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在等身后边的“大部队”。这家伙显然是起疑了,他要看看——大部队到底来了没有。
公孙炽和三梆子心知肚明,但是催促一番却不管用,白圣说什么也不起身,耍赖说是“实在走不动了。”
等了大约一顿饭的功夫,身后的“大部队”自然毫无踪影,一点迹象也看不到。
白圣的脸上,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说话的语气,也开始变了。
阴冷冷地问道:“公孙兄,贺兄,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后面三里就是先头部队么你们俩给我看看,先头部队在哪里”
“嘻嘻,”三梆子一笑,“咱们得放个信号,部队才能过来。”
三梆子站起来,朝着雷瓮谷里走去。
白圣阴沉着脸,跟在他的身后。
走到谷底,这里处处都是野草荆棘,十分茂盛,把人影几乎都给淹没了。三梆子掏出火镰、火石,三下两下打着了火,把身旁的一丛枯草点燃起来。
“你干什么”
白圣喝道。
“发信号呀。”
“不行,”
白圣冲上前去,用脚迅速去踏灭火焰,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令人看着异常惊讶,原来——点火,这是他们预定好了开始战斗的信号。
三梆子冷笑一声,“白圣老兄,你何必这么着急……哎哟——”
一句话没说完,白圣突然拽出一只药锄,劈头盖脸朝着三梆子打来。他显然已经知道——自己上当了,身后的大部队根本就没有来,三梆子和公孙炽只不过是在戏耍自己。
恼羞成怒。
三梆子紧急躲闪——梆子形的脑袋差点就给药锄砸烂了,原来白圣的武功非常好,五个三梆子也不是他的对手。这家伙先前的“懦弱”全是装出来的。
“哎哟——”
三梆子斜着身子窜出去,跌在草
第89章 杀虎口
天快黑的时候,奢猛率领的三千敢死队,到达一处山口。
这里名叫“杀虎口”。
山势高峻,有一道斜坡呈45度,象玉带般横在半山腰里,上下都是陡直的山壁。
据说,象老虎这样的山间野兽走到这儿,也多半会摔下去掉落深涧,摔个粉身碎骨。
奢猛走到杀虎口前。
朝前一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45度斜坡,而且只有五尺宽,这怎么走
你再能爬山,身体再灵活,也完全没用,走上杀虎口,几乎百分百会摔下去。
而且,天也快黑了。摸着黑走,更不行。
别处更过不运,山壁上光滑无比,连一点树木或岩石突兀都没有,绳子挠钩之类的工具都用不上。
只能硬闯“杀虎口”。
奢猛咬了咬牙,下达命令:“打钎。”
一小队士兵走出来。
他们拿着锤子,铁钎子,小心翼翼地爬到杀虎山那斜向的窄坡前,把大半个身子趴在坡上,身后由两人拽着腿进行保护,上半身挺起来,举锤打钎,在岩石上凿洞。
丁丁当当……
夜色下一片锤击声。
铁钎在锤子的敲打下,慢慢在岩石上凿出石坑来。
有了坑,人的脚就可以踩着它,增加稳固性,不至于滑下深渊。
这样凿坑,非常慢,也非常险,但是没有别的办法。
几人一组,进行轮换,有人举着火把照明,有人打钎,有人负责保护……
就象蚂蚁啃骨头。
钎坑,在慢慢向前延伸。
越到后来,就越困难,打钎的士兵需要斜着趴在坡上,身后两人拽腿保护,饶是如此,稍不注意,用力过大了,身子一翻就坠下悬崖。
“啊——”一声惨叫逐渐远去。
然后,下一个士兵再爬过去,战战兢兢地举起手里的铁锤……
艰苦的作业一直持续天天将蒙蒙亮。
一串钎坑出现在斜坡上。
队伍开始通过“杀虎口”,士兵们一个个心惊胆战,四脚着地,排成一条长队向前爬行,用脚小心翼翼地蹬踩着刚刚凿出来的钎坑,作为着力点,象蜗牛似地向前爬。
有士兵没掌握好力度,一失足就摔下悬崖去。
凄厉的惨叫声,让人更加心惊肉跳。
……
此时,在鬼谷关内,守将孟解正在酣睡。
昨天,他忙了一天。
本来设计好的计谋,派了心腹下属白圣,装扮成“采药百姓”,去骗秦良玉的兵马上当,想诱使他们去走雷瓮谷,然后他在谷口埋伏兵马,准备用火攻,让秦良玉的大军在雷瓮谷中化为灰烬。
但是计策没成功。
也不知道为什么,谷里来了几个人,突然就点燃了山火,大火灾把谷内燃烧了半天,半边山都烧成了火海,但是没见到秦良玉的一兵一卒。
孟解大骂了白圣一番,赶紧重新部署兵马,防守鬼谷关。
对于防守,他还是蛮有自信的,这里地势和雷瓮谷差不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良玉就算再本事,也施展不出来,除非白杆兵能插上翅膀,飞过关去。
忙了一天,跑前跑后……孟解很疲劳,一觉睡去,便美美地进入到梦乡。
鸡叫三遍,天就要亮了。
忽然……孟解在睡梦中听到一阵喧嚣声,那是混乱的喊声声、奔跑声、惊叫声……
是做恶梦了吗
他一机灵,醒过来,就听见外面已经乱成了一团,喊杀声象雷声滚过,惊叫声与口令声混在一起……不是做梦,果然是战斗的声响。
有士兵慌里慌张地跑进来,向他报告:“将军,不好了,敌人从背后杀进关里来了。”
“啊”
孟解惊得目瞪口呆,从床上蹦起来。赶紧去穿衣服,拿兵器,嘴里大叫道:“快——组织队伍——抵抗——”
晚了。
等孟解跑到外面,看到的,是一幅令人惊心动魄的景象。
天色未明,朦朦胧胧,只见一队队黑袍人影,高声呐喊着,举着白腊杆——那
第90章 城头
秦良玉坐在担架上,率领大军通过鬼谷关。
此时,呈现在面前的是一片战后的狼藉,地上横七竖八的全是死尸,血迹溅得四处都是。
秦良玉吩咐:“派人寻找在山中摔落悬崖的弟兄们,阵亡了的,就地埋葬。另外,战斗中敌军的伤员不许抛弃,尽力救治,他们本来就是朝廷的部队,这回随着杨应龙造反,有些是迫不得已,要重新收录到军中。”
守将孟解,已经被奢猛一刀斩首,秦良玉命人收敛尸首,好生埋葬。
这可不女人的柔肠,而是“仁义之师”的本色。白杆兵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军”,不只作战能力强悍,凝聚力与号召力、威慑力也是重要因素。
大军通过鬼谷关。
人马浩浩荡荡走出关口,出现在眼前的,是广阔的成都平原。
起伏的山峦逐渐变成丘陵,丘陵又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平原里所代表。
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清灵灵的渠水,平整整的农田,桑麻五谷长得正盛……这是全国最肥沃最富庶的地区。
四周是险峻的高山作屏障,里边是富饶的盆地物阜民丰,蜀郡,从古代就是肥得流油令人艳羡的地域。
乍从高山峭壁间走出来的人,踏足在这片天宽地阔的广茅绿野上,心胸会陡然间变得无比舒畅。
物华天宝——好地方。
被毒伤折磨了好久的秦良玉,连伤情都大大减轻了,望着眼前的茫茫绿野,脸上绽出了笑意,非要下了担架,自己行走。
小菊搀扶着她,登上一个土坡,驻足远望。
平原——一望无际,心旷神怡。
不光秦良玉,全军将士的心情也都格外舒畅。部队经过连续苦战,突破了重重险阻,穿越了崇山峻岭,终于杀退敌军,来到了成都平原,眼看着——胜利在望。
都高兴。
……
三梆子身上背着个布囊,里面装的都是炼制好的药材,他问中军官,“前面是什么地方”
“邓坎,”
中军官脸上也带着笑,“老三,咱们马上进入邓坎城,可以歇歇脚啦,城里有药铺,有油坊,有烧锅……咱们好好补充补充给养。”
“邓坎有敌人吗”
“当然有,不过——老三,这儿是平原,敌人能挡住咱们白杆军么秦将军的三十六韬,在平原上呼风唤雨,杀它九九八十一道胡同,小小的邓坎城,拿下来还用得着费吹灰之力”
“嗯,有道理。”
对于秦良玉的韬略,没有任何人怀疑。
……
大军糜集在邓坎城下。
据探马报告:邓坎城共有杨应龙手下兵马五千余人,没有骑兵,全是步兵,而且并非正规军,只是临时拼凑的几个土司的“狼兵”。
也就是乡勇。
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对于白杆兵来说,真是不堪一击。
秦良玉召集作战会议,她不肯躺在担架上了,象往常一样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
听取了情况报告,进行了敌情、地形分析之,全体将领脸上都滋润着笑意——自信是免不了的,眼前这场战斗几乎毫无难度。麻仓收首先请战,“将军,我愿带三千兵马,去攻邓坎,保证在半天之内拿下来。”
这不是吹牛,攻一个小小的邓坎,三千白杆兵够用了。
秦良玉应允了。
“麻仓收,邓坎虽小,也别大意,你做好部署以后再进攻,我们在后面给你掠阵。”
“遵命。”
……
紧张的准备之后,麻仓收带着三千队伍直趋邓坎城下,部队抬着云梯,拿着盾牌,弓箭……连撞城门的大树干都准备了七八根。
准备工作挺充分。
“咚咚咚——”
战鼓敲起来。一列列军旗,在平原上迎风招展,一队队白杆兵在旗号指引下,从各个方向逼近了邓坎城。
邓坎只是个小城,方圆不过五里,夯土城墙不过两丈高,这在能征惯战的白杆兵眼里,就跟——送到嘴边的馒头也差不多。一口吃掉就是了。
弓弩手
第91章 娘——攻城吧
城头上的这一幕,把所有城下的队伍都惊呆了。
马祥麟——秦良玉的儿子,竟然成了敌人的俘虏,并且被押在城头上,那员敌人的黑甲将,现在就拿着一把砍刀,架在马祥麟的脖子上。
攻城的白杆兵们,都傻了。
抬梯子的,把梯子放下,射箭的,停止了射击……大家都直愣愣地瞅着城墙上,僵住了。一场刚刚开始的攻城行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就这么——突然停止。
场面僵化而怪异。
……
城头上,黑甲将官用砍刀架在马祥麟的脖子上。
朝着城下大喊:“城下的兵将都听好了,赶紧退兵三十里,否则我一刀砍下他的脑袋,让你们秦将军看看,他儿子就在邓坎城头,尸首分离。”
麻仓收提着一杆画戟,站在城下。
他圆睁着眼睛,冲城上高喊:“龟儿子,你敢动马祥麟一根汗毛,老子把你大卸八块。”
黑甲将回骂,“赤佬鬼,你再嚣张,看我这一刀敢不敢砍下去。”
忽然被捆着的马祥麟张开口,冲着城下大叫:“是麻将军吗你赶紧攻城,不要管我——”
“咚,”
黑甲将一脚踢在马祥麟的腿上,马祥麟晃了晃身子,差点跌倒。
城下,麻仓收好生为难。
攻城……
显然不行,黑甲将若是一刀砍下去,马祥麟这条命就完了……
怎么办
……
城下的白杆兵部队,一阵骚动。
一副担架,迅速抬到了城下。
担架上坐着的将领,正是秦良玉。
当马祥麟被绑缚在城头的消息传过去后,她怎么可能不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