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但是,这个承诺所要兑现的对象,既不是益州境内所有的百姓,也不是益州全境之内都执行。

    具体,兑现承诺之地只在三巴三蜀,州牧大人曾经说过,在未能成功从曹贼手中夺取关中三辅之地前,汉中郡全郡境内的屯田一直都会存在下去。毕竟,打仗是想要花费钱粮的,从三巴三蜀运送粮食到前线去,并不划算,但是,从汉中郡,即便有秦岭作为阻隔,但至少在路上花费的就要少很多。

    至于朱提郡及以南的南中地区,当地的世家,州牧大人麾下的文武官员,凡是有能力的,都可以派人到南面去圈地,谁的家丁占得土地多,那些土地就属于谁家。毕竟,南中五郡当中,牂柯郡和越嶲郡正被以当地蛮人将领为首的武装所占据,而永昌郡郡治虽然还在汉人手中的,但是,该郡其他属县大多已经被叛军攻陷。

    张松和被金珏从建宁郡调回来的益州主簿董和曾经连续两次提请金珏派将出兵平定南中的叛乱,在他们想来,以这位州牧大人以往的谋划能力,再加上他手下大将成廉等人统兵打仗的能力不弱,平定南中是易如反掌的。

    可是,连续两次都被金珏拒绝了,为了此事,张松和董和曾经在私下里向近来极受金珏重用的贾诩问计,结果,贾诩却只是让他们稍安勿躁。

    至于杨沛,已经打过几个月交道的二人,从未想过向这位铁面无私,却极少有自己主张的益州別驾问计。因为,不仅是他们,益州人都知道,杨沛虽然个人执行能力非常强,但是,他却极少在金珏的面前,提出自己的主张,对金珏制定的计划和新政都会极力想尽一切办法将之付诸实施。

    让杨沛说服甚至是反对金珏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那么,金珏为何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先南后北,来一个攘外必先安内呢

    两个原因,

    首先,发生在南中的叛乱,在金珏个人看来,只是疥癣之疾罢了。

    只要孟达扼守住南中进入到键为郡的要道的话,叛军根本就不可能攻入益州腹地。

    不是金珏小瞧了南中五郡的蛮族叛军,而是因为这个时代里,南中蛮族当中,没有一个真正的既有野心,又有实力的枭雄般的人物。

    事实上,与南中叛军相比较,孟达此人才是金珏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而金珏在明知道孟达此人反复无常,脑后有反骨的情况下,依然还将他任命为南中庲降都督,既是给他的好友法正一个面子,同时,作为同乡,金珏也不好在对方反迹未显的情况下,就贸然猜忌孟达。

    还是人情害死人。

    这一点,不光是刘备,就连金珏这个算是熟知蜀汉历史的穿越者也无法全部避免。

    但是,在金珏治下也就孟达仅此一例而已,况且,金珏还将孟达放置在了危机重重的南中地区,也算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

    因为比起孟达本人的反复无常的性格,南蛮人更甚,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后,与南蛮各部族首领大臣和议,永不背叛的描述,只是演义,只是为了给诸葛亮这个人物增添光环而已,事实上却非如此。

    真实的历史当中,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之战,只进行了极短的时间,主要消灭了几个实力比较强的叛军之后,便主动撤军了,而且,是否有孟获这个人,都存疑,更何况,还七擒七纵,不论是时间上,还是兵力上,当时出兵平叛的诸葛亮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那之后,南中的叛乱也从未停止过。

    一直到,现如今呆在金珏身边的两个小孩子——马笃和张嶷先后担任庲降都督和越巂太守之后,才算是将南中境内大的叛乱势力彻底瓦解。

    单是张嶷一个人在越巂太守的位置上足足呆了十五年,在金珏看来,他才是蜀汉时期,南中一直平稳的关键之臣,手工皂陈。

    当然,现在南中的形势,对于金珏而言,也就是永昌郡比较棘手,与原先的三国史完全相同的是,永昌郡郡治之所以么没有沦陷,是因为永昌郡郡丞王伉和郡功曹吕凯二人齐心合力的结果。可是,正是因为二人的坚守,金珏势必不能坐视不理。

    只不过,金珏自己也知道,李恢的姑父爨习,也就是金珏新任命的建宁郡都尉,此人是靠不住的,作为建宁郡本地两大世家之一,爨习首重的是他自己的利益。

    为此,金珏新任命的建宁郡太守沈弥,率领他的旧部和从蜀兵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精兵驻扎在滇池县,一则,将金珏在南中唯二看中的两个县其中之一,将之控制在自己人手中,二则,就是为了为了牵制,而不是重要爨习。

    另外一个被金珏看中的南中五郡当中的一个县,同样也在建宁郡——即昆泽县,也就后世的昆明市所在的。被任命为越巂太守的娄发,暂时驻兵地就在昆泽县。

    金珏将这两个地方控制在自己人手中,为的就是利用这两个县境内有天然的淡水湖泊——昆明湖和滇池,替自己养马,专门饲养用来运输的滇马。

    仅此而已。

    如果不是考虑到永昌县那两个还在为自己坚守的忠贞之臣的话,金珏其实就打算就这样放任南中叛乱的三郡与不顾。

    其次,金珏没有直接派兵到南中平叛的原因,是因为,南中地区恶劣的环境。

    这里的‘恶劣’,并不是指的那里空气差,而是南中地区瘴气密布,蚊虫非常多。

    《皇帝培养手册》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皇帝培养手册请大家收藏皇帝培养手册更新速度最快。

    。




第1147 又一个‘撒豆成兵分计划’1
    历史上,蜀汉很多在南中呆过的将领,早早去世,就是因为南中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并不适于外地人生活和久居。

    就比如在越巂太守任上呆了十五年之久的张嶷,原本,他的身体就有大病的隐患,在越巂太守任期结束之后,他因为患有风湿病,双腿都不能正常行走了。

    因此,凡是金珏看中的人,更加不会将他们派到南中这个鬼地方任职。

    于是乎,孟达,以及过往同甘宁一起起兵反抗刘璋的益州三叛之二的沈弥和娄发全都被金珏打发到南中去了。

    即便是李恢这个当地人,未来,金珏也不会在让他到南中去任职。

    不过,也正如贾诩所估计的那样,其实,张松和董和在第一次进谏的时候,金珏就在考虑在不派自己重视的人去南中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平叛的问题,单靠现在的孟达、沈弥和娄发三将,并不足以平定南中五郡中,三郡的叛乱。

    其中军事实力最强的李恢的姑父是靠不住的,这一点,金珏很早就明白。

    最终,金珏想到了一个计策撒豆成兵分计划,没错,就是之前为了凑够足够的兵力,足以将成都城团团围困起来的计策。

    不过,这一次,金珏将这个计策微调了一下,上一次的撒豆成兵分计划目的和结果很明确,都是为了金珏尽快夺取益州的三巴和三蜀六郡而施展的。

    而这一次,金珏却将这个计策的目的和结果改成了为投靠自己的益州或者益州之外的文武大臣或者世家牟利。

    具体的做法是像上一次撒豆成兵分计划一样,由金珏麾下的文武大臣们或者金珏亲自点名的益州世家,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家族或者身边挑选亲信,在刘璋留下来的蜀兵当中挑选一定数量的精锐之师,接着,便是率兵前往发生叛乱的益州南中三郡。

    为此,金珏给出的赏格非常明晰谁有能力从叛军手中夺回发生叛乱郡之中最多属县的,谁就当该郡的太守,以此类推,第二名担任郡都尉,第三名担任郡丞。

    夺回该县县城,并将该县县内的叛军驱赶出境,甚至是将之部分或者全部消灭的,就有该人担任该县的县令,县尉或者县丞。

    毕竟,金珏想出来的这种方法,可谓是僧多粥少,别看南中三个发生叛乱的郡的属县加起来足有几十个,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在成都城里点兵,主动参与到到南中平定叛乱的队伍就有上百个之多。

    参与此次平叛任务的人,不仅仅只是来自金珏麾下的文武大臣,亦或者金珏亲自点名的那些主动投效到他麾下的益州世家,还包括一些在金珏夺取益州之战时,主动投效到金珏军中的蜀中将领。

    之所以会出现应者如云的局面,原因就复杂,却又非常简单金珏个人信用。

    一个人的信用问题,不论是在后世,亦或者是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西汉初年那句谚语季布一诺值千金。

    金珏自起兵以来,就在一直努力维持自己在这方面的形象,言出必行就是他的座右铭。

    因为信任金珏,故此,上至杨沛和贾诩益州别驾和车骑将军府司马,金珏麾下这样的顶级高官,下至金珏军中巴蜀籍小屯长,一看到金珏公布在新都县衙门大门外的告示,便都明白,这虽然是金珏想出来的一个平叛办法,但是,这其实也是金珏给自己手下一个牟利的好方法。

    金珏平定益州中北部七郡之后,将七郡的土地全都收归公有,除了从刘璋和张鲁的府库当中取出一些珍玩赏赐了有功之臣外,他并没有像曹操或者孙策那样赏赐大量土地给他麾下的重臣。

    历史证明,像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大肆封赏功臣,并不可取。东汉世家集团的形成,正是因为刘秀为了区分自己与汉高祖刘邦,不想落下诛杀功臣的罪名,结果,让以开国功臣为首的世家开始布列天下州郡,一步步形成了东汉末年世家掌控了地方大权的局面。

    世家手中掌握了大汉境内八成,甚至是更多的土地,但是,因为他们是世家,是功臣之后,所以,绝大多数都是不需要向大汉朝廷缴纳一文钱的赋税和哪怕一粒田赋的。

    这种情况下,让大汉天子和朝廷中的重臣们如何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如何养兵以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族入侵呢

    更何况,金珏自己老早就说过,他并不想当皇帝,将来,他推举出来的皇帝候选人即便夺得了天下,可是,益州却依然会被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益州等同于就是金珏自己的地盘。

    既然有了这种打算,金珏又如何能够坐视自己像汉桓帝或者汉灵帝那样,被益州当地的世家掏空了益州中北部七郡的财政收入呢

    但是,南中五郡则不同,除了金珏极为看中的益州滇池县和昆泽县之外,南中五郡根本就是鸡肋之地,对于华夏古代君王都非常看中的南中铜矿和银矿,在金珏这里根本就不受重视。

    因为,一旦时机成熟,金珏就会在益州境内发行纸币。

    没错,就是纸币。

    现如今,金珏已经命令自己手下的工匠在按照他的指示和建议,开始试制金属活字,以及适合的油墨,一旦这两样活字印刷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研制出来的话,金珏想要发行的纸币就不会变成空想了。

    货币,说穿了就是一种信用货币,金银铜之所以能够成为贯穿人类史古今的货币,就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若是金银铜像路边的石子或者草芥那样的普通,也就不能成为货币。

    金珏自己的信用,再加上无人能够复制、盗版且精湛的印刷术,在益州境内推广纸币,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更何况,在那个告示当中,金珏还堂而皇之地做出了一个承诺一个让所有人都心动的承诺!

    。



第1148 又一个’撒豆成兵分计划‘2
    这个承诺,具体内容如下

    只要我金珏活着的一天,平叛之战结束之后,不管未来如何,他都不会再派任何官员到南中郡县去任职,而且,南中发生叛乱的三郡,郡级三主官和县级三主官的官职像金珏之前给手下重要功臣册封的爵位一样,都是可以世袭罔替的。

    当然,金珏还在告示的最后提到,这种世袭罔替的权利,是建立在得到该官职的人,有能力在这个官职上坐稳,毕竟,南中的叛乱不只是会发生这么一次,即便此次叛乱被平定之后,只要不将南中境内的蛮族完全降服、完全驱赶处境,甚至是将之完全剿灭,叛乱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会变得非常高。

    若是有人再次被叛军夺去了控制的地盘,那么,此人或者此家族就会自动失去此官职世袭罔替的权利。

    接下来,便会成为一种循环。

    南中再次发生叛乱的话,金珏及其继任者会再次下达命令,让手下在三蜀或者三巴募兵,去南中平叛,平定叛乱之后,谁得到那个县,甚至是那个郡三分之一以上属县的控制权的话,就有有机会成为世袭县令,进而是世袭的郡太守、郡都尉或者郡丞。

    聪明人一下子就能够明白,所谓的世袭县令,世袭郡三主官,只是官方说法而已,说穿了,哪怕就是一个再小的世袭县丞,也能够才能够成为独霸一方的土皇帝,一如现在的金珏,别看只是一个益州的州牧,也能够掌管一州境内所有百姓,乃至一州境内世家的生杀大权。

    对此,在细则里,金珏陈述得非常清楚。

    将来,在南中,不只是县令,哪怕只是一个县的县尉或者县丞,都能够像郡尉和郡丞一样,在地方上建立和拥有自己的治所即自己的城池。在未来的南中这个地方,一郡或者一县的三主官只是官职的名称不同而已,相互之间,既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同时,也没有权责区分的区别。

    其实,金珏这这种做法,等于就是公开让郡县两级的三主官将该他们掌控的郡或者县一分为三,三个官员瓜分一郡或者一县之地的控制权。

    当然,金珏这么做并不是就等同于完全放弃对南中的控制权,为了防止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在平定叛乱之后,金珏依然还是会继续保留庲降都督这个官职。

    不,之后,金珏会将这个官职直接改为南中都督。在金珏看来,一个官职的名字是为了让人好记,而不是为了迎合地方上的需要。

    继续设置南中都督这个官职,就是中央朝廷派驻到南中的一支军事力量,以防止将来在南中扎根的各势力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也就是金珏未来自己在益州建立的势力。

    金珏自己虽然并不像称王称霸、平定天下,成为天下之主,但是,他还是想给自己在这个时空里留下来的子孙留一块能够被自己掌控的世袭罔替的地盘。

    益州自然就是他的首选之地。

    当然,金珏内心当中这些想法和绸缪,即便聪明如贾诩,都未必能够全部猜透。

    不过,没有能够全部猜透又如何

    聪明的贾诩金珏麾下第一个派自己的亲信到成都城外驻扎的蜀郡当中挑选精锐,也是第一个启程前往南中平叛的。

    为此,张绣留在新都城的长子张铭亲自来向贾诩请教这件事。

    贾诩对这位小侄子回答的也很明确,因为,他知道,这恐怕是金珏唯一一次给自己的手下发的福利。

    未来,在益州之外,金珏麾下的将领想要获得这样的机会,就得向他们的新主人也就是金珏未来不久就会推出来的皇帝培训计划中培养出来的刘姓候选人当中去卖命。

    金珏培养出来的刘姓候选人究竟有没有能力,像汉高祖刘邦或者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凭借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平定天下,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

    如果有,那么,那个在计划当中脱颖而出,平定了天下的候选人,究竟是会像汉高祖刘邦那样对待自己的功臣,亦或者像刘秀那样对待自己的功臣,现在这个时候,依然没有人能够提前预知。
1...337338339340341...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