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一阵射击结束,原本的靶场面目全非,所有的靶子都被射到在地上,朱栩粗略算了下,靶子应该超过三百,用时不到三分钟。

    曹变蛟射击完,大喊一声,带领着一群人又飞快整队,小跑着到朱栩的碉堡下,大声喊道:启禀殿下,演练结束!

    朱栩满意一笑,大声道:非常好,本王很满意,每人赏银三十两,放半天假,今天有酒有肉!

    谢殿下!曹变蛟大喊,冲天竖起长枪。

    谢殿下!

    谢殿下!

    谢殿下!

    一百人也挥动着长枪,大声喊叫,声音震天,回响不止。

    朱栩笑容越多,对着人群又站了一会儿,这才转身下了碉堡。

    殿下,曹文诏一边走一边在住身后,道人已经招齐了,都是年轻力壮,身体非常好,不过这火器还不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改造的,不是按照毕大人图纸造的。

    朱栩点头,这火器想要大规模制造,还要偷偷摸摸的,自然没有办法多快,两个多月能够造五六十杆已经不错了。

    毕懋连忙接着康道:殿下,现在差的就是火药,年关将近,应该会方便很多,年节之后,应该能够造出五百杆。

    好,朱栩心里也出了口气,压力大松,笑道:好,走,去看看大炮。

    毕懋康一听,神色一振,道:殿下,请给我来。

    为了方便演练,不被人察觉,这里离京城,人烟都非常远。

    毕懋康带着朱栩来到了一出旷野,石碓中架着两门黑色大炮,看上去黑洞洞,比朱栩在电视剧见过的要大上一轮不止。

    毕懋康走到近前,指着一门道殿下,这个红夷大炮是从荷兰人那来的,废弃后送到我这里,这个是我仿制的,改进了不少,威力也更大。

    朱栩走上前,在毕懋康仿制的那门上摸来摸去,这一门最起码要两三吨,威力想来也小不了。

    朱栩前前后后看了半晌,这才转头看向毕懋康道:现在可以放一炮试试吗?

    毕懋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道:殿下,仿制的还不行,这红夷大炮我测算过,数据我都按您的要求,记录在这里。

    朱栩接过册子翻过来看着,不时的点头。

    这红夷大炮是有准星的,射程大约两千米,而根据毕懋康册子里的所述,仿制的会改变炮筒的长度与材质,以及浇铸的方法,距离可以提升到三千米以上,有效杀伤力也可以提升一大截。

    不过,对于炮弹威力毕懋康没有提及,朱栩对此也没有办法,火药增加威力,还得靠专业人士。

    思维发散的朱栩,很快就想到了宁远之战,暗自嘀咕道‘到时候,能不能直接密集炮轰,出其不意的炸死努尔哈赤?’

    毕懋康见朱栩看的发呆,便道殿下,士兵们很快就要吃饭,您是否过去看看?

    朱栩抬了下头,这才反应过来,毕懋康这是要让他做一下与将兵同乐的秀。

    好,走吧。朱栩将小册子揣入怀里,笑着说道。

    朱栩去往士兵们的大饭堂,在京城的魏忠贤却片刻不得安宁。

    司礼监内,他被急匆匆的叫了过来,看着手里的折子,脸色铁青,双眸里尽是冰冷冷的杀意。

    这是给事中陈良训上的折子,主要是弹劾他的。

    他看着折子,一字一句的道权阉祸国,国运将终!好好好

    公公,这帮人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啊!我们决不能再姑息了!

    没错,不给他们点看看,他们根本不知道进退!

    公公,不能再心善了,必须要杀几个人,他们才能安静!

    司礼监一干太监也怒不可遏,外臣费尽心思,万般的打击他们,实在不能容忍。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对峙(第二更)
    魏忠贤听着身边一群人的话,心里也起了杀心。

    沉默了一会儿,他突然抬头看着一群人,寒声道:好,这一次,本太监就给他们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好,公公,你说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刘朝喊道。

    李永贞也站出来,大声道:公公,这次决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魏忠贤看着折子,冷笑一声,道:你们将‘国运将终’这句话摘抄下来,待会儿我拿去见皇上!

    好,公公,要不我们一起去吧?人多,让皇上看到我们的委屈!

    不必了。魏忠贤目中透着冷意,挥手道:叶阁老此刻就在御书房,我一个人去就够了。

    一群人太监迟疑,魏忠贤一个人去怎么都显得势单力孤,而且皇上对他的信任已经大不如之前。

    魏忠贤心里已然盘算好,没有多久,便拿着折子,直奔景阳宫御书房。

    朱由校此刻正与内阁首辅大学士叶向高拉锯,朱由校想要增加内帑,叶向高想要皇帝出内帑。

    朱由校神色不变,心里却恼怒。

    不久之前朱栩抄没了六部府库,得现银就超过两千万两,他留下了五百万两,其余全部发还了户部,并入国库。为什么过了两个月,他不但不能增加内帑,反而要出内帑!?

    这个时候正是税银入库,漕运北上,国库充盈的时候,朱由校强压着怒火,问道先生,如今国库还有多少?

    叶向高站在下面,毕恭毕敬的道:回皇上,经臣核查,国库现有纯银三百万两,米粮十万石。

    朱由校脸色一变,道:为什么这么少,之前不是还有几千万两吗?

    叶向高抬起头,如数家珍的道皇上,四川,甘肃,云南,福建,浙江,山东以及九边,战事连绵不绝,之前欠银太多,加上赈灾,火耗,水患,户部已经入不敷出了。

    朱由校气的胸口起伏,之前没有银子,大家都过的很好,现在有银子了,反而过的难受了,要朕出内帑了!

    偏偏这一切都掌握在外臣的手里,他分毫不知内情,只怕还是想上次一样,大部分都入了这帮大臣自己的口袋了。

    朱由校越想越气,却依旧强忍着道:先生,那你告诉朕,还需要多少银子才能填补缺口?

    叶向高默默盘算了一下,道皇上,若想维持现有局面,每年至少还需五百万两。

    朱由校脸色沉了下来,道:也就是说,还是要加税?

    朱由校的话音落下,叶向高却不说话了,自万历三大征之后,百姓的税赋是一天比一天重,但收缴上来的税银却越来越少,本身百姓就活在水火之中,要是再加税,恐怕全国各地的民变又要此起彼伏,难以控制了。

    叶向高沉默良久,抬手道:皇上,臣以为,除了开源还可以节流,像江南织造,各地矿山这样,都可以裁撤,将剩下的银两转于大用之处。

    大用之处?朱由校脸色阴沉的要滴下水来,心里大恨。

    这帮大臣整天逼着他这样那样,可到头来大明可有一点好事情?如今这帮人不但打他内帑的注意,连为皇家服务的江南织造,为皇室供银的矿也要强行裁撤,是不是过一阵子,就要他这个皇帝变卖家当以供国库了?

    忽然间,门外一个小太监转过身,进来向朱由校禀报道启禀皇上,魏太监求见。

    朱由校此刻心里满是怒火,闻言一挥手道:让他进来!

    叶向高站在那,眉头皱了下,肥胖苍老的脸上没有变化,一副老好人模样。心里却大是厌恶,之前他便是因为魏忠贤才三番两次的要辞官。

    皇上,奴婢前来请罪。

    魏忠贤一进来,手里举着折子,噗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惧怕与委屈。

    朱由校脸色不愉,看了眼一个近侍。

    那小太监连忙将折子拿过来,递给朱由校。

    朱由校接过来,一看是给事中陈良训的折子就一阵头疼,这些人的折子从来就没有好事。

    翻开一看,他的神色陡然阴沉无比,折子猛的甩给叶向高,怒声道:首辅,这是你举荐的人,你看看他写的都是什么!

    叶向高心里惊了下,脸色不动的拿起来翻看,看到‘权阉祸国,国运将终’这句话,目色也微动,却还是躬身对着朱由校道:回皇上,陈大人言辞恳切,句中要害,不知皇上为何生气?

    啪!

    朱由校猛的拍着御桌,怒吼道:你是首辅,你不明白朕在怒什么吗?一个太监就能祸国,朕是那无道昏君吗?朕是那只听小人之言的阿斗吗?他不就是一个内侍吗?到底他有多大的能耐?国运将终,国运将终,那要你们这帮大臣有什么用?

    叶向高忍受着朱由校的怒火,始终不卑不亢,毫无惧色,等朱由校说完了,才慢慢的道:皇上,良训忠正秉直,性情直言不讳,若有不当之言,那也是为朝廷谏言,检君上过失,还请皇上切勿生气,因言废忌,阻塞言路。

    朱由校听的双眼大睁,胸口好似要气炸一般,瞪着叶向高:这是忠直之言吗?这是为国谏言吗?分明是妖言惑众,裹挟朕意!哪里还有一点臣子本分,君子之仪!

    叶向高知道朱由校是真的恼怒了,沉默一阵,道:皇上,良训乃老臣所举荐,据臣所知,他乃是公正无畏之人,若有过失,那也是老臣的责任,还望皇上宽宥。

    你

    朱由校听着首辅这就揽责任了,心里大恨,牙齿咬的咯咯响,脸上铁青一片,胸口剧烈起伏的在御桌里面走来走去。

    魏忠贤跪在地上,表情没有波动,眼神里却闪烁激动之色。

    朱由校气无所出,心脏都要炸出来,恨了一会儿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冰冷的看着叶向高道:陈良训出言不逊,辱没君上,罚俸半年,闭门静思己过!

    叶向高心里一松,总算是保下来了,便躬身道:谢皇上宽宥,老臣告退。

    叶向高一出去,朱由校一脚踹向了御桌,旋即痛叫一声,却还是不甘心,一把将御桌上的所有东西都推倒在地。

    折子,木匠恭敬,碎木屑洒落一地。

    他坐在龙椅上,怒声不止的对着一帮近侍: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就是真的首辅,这就是朕的左膀右臂,除了给朕为难,他还能干什么!



第一百三十章 鸿胪(第三更,求订阅~)
    御书房里除了朱由校,就是一干内侍,外加一个魏忠贤。

    魏忠贤跪地不出声,其他近侍也都噤若寒蝉,纷纷紧缩着脖子,恨不得都是透明人。

    过了半晌,魏忠贤觉得朱由校差不多缓过劲来,才抬起头,安慰般的道:皇上,今后奴婢会将这些折子截留,不让您生气。税监奴婢也会派专人审核,每年起码为您增加五十万内帑。

    朱由校倚靠着龙椅,看着魏忠贤,神色没有好看多少,冷哼一声道:等你说到做到了再来见朕!

    魏忠贤心里大喜,这就等于有了圣旨了,脸上却诚惶诚恐的道:皇上放心,奴婢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朱由校却还是恼怒无比,一挥手道:出去!

    魏忠贤连忙又跪了下道:奴婢告退。说着,起身退了出去。

    魏忠贤一走,朱由校就眉头一皱,将一只腿抬到龙椅上,冲着近侍道:快宣太医,朕的腿又疼了!

    是皇上。一个近侍急匆匆的跑出了御书房,直奔太医院。

    朱由校将裤子卷起来,包裹着伤口的白布已然黑红交替,渗透了出来。

    他眉头紧皱,脸庞不时抽搐一下。

    没有多久,太医就来到了,小心翼翼的给朱由校清理了伤口,换了新的纱布,这才道:皇上,臣已经为您清理了伤口,毒素也清理了大半,只要皇上今后小心一些,年底之前,应该就可以恢复如初了。

    朱由校轻轻点头,脑子里还是之前叶向高顶撞的话,胸口如压了大石,隐隐作痛。包好了便起身,面无表情的道:摆驾咸安宫。

    近侍们立即就知道了皇帝要做什么,连忙去安排。

    朱栩一回宫,御书房这么精彩的消息自然也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按理说他应该对这一幕感到很有趣,实际上他却是无奈的摇头。大明晚期的朝堂就是这么奇怪,朝臣们以顶撞皇帝为荣,这样不但不会有事,反而会成为升官的有力阶梯。

    因此,廷杖要么是打死打残,不然多半都会名利双收。

    饭桌上,朱栩与姚清清对坐,身后站着曹化淳,朱栩听完他的话,一边夹菜一边道对了,皇兄到底是什么病,探出来了吗?

    曹化淳迟疑了一下,道:殿下,太医院那边守口如瓶,不过一个配药的学徒无意中说过,皇上好像是中了蛇毒。

    蛇毒?朱栩诧异了一下,旋即便放了心。既然没有第一时间致命,宫里也没有太大动静,显然不是致命的。

    姚清清坐在朱栩对面,欲言又止。

    朱栩装作没有看到,吃的欢实。

    九月底的天气还是很燥热的,朱栩吃完,便转身进了书房。这里有冰块,可以凉快一些,他坐在椅子上,一边翻书一边若有所思。

    陈良训这次上书,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在魏忠贤与叶向高面前成功的激怒了朱由校。按照这帮言官的脾气,此事不但不会打住,只怕是在酝酿着更猛烈的进攻。

    朱栩想着,忍不住嘴角翘起,怪笑的低声自语道魏忠贤啊魏忠贤,你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开挂般的将东林党杀个落花流水

    姚清清收拾好碗筷,悄悄走进朱栩书房,站在门口,神情有些‘扭捏’的看着朱栩。

    朱栩手指沾了沾嘴唇,仿佛没有看到她一般,静静的翻书。

    姚清清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来,轻声道:殿下

    本王跟他说了,他答应年后纳你为妾。朱栩坐着不动,嘴却飞快的说道。

    姚清清楞了下,猛的一捂嘴,眼泪差点下来,跪地道:贱妾多谢殿下成全!

    朱栩神色不变的摆摆手,道:不用谢,都是当初说好的。

    姚清清情绪有些失控,又是一拜道:贱妾还是很感激殿下,贱妾告退。
1...5960616263...8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