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不知何时,殿内是后的宦官得了天子的授意,高声唤秦晋上殿。杨国忠立刻自觉的起身告退,李隆基却一摆手。
“杨卿且先留下。”
天子并没有让杨国忠离开,而是将其留了下来,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天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在杨国忠暗自揣测间,秦晋在宦官的引领下来到了殿中。
君臣见礼之后,秦晋则率先说话:
“神武军上下已经准备完毕,可以提前一日启程,请圣人允准。”
李隆基面露笑容,似是对秦晋很满意。
“不要仓促勉强,如果准备的不够充分,朕宁愿你们晚几日出发。”
“圣人勿忧,神武军上下早就准备完毕,政事堂拨付的粮草也尽数入营,三千健儿随时都可以开赴战场杀贼,只是从龙武军中调拨的万人还要多耽搁三五日。”
李隆基的脸上露出了些许诧异的表情。
“政事堂拨付的粮草”
秦晋忙补充道:“是杨相公亲自下的政令,今日臣入宫之前,粮草便已经却不交割完毕。”
李隆基这回是真吃惊了,刚刚还与杨国忠商议了神武军的粮草供应由日计改为月计,不想再次之前杨国忠就已经不再刁难秦晋,将应付的粮草统统拨付了下去。
第二百七十七章:天子轻许诺
大唐天子李隆基一时间竟糊涂了,他能够从这个年轻人的眼睛里看出这绝非虚情假意,但又绝不会再轻易相信此人。 秦晋的话乃是有感而发,自然情真意切,只不过,这情真意切却不是对李隆基。
“秦卿此言壮哉我大唐,朕在长安等着你凯旋而归,届时当亲自为卿斟酒庆贺。”
秦晋一时间激情鼓荡,便顺势应道:
“臣一定不会辜负圣人厚望,这碗酒臣喝定了。”
偏偏这个时候杨国忠也掺合进来凑热闹, 他也颇有兴致的说道:“圣人为秦使君斟酒,杨某便为秦使君牵马执蹬。”
然则,这许诺却显得有些过分,毕竟让堂堂的宰相牵马执蹬,对秦晋而言可绝不是什么荣耀,而是将他架在了火上烤。非但秦晋,就连李隆基都觉得有些尴尬,斟酒致贺原也是平常事,可杨国忠将他的斟酒与牵马执蹬并列相比,这就有些逾越礼制了。天子虽然礼贤下士,却绝没有这么自贱身份的。
其实杨国忠话一出口就意识到不妥,但他急于在天子面前表现“将相和睦”,也就有些“慌不择路”了。奈何话已出口,再难收回,只能尴尬的笑了两声,以一种颇为心虚的声音掩饰着自己内心中的不安。
“有此良将,实乃大唐之福,圣人之福,臣愿为圣人一贺。”
就作用而言,蒲津比起潼关而言要差上了十万八千里,杨国忠这么抬举秦晋,还是有些言过其词。不过,李隆基总算寻到了一个台阶,不至于脸面过于难看,也就跟着点头应和。
“秦卿少年英雄,实乃朕之霍嫖姚。”
前汉大将霍去病十七岁便被汉武帝任命为嫖姚校尉,李隆基如此类比,更是抬举了秦晋。这让秦晋都禁不住脸红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比起霍去病、卫青这样的名将,自己这点能耐实在不值一提。
但在这种大军即将出征的时刻,谦虚绝对是不合时宜的,这时候需要的就是自信,超乎常人想象的自信。所以,秦晋决定接下这褒奖,给朝廷以信心,给部下以信心。
一番豪言壮语之后,李隆基、杨国忠君臣竟被煽起了一丝狂热,纷纷有种热血上头的感觉。
至此,秦晋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再留下来也没有意义,便主动告退。
“臣这就返回军中,传达圣人敕命,后日一早准时开拔,东进冯翊!”
“好,朕明日亲自为卿壮行!”
杨国忠则紧随其后。
“杨某也会亲自到场为使君践行!”
李隆基、杨国忠二人的表态大大超出了秦晋的预料,他原本也没指望会从天子那里得到多少支持,可今日一番阴差阳错,竟换来了天子亲自壮行的结果。
这对秦晋本人,对整个神武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此一来,便会使朝野上下的蜚语流言消散无形,而且还会极大的振奋神武军的士气。尽管他们都与天子翻过脸,但骨子里那种对皇权的敬畏却没有一时一刻改变过,天子的出现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这比赏金赏钱可要强上了不知多少倍。
带着这份意外的收获,秦晋离开了兴庆宫,回到军中时已经接近子正时分。但他却毫无困意,距离开拔的日子越来越近,急待解决的事也是一桩挨着一桩。
裴敬、卢杞、杨行本、杜乾运等人早就聚在营中等候秦晋从禁中归来。
由于秦晋奉诏入宫十分突然,甚至害的他们还一阵猜度,是否禁中又有了变故,可不要在这等关键时刻节外生枝啊。
直到秦晋和随从的身影出现在辕门外,所有人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裴敬、杜乾运何在”
秦晋不做一时一刻的耽搁,立即便向这两人分派任务。
“末将在!”
“杜乾运,你与龙武军长史杜乾运一同协助裴敬,筛选一万一万精锐,五日之内必须完成,三日之内必须抵达冯翊。”
随着一连串的命令下达,裴敬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使君,让陈千里参与到军中事务,只怕……”
他的话点到即止,并不打算摊开了说。可秦晋却好像听不明白一样,非要刨根问底。
“只怕甚、说!”
裴敬无奈之下只好和盘托出他的忧虑。
“陈千里曾在背后捅神武军的刀子,只怕军中兄弟会不服。再者,他早于使君割袍断义,又岂能再听命于使君更遑论能否忠心任事……”
其实裴敬还是说的客气含蓄了,杨行本则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直截了当的说道:
“让陈千里这厮参与进来,就怕他贼心不改,还在背地里对咱们使坏,那才是防不胜防啊!”
众人的反应原也在秦晋的意料之中,他知道只要自己一意坚持,这些人的反对到最后还是会消弭于无声。果不其然,秦晋态度鲜明的表示,天子有诏,令陈千里协助经办筛选人马一事。而且,他本人也相信陈千里的为人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再做出背后捅刀子的举动。
这件事商议妥当之后,秦晋面色一改,看向杜乾运。
“战马的事可办妥了”
杜乾运现在可算是死心塌地的为秦晋疏通办事,神武军最缺的就是战马,仅凭那四五百匹战马,在战场上连点水花都未必掀的起来。
“回使君话,卑下幸不辱命,两千匹战马悉数置办妥当。”
第二百七十八章:观刑人攘攘
今日有大刑杀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内外扩散开去,而且这种大规模的刑杀不但不会对城中的官民造成恐慌,相反还极大的激起了人们的好事之心。平日里斩杀个把死刑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聚集在刑场周边看热闹,与看热闹人群蜂拥而至的还有大批的行脚商贩,整个刑场的气氛非但不会有什么肃杀之气,有的只是一片热热闹闹,就好像举办一次盛大的庆典般。
秦晋曾受命观看过刑杀官员,观刑席上的官员们与百姓们则完全相反,一个个面色阴冷严峻,一派兔死狐悲之色。今日的刑杀在事情并没有通知秦晋,他在消息于长安传开以后才得知,仅此一点就已经隐隐见得,天子也好,政事堂也好已经不再和他与闻要事。
不过,秦晋丝毫没有失落之感,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要能达成目的,些许牺牲还是值得的。只是秦晋不在乎这一点,却不代表他的部下不在乎,卢杞面露忧色,恨恨道:
“要杀谁,是给咱们下马威,还是趁势欺上头来”
非但卢杞,秦晋也很好奇,朝廷突然举行的这次刑杀究竟是要处决哪些人突然,他心头一沉,莫不是一直关押在京兆府大狱中的韦见素等一干官员在这之前,秦晋疏通了许多门路,才使得各级官吏们在处置韦见素等重要而又立场模糊的官员时,持保守态度,因此朝廷上下也已经有了共识,对于这些没有实际罪行的官员,至多以罚没家产,流放边地便可以为底线了。
如果今日突然要杀的人是他们,秦晋自问已经是回天乏术。
“告示中可言明了今日所杀之人是谁”
来报信的军卒摇摇头,京兆府出的告示里只言及有大刑杀,似乎在提醒百姓们不要忘了届时观看。
然则,这也难不倒秦晋,神武军中多是贵戚子弟,朝中为官的族人更是多不胜数,于是立即打发了几个有族人在中书门下两省为官的校尉和旅率去打探消息。约莫一顿饭的功夫,果然就带回了切实的消息。
一名旅率的堂兄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他得到的是最为准确的一手消息。
“禀使君,打探清楚了,要杀的是安禄山在京的所有族人,据说安庆宗位列其首。”
“安庆宗”
“正是!”
安庆宗是安禄山的长子,表面上在长安城中享受荣华富贵,实际上却是安禄山留在京中的质子。现在安禄山不但建国称帝,还要对唐朝发动灭国大战,将其斩首以壮声威,也在情理之中。
得知是刑杀安氏族人以后,秦晋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今日的大刑杀并不是针对他和神武军。
秦晋和他的部将一直以来饱受各方势力的针对之苦,以至于久而久之都养成了一种惯性,一旦有大事件发生,都会下意识的联想到是针对自家神武军的。
“秦使君何在天子有敕命。”
一个尖利的声音从辕门处传来,是宫中的宦官。
“天子有命,秦使君今日到西城刑场观刑!”
传达敕命的是个面生的宦官,却见他宣罢敕命头也不低的就昂着脖子离去。
“这些阉竖,好大的架子,有甚可神气的”
军中有校尉愤愤不满,感觉受到了侮辱。
这些细枝末节,秦晋并不在乎,既然圣人有命让他去观刑,那就只能亲自去一趟,好在他的部下都很得力,该交代的任务也都分派下去了,只要他们按部就班不出差错,就一定不会出纰漏。
不过,在离开军营之前,一个胡人校尉出现在了秦晋的面前,是一直低调行事的乌护怀忠。
“为防意外,由末将亲自护持使君。”
在长安生活了大半年,这个来自铁勒同罗部的胡人校尉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化。
秦晋却认为大可不必,而且乌护怀忠生就一副胡人面孔,与汉人迥异不同,再加上身材魁梧高大,实在太过于引人注目。
但裴敬等人却一致认为,越是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放松警惕之心,毕竟在长安城中恨不得秦晋死的大有人在,小心谨慎终无大错。乌护怀忠骁勇善战,有一人足可匹敌百人,有他在足可定上一支百人甲兵队。
见众人一意坚持,秦晋也不好一意孤行,除了带上乌护怀忠意外,还临时带上了杨行本。别看杨行本表面上粗枝大叶,其实内里则颇为心细,有这两个人在,总能安全无虞了吧。
一支规模近五十人的马队浩浩荡荡开出了军营,他们并没有走城内坊市街道,而是出了北禁苑,绕着大明宫直奔西城,再由金光门进入长安城内,大刑杀的刑场就设置在西市西面的一大片广场之上,这片空地足以容纳五六万人众。
进了金光门以后,还没到刑场,大街上已经被成群结队的百姓所挤满了,甚至连转为车马准备的驰道上,都有百姓成群成片。刚刚接管城中治安的神策军显然对处置这种事情甚少经验,准备很不充分,以至于负责清理维持街道秩序的人手严重不足。
秦晋一行人就被生生的堵在了居德坊外,眼看着前面就是刑场却寸步难行。
杨行本当即打算与乌护怀忠去驱散堵在驰道上的百姓。
“乌护校尉,速与某去驱散前面挡路的刁民!”
然则这却被秦晋加以制止。现在神武军已经不再负责长安城的治安秩序,为了不落人口舌,还要谨慎一些,这种事就留给神策军吧。反正是去看杀人,看得到,看不到对它们又没有什么影响,何必急吼吼的呢
乌护怀忠对杨行本的“命令”根本就
第二百七十九章:未雨先绸缪
杨行本一把揪住了那小沙弥的领子,作势要打。
小沙弥吓得浑身瘫软,带着哭腔求饶:
“爷爷饶命,饶命啊,非是小僧故意欺骗爷爷,实在是有官人交代了,使小僧不让任何人见,见那陈长史。”
很显然,小沙弥对陈千里的来历并不清楚,直到秦晋今日提及陈千里的官职,才明白,原来这个破落户居然也是个官员,怪不得连连有贵人关注呢!意识到这些以后,小沙弥更是汗出如浆。
这些官员们被贬和东山再起都是眨眼的事,万一那甚长史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想想自己曾经对其百般羞辱刁难,哪里还能有好果子吃
秦晋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忽然急急问那小沙弥:
“昨日可有天子使者传达敕命”
小沙弥一连的懵然。
“天子使者敕命”
他直觉的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这破落户有两位贵人关注也就罢了,居然还有天子使者,还有敕命……
“小僧,小僧不知道,不知道,甚都不知道啊……”
那小沙弥被吓的语无伦次,秦晋哭笑不得,但也心下一沉,看来天子的敕命没能传达到陈千里这里,可是天子日前明明许诺当即下敕的,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不过,还有一点让秦晋心有疑虑。
“除了某之外,还有谁来奉恩寺见过陈长史”
小沙弥早就被吓傻了,秦晋有所问,就知无不言的回答。
“除了贵人以外,的确还有人来过,只是,只是小僧也不知那人的身份啊,但看他前呼后拥的,身份地位恐怕也不低。”
秦晋心中了然,现在能来找陈千里的,几乎可以确定,一定是针对神武军的。
“来人可是没胡子的”
杨行本觉得找麻烦的人可能是宫中的宦官。岂料小沙弥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却道:“不,有胡子,虽然胡子稀疏甚短,但的确是有胡子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