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而贾诩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金珏这个主人,是个性格宽厚,绝对不会轻易对自己的亲信下屠刀的人。

    ……

    “周书记,关于这一点,孙某是信任金使君的,可是,外界对于这一点,还是有很多质疑之声的。毕竟,有传闻说,当初跟着金使君一起起兵的那一百名徐州兵,除了金侯那小子和几个不幸战死的人之外,有还几个被金使君亲自下令当众处决了。

    在益州,在贵军之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孙某不知道,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是,这件事,在益州之外,起码在我家主公麾下,对于金使君这样的做法,还是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论的。毕竟,那几个被杀的都是徐州人,而我家主公麾下的中层将领或者士兵,大部分也全都是来自徐州。

    周书记,你方不方便给在下讲一讲那件事的始末呢”在二人秉烛夜谈的时候,孙乾主动想周群问起了这件事。

    当初,在徐州的时候,就有不少徐州将士向还未展露出头角,在刘备军中地位并不高的金侯问起过这件事,不过,当时的金侯对此都是沉默以对,哪怕是其他将领亲自过问此事,他也一直都没有给出任何回答。

    刘备是什么人,他肯定不会傻得向金侯问起这件事。

    徐庶倒是有心想要问清楚,或者派人到益州查明这件事的始末,但是,他发觉金侯对此事的态度,再加上,他派往益州的暗探全都一去不回之后,便不敢再在这件事情上深究了。  周群闻言,先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看了一眼孙乾,才沉声回答道“孙先生,若是换做旁人,我是不会告诉对方的。您也就是郑公的弟子,我才会告诉你!”

    。




第1149 孙乾和周群8
    事实上,被杀的那几个徐州兵,他们真正被金珏诛杀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在背后说了金珏的坏话,亦或者,对于金珏赏罚不公而产生怨言。

    “孙先生,若是如同传言的那般,因为这两个原因杀了他们的话,就算是其他徐州兵依然对州牧大人忠心耿耿,可州牧大人还敢在自己的身边继续任用他们吗”周群先是反问了一句,接着解释道“之所以一直对外秘法不宣,其他徐州兵心中没有任何怨言,

    真正的原因在于,那几个徐州兵胆敢在背地里议论文姬夫人,以及文姬夫人所生的那个孩子。州牧大人自己对那个孩子都视若己出,从未嫌弃过大公子。可是,那几个徐州兵却把大公子出生存疑的事情旋之于外,因此,公子一发现事态的端倪,便立即命人将他们几个全都抓了起来,没有经过审问,便直接杀了。

    其他徐州兵或多或少都是知道其中的隐情的,故而,他们才没有任何怨言。”

    固然,那一百个当初跟着金珏一起创业的徐州兵,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是少数几个因为自己现如今在金珏军中的地位不高,而在背地里对金珏有怨言的,金珏知道后,大不了就像金侯那样,将他们遣返回原籍,不准许他们继续留在益州也就是了。

    可是,那几个被杀的,吃着主家的饭,背地里却在议论主家的**,尤其是事关一个无辜女子和孩子的声誉,这种事情,让金珏如何能忍。

    别说金珏忍受不了,其他任何任何男人又岂能忍受得了这样的事情在自己治下发生呢

    “啪!杀得好!杀得真是太好了!”孙乾闻言,便立刻击掌大声叫好道“这几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真是该死啊!难怪一旦有人问起金侯那小子这件事的始末,他虽然一直都是沉默以对,但是,表情上总是会露出咬牙切齿的神情,原来是这个缘故啊!”

    “正是如此!”周群闻言,赞同地说道“其实,外界对于公子的一些在益州的流言,就如同公子自己故意让人散布的,他同曹贼一般喜欢人妻的流言一样,都是公子有意为之。

    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自污’,就比如,不少从益州逃出去的世家子弟在荆州和关中三辅,尤其是当今那个傀儡天子面前,哭诉公子在益州大开杀戒。

    但其实,公子在益州杀得最多的人,或者世家,多是一些自恃在地方上宗族强盛,其家族在地方上修建坚固磐堡,私自将家丁或者佃户聚集起来,将之训练成兵的,且在公子平定益州的过程之中,敢于起兵反抗州牧大人的豪强或者豪强家族。就比如,当时的前益州从事、代理蜀郡太守的益州大儒王商及其长子王累一家人。

    但其实,即便是益州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事后才知道,王商王累父子自从被刘璋重用以来,不但在其老家郪县,而且,在成都周边大肆侵吞百姓或者那些无权无势的商人手中的土地,将之纳为私人或者其党羽私家所有。别的不说,据在下所知,单是王家一家在两地查抄回来的土地,就拥有二十余万顷良田。”

    “什么,……”听到这个名字,以及周群最后说得那句话,孙乾着实被吓了一大跳,真得差一点失态跳起来。

    不仅仅是个让人听了之后都会感到匪夷所思的数字,还因为,孙乾知道周群并不知道的一件事,因为那些逃到关中三辅的世家子弟的大肆渲染,在刘璋主动开城投降于金珏军的时候,一家人在蜀郡太守府中燃火自fen的王商王累一家人成了忠臣的楷模,故此,汉献帝已经昭示天下,公开册封王氏父子爵位和官职,以彰显父子二人的忠义。

    这件事,是孙乾和任嘏在护送老师郑玄来汉中郡的时候,在半路上听来来,这也就成了任嘏一直在郑玄面前,总是拿来黑金珏的一件事。

    现在,陡然听闻真像,如果周群方才所说的全都是真话的话,正应了那句成语‘道听途说’,真得未必就是真啊!

    “周书记,你此话当真吗”为了确认,孙乾不得小心地再次确认道。

    当权者故意要抹黑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尤其是这个家族的男人全都已经死了的情况下,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更何况,二十万顷良田这个数字在孙乾听来,还是太过于惊悚了。

    孙乾不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恰恰相反,在郑玄门下学习的时候,在徐州和淮南任职的时候,什么样的世家豪族,他没有见过。

    在东汉末年,大汉境内最大的世家就是汝南袁家,袁家在东汉时期,四世三公,几世积累下来的门生故吏数不胜数,可以说,即便没有袁绍或者袁术这样的枭雄似得人物,汝南郡于袁家也几乎已经成了独立王国一般。这也是以袁术那种资质,在南阳郡大败之后,依然还能够迅速在淮南立足的根本原因所在。

    袁家在汝南郡一郡所拥有的土地,至少都有五十余万亩往上。但是,那也只是袁氏家族一家而已,王商父子所在的王家又如何能够与袁家比拼两家的底蕴呢

    王商所在的王家,也只是从王商自己才闻名于世的,益州之外的人并不知道,王商的父祖辈只是普通地主而已。

    还有,孙乾的好友糜竺,在徐州东海郡,糜氏家族在该郡也是第一大家族,而且,糜氏家族是以商人起家,几世积累下来,糜家在东海郡和下邳国也同样占据了为数众多的土地的,但那也只有十余万亩,其中一半以上还是荒田。。

    故此,周群话中关于王氏父子的话,才会惊到孙乾。

    “呵呵呵!”周群闻言,冷笑了三声,回到道“孙先生,不仅如此,王商的党羽,也就是王系官员,他们在三蜀境内从百姓手中搜刮到的土地,足有五十万亩良田之多啊!”



第1150 孙乾和周群9
    “所谓官凭印,孙先生,在下方才说得这些全都是有据可查的。王商利用刘璋对他的信任,利用自己蜀郡太守的权利,将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来的土地全都办成了正式的地契,故而,王家人,以及王商王累父子在益州培植起来的党羽,他们的家中,上至九十岁的老翁,下至嗷嗷待哺的幼子,名义上都有上万亩的良田。

    不仅如此,后来,我们才发现,刘璋手下的东州兵之所以会一直侵夺蜀民,与蜀兵不和,也是王商父子暗中挑唆的。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克扣了一部分刘璋分配给东州兵的粮饷,那些从关中三辅和南阳郡的东州兵一旦吃不饱,他们又不敢向上官闹事,于是乎,只能朝普通的蜀人下手了。

    更何况,蜀兵脆弱,是东州兵亲自见识过的,时间久了,这些东州兵就失去了敬畏感,再加上前任益州刺史也的确是掌控不住这些东州兵。故而,在下估计,即便没有州牧大人这次出兵夺取益州,益州的事态也会在王商父子暗中搅扰下,迅速恶化下去。

    再加上永宁郡太守赵韪一直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成都城内外的事态变化,可以说,一场席卷整个三蜀,甚至是整个益州中部地区的大动乱其实早就已经在酝酿。州牧大人出兵,刚好打乱了赵韪,以及王商王累父子暗中的绸缪。”周群到最后,又向孙乾爆出了益州一大隐秘之事。

    事实上,正如周群所说的那样,原先的历史上,赵韪正是借助三蜀军民对东州兵的怨气,在建安五年的时候,起兵准备推翻刘璋的统治,只不过,他大大高估了自己统兵打仗的能力,以及蜀兵的脆弱程度,而东州兵虽然都是客军,但是,他们并不傻,也知道,在当时,一旦刘璋被推翻了,他们的下场肯定会变得非常凄惨。

    故而,才会拼死保刘璋。

    于是,刘璋靠着东州兵拼死击败了赵韪所率领的叛军,最终坐稳了益州刺史的宝座。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刘璋背后所依仗的东州兵,在金珏自身就是三辅人以及吕布突然现身于新都城城下的情况下,反倒成了金珏的助力,成了金珏最终能够顺利将刘璋手底下十余万大军合围于成都城中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赵韪不同,一旦刘璋被金珏赶下台,东州兵以为,作为三辅人的金珏一定不会将他们赶尽杀绝,一定会收编他们的。

    当然,最后的事实,与东州兵所思所想并不完全相符。

    金珏接纳了刘璋的投降之后,先是将东州兵一分为二,其中属于南阳籍的,全都被魏延和傅彤二将瓜分,后来,因为形势有了变化,两将所掌控的东州兵中的南阳籍士兵又一次换了主将,他们全部先是跟着魏明去了河内郡东北部三县,以及黑山之中,参与了之前的黑山军计划。

    接着,一部分跟着魏明现如今潜入到了现在还在曹操控制下的豫州各郡县,在暗中阻遏曹操移民于关中的行动。而一部分则干脆就留在了河内郡,由金珏新任命的主将,琅琊莒县人徐盛统帅,在那里继续执行金珏制定的黑山军计划的后续计划。

    而东州兵当中的关中三辅籍贯的士兵,先是被引到了汉中郡,后来,其中大部分都留在了汉中郡,成为了汉中郡守军中的主力,少部分被成廉从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参与了之后成廉主导的夺还陇西郡之战。

    对了,还有一部分被孟达带到了南中都督的任上。

    孟达出身于富豪之家,他的父亲孟他当年能够从宦官手中买到凉州刺史一职,足可见孟家的富裕程度,故此,当金珏任命孟达担任南中都督一职的时候,孟达请命想从他和法正当初从刘璋手中骗得的那三千东州兵中,挑选一部分与他一起上任,对此,金珏准了。

    若是由三辅籍贯的士兵愿意跟孟达去南中那个鬼地方上任,那也是孟达自己的本事,金珏又怎么会拒绝呢更何况,东州兵在刘焉父子的掌控下,已经有不少都变成了兵油子,让他们跟着孟达一起去南中,不刚好可以以毒攻毒,让这些兵油子却对付当年的蛮族人。

    至于孟达会不会因为这些兵油子而打了败仗,金珏就不会考虑,因为,他已经在暗中布置了后手——句扶被后世之人称为蜀汉后期五虎将的父亲句明,现在已经被金珏任命为以前被称为键为属国,现在被称为朱提郡的太守。

    金珏见过这位当初,父子二人同时建议汉昌县板楯蛮人族长句璋出兵投效金珏军的有功之臣,经过交谈之后,他发现,这个句明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个能力不俗的智谋之士,只不过,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才会在他们老族长病逝之后,失去了继承族长的权利。

    经过考虑,金珏才任命句明担任朱提郡太守。

    首先,句明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他毕竟是益州人,又是蛮族出身,比较适于朱提郡那种,既不靠南,又与益州中部没有太大区别的的气候。

    其次,金珏身边不缺智谋之士,尤其是贾诩投效他之后,他更倾向于将除了贾诩之外的谋士派到外面给他效力,而不是困在自己身边。

    当然,像刘备那样使用旁通道做法,也并不是金珏所推崇的那样,最好的搭配,就是一将配一个谋士的模式。

    就比方说,现在在益州之外活跃的金珏军。

    具体如下,

    在关中三辅的左冯翊郡东部地区,魏延搭配金珏的同乡扶风人法正。。

    在南阳籍,傅彤搭配傅干,傅干虽然是金珏的好友,但是,他的叔父傅巽就在荆州刘表麾下效命,有这层关系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他之前曾经投效于金珏麾下的事实。

    以此来打消性格多疑的刘表,现如今,傅干主动请缨到江夏郡去担任郡丞一职,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就有其族叔父傅巽的举荐之功。



第1151 孙乾和周群10
    总而言之一句话,金珏用分割和调离两个办法,将之前一直为害益州百姓的东州兵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外人看似很简单,但其中的凶险程度,也只有金珏和他麾下的将领们知道。

    在当时,即便刘璋主动开城投降,若是东州兵不肯接受金珏安排给他们的任务,一旦被有心人利用起来的话,尤其是王商和王累,他们父子二人就可以借助着自己在益州的声望,以及大部分东州兵的不满,在成都城内掀起一场必然会发生的规模庞大的大战,

    幸好,那个时候,有两个人,不,是很多人在明里暗里,站在金珏的身边,替他稳定住了所有东州兵的情绪。

    第一个人,就是吕布。

    这个问题不同多说,以吕布一个人的威望,就足以震慑住东州兵当中心怀叵测之辈。别看吕布在历史上打胜仗的几率并不多,但是,他的勇名真得是传遍了整个北方,甚至是延展到了南方。

    第二个却是法正和孟达。

    这也是金珏优容孟达,任命他为南中都督的另外一个原因。

    因为在稳定东州兵的过程中,孟达和法正都是有功劳的。

    法正的祖父法邈是关中名士,孟达的父亲孟他虽然不是什么名士,但是,能够用钱从宦官手里买来凉州刺史的人,在百姓心中自然会有一定的声望。

    第三个就是杨沛。

    杨沛本人也是关中三辅人——左冯翊郡万年县人,在金珏分散兵力攻略三蜀的时候,杨沛按照金珏制定的新政统管所有金珏军攻占的三蜀属县,凭借他超高的执行能力,很快便在那些属县百姓当中立下了公正、清廉、无私的美誉。

    一个官员,尤其是从外地来占领三蜀外部势力任命的手下,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在三蜀立下这样三个响堂堂的名声,古往今来都是非常少见的。

    有益州耆老甚至将杨沛比作为先汉开两百年基业的先汉三杰之一的萧何。

    当然,金珏自己心里面很清楚,若是将杨沛与萧何相比,他既有不及的地方,也有过之的地方。

    不及的地方,杨沛虽然做过县令,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即便是被后世人视为强项令或者酷吏的他,他对律法熟识方面还是远不及萧何的。但是,杨沛也有他自己的过人之处——那就是清廉自守。

    在三国时期,又是蜀汉治下,有很多行事非常奇怪的官员,明明很有能力,却都非常清廉。

    但是,与蜀汉层出不穷的清廉官员相比,杨沛身上多了一份在乱世之中善于养民的能力。比如,在被金珏从新郑县任上掳劫来之前,身为新郑县县令的他,在整个河南尹都遭遇到董卓荼毒的情况下,凭借着他让百姓积存起来的桑葚干等诸多可以用来备荒的、可以用来充饥的食物,养活了新郑县境内的百姓。

    当然,杨沛想出来的这些治理百姓的方法,若是与金珏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这也是后来杨沛在经历过略阳县那个奇迹般的冬天之后,心甘情愿地投效到金珏麾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但是,他想到的想法,若是与大汉境内其他地方的县令,郡守,甚至是州刺史或者州牧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1...338339340341342...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