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科举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取材,而是为了搭起一部通天梯,让天下英雄都沉迷到经义文章中去。

    只有这样,大宋王朝的内部才容易安稳!

    米友仁笑了笑,又说:而且科举入仕之途是很难的,一千个读书人里面也不见得有一个能中进士。那些考来考去都考不中的儒生,要个个都和马植一样文武双全,满腹韬略天下还能太平?

    答案肯定是不能!

    马植这样的大儒是既可以攘外,又可以乱内的!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攘外机会可以给他们发挥,那他们就是一个个定时炸弹!

    如果大宋有几万个十几万个马植这样的儒,契丹女真是不怕的,就是铁木真来了也未见得能讨好,可是内乱大约也要来了。

    汉以强亡的根源,大约就是曹操袁绍刘皇叔诸葛亮这些汉儒本事太大了。

    可是辽国眼看就要大乱,武好古思索着说,辽国的大乱迟早要波及到我朝,没准就是一场天下大乱,若是我朝没有一大批允文允武的儒生可以担负天下兴亡。

    只怕这大好的河山,就再没有太平安逸的日子了!

    米友仁瞧着年纪和自己仿佛的武好古,很有一些哭笑不得,老师,您还真是真是心怀苍生啊。

    怎么?武好古望了眼自己的学生,你难道不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米友仁的脸色顿时郑重了一些,这话说得好啊,不知是哪位鸿儒所言?

    这八个字是清末大儒梁启超在顾炎武的名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上总结归纳出来的。

    不过武好古不能和米友仁提梁启超和顾炎武的名号,于是想了想,就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了一段《列女传上的典故,他正色道:昔日鲁漆室邑之女亦知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

    你我皆是官宦之后,读书之人,焉能不知天下兴亡与众庶祸福之关联?若天下有倾覆之难,你我还得悠游逍遥乎?

    先生教诲的是。米友仁刚才是坐着和武好古说话的,现在听了他的一番言论,立马就站起来行礼了。

    武好古现在说的,可都是道理,是儒家的大道理!

    就是拿去国子监和太学里面也可以说一说的。

    武好古看见自己的学生如此态度,也来了劲头,哪里还有一丝睡意,继续往下说道:辽国的情形,若真如马植所言,便是大乱将至了!

    如今天下乃是三分,又以南北二朝并立为主。若是北朝大乱,我朝岂能置身事外?而北朝易主,到时候可就是新起强悍之贼取代衰败软弱之邻。

    天下三分?米友仁喃喃道,老师说的不错,如今天下的确没有归于一统,燕云未复,灵夏也未收复。

    武好古点点头,况且我朝君臣北望燕云一百多年矣,若是北朝有乱,又如何不会趁乱北伐?到时候北伐取胜,自然是汉唐之雄再现,若不胜,天下当向何处去?

    老师,您觉得我朝北伐燕云能胜吗?

    武好古轻轻摇头,北伐燕云是胜不了的。靠开封府的那支名存实亡的禁军不行,靠看似强大的西军精锐同样是不行的。

    至少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败得很惨!童贯指挥的北伐大军甚至不是被女真打败的,而是溃在辽国残兵手中。

    耶律大石和萧干凭借为数不多的被女真人打残的兵力,就轻易粉碎了北宋的大军,彻底将一个军事上完全瓦解的弱宋王朝展示在了天下人面前。

    所以北伐燕云是赢不了的,而坐视女真摧毁辽国,全取了燕云之地,恐怕也安稳不了几年。

    刚刚从林海雪原中出来的女真人可不是吃斋念佛很多年的契丹人!

    一年三十万的岁币可打发不了他们。而且,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也是靠大宋将士浴血奋战打出来的!

    而现在宋军的战斗力,还能和九十多年前的真宗朝相比?

    元晖,辽国若是真的乱起来,对我大宋而言,同样是一场劫难!你我都是读书之人,而且也和大宋国运连在一起,得早做准备才是。

    早做准备?米友仁沉默一会儿,先生是想真的入仕途吗?

    米友仁说的真入仕途当然不是做个不管正事的文艺官和挂名官,而是大宋朝真正掌权的科举文官。

    宋朝虽然以冗官著称,官员数量很多(其实也就几万),但是真正能对朝政形成巨大影响力的,也就是文科举进士出身的官员。宰相必由进士出!若想入主中枢,就必须是进士出身。

    而要为国家未来的命运做些准备,似乎也只有去做宰相了。

    真的入仕又能做甚?武好古反问,我朝自王荆公变法图强,事情做了不少,法也变了许多,国用也足以支持与西贼连年征战,冗兵也裁撤了几十万,还行了《将兵法,整顿出了不少系将禁军。

    元晖,你认为我朝还有甚底图强之举是可做,是可为之的?

    后世人人都知道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可是在大宋元符年间,人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所有人都认为变法已成!

    因为在王安石的追随者章惇曾布和蔡卞等人的主持以及哲宗皇帝的支持下,王安石所倡导的多项新政,在元祐绍圣和元符年间都已恢复实行。而王安石提出施行的《将兵法,更是从来没有被废除过。

    所以到了元符年间,熙宁变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成功。便是让武好古去做宰相,似乎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了。




第119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下(求收藏,求推荐)
    真的没有可做的吗?

    其实是有的!便是如后周世祖柴荣那样,练一支足以扫荡北国的雄兵!

    还有练兵!米友仁思索着说,王荆公所推的新法之中,最无争议的就是《将兵法,然而《将兵法只是强健了西军,却没有解决开封禁军和和河北禁军衰弱的问题。

    因而如今我朝也出现了唐朝时的强枝弱干的局面

    北宋的西军本来就和中央禁军和河北禁军不太一样,在熙宁新政前就存在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军和青涧城种家军这样的世将,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其他北宋禁军是不大一样的。

    熙宁变法中实行的《将兵法又进一步加强了西军将门对军队的控制,再加上西北连年征战,军队得到锻炼,民风也日益强悍。所以西军的战斗力相对河北和开封禁军而言,实在是太强大了!

    这种外强中虚的军事布局,是绝对不利于北宋朝廷的统治的。

    而要消除西军作乱的隐患,方法只有两个:一是瓦解西军;二是在开封府练新军!

    瓦解西军肯定是不行的,至少在西夏降伏前不能这么干,要不然小梁太后就要到开封府来做太后了。

    而在开封府编练新军仿佛也不大可行,因为同样的事情,后周世祖柴荣就干过!

    米友仁苦苦一笑,又言道:其实我朝的新政皆因西贼而起,而西贼之祸又因兵弱而起。要摧破西贼,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练一支新军。因为军队都是日久则腐,承平则朽的。朽坏的军队是不堪用的,与其整顿,不如另起炉灶,再练新军。

    出身将门的米友仁对开封禁军和河北禁军的种种弊端,是再清楚不过了。因为九十多年没打什么大仗,又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弊端(《将兵法并没有在所有的禁军中推行),所以早就腐朽不堪用了。而且军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整顿,简直是难如登天,还不如重新编练一支新军来的省事儿。

    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也的确如米友仁所言,起因就是西夏建国。而西夏之所以可以建立,归根结底还是宋军的战斗力薄弱,累败于党项。

    而要解决兵弱的难题,那么改革的重点无疑应该在军事上。而军事改革的重点,当然应该着力于选将募兵练兵制造器械这等事情上。

    其中又以选将和募兵练兵最为紧要。

    可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政,恰恰不是以选将募兵练兵为核心的。而是以理财为核心的,在通过各种开源节流的改革手段改善了财政状况之后,并没有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新军的组建上去。对原有禁军厢军的整理也只做了一半,裁掉了一些冗军,设置了一些编制较大的将,罢了折腾军将的《更戍法。

    但是却没有对西军以外的各禁军进行真正有效的整理和训练,也无法改变将从中御和发兵统兵调兵监军多头管理之类削弱将帅指挥权天家法度。

    只有西军稍稍开了个口子,形成了一个军事特区,才有了如今压着西夏打的新政成果。不过即便是这个稍开的口子,皇帝也没有放松对西军的控制。

    而西军的军权其实也被拆得很散,文臣阃帅掌握调兵之权,西军将门握有统兵权,另外还有宫中派出,代表皇帝的宦官,比如李宪秦翰李舜举,还有后来的童贯等人,互相监督,互相扯皮,互相拖后腿,将就着和西夏打仗。

    反正是绝对不能来个登台拜将,把西军大权集中在谁手里的。

    但即便如此,现在也形成了西军独大的局面。若是没有强大的中央军制约,未来就不得不设法削弱西军这支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那为何不练新军呢?武好古又问。

    米友仁摇摇头,笑道:老师何必明知故问?编练新军想要有所成效,必须授大臣以重权,选将募兵制器训练,诸事皆系与一人或是一衙,事情方可成功。可是受命编练新军的大臣或官衙,又不免权责太重。而我朝的官家,又大多长与深宫,不谙兵事

    而且,开封禁军的大权,内官是不能染指的,以免重蹈昔日唐朝神策军的覆辙。

    一句话:皇帝自己不懂,交给别人又不放心,也就只能什么都不做,继续混日子了。

    若是辽国那边一样是吃斋念佛混日子,倒也没什么,大家一起混吧。

    可是混日子的时代,终将要随着大辽帝国的崩溃,一去不复返了!

    既然王荆公和章相公都做不了,武好古看着米友仁,突然笑了起来,那以你我之才,便是中了进士,又能做成何等大事?

    米友仁摇摇头,怎么做官他知道,怎么做事他就不懂了。

    武好古笑了笑:其实为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不过为师却知道将来这天下是需要很多能做事的人。

    就如马植恁般,允文允武,能做出一番事业的人才!若是能有个一千人,也许就能替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了!

    在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拿到做事的大权的时候,培养一批做事的人才,倒不失为武大郎这个匹夫为天下兴亡尽一份力的办法。

    老师要,要办书院?米友仁有些诧异地问。

    怎么?武好古看了眼自己的大徒弟,不行吗?

    行当然是行的!

    武好古虽然是商人,可他并不是卖炊饼的小商贩,而是书画第一人,本身也是读书人。而且武好古的出身是洛阳白波武氏,是武则天的亲戚,在唐朝是上《氏族志的。

    因为宋朝不重视士族,因而没有重修过《氏族志,所以武好古理论上还是个士族,是有资格娶赵家女孩的——赵家庶流的女子可以嫁给商人,但必须是能和士族搭上边的商人,这样才能和大宗正司交待。

    另外,武好古得官也是早晚的事儿。

    便是端王殿下做不了官家,一个保举上去,官家赵煦还能驳了弟弟的面子?到时候,武好古就是官方认证的真宗士大夫了!

    再说了,武好古都能当端王的美术老师,还不能办个书院?

    只是,这书院不一定能办好。

    米友仁不大确定地问:老师,您的书院所授是何学问?

    若是教人画画,应该是有人来学的。

    要不先开个教人画画的画学?

    武好古也没开过学校,可不敢冒冒失失就去办六艺书院。研修六艺可是个投入高费时久的活儿。而且还得从娃娃抓起,如果没有一定的办学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就上马,多半是要搞砸的。

    而且武好古准备开办的画学也是很有发展空间的。在开始的时候,这所学校只是一所纯粹教授美术技巧的画学,但是它的目标,却是一所传授艺术医学各种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的艺术和技术学院。

    等画学办好了,办出些名头了,武好古思索着说,就可以办个以武举为目标的六艺书院了。

    读书为做官已经深入宋人之心了,因而六艺书院也必须瞄准科举,要不然准保招不来学生。

    而且,武好古要办的六艺书院首先想招收的也不是贫家子弟,而是义门大族和商人子弟将来一旦天下有难,这些人是可以迅速招募起一支勤王大军的!



第120章 还是西门好(求收藏,求推荐)
    西门家的商队常常会在柴家庄上歇脚,庄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还专门准备了一间院子给西门家的人路过时居住。现在武好古和米友仁就住在这间院子里面,隔壁就是突然变成了漂亮大姐姐的西门青。

    西门青因为是女扮男装,有些女性使用的东西还是要带着的,又不方便让人看见,所以习惯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一大早起来便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装了一个马包,叫了一个西门家的护卫提出去绑在马背上,自己却换上一身月白色的襕衫在院子里面来回跺着步子,走几步停下来,朝武好古和米友仁居住的屋子看一眼,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笑起来,有时候却蹙起秀眉,轻轻一叹

    也不知道是不是旅途劳累,还是昨天晚上和米友仁谈人生谈理想,聊得太晚了。西门大姐姐在院子里转了老半天,也没见武大郎推门出来。

    就在西门大姐有些失望,想要自己离开去吃早饭的时候,却听见房门响动的声音,忙扭头看去,只见个高大英俊,不失儒雅,气质高贵的青年站在门内。

    原来是米友仁。西门大姐有些失望了她知道小米官人是谁,米芾的儿子,开封府的将门才子,国子监生,将来是要做大官的。

    不过,他却不是西门大姐的菜。而且西门大姐也不可能吃下小米,小米可是正经的开封将门之子,还是官宦子弟,国子监生,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上官场了。

    西门大姐。米友仁对西门青恭敬非常,见面就行了个礼。

    这可不是西门青受得起的!

    西门青的曾祖父虽然中过武进士,但是她家算不上世宦之家,她又是个走江湖的女子。如何当得起米友仁的一礼?

    除非她能嫁给武好古,到时候就是米友仁和宋徽宗的师娘了!

    到时候,便是阳谷西门一族,都能跟着沾光。

    当然了,西门青现在还不知道武好古回了开封就要当端王殿下的美术老师了。

    小米官人,西门青也忙还了一礼,大郎他
1...6162636465...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