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禁苑占地数十顷,早在开元初年就把地圈了,但一直没有兴建园林,后来干脆就改作了禁军的跑马场。因此,在这禁苑中训练的也不止神武军一家。
&nbs
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
秦晋赫然发现,笑呵呵立在马上的,正是兼领卢龙节度使的高仙芝!
其实,他早就应该想到对方的身份。南衙十六卫军已经都烂到了骨子里,新招募的生瓜蛋子,也都不是神武军的对手。对方既然能将神武军的骑兵耍的团团转,那必然是有着百战经验的老军。
而在长安城中堪称百战老军的,也只有高仙芝以及他的一干随从了。
若是杨国忠或者陈玄礼的人,秦晋肯定要加以颜色,让他们尝尝苦头。可一瞬间却见到了近似于偶像般的人物,他立时就滚鞍下马。
“下走秦晋,拜见高相公!”
现在的高仙芝有着中书门下同三品的宰相职衔,秦晋自然要称呼一声相公。
高仙芝来到长安已经数月,秦晋只和他在朔望朝上有过几次会面,但彼时距离较远,也看不清楚面貌。此刻近在咫尺,秦晋举目望去,也忍不住暗暗赞叹。
和封常清比起来,高仙芝堪称美男子,绝对对得住史书上那“姿容俊美”四个字。只不过,软脚璞头下露出的鬓角已经尽显斑白。
高仙芝呵呵一笑,并未因为秦晋的冒犯而生气,甚至还赞了一句。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某听说你练兵有一套,特地来观摩观摩,不想竟自投罗网了!”
说罢,又纵声一笑。
这反倒让秦晋不好意思了,高仙芝不但没有半分恼怒,反而还语带幽默的替他开脱。
“是下走孟浪,冒犯了杨相公!”
高仙芝一摆手,“哪里,在长安待了数月,筋骨生锈,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今日与中郎将麾下的健儿同场赛马,真真是舒坦极了!”
秦晋请高仙芝到军中观摩,谁料高仙芝却再次摆手道:“不必了,该看的都已经看到了,做样子的功夫,还是留着给圣人看吧!”
裴敬不禁心下突突乱跳,心道这高仙芝说话还真是快人快语,现在也就是神武军中,不能随意乱传了。若是在其他卫军,一旦传到圣人的耳朵里,圣人虽然不能因此而怪罪于他,但终究是会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总会找到其它借口报这口下无德之仇。
秦晋自然知道,高仙芝所指的样子货,自然是那整齐的队列。
一时间,他好胜心起,便道:“高相公殊不知,神武军的样子货才是阵战制胜的法宝,当初在新安,下走带领五百团结兵,与一千叛军野战,便是以此大获全胜!”
对此,高仙芝大感讶异,团结兵的实力他也知晓,若是别人自称以五百人大战一千蕃胡叛军而大获全胜,那想都不用想,一定是自夸的大话。但这个秦晋则不然,他已经有了足够显赫的战绩和人望,根本就不用在一千五百人规模的小战上夸口。
难道这个秦晋果真有什么制胜的法门不成
高仙芝没见过去岁的新安军演武,自然对这种队列阵战的法门想不通透,便道:“既然如此,可让高某一观”
秦晋正色答道:“自然乐意之至,不过这种阵战法门新安军在大战中用的纯熟,神武军却还在初级阶段,再有一月功夫,此阵连城,下走第一个便请相公来观摩!”
……
秦晋奉敕令入勤政楼拜见天子,勤政楼在兴庆宫西侧,正对东市外的一片广场。兴庆宫自去岁失火焚毁后,直到现在才修复一新。大唐天子李隆基也在日前迫不及待的搬出了大明宫,回到了花香怡人的兴庆宫。
进入勤政楼殿内,秦晋赫然发现,杨国忠与高仙芝已经先他一步到了。
李隆基的心情明显很不错,也不知是否搬回了兴庆宫的缘故所致。见了秦晋便笑呵呵的指着身侧的软榻,让他落座。
“今日召列为爱卿来勤政楼,是朕想了解了解,新军的编练情况!”
李隆基所说的话让秦晋顿觉摸不到头脑,就算是想要了解了解新军的编练情况,也只能是单独奏对,或者以上书的形式陈情,哪有像现在这样,如后世一般,将大伙都召集在一起开起了座谈会。
杨国忠最先回答:“臣的右领军卫已经初见成效,如果圣人有暇,敢请亲临驻地,训示诸将!”
李隆基依然笑着回应:“好好好,朕得着空,便去你的右领军卫,给将士们,打打气,助助威!”
说着,他又转向高仙芝,笑容可掬的问道:“左武卫如何了”
高仙芝正身拱手道:“启禀圣人,左武卫战力已有安西军四五成!”
闻言之后,李隆基皱了皱眉头,不满道:“如何才有四五成潼关外的安贼逆胡要尽快铲除,四五成战力,如何上战场”
听着李隆基近似于唠叨的数落,秦晋低着头,暗暗想着,只怕这四五成之数,高仙芝都掺了水分进去,真实战力能有安西军的一二成就已经顶到天了。
数落了一阵,就连李隆基自己都觉得无趣,好在今日心情不错,便也懒得责罚高仙芝,他又将目光转向了秦晋。
“秦卿的神武军如何了”
秦晋既不想像高仙芝那样直来直去,也不想如杨国忠那般只拣李隆基爱听的说。
“但请圣人到神武军观兵!”
秦晋的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自信。李隆基满意的点点头,一连说了三个好。想必他已经记起了去岁那次大观兵,新安军给他的惊喜和震撼,至今仍旧历历在目。
既然秦晋请他到禁苑驻地去观兵,也就是说神武军已经可以与那些从关东杀出重围的新安军相比了。
“朕择日便到神武军去观兵,奈何进来国事繁冗……”
李隆基的话才说了一半,便忽有宦官进了勤政楼。
“圣人,边将军自潼关发来的八百里加急……”
&
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
秦晋赫然发现,笑呵呵立在马上的,正是兼领卢龙节度使的高仙芝!
其实,他早就应该想到对方的身份。南衙十六卫军已经全都烂到了骨子里,新招募的生瓜蛋子,也都不是神武军的对手。对方既然能将神武军的骑兵耍的团团转,那必然是有着百战经验的老军。
而在长安城中堪称百战老军的,也只有高仙芝以及他的一干随从了。
若是杨国忠或者陈玄礼的人,秦晋肯定要加以颜色,让他们尝尝苦头。可一瞬间却见到了近似于偶像般的人物,他立时就翻鞍下马。
“下走秦晋,拜见高相公!”
现在的高仙芝有着中书门下同三品的宰相职衔,秦晋自然要称呼一声相公。
高仙芝来到长安已经数月,秦晋只和他在朔望朝上有过几次会面,但彼时距离较远,也看不清楚面貌。此刻近在咫尺,秦晋举目望去,忍不住暗暗赞叹。
和封常清比起来,高仙芝堪称美男子,绝对对得住史书上那“姿容俊美”四个字。只不过,软脚璞头下露出的鬓角已经尽显斑白。
高仙芝呵呵一笑,并未因为秦晋的冒犯而生气,甚至还赞了一句。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某听说你练兵有一套,特地来观摩观摩,不想竟自投罗网了!”
说罢,又纵声一笑。
高仙芝不但没有半分恼怒,反而还语带幽默的替他开脱,这倒让秦晋觉得不好意思。
“是下走孟浪,冒犯了高相公!”
高仙芝一摆手,“哪里,在长安待了数月,筋骨生锈,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今日与中郎将麾下的健儿同场跑马,大汗淋漓也是快事一件!”
秦晋又请高仙芝到军中观摩,谁料高仙芝却再次摆手道:“不必了,该看的都已经看到了,做样子的功夫,还是留着给圣人看吧!”
裴敬不禁心下突突乱跳,心道高仙芝说话快人快语,现在也就是神武军中,不会随意乱传。若是在其他卫军,一旦传到圣人的耳朵里,圣人虽然不能因此而怪罪于他,但终究是会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总会找到其它借口报这口下无德之仇的。
秦晋自然知道,高仙芝所指的样子货,是那整齐的队列训练。
然而一时之间,他好胜心起,便道:“殊不知,高相公口中的样子货才是阵战制胜的法宝,当初在新安,下走带领五百团结兵,与一千叛军野战,便是以此大获全胜!”
对此,高仙芝大感讶异,团结兵的实力他也知晓,若是别人自称以五百人大战一千蕃胡叛军而大获全胜,那想都不用想,一定是自夸不实的大话。但这个秦晋则不然,他已经有了足够显赫的战绩和人望,根本没有必要在一千五百人规模的小战上夸口。
难道这个秦晋果真有什么制胜的法门不成
高仙芝没见过去岁的新安军演武,自然对这种队列阵战的法门想不通透,便道:“既然如此,可让高某一观”
秦晋正色答道:“自然乐意之至,不过这种阵战法门,新安军在大战中用的纯熟,神武军却还在训练阶段,再有一月功夫,此阵练成,下走第一个便请相公来观摩!”
……
秦晋奉敕令入勤政楼拜见天子。勤政楼在兴庆宫西侧,正对东市外的一片广场。兴庆宫自去岁失火后,直到现在才修复一新。大唐天子李隆基也在日前迫不及待的搬出了大明宫,回到了花香怡人的兴庆宫。
进入勤政楼殿内,秦晋赫然发现,杨国忠与高仙芝已经先他一步到了。
李隆基的心情明显很不错,也不知是否搬回了兴庆宫的缘故所致。见了秦晋便笑呵呵的指着身侧的软榻,让他落座。
“今日召列为爱卿来勤政楼,是朕想了解一下,新军的编练情况!”
李隆基所说的话让秦晋顿觉摸不到头脑,就算想要了解新军的编练情况,也只能是君臣单独奏对,或者以上书的形式陈情,哪有像现在这样,如后世一般,将大伙都召集在一起,开座谈会吗
杨国忠最先回答:“臣的右领军卫已经初见成效,若圣人有暇,敢请亲临驻地,训示诸将!”
李隆基依然笑着回应:“好好好,朕得着空,便去你的右领军卫,给将士们,打气,助威!”
说着,他又转向高仙芝,笑容可掬的问道:“左武卫如何了”
高仙芝正身拱手道:“启禀圣人,左武卫战力已有安西军四五成!”
闻言之后,李隆基皱了皱眉头,不满道:“如何才有四五成潼关外的安贼逆胡要尽快铲除,四五成战力,如何上战场”
李隆基近似于唠叨的数落着高仙芝,秦晋则低着头,暗暗想着,只怕这四五成之数,高仙芝都要掺了水分进去,真实战力能有安西军的一二成就已经顶到天了。
数落了一阵,就连李隆基自己都觉得无趣,好在今日心情不错,便也懒得责罚高仙芝,又将目光转向了秦晋。
“秦卿的神武军如何了”
秦晋既不想像高仙芝那样直来直去,也不想如杨国忠那般只拣李隆基爱听的说。
“但请圣人到神武军观兵!”
秦晋的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自信。李隆基满意的点点头,一连说了三个好,想必已经记起了去岁那次大观兵,新安军给他的惊喜和震撼,至今仍旧历历在目。
既然秦晋请他到禁苑驻地去观兵,也就是说,神武军已经可以与那些从关东杀出重围的新安军相比美了。
“朕择日便到神武军去观兵,奈何近来国事繁冗……”
李隆基的话才说了一半,便忽有宦官进了勤政楼。
“圣人,哥舒老相公自潼关发来的八百里加急……”
在座众人顿时便心头为之一紧。潼关送来的八百里加急,难不成是安禄山已经挥兵潼关了
&n
第一百五十九章:演武分高下
世人都知道,李隆基最宠爱的皇贵妃就是他从自己的十八子那里抢来的。比起卫宣公征纳其父的小妾,强抢儿子的聘妻,这位大唐天子则要更过分,更令人发指。
杨玉环是寿王李瑁明媒正娶的王妃,而且两个人也已经过了五年的恩爱生活。结果,身为人父的李隆基却对儿媳一见倾心,茶饭不思,想尽办法,终是得偿所愿。
而寿王李瑁亦是李隆基遇见杨玉环之前最宠幸的武惠妃所出之子。当年,武惠妃病逝之时,这位风流天子也曾伤心不已。只不知道,今时今日,武惠妃若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大唐天子李隆基的这一段风流韵事,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出于为尊者讳的缘故,世人也对此讳莫如深。而今,安禄山以颇为隐晦的四言古诗来暗讽这位自诩古今第一的天子,对他而言实在是无以复加的羞辱和嘲讽。
秦晋没有见过安禄山如何在李隆基面前奴颜婢膝,也许李隆基由始至终都在当安禄山是个跳梁小丑一般的粗鄙蠢蛋,但就是这个被他瞧不起的粗鄙之人,几乎葬送了他一生的功业。秦晋也不知道李隆基而今心中作何感想,但从他不断抽搐的脸部肌肉,也可以想见,这位老迈天子心中的反差与愤怒。
“安禄山,安禄山……朕,朕要……”
一句话没等说完,李隆基便猛的向后倒下,整个人顿时就如烂泥一般瘫软在座榻之上。
殿内的人都慌了手脚,几名内侍宦官围着李隆基团团转,不知该如何下手。
被李隆基推倒的杨国忠这时刚爬起来,见到天子突然闭气晕厥,也六神无主。
“快!传御医!”
还是高仙芝沉着冷静,大声疾呼着传御医。
杨国忠立刻便如梦方醒一般,也跟着呼喊了起来。
“传御医,传御医!快去传御医!”
与旁人不同,杨国忠的功业富贵全都寄托在晕厥的古稀天子身上,如果此刻李隆基真的龙御归天,他的下场便也可想而知了。
太子李亨继位之后,第一个要处置的人,一定是杨国忠。且不说杨国忠在位时,以诸多卑鄙手段,打压太子,陷害太子。单单就是为朝廷局面败坏寻找一个合适的负责之人,也非宰相之首杨国忠莫属。
呼喊的同时,大颗大颗的眼泪从杨国忠的眼睛里夺眶而出,他在哭天子的晕厥,也在哭自己未知的命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