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起东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雪七星
“莲儿我也会留在此处,有空可以让啊2饿啊哇莲儿母亲过来看看她,你家夫人也可以过来多陪陪莲儿,不要让她无聊。”
姚睿诧异的看了姬复一眼,他心中对姬复如此宠爱自己妹妹感到高兴,毕竟,在姚睿看来,虽然姬复不可能带自己的妹妹去辽东,但可能会将自己的妹妹留在蓟城,将妹妹留在这无疑是解了自己家人和妹妹的相思之苦。……姚睿心中很是感激。
“诺!”他回道。
“如果没什么事就下去吧,我也要与莲儿多待一会儿。”姬复下逐客令道。
刚才还沉稳的姚睿现在竟然有些迟钝,居然站在那里犹犹豫豫的。
姬复看了,很是好奇什么事情竟让姚睿失去了原有的淡然,居然显露出如此少见的姿态。
“睿兄还有何言,但讲无妨!”
只见姚睿好像纠结了好久,才对姬复做礼道:“家慈想让我那不争气的弟
第四十八章 为爱跟随
离去的姬复一行人不断的汇聚着来自各个县的兵员,队伍越来越大,不过,在一原有的经过军训的新兵为骨架的基础上,队伍并不显凌乱……在等待姬复的日子里,他们也进行了简单的口令训练。
一行人渡过济水,来到济水西岸。
姬复看着济水,感慨良多……济水本是齐国的内河,现如今却已是沧桑巨变……但,它没有成为燕国的内河……济西中上游在赵国的占领控制之中,而燕国得到的不过是下游的一小部分……但姬复并不能改变什么……谁让赵国的势力大呢
可以说,姬复感觉如鲠在喉,若是赵国想做,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切断燕国与济水以东燕军的联系,若是乐毅蒙蔽了双眼,想要自立,得到赵国的支持,燕国肯定拿他没办法……至于列国以后和乐毅算账,那又与燕国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虽然眼下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没有主动权还是让姬复很不爽。
想了想将要在辽东做的事情,姬复下达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迁移一千户渔民随军北去。
他的命令被陪同的郭琪很好的执行,按照姬复的要求……家有男子多的渔户优先迁移……无论愿不愿意,必须迁移,没得商量。…这与姬复往日仁义的形象有很大出入,虽然郭琪不解,但他还是尽他所能的将这件事情做好。
安土重迁,是中国的传统,尤其是在这个交通并不便利的年代,离开了,也许就意味着永远的不能再回来。
这一千户人家带着他们的仅有的财产,男人们愁眉不展,有些年轻人则是满脸的愤怒,女人们有些伤心落泪,有些面无表情的护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不能看到前面的路,尽管得到他们会生活更好的承诺,他们仍然不愿,但并不能改变什么,在绝对的武力下,他们别无选择,告别故土。
姬复虽然强迫他们随军,但是却也命令任何人不准骚扰他们,并将军粮发给他们,这使那些人的恐惧减少的不少。
在姬复他们离开济水的第二日下午,蒙骜带来一个风尘仆仆的青年,这个青年身材高大,很是壮硕,脸上和手上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额头上还出着细汗,但姬复并没有听到他大声喘气的声音。
“公子,这位小哥说是要从军,属下不敢私自决断,还请公子明示。”
姬复没有再看那青年,而是回首疑惑的看了蒙骜一眼:“直接赶走就是,还来问我做甚”言语中带着责怪。
“公子,……”蒙骜赶紧解释道。
还不等姬复说完,那青年倒头就拜,叩头不已“求将军成全,求将军成全!……”
姬复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姬复,显然,从这青年口中是得不到他想知道的了。
蒙骜在姬复耳边解释起来,原来这青年叫李济,也是济水边的渔民,他的父亲帮他和同是渔民的张家定了娃娃亲,女家唤作翠儿,她和翠儿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这次姬复征发人前去辽东,正好将张家打包带走,而他因为家中只余他一人,且当时刚好不在家中,故不在征发之列。
回来后,听闻村中人说翠儿一家被带走了,就带上粮食火急火燎的追赶了过来,连口气都没歇。
姬复听了,明白了,原来是追寻爱情来的,要么就是为了承诺……不管是哪一种,其实姬复都对这个青年另眼相看……在一起是一回事,能够为此而踏上未知的道路,紧紧追随,不放弃,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在交通发达的现代,多少情侣因为地理位置,发展前途而放弃了曾经的海誓山盟,选择了分手,大学毕业季也成了曾经恋人的分手季。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虽然是描写女子,这样的男子有何常少半分。
姬复能够理解因为各种原因分开的男女,不管古人还是现代……因为通过李济的事情,使姬复相信,还有一些因为姬复的人口迁移的命令而分开的青年男女,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李济这样跟随而来。……但是,正因为如此,姬复才更加欣赏这个叫李济
第四十九章 入蓟城
姬复的队伍依然在不断的扩大之中,到达原来的燕齐边境之时,姬复又下达了迁移令。
这次迁移的对象是边境线向齐地方向推进十里,十里以内的人全部迁走,也是向辽东迁迁移。
他的这个决策更加令跟随他的人错愕不已……因为和上次相比,这次完全是无差别攻击!
姬复只是告诉他们辽东需要人口填充,自己会分给他们土地,只要他们踏实劳作,就能生活的很好。
但姬复心里其实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毕竟,填充辽东,迁移哪里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偏偏是这里呢……姬复没有告诉蒙骜他们,以免影响团结。
国与国之间的边境线是什么,在姬复看来,那是仇恨的聚集地……尤其是当两个国家的实力差距很大时,更是如此,就好比原来的齐国和燕国……齐国是个大国,曾经差点吞并了燕国,如果不是赵国和秦国帮忙,燕国应该已经亡了……即使如此,在复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燕国一直以齐国的属国自居,听从齐国的命令……自然齐国人自认要比燕国人高上一等,所以对燕国的骚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又以齐燕百姓的关系最为恶劣…灌溉之时的抢水大战,甚至是平时屁点大的小事齐国人都是居高临下,而燕国人只能忍气吞声……所以,结仇最大,难以化解!
现在燕国处于上风,曾经的事情反过来了,姬复如此做,相当于救了他们……但姬复的初衷并不是救他们,只是不想加深两地的矛盾,毕竟,终归要合为一家的……姬复当然可以迁移燕国内的百姓解决这一矛盾,但是凭什么呢……作为胜利者,凭什么还要让自己国家的百姓忍气吞声,甚至让他们遭受长途跋涉之苦和背井离乡之痛呢……既然如此,迁移的也只能是这些原来趾高气扬欺辱燕国百姓的人……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此做法,已经够仁慈了。
或者说,与历史上齐地的损失相比,由于姬复的到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燕昭王复仇的心理可是很强的,他可是要将齐国曾经在燕国身上做的事情如数还给齐国,他将齐地当成了资源汲取地,不断的向燕国输血。
姬复的到来使得齐地免受了这种压榨,并逐渐恢复元气……但这都是齐地在燕国手中的情况下,它才是燕国的助力;若是遇到如田单复齐那样的事情,姬复的这种作法就是资敌……这是一场赌博,赌场就在即墨,胜负还未可知!……但姬复必须去赌,因为单单只是燕国的土地和人口,还有它所处得位置,很难展开拳脚真正的干一
第五十章 父子论势(上)
一场为姬复准备的接风宴,大家吃饱喝足,恭维不断……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燕昭王已经在入城的路上私下告诉姬复接风宴之后不要离去,所以姬复并未离去,而是留在了最后。
‘姬复’曾经的酒量并不好,稍微喝一点就醉,如今不知是这具身体的缘故还是现在酿的酒度数太低,姬复竟然丝毫没有要醉的感觉。
如今正是午后,天气已经颇有些暖意,姬复和燕昭王两人也不要人陪同,来到一处水中亭台,两人相对而坐。
“复儿,你代为父巡视齐地,你做的我都看到了,你做得很好!”
“为父王分忧,应该的。”
“你在齐地呆了这么长时间,对齐地有什么看法”
“齐地受齐王压榨,故而儿臣在齐地实行仁政,实乃是为了收取齐地百姓之心,经过儿臣的这一年的妥善处理,齐地普通百姓已经能够切实的享受到实惠,至于富商豪族儿臣现在也没有找他们的麻烦,以安抚为主,以他们首鼠两端,蛋放多篮的一贯做法,虽不致完全站在我们这一边,但也可保持中立,不给我们添麻烦。……所以,总得来说,齐地还是稳定的。”
燕昭王听了很是满意,但又好像有些不尽意,说到:“复儿谦虚了,听说这次在齐地招兵很是顺利,招兵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是也不是”
姬复看了燕昭王一眼,有些疑惑回道“确实如此。”
“这岂不是说我燕国在齐地已经深得人心,复儿你在齐地颇得人心”
姬复继续茫然……
“复儿你在齐地的影响力是不是已经超过乐毅了”
“父王此话何意上将军恩威并行,在齐地威望儿臣自然是比不了的!”
“当真”
“当真!儿臣所能影响者,为齐地百姓而已,上将军攻伐决断,其声威自然是儿臣比不了的。”
燕昭王沉默了一会儿,说到:“有人说乐毅想要在齐地自立为王。”
姬复心中一惊。
“不知复儿如何看”
“儿臣愚钝,愿听父王教诲!”姬复感觉不妙,想要听一下燕昭王的想法……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燕昭王看了一下姬复,也没强求,而是接着说到:“复儿你曾经分析过,只要这乐毅你太蠢,就不会自立为王,我也相信乐毅不会犯傻。”
姬复听着,也不说话,知道燕昭王还有话要说:“不过,他没有自立之名,却是有自立之实。如今我燕军大军在外,受他统辖,他又与赵军交好,未尝没有佣兵自重之意。”
“父王,您多虑了吧,儿臣与乐将军接触,认为乐将军绝不是佣兵自重之人!”
燕昭王问道:“你可知乐毅为什么来我燕国”
“自然是父王求贤若渴,黄金台之名谁人不知!”
“那只是一个方面罢了,乐毅之所以来我燕国,不过是避难罢了”
“避难”
“那是十多年前,赵国主父被困沙丘以致饿死,像乐毅,赵奢这些原先效力于赵国主父的人才流落燕国,被我重用。”
“赵国主父赵武灵王”
“不错。”
姬复听了惊诧不已,居然还有此事
赵武灵王可不是一般人,他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大增,北击匈奴,东吞中山,赵国领土扩展千里有余。他还敢亲身入秦探听秦国虚实,为攻秦做准备;他提前退王位,专心攻伐,一心赵国强大……可以说,如果不是他晚年又可怜大儿子,封地于他,造成赵国内部的权利斗争以至于波及自身…大一统的国家是谁还未可知。
这时,姬复忽然想起燕昭王提起了一个叫赵奢的名字,姬复激动不已……那可是大破秦军的赵国将领,居然也在燕国……绝对是赚了!
“父王,那赵奢何在”姬复有些急切的问道。
“我燕赵关系缓和后,他已经归赵了。”
“归赵了”姬复惊的
第五十一章 父子论势(下)
姬复考虑了一下措辞,组织了一下言语,说到:“父王有些高估我燕国的实力了……我燕国即使消化齐地,其实力也不过与赵国相近,况我燕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消化掉齐地。”
“若强行以强国示人,必将引起秦赵顾及他国畏惧。若我燕国与秦赵皆不睦,我们又怎能保留现在的所占有的土地呢所以我们必须在秦赵之间选一个归附……秦国离我们远,赵国与我们近,再者,我们与赵国有一个乐毅为纽带,所以父王还应该紧紧的跟随赵国的脚步,与他共进退,只要有赵国支持,其他国家才不敢窥伺我们的土地,我们才有时间好好发展,巩固自己的实力,让齐地逐渐适应我们的统治。”
“至于乐毅,父王现在也不用急着让他表态,他虽然在齐地和燕国的声望很大,但声望也是他的负担,只要我燕国不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他就没有理由闹出什么事情。另外,现在我以其他人不可轻信为由让乐毅不得轻易离开军营,所以他现在的影响力局限于军营,而军士大都是我燕人,自然可靠。”
“除此之外,儿臣借由官员不法,办事不利,以及官员空缺等因素,顺势安插了不少从我燕国带过去的人才……假以时日,乐毅在齐地百姓中的影响会消退去。”
“至于军队,我想等儿臣新军练成,乐毅就不会觉得他手握重兵感到不安了。”
姬复说得口渴,喝了一杯水。
然后缓了口气,又说到:“所以,父王现在应该紧靠赵国,安心发展才是。”
此时姬复看那燕昭王,只见他的脸红了又紫,紫了又红,默然不语,最后说了句:“复儿,赵国管的太宽了,都管道为父头上了,简直把为父当做他的下属。”
姬复一惊:“此话怎讲”
看了看姬复,说到“赵王派特使来说希望我燕国慎重考虑扩军事宜,不要劳民伤财。”
姬复听后,大惑不解:“父王,儿臣不过招了四万余人,再加上父王帮我招的两万,也不过不到七万人,还都是一些刚刚成年,没有战力的新兵!t赵王不至于如此吧!”
“这个……,为父招了十万人。复儿你不是说要练十五万大军吗我这不一次性给你招齐吗里面有不少青壮。”
姬复眼睛瞪的溜圆……吓得。
居然一次性十五万,还大张旗鼓,赵王要是没动作他才是真傻呢。
现在,姬复总算知道燕昭王为什么想要将齐地整合过来,想要宣示燕国的强大了……这是被赵国的态度给气的,也有高估了自己实力的因素,新军十五万加上原有的三十万,那可是四十五万大军,足矣傲世天下了。
不过国家的强大并不是看军队的多少,还要看国家内部的稳定以后勤保障能力,后两项,燕国还是与老牌大国秦赵,楚相差不少……秦国自不必说,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耕战,各方面实力冠于诸侯;赵国胡服骑射后土地人口大增,这次攻齐有收回河间的土地,实力也是不弱;楚
第五十二章 交锋与联姻
“这次赵国来得是哪位”姬复问道。
“平原君赵胜。”
姬复心道,果然!
“那父王与他周旋就要多加小心了,这个人听说不好对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