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三梆子还没回过神来,自己拍了拍梆子状的脑门儿。

    “我听说过古代有花木兰……”

    “你拉倒吧,”小菊用讥讽的语调打断他,“花木兰,那只是个传说罢了,咱们秦将军可是实打实的朝廷敕封将军,带军队打过无数胜仗,前几天,还打得流寇张献忠的人马屁滚尿流,我告诉你,要是张献忠那伙贼寇还敢来,我们把他们一个个全逮住宰了,扔在花圃里当肥料。”

    “唔……”

    三梆子拉了拉苦瓜脸。

    糟糕,他们若是知道我们是张献忠派来的,那……真的要被当肥料了。

    小菊说的没错,秦良玉其实是历史上第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正式独自带兵打仗的女将军。

    花木兰穆桂英……只是传说。

    历代女名人也不少,但大多都是被记载到《烈女传》之类的史籍里,唯独秦良玉,仅此一人,是被历代史书给记载到正史,列入王候将相列传里的。

    也就是说,真正货真价实领兵打仗的女将,被当作军事英豪写入历史的,只有这一个。

    ……

    小菊对三梆子说话很随便,时不时就讽刺挖苦,但是对谭天保却很客气,一口一个“谭大哥”,为什么呢很简单,谭天保既懂药,当然也就识文断字,这在古代社会本身就是受尊重的存在。

    “谭大哥,老夫人说,请您去和她一起审问贼娃子。”

    “好的。”

    抓住的贼人都被绳捆索绑,拣着几个主要头目审讯,其中包括那个屁股被三梆子用苗子枪扎烂了的胖贼。

    老夫人——秦良玉,端坐在客厅的檀木方桌后,谭天保和几个随从仆人站在一旁,地上跪着的是几个捆着双臂的贼。

    阿福拿一根藤条,敲敲胖贼的肩膀,“说,你们想不想变成一坨花肥”

    “饶命……小人只是奉命……”

    “谁派你们来的”

    “报告长官,是查曼达王派我们来的。”

    “来做什么”

    “来……刺杀秦将军,听老爷说,这些天秦将军住在怀思园里,派我们深夜翻山,前来行刺,务必要取了秦将军的脑袋……”

    “叭,”藤条打在胖贼的屁股上,触及伤口,疼得胖贼“嗷”的一声嚎叫,身子趴俯在地面上。

    谭天保不知道胖贼所说的“查曼达王”是何许人也,但这个姓名并非汉名,大概是川蜀一带深山里的生苗部落王爷,这些部落不归王化,居于险峻的高山,常常造反闹事。

    三国演义里记载的“夷人”孟获,就属于这一类。

    蛮人夷人造反,这是历史上最常见的现象。

    阿福又问道:“查曼达王怎么知道秦将军住在怀思园你们都和谁勾结,背后的后台是谁老实招来。”

    “长官,我不知道。”

    阿福嘿嘿冷笑一声,拿藤条在胖贼的大圆脸上敲了敲,“好啊,你长这么胖,当花肥最好不过,切成几块,用大粪沤了,是最上等的肥料。”

    “饶命……长官,小人真的不敢撒谎,查曼达王只是命令小人刺杀,说是回去重重有赏……别的真不知道,饶命呀……”

    秦良玉插话了。

    她语气象平时一样平缓,问道:“你们查曼达王爷,最近都和什么人来往密切他和周围的寨子,有多少交好”

    胖贼听秦良玉问话,赶紧伏在地上叩头,“回将军,我们老爷最近来往密切的人很多,象东老寨、阁萨湖寨、烂王山、古登台……还有播州的杨老爷……”

    “




第58章 天下第一军
    小菊对三梆子说:“你看看谭大哥,既有文才又懂医道,你呢,狗屁不通,为什么不学着点儿”

    “谁说的”三梆子不服气地说:“我也懂医道。”

    “是吗”

    “说了你也不懂,我是天保的助手,采药熬汤,望闻问切,样样拿得起来放得下,在陇西我救过好几百个人的性命。”

    小菊疑惑地瞅着他,“吹牛皮谁不会……我考考你,打个比方说,我在战场上被人打晕了,昏迷不醒,你怎么救治”

    “这太容易了,”三梆子得意地说:“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走么……”

    “你说谁是肥猪”小菊一下子火了。

    伸手就去拿扫帚。

    三梆子赶紧解释,“你看看……别急,我是打个比方,你这个人怎么跟炸毛鸡似的……喂喂,不要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解释了好半天,好不容易才让小菊平静下来。

    三梆子一本正经,“小菊,假如你在战场上被打晕了,那有个名目,叫做‘假死’,气闭神游,三魂不定,我和天保哥学过,这时候,就要采用‘按压呼吸之法’。”

    “什么叫按压呼吸法”

    “简单得很,就是手法和嘴法互相配合。我先说手法,将伤员——打比方说,就是你,平放在地面上,用双手手背交叠,按压你的胸脯。”

    “嗯”

    小菊的眼睛竖起来。

    三梆子摇头晃脑,继续说:“然后,再配合嘴法,具体步骤呢,就是把我的嘴对准你的嘴,大口吹气……”

    “放屁,”

    小菊勃然大怒,跳起来抡着扫帚,劈头盖脸朝三梆子打过去,把三梆子打得嗷嗷直叫,捂着脑袋逃跑……

    ……

    谭天保等人跟着秦良玉,走出怀思园,下山,来到军营里。

    也就是“黑袍白杆兵”的军营。

    官方称号是“巴中石柱宣尉戍军”。

    这只部队,汉人苗人彝人僰人羌人……各族人混杂,但是相处非常融洽,并无族间隔阂,而且军营里阵容齐整,按五色旗分为“青黄赤白黑”五个大营。

    从部队军容上就看得出来,秦良玉治军非常严明。

    军营前的演武场上,一位白面短须将领,手里拿着一只白腊杆,正率领士兵训练,那将领将一根杆子舞开了,钩拿挑打,虎虎生风。士兵们在青旗指挥下蹿蹦跳跃,手里一丈长的白腊杆子挥洒自如,灵活威猛。

    谭天保一问,那将领名叫“秦帮屏”,是秦良玉的兄弟。

    看着士兵们那龙腾虎跃的模样,谭天保暗暗点头,怪不得……一仗就把张献忠的义军杀得大败,白杆兵个个骁勇,武艺精熟,这是一只战斗力爆棚的军队。

    可以肯定地说,白杆兵的战斗力,要强过天下驰名的关宁铁骑一大截。

    谭天保不禁由衷赞叹起来:

    “天下第一军。”

    秦良玉回过身来,微微一笑,“天保,咱们不敢自夸是天下第一,但是,军队应以保境安民,庇佑百姓为己任,为天下苍生效命,这一点,是我的座右铭,也是咱们白杆兵军队的座右铭,我一直以此为骄傲。”

    “将军真是国家柱石。”

    谭天保并不是奉承,而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他现在才觉得自己走上了正道。

    无论谁当皇帝,军队得保境安民,这话永远没错,似秦良玉这种将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是军人的楷模。

    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献忠高迎祥之类的造反作乱的草莽豪杰,虽然叱咤风云杀人如麻,但是只能算作是“枭雄”,乱世枭雄。

    秦良玉,才能算是英雄。

    枭雄易得,英雄难求。

    ……

    秦良玉换了身将军服,披上软甲,进入中军大帐。

    一排神态剽悍的将领,列队站在帐中。

    这些人个个勇武精神,从面相上看,也是汉苗混杂,身穿黑袍,厚底轻便麻鞋,有人腰里还系着绳索,那是为了登山便利。

    “呜——”

    号角吹了长长一响,这表示中军帐将军议事开始了。

    中书案上,横放着一把宝剑,边角放着一只盛放令牌的竹筒。

    秦良玉端坐在中书案后,神情严肃。中军官开始按册簿点名,这叫做“点卯”,查找哪位将军到了没有,并非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个开场仪式。

    “孙大明、麻仓收、左支重……”

    点到一个名字,就有人大声回答“有”。帐里一片应和之声。点名已毕,一种威严庄重之气充盈帐内帐外。

    秦良玉点点头,开口说道:“孙大明。”

    “末将在。”

    一员虎背熊腰的将官,上前一步走



第59章 人生天地间,一口精灵气
    秦良玉问道:“播州的军情有新消息没有”

    有一名将领走上前来,拱手一揖,说道:“回禀将军,播州情势反常,据末将看来,他们正在勾结生苗,酝酿造反。马祥麟正率兵在淹谷口把守,防备播州生乱。”

    “告诉马祥麟,如果失了淹谷口,就提头来见我。”

    “是。”

    秦良玉的口气象钢铁一般硬。

    站在角落里的谭天保心里暗道:“秦将军治军极为严格,她说马祥麟失了淹谷口提头来见,那肯定不带虚头,我日后在她手下,一定小心谨慎,不可违反了军纪。”

    他不知道的是——那位“马祥麟”,其实正是秦良玉的儿子。

    这里要交待一下,秦良玉已经亡故的丈夫叫马千乘,原是一位名将,驰骋战场杀敌无数,可惜后来遭受朝廷里的太监嫉妒陷害,冤死在大狱里。

    你说太监这种东西,到底有多可恨。

    马家是名门世家之后,他们祖上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也就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挥泪斩的马谡,白眉将军马良,他们的后人。

    马千乘当年威名赫赫,和秦良玉一起征战沙场,夫妻二人比翼双飞,堪称人间佳话,可惜后来马千乘冤死狱中,秦良玉秉承丈夫的遗志,率军在忠州一带平叛,还参加朝廷的抗清战争,成为一代名将。

    他们的儿子马祥麟也有父母之风,后来在清朝兵马攻占中原时,率军死守襄阳,给母亲写信称:“儿愿以死报国,与襄阳共存亡。”后来与清兵死战,壮烈牺牲。

    这一家,满门忠烈。

    ……

    秦良玉对着帐里的将领们说道:“无论何时,咱们都应该谨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咱们都是明朝的将领,保国保家是本分,绝不可挟兵自重,心生贪念。象播州的杨应龙,勾结生苗,欲造反作乱,称王称霸,那都是私心作怪,如此下去,国家离乱,百姓遭殃,他们也必遭千古唾骂,遗臭万年。”

    众将令纷纷说道:“谨遵将军教诲。”

    谭天保也跟着大家一起嚷嚷。

    而且是情不自禁地叫嚷,秦良玉讲的这些道理,是他所受到的最为心悦诚服的教育。

    秦良玉继续说道:“人生天地间,一口精灵气,忠、义二字,时刻不得放下,心放得正了,家国天下,系于吾身,方不枉为轰轰烈烈人生一场。”

    谭天保恨不得把她讲的每个字都给记录下来。

    说得多好啊。

    她以“忠”、“义”二字治军,怪不得白杆兵打起仗来众志成城,所向无敌……

    ……

    秦良玉开始派将。

    “左支重,你率二千士兵,出浔阳口,扼守左关要道,不准放过一个生苗兵马。”

    一支令牌传下去。

    左支重接令施礼,“遵命。”

    “麻仓收,你率中军随我出山,多带挠钩套索,软梯竹弓,到鹰愁岭阻击生苗人马。”

    “是。”

    令牌一支支地发下去,布置得井井有条。

    将军们依次接令。

    一场战斗,在大帐里完成了部署。

    部署完毕之后,队伍就“收帐出发”,谭天保作为随军医官,跟随中军前进,他悄悄问中军官,“咱们这是去攻打生苗么”

    “对呀,生苗一定会造反,秦将军料事如神,提前部署兵力,否则蜀中地势险峻,等生苗杀过来再调兵,就来不及了。”

    “哦……”

    料敌机先,未雨绸缪,这正是优秀将领的过人之处,否则等敌人举着刀杀到头顶了,再进行抵抗,那就被动了。

    ……

    “三梆子,三梆子,”

    小菊一迭连声地叫道:“快,跟着我一起去打扫祠堂。”

    “咱们马上就要出发打仗了,打扫祠堂干什么”

    “你不懂,老夫人每次出征,都要去祠堂里拜祭老爷英灵,还有列祖列宗,焚香秉烛,祷告一番,这是多年的老规




第60章 贼心狗胆
    秦良玉缓步走进祠堂里。

    空荡荡的祠堂里安安静静,与平时没有丝毫两样。

    写着“马公石柱宣尉使千乘之灵位”的牌位前,点燃了三柱香,缕缕香烟缭绕,把整个房间衬托得气氛异常凝重。
1...2021222324...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