说上次这么热闹,是明大公子成亲的时候。”

    李夏声音低落,秦王脸上笑容凝滞,片刻,低低叹了口气,“你三哥倒是重情之人。”

    “明尚书是因为科考舞弊案,抄了满门的”李夏侧头看着秦王问道。

    秦王目无焦距的看着湖面,好一会儿,才低低嗯了一声。

    李夏看着一下子沉重灰蒙起来的秦王,心情也跟着沉重无比。

    这是她想不明白的事情之一,象他这样,先帝遗腹幼子,皇上唯一的弟弟,完全可以置身争储这件家务之外,就算有所倾向,也该蜻蜓点水,何必要象现在这样,非要成为朝廷惹眼的势力之一呢

    从前,只怕也是这样,他的暴死,就是明证。

    两人各自沉默出神,微风掠过水阁,拂的荷花弯腰过去,再弯腰回来。

    “怎么说起这个了。”好半天,秦王才恍过神,用力笑了几声,扬声叫可喜进来重新沏了茶,端起杯子抿着,“你姐姐的亲事,你大伯娘那里有没有看好的人家看好了,就让阿凤好好去打听打听。”

    “你问过一遍了,等一阵子再说,大伯娘刚忙完五哥的亲事,东西还没收拾完呢,总得让大伯娘喘口气儿。”李夏也端起杯子喝茶。

    &nbs



第三百一七章 照旧的大事
    李夏带着端砚出了青藤院,进了月洞门,放慢脚步,看着两边的花草树木,吩咐端砚,“说说。”

    端砚怔了片刻,瞄了眼李夏,见她没有再说话的意思,踌躇了下,低声道:“姑娘说过,跟在姑娘身边,除了侍候好姑娘,还要做姑娘的眼睛耳朵。”

    李夏悠闲的甩着衣袖,端砚从她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富贵赶车,没问过姑娘去哪儿,就去了……”端砚下意识的瞄了眼左右,秦王府三个字,没敢说出来,“富贵是郭先生的长随,郭先生……知道”

    李夏意味不明的嗯了一声,端砚瞄着她,接着道:“将军带我出来,让我在二门里一间屋子里等着,中间送了一趟点心,换了两回茶,都是小厮,门口,也一直站着小厮,要是咱们府上,送点心换茶水,应该点个婆子,或是小丫头。”

    顿了顿,端砚瞄了眼看向她的李夏,“是不想让我搭话”

    婆子小丫头都能有话没话找几句话说,和她年纪相当的小厮,没话找话就不合适了。

    “不错,你今天眼睛耳朵都带上了,王府那边,陆将军是为了你好,你记着,那样的地方,有眼睛和耳朵就够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攀话打听。”

    “是!”端砚的声音顿时愉快飞扬起来。

    李夏斜了她一眼,笑起来,“你去一趟大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没有,我有点饿了。”

    “是。”端砚在前一个路口转个弯,往大厨房去了。

    李文山和唐家瑞隔一天就从庄子里回来了,带了三四车的新鲜果子。

    隔一天,严夫人和徐太太商量了,叫了唐家瑞和李文山过去,笑着吩咐:“你和瑞姐儿去庄子这事,提醒我了,瑞姐儿陪嫁的几处庄子,只怕瑞姐儿都还没去看过吧还有咱们家在京城的四个庄子,瑞姐儿最好也去看一看,正好,山哥儿这几天空着,让他陪着你,花上十天半个月,把这几处庄子都好好看一遍。

    还有那座别庄,可有好几年没去住过了,正好,查看查看,有要修缮的地方,该添该换的,记下来,回头打发人过去修缮添换。”

    严夫人说完,看向徐太太,徐太太一边笑一边挥着手,“别急,慢慢看,满月宴前看好了就行,瑞姐儿多操点儿心,山哥儿看好你媳妇,别累着她。”

    严夫人听到别累着她,不知道想到什么,笑个不停。

    瑞姐儿红着脸垂着头,严夫人和徐太太说一句应一句,李文山拧着头,一眼不看看着他笑个不停的李夏,只认认真真的答着话:“大伯娘放心,阿娘放心。”

    李文山和唐家瑞这一趟,还真是不客气的住到了满月宴前两天,才回到永宁伯府。

    隔天满月宴,头一天,姚老夫人逛园子散闷气时,偏偏撞到李老太爷搂着他的小美人儿,在暖阁里嬉戏亲热,气的姚老夫人堵着暖阁门,大骂李老太爷老而不修,不要脸,白日宣淫不怕天打雷劈……

    李老太爷护着梨花带雨的小美人儿,骂姚老夫人才是老而不修,两人互相指着鼻子一场恶骂之后,都气病了。

    严夫人眼皮都不想抬了,打发人请大夫各自诊治,第二天的满月宴,老夫人和老太爷自然就不能出面了。

    严夫人打发人请了霍老太太过来,霍老太太对徐太太这个孙女儿一家的事,向来是有请必到,满月宴这天,早早就到了永宁伯府,先去看了姚老夫人,留下一堆人参肉桂,出来前厅,随夫人已经到了。

    随夫人和霍老太太极能说得来,她赶早过来,是来寻霍老太太说话的,两人坐在榻上,长篇大论说起了闲话。

    没多大会儿,黄夫人和古大奶奶,三姑娘唐家珊,十一姑娘唐家玉一起到了,唐家瑞一直迎到二门里,黄夫人下了车,目光直接落在女儿身上,上上下下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拉着女儿,一边往里走,一边低低问着些琐细闲事。

    “山哥儿待你怎么样没欺负你吧”

    “嗯。没欺负,他那样的傻子,阿娘又不是不知道。”唐家瑞被阿娘连打量带问,脸都红了。

    “那家里呢你婆婆待你好不好还有山哥儿那两个妹妹那位二伯娘呢你大伯娘是个好的,还有你们府上那位老夫人,几个妯娌呢”

    黄夫人关切非常,她再过一阵子,就要启程返回杭州城了,就把瑞姐儿一个人留在这京城,这李家了,她实在是放心不下。

    “母亲待我好,冬姐儿和阿夏都好,这一个月,阿娘也知道,都在城外住着,府里其它人……阿娘别担心,总不能比江宁府老宅再难了。五郎说,老夫人要是怎么着,就让我到太外婆那儿哭去,说二伯娘要是怎么着,就去找大伯娘哭。”

    黄夫人哎了一声,失笑出声,笑了一阵子,摇头叹气,又笑了一会儿,心就放下来不少,五哥儿能跟瑞姐儿说这样的话,至少他们小夫妻两个这情份,她是不担心了。至于家里,唉,哪家不是这样,李家人口少,这还是好的呢。

    严夫人和徐太太迎在花厅门口,接进黄夫人和古大奶奶等人。

    今天的满月宴,严夫人和黄夫人都是一样的意思,不要铺张,就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说一天话儿。

    这一天,随夫人和霍老太太痛痛快快说了一天话儿,严夫人和徐太太,跟古大奶奶从儿女说到家务,严夫人和古大奶奶又含含糊糊探讨了些李文楠嫁妆的事,李冬和唐家珊说闲话,李夏和李文楠带着唐家玉在园子里玩,唐家瑞则拉着阿娘黄夫人,到她院子里说体己话儿。

    天色近晚,黄夫人找机会叫了李文山过去,稍稍避开众人,低声笑道:“瑞姐儿说你在兵部领的差使忙得很”

    “是,跟着王爷,还有世子,安排北上调兵的事,从明天起,就得回去当差了,只怕要忙的昏天暗地,委屈……瑞姐儿了。”李文山带着几分歉疚。

    “做官领差使,都是这样,瑞姐儿小时候,她阿爹也是忙成这样。

    山哥儿,说到这个,我是想问问你,明年的春闱,你是怎么打算的”

    李文山一个怔神,“我还没想……”

    “你听我说,差使要紧,可你这出身,更要紧,眼下你在兵部领了差使,又是跟着秦王爷调动兵马这样的大事,有个三年两年,升个五品六品都容易,可你这出身耽误了,后头就难了,没有一个进士出身,文官想做到正三品,难得很呢,我的意思,明年的春闱,比你眼下的差使要紧。”

    李文山踌躇起来,“我懂母亲的意思,让我好好想想,王爷这边,您也知道……让我想想。”

    “明年的春闱最要紧。”黄夫人又嘱咐了几句,才松开李文山,和随夫人等人一起,告辞回去了。

    李文山送走诸人,想着黄夫人的话,越想越觉得好象有哪儿不怎么对劲,可再一细想,又想不出哪儿不对了,她嘱




第三百一八章 踏入
1...7879808182...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