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浓烟滚滚来
    马赫迪笑着抬手虚指战场方向。

    “听听,唐人又在弄那些虚张声势的把戏了!”

    响声隆隆不绝,人在马背上好似都感觉得到大地在颤抖。

    这让他心底里生出了些发虚的感觉。

    赛义德也同样有这种感觉,再一次举目向战场上望过去,却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渐渐的,所有人都发现了异常,战场的西北方向飘来了团团浓烟,竟有将战场统统笼罩的态势。

    这就令人觉得恐怖了。

    马赫迪诧道:

    “难道唐人打算放火,烧了军营”

    话一出口,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如果这么轻易就能放火烧掉大军的营地,战场上的仗也就不用打了,只需要留在晚间放火烧营就是。

    却见赛义德的眼睛直直的盯着战场,口中含混喃喃道:

    “这,这就是唐人的火炮啊!”

    “唐人火炮除了可以制造雷电一样的巨响,难道还有发烟的作用”

    他只觉得唐人弄这些烂七八糟的东西,实在令人莫名其妙,两军对垒怎么可能会被这些东西左右呢

    好一阵,赛义德才答道:

    “殿下,唐人火炮是用来杀人的!可,可不是吓唬人的,殿下还是要,小心,小心才好啊!”

    马赫迪的目光直直看着战场上愈来愈浓的滚滚白烟,鼻息间也若隐若现的闻到了一股焦糊的臭味。

    赛义德曾不止一次的在神武军中见识过被称为火器的武器,与之相随的就是这种硫磺燃烧以后的臭味。

    他有种预感,看来神武军这次很可能要东真格的了。然则,神武军为什么没有按照预想中的步骤行动呢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当他再次看向马赫迪时,看到的只是一个骑在战马上正在远去的背影。

    马赫迪预感到不妙,决定在第一时间内回到军营坐镇指挥。

    战马嘶鸣,马蹄踏地,任一处都紧绷的让人窒息。

    “殿下,殿下小心啊……”

    赛义德催促战马,也跟了上去。

    回到军营以后,马赫迪立即召见坐守军营的各大千夫长,让他们做好随时出击应战的准备。

    本来大食军是携歼灭波斯新军的胜利之威而来,乃名副其实的攻方,现在突然攻守异位,让许多人都觉得诧异。

    “殿下,唐人不是怯战吗怎么今日会发动突然进攻”

    马赫迪阴沉着脸,在他的目光里看不到多少波澜,只有他冰冷的声音斩钉截铁。

    “两军对垒,攻方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取胜,现在唐人不自量力,诸位便让他们得到足够应有的教训,将来我会为你们在哈里发面前请功的!”

    实际上,大食兵将都早就抑制不住心中的战意,马赫迪一直约束他们不得妄动,也都憋得心中怒火难泄,现在终于有机会出击作战,哪里还会有片刻的迟疑。

    马赫迪三言两语就把各部的作战任务安排下去,众将便一轰而去。

    很快,军帐中只剩下了马赫迪和他的十几个随从,当然,还有一直不离左右的赛义德。

    “赛义德,阿巴斯在木鹿城里是如何与神武军对战的”

    赛义德道:

    “启禀殿下,第一次围攻木鹿城的并非神武军,而是库思老率领的波斯新军!”

    马赫迪一直以为让阿巴斯吃了败仗的是神武军,所谓波斯新军的说法,不过是唐人的障眼法而已。现在见赛义德一意坚持之前的说法,也不由得重视起来。

    众所周知,阿巴斯在王朝内的威名一直是各部统军的领头羊,而波斯人能够让阿巴



1262.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总督的面条
    关键时刻,马赫迪表现的十分果决,一改此前的计划,派出了大锐步兵,深入白烟之中。

    就算当真都在烟雾中,双方都难以视物,大不了是两军不相上下的局面,没有什么可以好担心的。

    更何况,战场上本就要死人的,如果瞻前顾后,什么都怕,就不要打仗了。

    大食步兵手持刀盾,鱼贯出了军营,然后在渐趋浓厚的烟雾中列开阵型,呜呜嗷嗷的冲向了烟雾深处。

    这支步兵大概有五千人规模,不多不少,主要目的是试探来袭唐兵的虚实。

    就在马赫迪冷静下来之时,他并不知道,距离其所站的塔楼处不过三里的地方,大唐丞相正在卫兵的护持下,查勘着地形。

    事实上,查勘地形的目的是达不成了,因为此起彼伏的放炮带来了浓烈的硝烟,硝烟弥漫在战场上,使得原本计划的一切都成了不可能。

    秦晋有些抱怨,清虚子骤然下令在后方和两翼放了大量的空炮,以此释放硝烟笼罩战场,目的不过是为了掩护自己。

    可他并不需要这种掩护,为了更清楚直观的了解敌人,才带着随从夹杂在虚张声势的袭扰军阵中偷偷靠了过来。

    谁曾想,在外的大食骑兵居然以远超预计的速度迅速回师,清虚子这些人在得知消息以后,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出此下策。

    虽然说是下策,可目的却达到了,秦晋的行踪被很好的掩盖住了,现在只要派人将他从战场上拉回来就算大功告成。

    可这么做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食人误以为神武军借此发动强攻,竟搞的如临大敌,营盘紧闭,看样子十分紧张。

    这些都是浓烟彻底笼罩弥漫战场之前发生的,在硝烟未及散去之前,也无法根据此前获知的情报对作战计划做出改变。

    一切就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小小袭扰过后,所有军卒悉数撤回营垒之内。

    这次袭扰主要目的还是配合郑显礼对草原蛮部的营救,从此时所知的情况判断,已经初步达成了。

    秦晋回到营寨之后,清虚子等人好一通埋怨。

    说什么上位者不可轻易犯险,千金子不可坐垂堂之类的话。

    秦晋不是的点头附和着,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反对意见,只会换来更多人的更多聒噪。

    这就是他倡议神武军中可以畅所欲言的后遗症,虽然可以兼听则明,但有所得便要有所失,也是自然规律。

    很快,探马来报,大食人派出了数千刀盾步兵出迎应战。

    众人都建议给予迎头痛击,以此进一步巩固神武军战无不胜的形象。

    但是,秦晋觉得现在还是示强与人的时候,便一意坚持撤兵,此次袭扰所为就是要策应郑显礼,既然目的已经达成,又何必再贪心呢

    指望着一次仓促的袭击就能意外的获得全胜,这种侥幸心理可要不得。

    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以后,秦晋看着清虚子,询问火器营的各种情况,以及的存量是否足够。

    对此,清虚子拍着胸脯保证,火器营的存量足够打下来泰西封的。

    因为这种东西的原料不是什么稀缺物资,只要不是沙漠,便随处可以取材。再加上呼罗珊相对干燥,制作的周期也相对较短。

    一切物资准备都比预计中更顺利,从河东投靠秦晋以来,清虚子就没这么痛快过,可以敞开了用,否则也不可能如此兴师动众搞的战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雄狮真老矣
    老人抹了抹嘴角的汤水,这种叫做“面条”的食物虽然好吃,但唐人却从不让他一次吃个饱。

    说来也奇怪,在木鹿城做总督的时候,每天身前身后跟着大批的仆人和奴隶伺候,但身体情况却很糟糕。现在做了俘虏,每日只管吃喝拉撒睡,身体反而好转了,面色虽然失神,颓唐,可比起从前却是红润了许多。

    “阿巴斯,丞相要见你!”

    阿巴斯不会汉话,与其交流需要随时随地有翻译跟着。

    但这个翻译是来自昏陀多的波斯人,自然对他不会有好脸色,说话也很不客气,甚至很多时候会夹着羞辱的词句。

    不过,有秦晋在的时候,波斯人还是收敛了不少,只有语气硬邦邦的。

    毕竟曾经是大食的王族又是统领一方的诸侯,现在成了落了架的鸟,底子总归还会剩下几分。所以,尽管阿巴斯会被身边负责监视的各种人有意无意的怠慢,甚或是羞辱,但在秦晋面前,总要摆出曾经有过的那点气势。

    说到底,这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成为了俘虏,成为了阶下囚,余下的人生便只能是生不如死,一切都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阿巴斯看着秦晋,神情变得有些复杂,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唐朝的丞相居然这么年轻,看起来也只有二十多岁的模样。

    “尊贵的大唐丞相,什么时候能让我见一见伊普拉辛”

    他知道自己的处境,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一见侄子伊普拉辛。

    由于阿巴斯子嗣稀少,长成人的,屈指可数,能够加以栽培的竟一个没有。所以,他对伊普拉辛这个侄子极其看重,从小就带在身边,并亲自教育。

    两个人虽然不是父子,但却胜似父子。

    在被俘之初,阿巴斯就听过许多人说起伊普拉辛的下落,有人说伊普拉辛被斩断了两脚,卖给演马戏的当怪物,也有人说伊普拉辛在成为俘虏不久之后就被杀掉了。总之,都是些让人听起来心惊肉跳的消息。

    为了加以证实,阿巴斯甚至几次向秦晋问询,希望得到侄子的确切消息。不过,秦晋每次都只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让他听的实在忐忑。

    而且,秦晋所言更是令阿巴斯觉得那是谎话,伊普拉辛怎么可能在天竺带兵呢

    就算再心胸宽广的人,也不可能容许敌国的王族子嗣俘虏成为带兵的将军吧

    秦晋知道自己怎么说,这个老家伙都不会相信,只认为是在欺骗他,便只有苦笑道:

    “不如这样,你可以从俘虏中挑选几个昔日信得过随从,让他们亲自去天竺一趟,见见伊普拉辛,就知道秦某所言非虚了!”

    “这……这这……”

    阿巴斯踟躇着,思考着秦晋的建议究竟有几分可行性,但他没有别的办法,最终只能叹息一声,点了点头。

    “就如丞相所说,挑几个人到天竺去一趟,顺便给伊普拉辛带点,带点……”

    至于想给侄子带些什么,阿巴斯一时间竟木然半晌,没想到究竟应该给他带些什么。

    秦晋爽快的一挥手,笑道:

    “不急,明日先选随从,一晚上的功夫,足够了,需要什么,直接让侍从报备上去,只要有的,无一不满足!”

    阿巴斯眼圈有点翻红,对秦晋再三感谢,只不过拘谨和落魄中仍旧带着些不易察觉的傲慢。

    秦晋本想离开,军中还有大把的公务等着他了解和考虑,哪有时间陪这老头子扯闲话呢

    但阿巴斯见到秦晋以后,显然不想就这么让他离开,竟拦在秦晋面前,邀请他到帐篷里喝茶。

    喝茶也是神武军给予阿巴斯的优厚待遇之一。虽然,大食人没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辨华夷之礼
    离开了阿巴斯的军帐,秦晋吩咐侍从将几个大食降将召唤至身边。

    此时秦晋的身周有不少人都曾为阿巴斯效力过,比如降将中比较受到重用的阿布和哈西姆。他们虽然都是波斯人,但早就投效了掌权上百年的大食人,家族中的子弟也早都成为大食人忠实的鹰犬,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也都符合家族利益。

    比如从倭玛亚王朝倒戈投效了阿拔斯王朝。正是因为这些波斯人贵族在呼罗珊一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阿巴斯才将其全部接纳。

    同时,这些波斯人为阿巴斯统治呼罗珊,同样也鞍前马后的效力。

    然则一切都改变的太快,不过短短的十年功夫,阿拔斯王朝竟然在呼罗珊输的一塌糊涂。

    哈西姆和阿布在张掖成为俘虏的一刻,从来没想过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够回到呼罗珊,而且是以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回到故乡。

    在他们被俘投敌之初,家族曾将其视作耻辱,甚至受到了不小的牵连。只是因为阿巴斯将主要报复的目标指向了优素福,他们的家族才幸免于被彻底清算。

    神武军在攻陷木鹿城之时,哈西姆和阿布的家族竟然有不少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转变,成为唐朝在呼罗珊最积极的旗手。

    这就是现实而又残酷的一面,无论中外都是一般,往往地方家族的整体不会对任何中央政权报有绝对的忠诚,当然不会排除个人个体的例外,但总体而言他们做出各种选择最原始的驱动力,则只会是利益二字。

    秦晋是个善于借势和借力的人,他不会因为这些地方豪族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而拒绝他们的示好与投诚,相反,只要善加利用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时此刻,哈西姆和阿布成为了各自家族的领头者,从这一方面,秦晋对它们自然更加重视。

    “丞相为什么要让我们去见阿巴斯那头蠢驴呢”

    面对秦晋这种匪夷所思的要求,他们都下意识的与这位昔日的沙漠雄狮划清界限。

    秦晋笑着摆手。

    “你们不必这么急着拒绝,阿巴斯在呼罗珊毕竟统治了有十年时间,他在这一带的大食人中,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如果能够说服他,让他为天子效力,这岂不美哉”

    秦晋曾几次劝说阿巴斯投效,而且这种投效大多是名义上的,并不需要他做太多实质性的东西。

    但是,阿巴斯又岂是肯轻易屈服的

    威逼利诱了几次之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正是今日与其见面后,秦晋心中又重新燃起了这个念头,如果能以阿巴斯的名义号召尚留在呼罗珊的旧部投效神武军,就算他的那些旧部不肯背叛阿拔斯王朝,可对大食人军心士气的打击却是可观存在的,而且还是不容忽视的那种。

    哈西姆和阿布都是聪明人,立刻就从秦晋的只言片语中领会了他的意图,欣然答应,并立即前往阿巴斯的军帐。
1...455456457458459...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