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弱鸡大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人某甲
就这么走了他蹲守了我半天,就说了这么两句话,就回去了猪哥脑仁子一抽一抽地疼,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招呼道,“王公子您慢走,王公子您路上小心。”
“哦对了,”王大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停下步子转身对猪哥说,“我考虑了一下,明天我们集会时,我要跟大家讲两句话。你到时候把那几个会轻功的小孩子带过来。又不是什么丑事,不要藏着掖着的。”说罢拂衣而去。
看来自己是没办法从这几个小孩身上赚到钱了,猪哥感叹着敲了一眼天空中明晃晃的月亮。到卯时还有一会子,最后再去运几趟盐吧,还能从这些小孩身上赚个百十文……
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并不只照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只照到一个不眠人。
在数十之外的徐州府衙中,一个中年男子正坐在桌案之前,对着烛火不断翻查着卷宗。
他年约四十,面容坚毅,紧锁的眉头像是从来没有舒展开过,两道眉毛浓密硬直得像是要从额头两边飞出去。虽然他正值壮年,但两鬓已几近全白。而他身上穿着的袍子绘制着四爪飞鱼纹,和他腰间佩戴的绣春刀,都可以告诉别人,他是带明皇帝的直属密探——锦衣卫。
他翻开一个卷宗,扫两眼就扔到一边,然后打开另一个卷宗。随着他检阅卷宗数量越来越多,他的眉头也皱得越来越紧,动作也变得越来越粗暴。最后,他一把将所有卷宗都扫到了地上,口中怒骂了一句,“一帮废物!”
就在此时,窗外悠悠地传来悠悠的声音:“镇抚使苏大人何故大动肝火你这样子会老得很快呦。”
原本空无一人的窗前不知何时站着一个书生,面容在月色下却朦胧不清。苏大人头也不回,继续抽出一个卷宗开始翻看,口中道,“张先生,别来无恙,你叫我本名苏骏行即可。”
“不敢,请问苏大人有何忧心之处,可否让张六分担一二。”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可叹可叹,这徐州府的官吏要是有那么一个,如同张先生这么神通广大,本官也不用动这无名火。”
“请苏大人明示。”没有任何脚步声,张六一瞬间就从窗台前消失,出现在苏骏行身边。灯光照在苏骏行的脸上,映出一张消瘦清隽的面容,以及一双不聚焦的、无神的眼睛。
是的,这个张六郎,是个瞎子。
“我翻遍了徐州府六年前的卷宗,只为找其中一个人案底——河南府的齐宗辉。此人当时就因勾结阉党刘锦遭到格杀,家产被抄,女儿罚入贱籍,沦为官妓。”苏骏行合上卷宗,闭上眼睛,似乎不忍回忆某些痛心之事。半晌后他才说,“据说当时有人就在这徐州府指告齐宗辉,但这些卷宗中,对于审理细节都是语焉不详,连指告之人是男是女都没有记录。”
“您是怀疑……齐大人当年是被诬告的”
“当年上面下了命令,说他是勾结阉党以权谋私的恶徒。然后齐宗辉家被抄,一个从五品官员家中,总共抄出来十五两银子!”苏骏行突然暴怒,将手中卷宗狠狠砸向案台。
张六表情无丝毫波澜,许久后开口说,“苏大人知晓个中事由,是因为……”
“齐宗辉是死在我手上的,他家由我亲手查抄,他女儿被我亲手送入青楼!”苏骏行说这些话的时候,每个字都像是要在口中嚼碎了再吐出来。他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左手,好像那上面有肮脏的鲜血在往下滴。“自那之后我心生疑窦,每次向上级报告此案疑点,总被按住不查。请张先生助我,找到个中缘由,让我能解开胸中块垒。”
苏骏行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却见到那张六已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从身边的位置回到了窗户边上。
一轮圆月刚好走入窗户。张六的脸转向苏骏行,月光映在他原本清秀的脸上,将这张脸照得如同山中孤魂。他说:
“我不管什么冤不冤,错不错。那位大人叫我帮你,我就肯定会帮你。”
“替我向那位大人道谢。”苏骏行俯下身子,继续去看卷宗了。
张六欲转身离去,却突然想起来什么事情,回头道,“对了苏大人,最近这海宁府一带,私盐贩子似乎很猖獗。”
“私盐的事情,还不需要锦衣卫出马。”
“是吗,那您好自为之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随着一阵狂笑随风飘远,窗台前已无人影。苏骏行终于停止了手中的翻动,低低地骂了一句:
“左道妖人。
第三十三章 奖励
今天,王大王的船已经行进到了沂水。跟之前几天一样,在傍晚,王大王会和他的乞丐推销员们在河边举行工作聚餐。当然王大王也希望能在县城饭店之类的地方跟大家好好搓一顿,但是毕竟他们干的也不是什么能够登堂入室的活计,那么一大帮衣着破破烂烂的乞丐围在一起未免太扎眼,所以只能麻烦点,支口大锅搞野炊。
另外一个原因是王大王每天需要根据盐的销量调整计划,保证能在七天之内把三千金盐销出去。他本来以为起码要花六天才能把这么多盐卖个差不多,结果这帮小乞丐太给力了,才三天就已经只剩六百斤盐了,估计今天晚上努力一下,明天就能开船回海宁府了。
由于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因此傍晚的野炊时间就是最适合的阶段性总结会议,王大王会总结之前的经验,把一些小乞丐们中间发现的优秀做法向全员推广,比如之前两天他就分别向大家推广了轻功在爬墙时的几个要点,以及躲避夜晚巡逻衙役的经验。今天,他还要把猪哥的先进经验向大家推广。
王大王趁着大家都在吃喝最开心的时候,把站在一边闷闷不乐的猪哥喊了过来对他说,“让那几个小朋友出来吧”
猪哥皱着眉头咬了一口馒头,然后吹了个口哨,从河边枯草从中就窜出来四个小孩,一路小跑来到王大王身边。王大王勒令这几个孩子去河边洗了手,然后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高密炉包抱着啃,吃得小花脸上都是油,一脸的幸福相。
其他乞儿们也看到了这几个孩子,有一些比较谨慎的人已经停下了手中的粥碗和馒头,盯着这几个孩子看,用迷惑的眼神看着王大王:您这回葫芦里又是卖的什么药
王大王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发言:“兄弟姐妹们,大家手里拿的嘴里吃的不用停,听我说几句。”
“大家可能发现了,我们中间多了这几个孩子。他们四个……我想想,应该是叫豁牙、防风、驴肚还有蜜桃是吧”
那几个孩子点了点头,王大王就继续了下去,“这几个孩子都是比较有武学天赋的,以前由丐帮的三袋弟子传过武功,内功和轻功都会两手。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团伙,在这鲁苏边界之地的县镇之间流窜,干一些你们都干过的讨生活。后来呢,是我们的猪哥发现了他们几个。”
王大王一把将扭扭捏捏的猪哥拉了过来,继续说,“然后我们聪明的猪哥就想了一个办法,好好利用了一下这些小孩子。我给你们发的盐不是两百文一斤么他就将这些盐两百三十文发给这几个小孩,然后躺着数钱。”
乞儿中发出了惊呼,有几个乞丐把自己嘴里的粥都喷出来了。猪哥你好大的狗胆啊,居然敢在王大善人手底下当二道贩子
王大王看到这些乞丐的反应,其实心里是能够理解的。这些穷苦人一辈子都在被有钱有势的人压榨,恨不能从麦糠里也要榨出二两油来。如果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不是穿越来的王大王,还是某个晋商或者徽商,那么他十有十成会在发现猪哥当二道贩子之后找人狠狠殴打猪哥一顿,然后把卖盐的价钱从二百文提高到二百四十文甚至二百五十文。商人的确会重视信誉,但那仅仅是针对惹不起的客户。
王大王拍着猪哥说,“大家以为我会把猪哥怎么样”
乞儿们不敢吭声。他们都觉得猪哥太放肆,居然敢在富人身上薅羊毛,这下肯定是掉坑里了,没好果子吃。虽然他们也挺嫉妒甚至讨厌猪哥的狡猾伎俩,但是说来说去,猪哥终究没亏待过大家什么,这个时候不落井下石,也算是兄弟们对得起良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发展销售下线这件事情,这些乞儿们其实对猪哥也是有意见的。毕竟船上盐就那么多,村镇里敢买私盐的户家就那么多。猪哥卖得多,他们就卖得少了。谁会喜欢一个优秀的生意竞争对手呢所以大家心底也都稍有些幸灾乐祸。
但是王大王下一句话又让大家愣了:“大家不说那我说了。我要好好奖励猪哥。他头脑灵活,发现了这么好的销售方法,我要先奖励他二两银子。”
什么情况王公子没生气乞儿们抬起头,脸上露出了迷惑。
但更迷惑的行为还在后面。王大王继续说:
“但是刚才那二两银子仅仅是奖励他头脑灵活想出好方法。我还得提一下,他是我们中间卖盐量最大的人,所以我还要奖励他三两银子作为尅皮爱……额,那个叫什么来着对,销量冠军奖。来,拿着。”
说罢,五两足成色的白银就扔给了猪哥。幸福来得太突然,猪哥看着银子也傻了。
五两银子啊,这要卖一百斤盐才能赚到啊!
王大王继续重塑乞儿们的经济观,“作为供货商,我说了盐二百文一斤就是二百文一斤,绝对不会提一分的价钱。这一船盐卖完了,我还会去进货下一船,但是到时候绝对还是二百文,我以我的身家性命保证。如果大家生意做的开心,希望到时候你们以后一直跟着我干。”
“然后我还要说一下这几个孩子的问题。”王大王摸了摸那个叫豁牙的娃娃乞丐的脑袋说,“这几个孩子是猪哥发现的,所以他们算是猪哥的人,我王大王绝对不抢。如果猪哥不愿意,这几个孩子我是不会接纳的。如果猪哥愿意,我会把这几个孩子也纳入我们的销售团队中去,但是作为补偿,我将付给猪哥每人二两银子的人才引荐奖励。”
说罢,两银子掏出来,所有乞儿们都咽了一口口水。也就是说王公子默许了这种找下线薅羊毛的行为,或者直接帮王公子引荐好的人选也能挣到钱!
猪哥不敢不同意,点了点头。王大王把那两银子塞在了他手中,说,“当然这个引荐奖励也不是那么好拿,首先引荐来的人必须符合我们的要求,脑子灵活、会内功和轻功、手脚利索,最重要的是在我这边,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不拿,还能长期干下去。不然的话,要是这几个小孩子突然跑了,我不光会收回这两银子的奖励,还要从你猪哥之后的所得中扣双倍出来。如果被引荐的人或者出卖了我们,那么后果由引荐者自负。”
说到手脚不干净这件事情,王大王特意回头看了看狗东子,狗东子脸一红装没事。要知道狗东子手脚不干净这件毛病,王大王可是花了好长时间才调教过来的。
引荐人要保证被引荐的人靠谱啊,乞儿们脑中开始盘算,合适的人选还真不多!
最后,王大王发表了总结性发言,“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很多人都跟商人打过交道,都认为商人就应该奸诈油滑、雁过拔毛。但是我不一样!我的目的是,带大家一起发财!我只赚我该赚的,剩下的该是你们的都是你们的,我必信守承诺。希望大家以后都能一直跟着我好好干,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
我知道大家有时候也会起疑心,想说为什么你王大王对我们额外好是不是有什么企图难道真有活菩萨降世不,那都是狗屁。我王大王大俗人一个,也是冲着钱来的。但是我认为这世上最值钱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你们这些人,一帮愿意跟着我混的兄弟姐妹。我在你们身上花钱,那既不叫收买人心,也不叫慈悲为怀,那叫投资!你们才是我最大的宝贝!今后会一直是!说,你们愿不愿意一直跟我干”
“愿意!”二十个乞儿,发出了一百个人才有的呐喊。谁不愿意王公子这番话就是告诉大家,希望给出好处留大家一起长长久久地做下去。满嘴伟大理想的老板其实都只是想要欺骗员工的劳动力罢了。但出多少力给多少工钱的老板,谁不想找
“今天我们船上有最后六百斤盐,大家今晚努力一下把他们全都卖了,明天我们就凯旋而归回海宁府去!到了那里,我还会再给大家搞货。兄弟姐妹们,靠你们了!”
“好!”
“跟着王公子有肉吃!”
“谁要是出卖王公子,我们以后都跟他过不去!”
“王公子,我能给你引荐几个聪明利落的!我在海宁府还认识好几个,靠谱又会轻功!”
一时之间,士气高扬。
王大王看着这些乞儿,脑中一个宏伟的蓝图,就从他们这些最低贱、最遭人唾弃的人身上,徐徐展开。
第三十四章 蓝图
为什么要奖励猪哥
王大王其实早就有想法了。他虽然作为一个绝世弱鸡穿越到武侠世界,但是却没有任何武力和智力上的优势,但是一个华夏人的基本情怀却从来不改。
自从他了解到武功这个神奇的东西,却并非华夏独享之后,他每天做梦都会看到建州人策马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地狱景象。
他想改变这个时代,让这个世界的进程完全走向另一个方向。
他看过很多种田小说,他知道那些主角们所拥有的科技智慧,他一点都没有。那么他要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人的力量。他必须找到突破口,把整个华夏的劳动人民引导到自己设计的大道上,让这些底层穷苦人发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让他们能够自己为自己找个出路。就像猪哥的小聪明,再小,汇集到一起,也会成为巨大的智慧财富。
自古以来,所有的权力者,都恨不得所有利益都装在自己口袋里,生怕手底下的人本事超过自己,生怕有人从自己身上赚走一文钱。这是这个时代从地主到皇帝,都必然存在的小心眼。这是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土不再明显扩张、生产不再大幅提高所带来的内卷效应。
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北方的西伯利亚、东方的大洋、南方的烟瘴雨林、西南的高原、西北的沙漠,这些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如同天然屏障共同围绕着中原这篇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的土地,让华夏人忍不住产生自己生在世界中央的感觉。
但是,这也导致了华夏人举目望去,数千年间从未见过比自己更先进、更发达的文明。因此除非活不下去,否则他们不愿远离这片王道乐土。
终于,那些东南西北的屏障就变成了一个铁箱子,让华夏人只能安逸地生活在其中,再无冲破这牢笼的力气。
也正因为如此,在农业技术、农田规模没有大规模进步的前提下,华夏人土地上生产的粮食数量是有上限的。每当朝代开始时,新朝均田亩、免赋税、鼓励生育,使粮食产量蒸蒸日上,人口也不断增加,就形成了所谓的盛世。而当华夏土地生产的粮食承载人口达到当时农业技术水平的极限之后,随着土地兼并和朝政,整个农业生产力就开始不断下降,粮食总产量不断降低,人口也不断萎缩。这个大进程放到微观的某个农民身上,就表成为赋税、徭役连年增长,自己家每岁余钱越来越少,有病没钱医,家里顶梁柱倒了家庭就会分崩离析,接下来从亲戚家中听说越来越多的人破产卖掉祖田祖宅,最终流落街头冻死饿死,而且终有一天会轮到自己。
一个王朝到了这种时代,已经岌岌可危。只要再遇到任何天灾,比如旱灾、水灾、瘟疫、兵变,那么求生不得的农民就会大规模造反,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彻底摧毁王朝的财税和兵源,最终进入战乱时代。在战争中会有大批人死亡,人口再次下降,然后新朝代建立,重新均田亩、免赋税、鼓励生育,于是循环继续。
这个无尽循环的治乱陷阱,就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所提出的马尔萨斯陷阱。他认为随着人口几何增长,必然出现饥饿、战争和瘟疫,这些灾难会像圣经启示录中所预言的“天启骑士”一般降临世间,带来末日般的灾难,收割无数人的生命。
华夏的朝代更替,似乎也在印证马尔萨斯陷阱在农业时代的箴言地位。而历史上的带明,就是被一场小冰期引爆了所有矛盾,爆发大规模农民叛乱,最终被建州人捡了果子。
然而华夏的学者们也不是对此毫无知觉,他们也在研究平抑乱世之道。历史上的显学,无论儒、释、道,哪一种学问在华夏,都要强调控制自己的,强调和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这其实就是“铁箱之中的共存之道”。在宋代,这一理论甚至走向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反人性道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