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下邳府牙,右卫将军、宗正卿虞潭子,黄门侍郎虞仡正在宣敕,屋里摆着香案,羊鉴、刘遐、蔡豹、候礼与段文鸯躬身听宣。

    那个时候不流行跪拜,士人与皇帝维持着一种相对平等的君臣关系,但也仅限于士人,寒门、寒人、庶人听宣或者面圣,甚至皇帝车驾经过,依然要跪。

    “晋太兴三年壮月十三,皇帝敕曰:征讨都督羊鉴,有负朕望,畏战不前,贻误战机,着免去征讨都督一职,降号折冲将军,另任建威将军蔡豹为前锋,统率羊部,即刻进军,征讨徐逆,勿负朕托……“

    听着虞仡宣敕,羊鉴暗暗叹了口气,他本不愿来下邳,但王导认为,泰山羊氏乃徐龛郡里显族,必能制服徐龛,力主由羊鉴领军,羊鉴无法可想,被赶鸭子上架。

    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清谈尚可,行军作战一窍不通,领部曲与部分宿卫禁军来徐州之后,渡日如年,畏首畏尾,不敢出战,贻误战机近一年。

     




第五十三章 马陵山拒敌
    天色渐渐深了,两支骑队紧紧咬着,窜入了沂蒙山深处。

    不得不说,杨彦的返身回射发挥了重大作用,凡是追兵过于靠近,几乎都被他射落马下,及至进了山,因为山道本就不宽阔,难以容纳过多的骑兵并行,返身回射的优势更加明显,百丈之内,难以靠近。

    而且杨彦的身法和箭法在不断的实战中,也愈发的纯熟,刚开始,他回身两秒之内必须把箭射出,但是在射杀数十名赵骑之后,回身的时间最多可以达到五秒。

    不要小看这几秒,可以让杨彦更精确的瞄准,并且充分的观察后方。

    对杨彦的这一手,石瞻也是心惊,在先前以骑射压制车阵的时候,只死了数十骑,但是加上开始被杨彦杀死的四骑,死在此人手里的骑兵也有了近三十人!

    要知道,石瞻带出来的是石虎的中军禁卫,论起精锐程度,至少在经验上要强过石勒的宿卫,毕竟石勒称了赵王,就不能随意征战了,从去年石虎被授予都督禁卫诸军事开始,赵国的军权已经相当程度的转移到了石虎手上。

    本以为三倍兵力围之,擒捉荀灌是十拿九稳的事,结果煮熟的鸭子飞了,折损还如此之巨,石瞻的内心烦躁起来。

    “将军,前面便是马陵山!”

    这时,一名随从向前一指。

    石瞻陡然一惊。

    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发生于此,孙膑以减灶诱敌之计,将魏军诱入马陵古道,大破之,庞涓被当场射杀,如今自己追杀荀灌也跟进了马陵古道,还同样是夜晚。

    再看前方的小道,满地的砾石,两边树林幽深,隐有马蹄声传来。

    “将军,还要不要再追了”

    身旁又一骑急问道。

    石瞻强提精神,冷冷一笑:“纵是马陵道又如何本将不是庞涓,荀灌更不可能是孙膑,况且被我军紧追不舍,仓促之间,她如何预设埋伏

    追,继续追,我们有两骑马,她只有一匹,到她马力吃不消的时候,自会停下与我决战,现在传我将令,各将士于马上就食!“

    “诺!”

    赵军每个人都从包囊里掏出干饼,拿着水袋,一口饼一口水的吃喝起来。

    石瞻说的没错,两匹马确实比一匹马具备难以比拟的优势,跑了这么久,荀家军的马匹都快吃不消了,甚至有的马在呼吸的时候,就哼哧哼哧的直喷白气,这分明是体力透支到了极限,再强行驱策的话,极有可能倒毙于路途。

    而更要命的是,裴妃也吃不消了,面色惨白,气息虚弱,软软的挂在荀华的怀里。

    “女郎,王妃油尽灯枯,要不要休息下”

    荀华转头问道。

    裴妃勉强抬起头,睁开半眯的眼睛,象是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脑袋一垂,又缩进了荀华怀里。

    荀灌急声道:“王妃你再坚持下,我先去后面看看情况。”

    后阵完全交由杨彦和荀虎主持,别看只有两百多人的骑队,但山路崎岖,前面搞不清楚后面的清况,荀灌策马避向一边,徐徐停住,不片刻,杨彦与荀虎迎了上来。

    荀灌又驱马奔跑,这才道:“裴妃的情况不大妙,马匹也到了极限,能否就地休息”

    杨彦回头看了眼,便道:“休息可以,不过不能仓促,请女郎传令,着前队百余骑继续往前奔跑数里,免得被石瞻听出我军下马,不敢上前,后队立刻攀上两边山坡,依据树木射箭,能杀一个是一个,先阻击住石瞻,再根据情况作下一步的打算。“

    荀灌与荀虎的眼里都闪出了一抹讶色,别看杨彦的提议简单,却是符合眼下形势的最佳决策,尤其还是仓促作出,滴水不漏,这只能说明此人沉着冷静,并不因后有追兵心生慌乱。

    而且杨彦说话的时候非常自然,给人一种发号施令的感觉。

    没错,这是杨彦在手术台上养成的习惯,手一抬,一个眼神,就是命令,护士自会奉上所需器械,从石瞻突然出现



第五十四章 裴妃染风寒
    在那个时代,骂人还是比较单纯的,问候全家乃至问候女性,是从明清时代才开始,魏晋骂人一般是比作动物,尤以骂作猪狗为多,因此杨彦从陈琳讨曹操檄文和骆宾王讨武则天檄文中分别摘取了些句子,拼凑在一起。

    不过最后的也且之辈,是杨彦的原创,也是最恶毒的一句。

    先秦古籍中,比如《左传》和《春秋》,也和且的出现频率是非常低的,因为从象形文字来看,也形同女性的那处,且形同男性的那处。

    最经典的,便是《诗经褰裳》里有一个女子谈到某个男子时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想我,我就没有其他男人了吗,你这狂妄的小子狂个比吊啊。

    杨彦骂石瞻也且之辈,按字面直译,便是比吊之辈!

    荀灌嗔怪的看了过来,这简直太难听了啊,她完全没法想象,如杨彦这样的大才,居然骂人能骂的如此流利,如此难听。

    石瞻也是气的浑身发抖,他最忌讳别人叫他冉良,这是他心底揭不过去的一道伤疤,当即大怒:“犬豕小儿,休要逞口舌之利,若是让我捉到,必将你剥皮抽筋,放箭!“

    ”嗖嗖嗖!“

    一阵密集的箭雨射了过去。

    很明显,这是泄愤箭,不以射杀对方为目标,一排排的箭簇钉入树干,连一个人都没射中。

    这时,荀虎从背后掩了过来,屈指赞道:”杨家郎君,想不到你骂人也如此利索,某算是见识到了。“

    杨彦微微一笑:”这不算什么,你来的正好,我回去看看裴妃。“

    荀虎压低声音道:”裴妃恐怕快不行了,你赶紧去吧。“

    杨彦顿时心里一惊,如果裴妃出了意外,那他这一趟拼死拼活等于白干了一半,于是转头望向了路对面的荀灌,荀灌打手势让他先回去,这才返身回奔。

    裴妃的情况确实很不妙,面色惨白,眼皮子有气无力的耸拉着,额头渗着细密的汗珠。

    荀华正抱着裴妃,一看到杨彦,如见救星般急呼:“杨家郎君,快来看看。“

    杨彦连甲都顾不得除,在荀华身边蹲下,不由分说的抓住裴妃的手臂,摞起袖子,搭上腕脉,指尖传来的脉象非常虚弱,再把手探上裴妃的额头,竟然烫人。

    裴妃明显不习惯,强行睁开凤目,现出了责怪之色。

    杨彦稍稍松了口气,暗骂荀虎小题大作,然后道:“王妃请恕杨某直言,你或已染了风寒,若不及时救治的话,将有陨命之危,华陀尚为妇人接过生,在医者眼里,无分性别,无有地位高下,唯有病患而己,杨某望王妃勿要多想,认清自己的病患身份,全力配合于我,或有治愈的可能。

    否则杨某为免受牵连,唯有调头离去。“

    荀华也劝道:”王妃,事急从权,万望配合杨家郎君。“

    裴妃的脸面隐现挣扎之色,不片刻,点了点头,缓缓闭上眼睛。

    杨彦又道:”杨某需要确诊是否风寒,方能对症救治,请王妃张嘴,伸出舌头!“

    裴妃骤然睁开了眼睛,不满之色溢于言表。

    荀华急忙劝道:“王妃,杨家朗君绝非无理取闹之人,你就听杨家郎君的吧,反正这里也没外人,不会有谁把今天的诊治过程说出去的。“

    ”啊“

    杨彦鼓励的看着裴妃,啊了声作示范。

    哪怕在病中,裴妃的脸都红了,让她张嘴伸舌头,还跟着杨彦去啊,这让她的脸往哪儿搁啊。

    杨彦却居然给裴妃甩起了脸,不悦道:”风寒久拖不治,亦足以致命,有扁鹊见蔡恒公先例在前,王妃你若是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马陵道,自荀氏以下,数百人受你牵连不说,敢问你自己是否甘心

    身逢大难,眼见重获新生,却因病而亡,时人将言,荀氏受朝庭命往郯城迎东海王妃,归途,妃薨,请问王妃是否愿意被人如此议论身后事若果是如此,连杨某都为王妃不值!

     



第五十五章 喝斥荀灌
    不片刻,有带刀侍婢取来薄荷和蒜姜,捣烂成泥,一群带刀侍婢围在四周,由荀华解开裴妃衣襟,亲自敷于肚脐,小心翼翼的用麻布包裹好。

    还按杨彦叮嘱,给裴妃多穿了两件外套,除了露出小半个面孔,全身都包裹的严严实实,唯恐受到一丝风吹。

    荀华又拿起姜片,有些迟疑。

    生咽姜片,没有如山的毅力,没有钢铁般的意志绝对办不到。

    荀华咬了咬牙,劝道:“王妃,再难以下咽也请务必忍受,军旅之中缺乏药材,杨家郎君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待突围回返下邳,再请杨家郎君为你好好调理身体。“

    ”孤明白,只要能活着,孤什么苦都能吃。“

    裴妃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张嘴纳进了姜片。

    姜片又腥又辣,裴妃差点吐了,但是杨彦说的对,自己受了那么大的苦,好不容易才脱身出来,病死多不值啊。

    她的眉心紧紧拧着,不时恶心的反胃,却出于顽强的求生,仍是坚持咀嚼,这让荀华的心里充满着敬佩,刚赶回来的荀灌想起裴妃那凄苦的经历,也是心生不忍,暗暗叹了口气之后,移目望向了杨彦。

    全军分为两拨,一拨除了甲,抓紧时间进食,另一拨在前面与赵军对峙,杨彦只除了甲,就忙着给伤员处理伤口,这些全都是箭伤,大多是胳膊、腿或后背中箭,需要剪断箭杆,割开伤口,把箭头挖出来。

    由于当时的酒是以低度黄酒为主,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桂花酒、松子酒、茱萸酒等等数十种,没法拿来消毒,不过军中幸好有巴豆。

    出征之前,荀氏带了大量炮制过的巴豆,去壳炒焦,另有些配以辅材研磨成膏,虽然巴豆的负作用很大,稍微用量大点,就会导致肝脏等脏器中毒,形成肝损伤,可这个时代的药材全靠采集,不能定量供应,皇家权贵因缺医少药含恨而亡都屡见不鲜,更别提对药材需求更大的军队。

    其实凭着良心来说,西药相对于中药材是有优势的,至少性能稳定,可以量产,而中药材哪怕成规模种植,都会受到气候、人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之,能有巴豆就很不错了,什么肝硬化肝癌,全都靠边站,人先活下来再说。

    “下一个!”

    涂抹过巴豆膏药,用麻布仔细的包扎好伤口,杨彦又招了招手。

    这是一位带刀侍婢,大腿中箭,虽然鲜血染红了裤管,却仍是扭扭捏捏不肯上前,当杨彦走过去的时候,还往后一缩,毕竟男女有别啊。

    这名女子大概十五六岁,比杨彦小一点,于是杨彦问道:“这位小姊姊,你的命是谁的”

    女子道:“自属女郎所有!”

    杨彦哈哈一笑:“既然你的命属于女郎,那杨某认为,女郎必不愿见你伤发身亡,其实我理解你,你不是怕痛,而是害羞,那我可得和你好好说道说道,医者不分性别,华陀尚为妇人接生……“

    杨彦正喋喋不休的时候,荀华掩嘴扑哧一笑:“女郎,我怎么觉得早晚有一日,华陀的名声会被杨家郎君败坏呢。”

    荀灌也忍俊不住,几乎每为一名女子诊治,杨彦都会把华陀拿出来说教,一次两次没什么,可是次次讲,落在耳里总是有种怪怪的感觉。

    果然,那名女子被杨彦一通说教,不再吱声了,羞红着脸,低下头,任由杨彦撕开裤管熟练的施为,在包扎好伤口之后,杨彦又去给下一个伤员治疗。

    裴妃也终于艰难的咽下了姜片,看着杨彦马不停蹄的忙碌着,颇为动容,叹道:“亏得有杨家郎君,否则此行不堪设想。“

    “哎”

    荀灌也叹了口气,美眸不自禁的再次望向了杨彦。

    夜渐渐深了,杨彦处理完了伤员,啃着块胡饼回来,边嚼边问道:“王妃可曾用膳”

    荀华摇了摇头:“胡饼冷硬,恐吃下肠胃不适,且石瞻于旁窥



第五十六章 林中设伏
    不片刻,裴妃、荀灌和荀华纷纷回过神来,荀华暗暗焦急,连打眼色给杨彦,嘴上却是责怪道:“杨家郎君,我知你心中忧虑,但你如此指责,是否过份了些快向王妃和女郎道个歉吧。”

    荀灌本不想计较,但是荀华的态度又让她有些吃味,这还没嫁过去呢,胳膊肘就开始往外拐了,于是冷哼道:“杨家郎君想必是有了退敌之策,不妨说来听听”

    杨彦并不答话,而是就近四处游走,作观察状,三个女人各以妙目看着。

    许久,杨彦才道:“此地可略作布置,女郎让用过膳的将士去前面把人换回来用膳,然后回退少许,布置些简单的捕猎陷阱。“

    ”如何布置“荀灌问道。

    杨彦道:”陷阱分为地坑和树吊两种,树吊即以绳索结为活扣,压树枝提供弹力,一旦有人踩中,可于瞬间倒吊而起,地坑则是掘地为坑,深约丈许,坑底倒插尖木,以枝叶覆之,落者必死。“

    “等等!”

    荀华却是道:“我们只有这么些人,还要分出人手警戒,地坑和树吊好是好,可是一夜时间也弄不出几个吧,又能派上什么用场”

    杨彦微微一笑:“自然不是为了杀伤敌人,而是使石瞻疑虑不前,不敢趁夜进攻,只能早点休息,早早入眠,以便来日再做打算。”
1...1516171819...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