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捞面馒头
赵云摆了摆手,“无妨,吾此去只为操练麾下骑兵,其余兵马先行攻打陈仓,待文仲业将军抵达之后,再取散关,吾军守住北上之道,便可保障吾军粮道不失,让孙权大军与关中失去联络。”
——
当太阳升起之后,赵云已经率军抵达散关附近的山林。
“报……禀报将军,马铁率军三千,屯驻散关。”
赵云双眉微皱,“他马岱、马铁麾下只有五千精兵,竟然还敢分兵”
陈生策马上前,“将军,这马岱似乎有意引吾军攻打散关。”
赵云轻笑一声,“无妨,依计行事即可,吾军绕过散关,只围不攻。”
“喏。”
陈应看了一眼远处山头上的关卡,“将军,绕道而行的话,怕是要走些冤枉路。”
“无妨。”
“陈应,汝留一万兵马于此处围城,平日里严加监视,多派哨卒。”
“喏。”
“此外,让后队的辎重、攻城器械都送到汝营内,摆出一副吾军要攻破散关的架势。”
“喏。”
交代完毕之后,赵云便策马过山岭,朝着陈仓进发。
山头之上,马铁一脸严肃地看着山下分为两波的敌军,“江东军围而不攻,只留下一路兵马,这是为何”
“将军,吾军以主动为诱饵,他赵云却不上当,吾等该如何是好。”
马铁微微摇头,“此刻突围已是为时已晚,关内尚有粮草数月,吾等无需着急,他们既然不攻,吾等也不点狼烟求援。”
“敌军势大,足有三万之众,将军,若他们朝陈仓而去,该如何是好”
马铁双眉微皱,“赵云分兵,只有两万大军前往陈仓,吾兄马岱,勇武虽不如孟起长兄,但有陈仓天险隘口,又有数千悍勇,足以抵挡此人。”
“将军,长安方向还有两万精壮,不过尚在操练之中,倒是粮草甲胄已从南阳过武关运入关内,汝以为,那张绣会率军来救否”
马铁微微摇头,“张绣此人,先随西凉军,与其叔父张济追随董卓帐下,后兵败投靠刘表屯驻于宛城,后又两次投靠曹操,在刘备出逃之际又归降孙权,此人反复无常,不可信也。”
“可惜他麾下那些忠肝赤胆,英勇善战的西凉骑兵。”
马铁微微一笑,“提及此处,吾倒觉得吾等应当感谢那董仲颖。”
“哦将军,这是为何”
马铁眯着眼,“若非当年他率十万西凉铁骑杀入洛阳,于虎牢关外让关东群雄都见识了我西凉铁骑之威,怕是如今我西凉铁骑也不会有这般显赫威名。”
“那将军以为,吾军以数万西凉铁骑,可能击败诸葛亮十万大军”
“诸葛亮麾下骑兵仅有一两千之众,其余便是汉中赵云所部的数千精骑,不足为惧,吾军只要与其在平原旷野之上决战,吾军必胜无疑。”
入夜时分,赵云已率军抵达陈仓城外,在几里外扎营,赵云命哨骑派出二十里外监视,尤其是西北的古道,那里随时可能有来自武都郡外的孙权大军。
此刻,陈仓城内,镇守此关的马岱正和一名儒雅的武将坐在一起。
&
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钦
数日之后,弘农郡内,一封书信呈至张绣案前。
“点齐吾那一千西凉旧部,回长安,召集两万新军,火速驰援陈仓。”张绣随手拿起兵器架上的长枪,抬脚出门。
“将军走后,这武关、函谷关何人镇守”
张绣沉默片刻,“函谷关有曹操大军,如今曹操与吾军联盟,两军兵力都在河北为战,自顾不暇,冯翎严干,现为弘农郡丞,可为武关镇守;功曹杨沛,为人刚正不阿,虽无统军之才,亦可都督函谷关政务,路招,汝且佐之。”
“喏。”路招抱拳一拜,眼中满是复杂之色,他本是曹操麾下部将,后调往张绣帐下西凉铁骑之中,在张绣举兵投靠孙权之际,他便随同张绣入了孙权帐下,如今也官拜护军将军。
他跟着张绣抬脚出门,眼看着张绣翻身上马,他朝着张绣恭敬一拜,“将军保重。”
张绣朝他微微颔首,猛地扬起马鞭,“驾。”
“嗒嗒嗒嗒”,一众亲卫跟着张绣快马出城而去,留下路招站在寒风中一脸忐忑。
“休伯,汝身为丞相主簿却不远千里而来,当真是为了助吾镇守函谷关否”回到自家小院。路招站在古井边上为自己的战马洗刷皮毛,头也不抬地询问着院内这名儒士。
“路将军,汝吾陈留一别,已有多日,吾此来不过让汝大开方便之门,对汝却是有益无害。”
“有益无害”路招冷笑一声,“张将军与曹操天生不和,他待吾甚厚,汝莫非还要劝吾率众归降曹丞相不成”路招一手按着腰间短剑,“莫非汝以为本将军鞘中宝剑不利乎”
“路将军何至于此”繁钦面色微变,“吾只是想让汝将函谷关外的商贾放进关中之地,又并非劝汝归降曹丞相。”
路招冷冷一笑,“归降曹丞相也好,放商贾入关也罢,如今吾家主公与曹丞相、刘使君三家联盟,刘备攻淮北、荆州,吾家攻汉中、并州,曹丞相夺冀州、青州,乃是战前便商议妥当之事,可那些商贾往吾关中运送何物丝绸、陶器、玉器、海盐,换取吾关中粮食,若是平时,吾家主公或可给尔等方便,换取几十万石粮草也不在话下,可如今曹丞相不攻青州,便是放任吾孙刘两家对敌江东,便是背信弃义,想要粮草,不如拿汝兖州、豫州之地的铁矿、军械来换。”
繁钦面皮微微抖动,“铁矿、军械凉州、司隶之地也不差,可海盐、丝绸、陶器却是紧缺之物罢。”
路招回眸看了他一眼,“丝绸吾等可往益州求得,蜀锦可是天下最上等的丝绸,至于陶器,吾长安城内也新开了十几家作坊,虽无中原上等货色,却也有昔日宫中制作贡品的工匠,海盐……如今只怕江东也有罢。”
“可汝军正和江东交战。”
“那停战便是。”
“可乌程侯与吴王刘奇可是有杀兄夺城之仇,如今关中大都督周瑜又亡于庞统、诸葛亮之手,怕是乌程侯不欲霸占吧。”
路招陷入了沉默了顷刻,他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三家分河北,乃是曹丞相提出之策,今汉中不可得,吾军为江东进占武都郡,形势岌岌可危,刘备军号称五万精锐,亦敌不过吕蒙七万荆州军,若是汝等不助袁谭,
第四百四十八章 诸葛布阵,庞统夺城
十一月,天上飘下鹅毛大雪,整个凉州已经被冰雪覆盖,旷野俱是白茫茫地一片。
“吾军多种棉花,以棉服供应北伐大军,于军帐之中多设火盆,多以热水为军士擦洗身子,如今看来,倒是很少有军士生病。”坐在炉边,庞统端起温在炉子上的一杯姜茶,一口饮下,嘴边满是热气。
“棉花得自于西域,主公早年于江东之际,罕有之,如今却是为吾军大肆种植,不过棉花此物,怕是也得凉州之地尚可量产。”诸葛亮抚须笑道。
“孔明呐,吾军已至武都半月,汝可有破敌之策”
“只有一半。”诸葛亮沉默顷刻,咧嘴笑道。
“一半”庞统微微一愣,随后凝神问道:“还有一半何在”
“便是汝立即率三万大军北去,助刘磐将军攻占安定郡。”
“如今街亭已为吾军所得,吾趁夜率军北去,仰仗雪橇之利,行军倒也不慢,只是如今黄老将军已率两万大军攻打天水郡,甘宁又率一万大军镇守祁山要道,若是吾再领三万大军攻打安定郡,孔明麾下便只剩五万人马,不知可够”
诸葛亮笑了笑,一手轻摇着羽毛扇,“吾有一万南蛮无当飞军,还有留赞将军一万精锐、又有严颜、黄权、泠苞、陆逊、刘璝诸路兵马,五万精锐,对面虽有十万之众,但可顾虑之敌亦不过那四五万西凉铁骑与三万余羌人精骑,其余尽皆步卒,西凉铁骑天下无双,或许唯有昔日温侯麾下并州铁骑可与其匹敌,但步卒,却不如吾江东军多矣。”
说着,诸葛亮指着身旁沙盘上的祁山小道:“吾军虽有木牛流马翻山越岭,但如今天气严寒,运输粮草的民夫亦难行经,吾军中粮草仅剩半月之需,士元,倘若汝吾再不觅机与其决战,只怕吾军便只能回师汉中矣。”
庞统瞳孔微微收缩,“往街亭一日,攻安定五日,十日之内吾必可率军回返,可孔明汝可撑得住十日之久”
“只要马超敢率军来攻,吾军粮草充沛,莫说十日,一两月也不在话下。”诸葛亮一脸自信满满。
“甚好,那吾今日便立即率军出营。”
“且慢。”诸葛亮伸手拉住庞统,他一只手指着沙盘,手指在两条沟壑中来回摩擦,“此往安定唯街亭一条小道,长安往安定亦可来一路援军,士元以为,子龙将军能否将马岱、张绣之辈挡在陈仓之外。”
庞统苦笑一声,“子龙将军所部皆是百战精锐,若说其中大部汉中降卒,在历经汉中之战厮杀之后也已知战阵,若是围住陈仓,于城外与张绣、马岱之辈交战,凭借兵力雄厚,必胜无疑,可子龙将军有主公赐下便宜行事之权,若他率轻骑北上,袭扰诸郡,断敌军粮道,只怕留守陈仓的步卒极有可能会为马岱、张绣所趁。”
“吾已去信一封,不过在周瑜识破吾军飞鸟传信之法后,吾军在这天寒地冻的凉州之地,也就只有靠马匹传书,怕是这封书信送往陈仓军前,亦需大半月之久。”
“孔明呐,汝何不率军堂堂正正与西凉军交战”庞统指着营外,“如今新式战车已运往帐内多时,汝出兵之前得主公新式连弩设计图纸之后,便一直和那些从江东派来的匠作们混在一处,不知有研制出何物”
诸葛亮微微一笑,“无他,此次对付西凉铁骑的利器尔。”
“以五万迎战十二三万之兵,孔明,汝若败了,武都郡失守,天水、安定与汉中之地失去联络,到时,如何是好”
&n
第四百四十九章 刘奇教子
十几日前,江东建业。
“父……父王,汝看这是何物”刘奇长子刘斌,年有三岁,他穿着袄衣奔走在干燥的院子里,从侍女手中接过一枝折下的腊梅,欢笑着奔到刘奇怀里。
“此物唤作寒客、又名寒梅,父王自山间引来此物栽种,在这院子里倒也不多,在方山书院周边此物可有三百株呢。”
“三百株”刘斌扳着手指头,不多时,眼前露出几分狡黠的喜色,他伸手拉着刘奇的手臂,“父王,摆驾去方山书院罢。”
“为何要去方山书院三位山长平日里对汝甚是严苛,汝不是不喜去书院之地么”
刘斌举着手中微黄的花瓣,“可母妃喜欢此物,就连大娘也喜欢此物。”
大娘,指的是蔡琰。
“汝今日怎未曾去寻薰儿”
“薰儿病了,大娘院子里的侍女唯恐将病症传染给儿臣,是故不让儿臣进大娘小院。”
“倒是父王忙于政务,险些忘了此事,那父王带汝去探望薰儿可好”
“好是好,可薰儿不能外出,儿臣想去方山书院摘些腊梅带去。这院子里的腊梅只有几株,父王平日里喜好在庭院中处理政务,儿臣断不能于此处将其采了取,以免打搅父王兴致。”
“那汝就不怕方山书院的那些孝廉们提前将此物采摘完了。”
刘斌靠在刘奇怀中,看着院内的青石路,“书院规矩严苛,有三位山长在,他们断然不敢如此,不过儿臣听闻那些孝廉们时常在山中庭院相聚,以诗为友,煮酒议事,倒也有几分吴中士子的风范。”
刘奇伸出一根手指点了一下他的额头,“如今这方山书院之内可不止吴中士子。”
“儿臣知晓,前些日儿臣府中一名侍女就曾收到她兄长的传讯呢,她兄长可是东莱郡的士子,曾拜在郑康成公一脉门下,如今却虽吾军伤卒回返建业,于吾建业城中数月之内连过县试、郡试,被黄山长看重,特地提拔入了方山书院。”
“哦此人唤作何名”
“儿臣倒是记不清矣,不过说来奇怪,早年北地战乱,渡江南下躲避战祸之家比比皆是,可父王,为何儿臣府中那位侍女为何就必须得和亲人分别呢。”
坐上马车,刘奇放下车窗的帘子,马车前挂着吴王府的灯笼,虽然没有摆出明日里正式外访的规格,但前后亦有上百名吴卫紧随。
“为父曾告诫过汝,汝乃吾汉室之后,生来便与众不同,孤大汉有贫贱之民,有豪富之家,亦有士人、商贾,而汝便是最上层,可以掌管他们生死的皇室贵胄。”
“可儿臣听闻,坊间那些三四岁的孩童都可随意在长街上玩闹,可儿臣每岁也就只有跟随父王、母妃出府,一岁两三次,平日里还得拜读四书五经,哪里有甚闲暇。甚至还不如坊间那些贫贱之家的同龄孩童。”
刘奇双眼一眯,守在马车边上的两名家臣心中一突,后背冷汗直冒。
“也不知道是哪些不懂事的下人将坊间之事告知世子,如今王上动怒,怕是府中又要人头落地矣。”
也就在这些家伙忐忑之际,刘奇突然咧嘴一笑,“那吾儿以为如何想讨要几日外出闲逛的休穆日乎”
刘斌嘟起小嘴,“可母妃告诉孩儿,需得如三叔、四叔一般,外出求学之龄方可在街道坊市之间游玩儿,如今还不到年纪。”
“斌儿晓事,父王心中甚慰,父王日后答应汝,但凡有闲暇之日,必多带汝外出游玩如何”
“自然是甚好,不过父王可否带上薰儿、玥儿一并。”
“汝这般关心汝那两个阿妹,汝何不带上平儿一并”
“阿弟年幼,平日里二娘亦时常让吾前去探望,可他还未学会走路,吾带上他,莫不是束手束脚。”
刘奇笑着捏了一下他的鼻子,“斌儿,汝这般坦率,莫不怕你二娘责怪”
刘斌努力摇了摇头,“二娘对吾还是极好的,吾初次拜会她小院之际,便得了一把小金刀,可母妃却不喜吾平日里摆弄此物,只是让吾多读诗书。”
“那汝喜欢何物父王记得,汝抓阄之时,只是取了一件玉如意”
“可上月父王曾让刘十七将金斧头、银斧头、铁斧头送到孩儿院子里。”
“汝当时还未曾有答复,今日可有想好”
刘斌狡黠一笑,竟是挣脱了刘奇的怀抱,在马车里蹲下身子,几下翻动,便从马车底部取出一个小箱子,那里平日里他放在车上的百宝箱,里面摆放着摇摆木马、木枪、木刀、木剑、木制短弩等玩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