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怜香是最低等的姬妾,很难转变自己的观念。

    杨彦理解她,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改变怜香那谨小卑微的内心,非得水磨功夫不可,因此不再纠结于这个话题,转而笑道:“陆家女郎是个可怜人,也没什么士家女郎的架子,你们应该多接触,多沟通,也可以邀请她一起去排演《西厢记》,不如这样,由她出演崔莺莺,你代表我演张君端,如何“

    ”将军……嗯!“

    怜香的美眸中闪现出了一丝光彩,轻轻点了点头。

    ”好了,别乱想。”

    杨彦把怜香的脑袋按在自己的胸前,轻声道:“等《西厢记》排演出来了,你就给我生个孩子,女人没有孩子是不行的。”

    怜香募然一震,眼里又蓄上了泪水。

    杨彦无语道:“不是和你说过少哭哭啼啼么,别哭了。“

    ”呜呜呜“

    不说还好,一说,怜香的泪水就如止不住一样,抱住杨彦嚎啕大哭,断断续椟道:”将军宠爱妾,妾感激不尽,不过妾等从小就被喂以丹汞,怕是终生难以生育,将军的好意妾心领了,妾不敢有什么奢望,只求容颜未衰之时,能多服侍将军,将来年老色衰,妾自然会避开,免得碍了将军的眼,呜呜呜“

    怜香越哭越伤心,泪水浸湿了杨彦的胸膛,再也说不下去了。

    前溪歌舞姬与寻常女性相比,肌肤更加细腻,白里透红,隐隐带着光泽,仿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天生丽质,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她们的光彩,与丹汞之物密不可分。

    把丹砂水银调配入药材少量服用,可以美容养颜,肌肤光洁,但代价是损害身体根基,不仅不孕不育,也比寻常女子更易衰老,她们的美丽源自于压榨生命潜力,使之提前绽放。

    作个比较来说,裴妃在杨彦的悉心照料下,三十来岁仍如二十许人,艳光四射,并因固本培元的功效,杨彦曾夸下海口,裴妃的容貌能保持到五十岁绝非虚言。

    而怜香一旦过了三十,就会快速衰老,鸡皮鹤发,形容可怖,病痛缠身,活不过数年,因不堪痛苦,一般都是以三尺白绫悬梁自尽,只有极少数挺过来的,会转型为乐师,可那也老的不能看。

    难怪怜香会失态痛哭。

    “没事,没事!”

    杨彦轻轻拍打着怜香那光洁的后背,轻轻劝道:“我说你能生就能生,区区丹汞之毒奈我何,鲍老神仙我都能治,还治不得你无非是多花些时间罢了,最多一两年,就能把你调理的如个正常人,别哭了,哭多伤身。”

    “嗯”

    怜香抬起泪眼望向杨彦,梨花带雨,我见尤怜。

    “嗯!”

    杨彦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传递出了十足的自信。

    怜香的心头,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感动,还有着浓烈至化不开的爱意缭绕。

    “将军,妾……”

    怜香情难自禁,缓缓伏下了脑袋,她觉得,除了以最温柔,最细心的技艺取悦杨彦,此生无以为报。

    杨彦也尽情享受着怜香的温柔!

    ……

    第二天一早,怜香服侍杨彦洗濑穿衣,随即去往膳堂,许杰、顾燚、陆蕙芷和崔玲都在,见着怜香与杨彦出来,顾燚微不可察的轻哼一声,陆蕙芷则是心头酸意上涌,神色有些黯淡。

    虽然她清楚怜香是姬妾,男人把玩姬妾很正常,谁都不会吃姬妾的醋,可她把自己比作了崔莺莺,小说中,张生可没有别的女人啊。

    杨彦暗暗摇了摇头,裴妃和荀灌荀华相处的多好,巧娘和慧娘又相处的多好看来还是沟通不足啊。

    “啥也别说,现在开膳!“

    杨彦大手一挥。

    &




第三四零章 荀华生了
    八月,天气渐凉,行人均是披上了厚重的秋衣,而在建康杨府,则是气氛热烈。

    “快快,热水,热水!”

    “白纱布,剪刀!”

    女亲卫在产婆的支派下,奔进奔出。

    今天是荀华生产的日子,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就在今朝。

    产床是杨彦专门设计的,参考了现代的产床,可把两腿翘起叉开,用布带绑上,既防止乱动,又方便生产,荀华被绑在产床上,无比羞耻,可她根本顾不得,只觉得腹中的胎动越来越强烈,隐隐在向着外面挪动,随之而来的收缩感让她有种说不出的心慌。

    “女郎,请忍一下。”

    一名女亲卫红着脸拿了把剃刀过来。

    “不,不,不要刮,不要刮!”

    荀华一看,连忙尖叫。

    女亲卫无奈道:“女郎,末将也不想啊,虽然刮的不是我,可是也挺羞人的,不过……将军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刮毛,我们可不敢悖逆将军,万一出了意外谁能担当得起,你就忍忍吧,反正刮了还会长。”

    荀华心里把杨彦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刮毛,这家伙怎么想起来如此馊的一个主意,哪怕杨彦把刮毛的好处吹上了天,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有哪个孕妇去刮毛自己恐怕是第一个吧

    “女郎,别乱动!”

    突然,那冰凉的刀锋贴了上来,荀华猛打了个寒战,极度的羞耻感涌上了心头,再也忍不住,呜呜呜痛哭起来。

    ”别哭,别哭,马上就要生了,千万别动了胎气!“

    立刻有产婆在一边劝说,荀华只得强忍住泪水,目中满是无助。

    裴妃在一边看的心里发毛,转回头向荀灌道:“孤将来不会也要刮毛吧,杨郎究竟是怎么回事,出的什么馊主意啊!”

    裴妃已经确定怀了孕,大概是四月初中的枪,有四个多月了,由于今年是闰十一月,预产期在十二月,正是隆冬腊月之时。

    裴妃生产,不可能请产婆,除非能狠下心事后灭口,可没人能做到,因此今天荀华生产,就是最佳,也是唯一的的学习时机,在场的女亲卫将为裴妃接生,裴妃则是坚持要体验气氛,非来不可。

    荀灌无奈道:“其实我觉得杨彦之言之有理,毕竟毛发易于沾上血迹,很难清洗干净,而血迹易于变质发臭,如果弄进了伤口,就会溃烂,这也是防患于未然吧。“

    ”哎“

    裴妃叹了口气,揉了揉自己那初有起伏的腹部。

    不片刻,毛发刮干净了,荀华的待产迹象也越发明显,神色渐渐地痛苦起来。

    ”快,快,要生了,用力,憋气,用力,憋气……“

    产婆开始大喊大叫,有女亲卫按压起了荀华的腹部。

    ”嗯!“

    这一刻,荀华脸上的表情狞狰可怕,身体仿佛僵硬了,拧着脖子往下看,双手紧紧抓住产床的扶手,手背青筋毕现。

    “啊!啊!”

    荀华终于承受不住那种非人的痛苦,大声呼起了痛。

    裴妃看着这一幕,浑身发软,俏面煞白,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软软的靠在荀灌怀里,心里充满着恐惧,毕竟再有五个月就轮到她了,而她的年龄摆在那儿,现在荀华所受的痛苦,将来她会十倍承受。

    荀灌紧紧搂着裴妃,无声的叹息,心里也有些责怪杨彦,真是的,就不能小心点嘛,弄的大家都如临大敌,偏偏这家伙还不知道,恐怕正拥着陆蕙芷,只羡鸳鸯不羡仙呢。

    荀灌越想心里越是抹不直。

    “出来了,出来了,用力,再用一把力!”

    这时,产婆激动的大叫,连忙伸手过去助产。

    荀灌也拥着裴妃绕了过去,正见一个毛茸茸的脑门探了出来。

    “荀华,坚持住!”

    荀灌情不自禁的放声叫道。

    “嗯!”

    荀华勉强点了点头。

    荀华到底身体素质好,又占了年轻的便宜,盆骨尚未完全闭合,在阵阵收缩中,孩子渐渐被拽了出来,喀嚓一下,剪断脐带,虽然浑身血淋淋,但所有人都于第一时间向孩子的两腿之间看去,没那晃里晃荡的玩意儿。

    “恭喜女郎,是弄璋之喜!”

    产婆托着孩子,向荀华道了喜,便招呼人给孩子擦洗身体。

    “啊呜”

    哪怕是刚生出来,那一双粗短的小腿都在用力蹬着,显然非常健康,哭声也异常洪亮,荀华的美眸中,渐渐地蓄满了泪水,她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她觉得所受的一切痛苦都值了,虽然是个小娘子,可这是她和杨彦的孩子,也是杨彦的第一个孩子。

    荀灌和裴妃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里读出了一丝欣慰。

    其实以荀华的身份,生个女郎才最合适,毕竟荀华不可能成为杨彦的妻子,如果是个郎君,那就是庶长子,历来庶长子的地位都是最尴尬的,因为不是嫡出,却又担个长字,很容易被嫡子视为眼中钉,而女郎不同,长女如果性情凶悍一些,只会让下面的弟弟妹妹们敬畏,并不会生出敌对心理。

    时人都以生男为好,可对于荀华来说,生个娘子未尝不是福呢



第三四一章 抽丝剥茧
    (谢谢好友天地游荡苦海飘泊和好友三峡农夫的各一张月票)

    “迁回兰陵”

    每个人都大吃一惊。

    萧绩连忙道:“阿兄,迁回兰陵固然可仗着杨府君之势重整萧家,也可使巧娘名正言顺的回到杨府君身边,但咱们在武进的家业难道就白白放弃了毕竟迁居不易,况这几年来,我萧氏族人含辛茹苦,总算有所安定啊。”

    “哎”

    萧鎋重重叹了口气,望向屋外的一草一木,不舍道:“二弟说的是,但我家在江东并无根基底蕴,长居于此,怕是数代都难有起色,为兄思来想去,也只有分宗了,二弟留在武进,为南宗,我回兰陵,为北宗,南北二宗,互相策应,共同把萧家操持起来。”

    分宗之议,不吝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枚巨石,厅内顿时人声鼎沸,古代分宗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分的不好,就是家族渐渐衰亡的结果,可板荡之世,不进则退,萧家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跟随杨彦,而武进的基业也弃之可惜,因此分宗成了最好的选择。

    萧整挣扎之色一闪,就有了定计,望向萧绩,问道:“对你大兄之议,你看如何”

    萧绩连吸了几口气,勉强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才拱手道:“大兄言之有理,如今两个小儿皆得杨府君重用,确是我家重返兰陵之时,不过此事还须知会杨府君一声,方是最佳。

    “不错!”

    萧鎋赞同道:“为兄这就修书,以快马送往郯城,一待杨府君回复,立择吉日,祭告先祖。”说着,又看向了巧娘。

    巧娘心头欢喜,脸颊泛出淡淡红晕,兰陵和郯城近在咫尺,回了兰陵,就可以陪在杨彦身边了,于是轻声道:“阿翁,小女想去一趟丹阳,和慧娘说一声,而且荀华姊姊好象就这两天生产,小女还想往建康去探望。”

    “嗯”

    萧鎋点了点头:“那今日为父为你准备一下,明白着人随你往丹阳。”

    “多谢阿翁!”

    巧娘盈盈施礼。

    ……

    长安于前汉时期盛极一时,呈方形不规则,城中有八街九陌,与众多街道把城池划分为了一百六十个闾里,又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等诸多宫室坐落于城里城外,后毁于绿林赤眉之乱,至后汉建立,迁都洛阳,长安作为祭祀宗庙所在,为此重修了未央宫。

    刘曜自称大赵皇帝以来,以未央宫作为皇宫。

    自刘聪死后,刘曜顺风顺水,因汉主刘粲残暴不仁,大杀宗室,靳准揪住机会,轼刘粲自立,刘曜遂与石勒讨之,诛灭靳氏,另从靳准侄靳明手里得到了传国玉玺,受天眷顾,于长安称帝,后相继降服了盘踞秦雍二州的巴氐诸族,并迫使凉州张氏称臣,解了后顾之忧,关中稳如泰山,国力堪称强盛。

    未央宫太极后殿,刘曜却阴沉着脸,目如鹰隼,凝视着几面的一副奏章,此为录尚书事,光禄大夫游子远上奏,劝谏刘曜停止修建永恒陵。

    按刘曜的规划,将为其父建永恒陵,负土为坟,周回二里,继以脂烛,日夜不断。

    游子远谏曰:臣闻圣主明王、忠臣孝子之于终葬也,棺足周身,椁足周棺,藏足周椁而已,不封不树,伏惟陛下圣慈幽被,神鉴洞远,每以清俭恤下为先,社稷资储为本。

    今陵费至以亿计,计六万夫百日作,所用六百万功,此陵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役夫呼嗟,气塞天地,暴骸原野,哭声盈衢,臣窃谓无益于先皇,而徒丧国之储力。

    陛下脱仰寻尧舜之轨者,则功不盈百万,费亦不过千计,下无怨骨,上无怨人,先帝有太山之安,陛下飨舜、禹、周公之美,惟陛下察焉……

    “陛下!”

    皇后羊献容侍立于一旁,见着刘曜神色,劝道:“民间百姓,若有余钱,尚知将父母坟陵修得高大些,坚固些,以慰先人在天之灵,况陛下一国之主乎今陛下坐拥关中,威慑秦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方英才纷纷来投,乃天下之资也,陛下建陵祭父,正是体现拳拳孝心之时,当为天下表率,教化万民,这又怎么了“

    羊献容也是一奇女子,本为惠帝皇后,数度废立,终落入刘曜之手,虽年纪不小,却被刘曜惊为天下,封为皇后,宠爱异常,可参预政务,论起人生经历,比裴妃更加丰富多彩,但她的运气也比裴妃好,毕竟天子皇后与诸候王王妃是不一样的,至少没人敢于侮辱她。

    “哎”

    刘曜重重叹了口气:“谁没个父母,如今朕当了皇帝,只恨未能尽孝于双亲膝前,故以其身后哀荣寄托朕之孝心,可惜游卿不知朕之苦心啊。“

    羊献容笑道:”游卿乃忠臣,自有他的考虑,这陵呀,陛下就得修,若是游




第三四二章 献容献策
    刘曜面色阴沉,在他眼里,祖约以区区两万军屯驻弘农,实属螳臂当车,就这也敢于阻自己出兵
1...108109110111112...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