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曹文诏站起身来,在八仙桌旁边慢慢踱步。

    面沉似水。

    侄子的话,是有道理的。

    可是……

    曹变蛟年轻气盛,继续疾言厉色地说下去,“叔叔,您仔细想想,这件事很令人愤怒,明明洪大帅从西安进兵,最为便利,可是他偏偏命令咱们先攻,这说明什么他是拿咱们当试金石,去趟趟深浅,他自己躲在后面,拣现成的,若是仗打胜了,功劳是他的,仗打败了,责任是咱们的……”

    这个年轻人,非常敏锐。

    他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分析得很透彻,就象拨去河底的浮萍,露出河底。

    曹文诏面沉似手,慢慢踱了几步,开口轻声说道:“变蛟,你比以前成熟了。这事儿……看得很准。”

    “那咱们绝不执行这道命令。”

    “不,”

    曹文诏很坚决地说道:“命令,必须执行。”

    年轻人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为什么叔叔,这很危险。”

    曹文诏面色凝重,缓缓说道:“变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左良玉已经抗命不遵了,咱们再不执行命令,那西安战局,将会成什么样子”

    “可是……”

    “我也知道,洪帅这道命令,对咱们很危险,但是战局随时变幻,只要周旋得很,尚有圜转余地,相反,咱们若是和左良玉一样,抗命不遵,那造成的后果就是——西安成为一盘散沙,大家畏战猜忌,再难见到合力杀贼之局面,势必被贼各个击破……那结果就更加严重。”

    “叔叔,有件事,你忘了。”

    “什么”

    曹变蛟激愤地说道:“前年秋天,您在陕北追杀匪首李都司,斩贼三千余人,而后在平凉杀死悍匪独行狼,斩贼五千余,可是结果呢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洪承畴把这些功劳全都独占了去,向朝廷奏报全是他的战功,您连一丁一点儿的犒赏或奖励都没有……”

    “过去的事,提它干吗,打仗是我辈军人职责,有功无功,也不必看得太重了。”

    “记不记功,且放一旁,叔叔,我是说洪承畴这个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见风使舵,无骨无信,就是个小肚鸡肠的小人,咱们不得不防啊。”

    “大敌当前,个人成见,须先放下,”曹文诏毅然说道:“这份命令,咱们必须执行,否则将帅离心,全盘皆乱,西安危矣。”

    曹变蛟闭上嘴巴,黯然了。

    屋里安静下来。

    叔侄两人,又黯然相对,无言,同饮一壶茶水。

    ……

    良久。

    曹变蛟放下茶杯,说道:“叔叔,既然要执行命令,我服从。但是我有个请求。”

    “嗯。”

    “让我去出击宁州,您在后面,给我压阵。”

    年轻人说到这里,一拍胸脯,“我去会会高迎祥手下那些将军,看看他们都有何本事。”

    曹文诏却摇了摇头。

    “不,变蛟,我亲自率兵出击,你……留守平凉。”番薯

    “叔叔……”

    “不要争了,就这样定了。”

    曹变蛟瞪大眼睛,瞅着叔叔那副坚决而又有些悲愤的神情,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叔叔显然是心意已决。再争也没用。

    他心里明白,叔叔这是主动揽过危险。把安全留给了侄子。

    ……

    屋里有了一股悲壮之气。

    曹文诏站起身来,亲手为侄子又倒了一杯茶。

    “变蛟,你要记着,国事永远比家事大,我把你留在后面,并非让你避战,如今国势颓危,良将难求,你的战策战术日渐成熟,日后应为国担当大任,尽忠效命……”

    这话,说得让人心里蛮不是滋味儿。

    “遗言”的味道甚浓。

    曹变蛟心里五味杂陈,恭恭敬敬地从叔叔的手里接过那杯茶水,一仰脖,一饮而尽。

    ……

    ……

    西安城外,高迎祥的大帐里。

    谭天保和三梆子,在给迎祥调配汤药,做治疗。经过一段调理,高迎祥的身子好多了,已经能够坐在床上和人聊天。

    李自成坐在床前,慢条斯理地讲述着战事。

    “捷轩(刘宗敏)和汉举(袁宗弟)他们,已经前往平凉方向了,咱们的计划是,沿着官道设三道埋伏,摆他一个天罗大阵,力争万无一失。”

    “曹文诏,可是万人敌哦,”高迎祥微微一笑。

    “那又怎么样”

    “前年的时候,满天飞、刘道江的义军围攻合水,曹文诏率兵来援,结果陷入义军的包围,他手下的亲兵都被杀光了,一个人,一把刀,被一万多义军围困,结果曹文诏大呼酣斗,杀得战场上天昏地暗,一万多义军竟然没有能够杀败他,后来官军援兵赶到,反而杀得义军大败……”

    旁边的谭天保大惊。

    什么

    一个人杀败了一万多人……

    开什么玩笑!!

    这一定是瞎传,谬传,夸张,绝无可能。可是他看看高迎祥的脸色,完全不象是夸张的样子。

    高迎祥扭过脸,看看谭天保,笑道:“怎么,天保,你不信么”

    “这……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曹文诏的‘万人敌’绰号,就是这么来的,当时很多人都亲眼见到过。这场战斗当真是杀得惊天地,泣鬼神。”

    “……”

    谭天保简直无话可说了。

    我的天——世界上竟然还真有这种人!

    不可思议。

    高迎祥轻轻说道:“曹文诏这样的勇将,真是让人佩服,自成,如果能够招降他……”

    “这不可能。”

    李自成当即摇头,“曹文诏是什么人,您应该清楚,他若是能投降,当初一万多人围着杀他,他不早就降了”

    “唉,”

    高迎祥叹了一口气。




第119章 九耳八环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关山,属于六盘山脉,山路崎岖,沟壑纵横。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带的山,给人的感觉就是怅惘悲凉,充满了大西北那种雄浑苍凉之气。

    曹文诏率军出宁州,走在关山大路上。

    他的心情,象四周的山岭一样怅惘。

    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总感觉这回出征与以往不同,有无奈,有烦恼,有惆怅……老是萦绕在心头排遣不去,也许真象是侄子分析得那样,太仓促了吧。

    战略部署尚未完成,贸然出击乃是军事上的大忌。

    ……

    部队踏上“秦汉直道”,这是从上古传下来的千年古道,此时正是芳草萋萋。曹文诏驻马观望,这里的山川算不上雄伟,但是却有一股莫名的杀伐之气,让人望去心惊。

    古代的秦始皇曾经在此处追歼六国残余,汉武帝曾经挥刀跃马,奠基西北,并开辟丝绸之路,唐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几乎每一个创造历史辉煌的帝王,都曾经在此征战。

    这也是个怪事。

    也许是因为这个,此处官道才在不经意中充满了杀气

    ……

    曹文诏暗暗告诫自己:别想那么多,但愿都是自己的猜疑,既然领兵上阵,那就打起精神,争取胜利。

    ……

    有探马驰来报告:“将军,前面有敌人迎战,旗号上写的是‘刘’。兵力强大,前军约有数千之众,后队还看不清楚。”

    曹文诏把自己那把九耳八环刀摘下来。

    战斗,即将开始了。

    面对厮杀,收起一切思绪,他朝着部下命令道:“摆冲锋队形,随我掩杀。后队擂鼓,箭队前出。”

    “咚咚咚——”一连串的战鼓响起来,和着杂乱的马蹄声一起,六盘山里骤然被战斗的烟云所笼罩,一队队骑兵纵横驰骋,沿着山路、沟壑、丘陵……摆开了战场。弓箭队雁翅排列,朝着前面挽弓搭箭。

    曹文诏不知道那面“刘”字大旗下是义军哪位将领,天下姓刘的人太多了。

    管他是谁。

    杀!

    杀气涌上曹文诏的脸庞,战斗的激情一下子把出发时身上的惆怅驱赶得一扫而光,这时候,战场上的“万人敌”开始发威了。

    九耳八环刀举起来。

    它象一面旗帜,引着数千兵马象潮水似的向前涌去。

    “嗖嗖嗖——”

    对面飞来无数的羽箭,义军的队伍也在向前冲,一样的勇猛,那面“刘”字大旗在挥舞飘舞。

    空中飞过的羽箭象是黑色的雨点。

    有些箭只射在士兵的盔甲上,发出“叮当”的声响,无数的戈矛拨打着箭只,有些人被箭射中了,翻滚着扑倒在地上。

    关山古道上,两只队伍都在冲锋,呐喊声和战鼓声,激励着数千人的士气,一场你死我活的遭遇战,就在这千年里洒下过数不清热血的古战场上开始了。

    曹文诏看见了对方的主将。

    那是一员身材宽厚的大脸膛将军,挥着一把黑铁大刀,赤红脸膛,钢针似的胡茬子,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刘宗敏!

    这是李自成手下的首席大将。全本

    曹文诏兴奋起来,他最愿意干的事,就是和名将对战,作为“万人敌”,对手越厉害,就越引起厮杀的兴奋,否则对战一个无名小辈,有什么趣味

    九耳八环刀抡起来,象一道烈火,向前席卷而去。

    直奔那面“刘”字大旗。

    此时,刘宗敏也看见曹文诏了,这员铁匠出身的大将,自来以勇猛著称,在战场上从来没服过任何人,他的性子就象从事的铁匠职业一样——喜欢以硬对硬!

    大吼一声,刘宗敏提着大刀越众而出。

    两把大刀同时抡起来,在暗淡的阳光下映出两道白光。

    “沓沓沓……”八只马蹄蹬着山道急促而沉重。

    刘宗敏两膀一晃有几百斤的力气,素来以“大力士”著称,他手里那把黑铁大刀是他亲手打造的,比普通长刀还要长一尺,重十斤。

    “忽——”

    黑铁大刀朝着曹文诏斜肩带背劈过来,威猛无比。

    曹文诏举九耳八环刀相迎,刀动环动,响起一阵悦耳的“哗铃铃”之声。

    “当,”两把大刀在空中撞了一下,斜向迸开,闪过一溜火星。两匹马互相一错。

    就在这一瞬间,双方同时向后再次向后抡起来大刀。

    这种“力道再生”正是大将的拿手绝技,人的膂力与肌肉爆发力,反应应激速度,是决定你在战场上是否存活的因素。

    刘宗敏是个大力士,反应也快,一刀撞过,身子在马上甚至都没晃一下,立刻回刀再击,这份腰臂上的劲力当真是一流的。

    但是曹文诏是谁

    “万人敌”可不是人人都能叫的,他的武功融合了刚猛与绵密的特长,达到刚柔相济,收发随心,刚才和刘宗敏撞那一刀,只是试探,摸清了对方的底数。

    当刘宗敏挥刀再次劈来,曹文诏猛在地马鞍上使了个“铁板桥”。

    身子在半秒钟内似乎从马背上消失了。

    这一下动作就象山崩一样猛烈,又象柳条一样柔和……看上去令人瞠目结舌而又赏心悦目。就这在一瞬间,刘宗敏的大刀贴着他的腰腹飞过。

    凉气嗖嗖。

    与此同时,曹文诏的刀柄一转。

    “哗铃铃……”刀背上的九个圆孔内的铁环,发出一阵悦耳的响声,刀柄突然一个反向,刺向刘宗敏的腰腹。

    这当口正是刘宗敏持刀砍空,力道尚未用尽,还来不及把身子扭过来进行下一个动作的时候,这个时间差把握得恰到好处,合榫合铆。

    “噗——”

    刀柄上的尖头刺进了刘宗敏的胯骨。

    猝不及防,一刺见功。

    胯骨乃是人最不受力的部位,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机能,是人身上的弱点,武功高明的人,就是善于抓住人的弱点。

    刘宗敏“啊”的大叫一声,身子一歪,差点掉落马下,幸亏他身体强健,一股蛮力支撑着,两腿狠夹马肚,朝着旁边“沓沓沓”退出两步,然后斜刺里窜出去。

    曹文诏大喝一声,“哪里走。”

    九耳八环刀一举,纵马追来。

    刀环“哗铃铃”乱响,刀光映日,威风凛凛。
1...4445464748...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