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她满眼是泪,声嘶力竭,扑上前去,一把将谭天保推开。
好几个亲兵都围上来,其中一个身材粗壮的高个子拉住小菊,“不,你不行,你没力气,让我来。”
“我来,”
“我来。”
好几个声音一起争抢。
这情景令人心潮澎湃。
大家抢先赴险……没有一个踌躇,为了救秦良玉的性命,宁可搭上自己的命……帐里那种无形的悲壮之气,几乎冲破帐顶。
“天保,”左
第83章 升帐
次日,一缕阳光明晃晃地照进帐蓬里。
秦良玉睁开了眼睛。
她的脸色还是那么苍白,没有一丝血色。
帐里安安静静,帐门口有个亲兵在值岗,长长的身影映在地面上。
小菊坐在床边,把头伏在枕边,闭着眼睛睡着了。
这姑娘本来应该值上半夜,可是她说什么也不肯离去,一直守在秦良玉的床前,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大概是察觉了秦良玉的动静,小菊醒过来。
“呀……老夫人,您醒了。”
秦良玉的脸,映在早晨的阳光下,白得似乎象是透明了一样,她深吸一口气,仿佛是要把阳光给吸进胸膛里。
谭天保提着一只竹篮,里面装的都是刚采来的药草,走进帐蓬里,看见秦良玉醒过来,赶紧放下竹篮走到床边。
“天保,”
秦良玉脸上居然露出一丝笑意,然而声音细弱得几乎就听不见。
“将军,”谭天保伏下身说道:“您的伤刚刚处理过,毒性昨天发作得很快,你一直发烧,半夜里还说胡话了。”
“是吗”
秦良玉显然一点也不知道。
她动了动身子,却难以移动,身体象有千斤重。
“小菊,扶我起来。”
小菊瞅了谭天保一眼,有些为难,“夫人,你现在……还不能起来,谭医官说,至少得三天以后毒性才能被压制住……”
“扶我起来。”
秦良玉的声音细弱而坚定。
小菊不敢再辩驳,慢慢把秦良玉的上半身扶起来,自己坐在床头当支架,让秦良玉靠在身上。
“聚将。”
小菊和谭天保对望一眼,都张了张嘴,两个人都怀疑耳朵听错了,或者是秦良玉又说胡话了。
“老夫人,您……说什么”
“聚将。”
声音细微而清晰,没错,就是这两个字。秦良玉这是下达命令呢,让把将领们聚到帐蓬里来。
“这……”
小菊大惊失色,看看谭天保。谭天保也是不知所措,一双眼睛瞪得象鸭蛋。
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能聚将秦良玉想干吗
谭天保鼓了鼓勇气,上前劝道:“将军,如果您有什么命令,我们替您传达就是了,聚将……现在真的不行呀……”
秦良玉的目光中,露出一丝严厉的神色。
谭天保赶紧闭住嘴巴,下半截话硬给咽进去了。秦良玉是部队主将,她的话就是最高命令,“聚将”的命令她已经说了两遍了。
不可以违抗的。
可是……
没有可是,看秦良玉的目光,没有任何可商榷的余地。
他和小菊对望了一眼,小菊的眼里又涌出泪花来。
心里一颤……
秦良玉这是要安排战斗啊……她这个样子,还要安排打仗,谭天保只觉得喉头哽咽,气血翻涌。
咬了咬牙,扭头走出帐外,去传达秦良玉的命令。
……
时候不大,麻仓收、左支重、奢猛等数员大将,都来到了帐蓬里。
齐刷刷站了一地。
众人的眼里都露着凝重和担忧。
秦良玉靠在小菊的肩膀上,脸色白得象纸,看得出她是在努力勉强支撑。
麻仓收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尽量压低大嗓门,说道:“将军,打仗的事,交给我们就行了,您只管安心养伤,我们随时来禀报军情……”
“升帐。”
秦良玉轻声命令。
她要正式升帐办公。
语气——虚弱而坚定。
众将领们互相对社视,脸上都写满吃惊与感动——秦良玉就这个样子还要升帐!
这是什么样的勇气和骨气!!
一声柔弱的“升帐”,听着让人直觉得——气壮山河!
……
中军官走过来,看了看秦良玉,又看了看众将,喊道:“石柱宣慰使隶封兵马制将公仪——点卯——”
“奢猛——有。麻仓收——有……”
和平常一样。
但是,大家的心里都异常沉重,这是一种怎样的升帐啊……主将连坐都坐不稳,生命垂危,硬挺着升帐……一股异样的悲壮之气充斥在帐内。
前锋营将领报告:“成都方向尚无最新消息,李化梓部到达桑木关,金筑关前的守军又增加了一千余名,昨天下午有试图迂回迹象……”
秦良玉静静地听着。
谭天保站在小菊的身旁。
他根本就没有去听军官们在报告什么,一副心思全在秦良玉的身上,紧盯着她那苍白的面孔,生怕她支撑不住,再次晕过去。
接下来,押粮官报告后勤,中军官报告方位……
秦良玉一动不动,靠在小菊的肩膀上,静静地听。
她的目光,瞅向帐角。
&nbs
第84章 太乙三才阵
“金毛虎”祖杭,是杨应龙手下大将。他长着一头黄褐色头发,腊黄脸,大环眼,因此得了个这个绰号。
他也以此得意,自称“虎将”。
带着两万人马把守金筑关,作为杨应龙的侧翼,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且祖杭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这次随着杨应龙造反,发誓要做一个“开国将相”。
他在关口的谪楼上悬挂了一把砍刀,下令:“放一人过关者,斩。”
听说前来进攻的是“天下第一军”白杆兵,祖杭又派人赶制了几面大纛旗,插在关口箭楼上,上面写着“专打白杆兵”。
好大口气。
他还放出话来:“白杆兵只不过是一群拿着木头杆子的山里樵夫,我是金毛虎,金克木,正好克制这群砍柴的乡巴佬。”
部署好兵马,在关外丘陵上扎下大营,刚刚准备妥当,秦良玉的白杆兵就杀到了。
金毛虎提刀上马,出关应战。
身后一杆大旗,绣着一头张牙舞爪的金色老虎。
立马横刀,向前望去——
只见白杆兵漫山遍野而来,身穿黑袍,手持白腊杆,正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军”。
白杆兵的旗帜,分为三色,黑旗居中,两侧是黄旗和红旗,士兵们按照旗号,前进阵形似一把“三尖两刃刀”,中间突出,两翼策应,互相倚靠。
大队人马滚滚杀过来。
祖杭轻蔑地叫道:“原来敌人摆了个‘太乙三才阵’,老子有何惧哉,传令下去,各部按序列据守,等我举起虎旗,便掩杀对方中军。”
战斗开始了。
“嗖嗖嗖——”
双方的箭队开始互相射击,这叫“开阵”,以弓箭压制对方阵脚,掩护即将发起的冲锋。
乱箭齐发,空中掠过一阵箭雨。
不断有人马被箭只射中,仰面翻倒在草坡山岗。
“杀——”
两方的队伍冒着箭雨向前冲锋。丘陵间、平地上,人马杂沓,喊杀大起,助阵的战鼓声咚咚敲响,很快,上万人马就在这片丘陵地带搅杀在一起。
一接战,祖杭就发觉不妙。
身穿黑袍的白杆兵远远不是只会砍柴的“樵夫”,他们在战场上窜蹦跳跃,个个身手敏捷,手里的白腊杆使开了,刺、砍、锁、打……异常灵活,这是一群强悍的杀手。
而且有经验的军人一眼就能看出——白杆兵的训练有素,战斗技能非常优秀。几个士兵自动聚成小组,互相配合,一个拿长杆去钩敌人的脚髁,另外的就去刺敌人的脖子,还有的负责掩护,娴熟而利索,往往一两个回合,就杀得好几个敌人横尸丧命。
一群群守关士兵倒下去。
白杆兵则是按照旗号指挥,往来冲突,中央的黑旗直进中宫,两侧的红旗和黄旗象两条曲状螺旋,往来冲突,进行牵制。
战场大乱,杀声四起,可是白杆兵的冲击阵形却一直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尘烟大起,人马仆地……
眼看着守关士兵逐渐处于下风。
金毛虎祖杭两眼冒火,心头着急,大喝一声,举着大刀率领士兵们冲上去。
“杀——跟我去取敌人中军。”
老虎旗举起来。
祖杭的算盘打得挺如意,只要取了白杆兵的中军,杀散他们的核心,必然就能挽回颓势,占据战场主动权。但是……这个计划实行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当他手举大刀,带领着一彪心腹兵马杀向白杆兵的黑旗中军时,遇到了顽强阻击。
只见数面黑旗迎风招摇,旗号指挥下,一队队白杆兵冲杀过来,和他率领的人马混战在一起,并且象蝴蝶穿花一样,散成十余只“尖刀”般的队形,凶狠地向前楔进,如同利剑砍开了池水,波浪飞溅。
并且,白杆兵并不跟守军死缠,象旋风一样,呼啸着向前突击,很快就杀开一条血路,如同潮水漫过了山岗。
嗯
他们没和我死缠烂打。
祖杭正在疑惑,同时也稍稍喘了口气,不得不承认,白杆兵的战斗力太强悍了,他们没死死缠住我,
第85章 韬略
“太乙三才阵”逐渐显出了威力。
白杆兵在黑、黄、白、红……各色旗帜的指挥下,纷而不乱,乱而不脱,一队队纵横冲杀,前军冲击,后军就掩护,后军围上来,前面的就回头配合……
一层层一道道,让敌人永远陷于四面围困中。
这就是阵法的奥妙。
或叫“韬略”。
很快,守关士兵人马被杀得七零八落,首尾难顾。
莽撞再加刚愎自用的“金毛虎”祖杭,凭着一时之勇,提刀带队去寻找白杆兵的“中军”决战,三下五除二就陷入了重重围困。
要说金毛虎的武功,确实不错,横刀跃刀,怒吼着冲杀,相当勇猛,他把大刀抡得象一架风车,一会就杀散了一群白杆兵的围攻。
但是白杆兵就象海潮,杀散一批很快又冲上来一批。
祖杭连连怒吼,大刀左右纷飞,把好几根刺向自己的白腊杆都打得四散,勇不可当。
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身旁的部队却是越来越少了。
心里猛然一寒。
糟糕,部队正在一口口地被白杆兵吃掉。
纵然自己再勇猛,一个人又能杀死多少敌人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累也得累死。
眼前这一群群跳跃着的黑袍白杆兵,个个灵活得就象猴子一样,围着祖杭手下的部队,钩、拿、刺……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守关士兵鲜血狂涌,惨叫着跌倒尘埃。
金毛虎看得眼睛里冒火,去救援自己的部属,可是——当他提刀杀过去,白杆兵们往往一哄而散,而转瞬间又跳跃着围上来,七八只白腊杆又一起向他的身上乱刺。
更严重的是,远处的白杆兵,还在一层层地往上涌。
他们的阵形就象波浪,一浪浪地滚过来,每滚一遭,守关士兵就血肉横飞,躺倒一片。
重重包围。
那么后果只有一个——全军覆没。
金毛虎不觉打了个寒颤,他知道——自己彻底溃败了。
看着白杆兵们左一道右一道的攻击浪潮,别说反击,现在连防守之力也没有。
他恨得咬牙切齿……
秦良玉——好厉害。
我与你势不两立。
他圆睁着环眼,想在战场上找到秦良玉,去和她单挑,看看到底谁能杀……但是他找不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