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没多久,曹化淳悄步进来,道皇上,傅阁老来了。
宣。朱栩头也不抬的说道。
曹化淳应了声,转身出去。
接着傅昌宗就进来,不等他行礼,朱栩就站起来道舅舅坐,正好有事找你商量。
傅昌宗已经习惯,随着朱栩在小客厅坐下,道皇上,说的是什么事情?
朱栩顺手煮茶,神色犹疑的道朕看了最近的奏本,尤其是今年的夏粮,比去年还多了一百多万石,你怎么看?
傅昌宗神态轻松,道:臣也注意到了,应该是今年新政有些效果了。
摊丁入亩在很多地方已经推行成功,这个理由倒也合适。
朱栩给他倒了杯茶,道:舅舅,你有没有觉得,灾情似乎有缓解的迹象了?
现在已经是历史上的崇祯十一年,灾情持续激烈了四五年。
傅昌宗听着,摇头道今年陕川地震不断,贵州持续大旱,云南福建饿殍盈野,河北河南情况更加不好,臣看来,灾情还在加重,钦天监预测未来三年天气会越发不好,还是不能乐观
朱栩听着傅昌宗的话默默点头,不禁叹了口气。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耐心好,实际上他耐心很不好,早就等不及,都是现实逼着他忍耐。
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被现实拦着。
傅昌看着朱栩的表情,微笑道:皇上不用着急,朝廷稳固,国库也算充裕,不会有大事发生了,再撑个三五年,一切都会好。
朱栩知道傅昌宗是在安慰他,吁了口气,微笑道嗯,是朕心急了。你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傅昌宗道:孙阁老在辽东,提了一个三面和隅,准备在辽东进行进一步扩张,将更多的领土纳入我大明,重点是北方。
朱栩唔了一声,道:告诉他,稳扎稳打,每一地都要立足站稳,不能被人一击即破,命熊廷弼全力配合,海军那边也要有所动作。
傅昌宗知道朱栩热衷开疆拓土,点头应是,又谨慎的看了眼朱栩,道近来,不少官吏辞官,都是毕阁老一系。
所以,你在担心什么?朱栩品着茶,淡淡说道。
这不是明摆着,天下人都知道毕自严与孙传庭在较劲,这分明是示威。
傅昌宗知道不简单,沉着色道现在新政如火如荼,臣担心会有坏消息,打击官吏的信心与热情。
朱栩笑了声,摇了摇头,道:你们都太小看毕阁老的心胸了。
傅昌宗不解,道还请皇上明示。
朱栩放下茶杯,轻声道毕阁老一路南下,去的都是新政的要害之地,看似气势汹汹,可真有做出什么事情?
傅昌宗一怔,毕自严在神龙府逼迫布木布泰的事情人尽皆知,那架势仿佛就是要毁掉神龙府。
但仔细想想,毕自严是有能力做到的,但结果是他在外人眼中大败而逃,狼狈的去了浙江。
傅昌宗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朱栩。
朱栩脸上尽皆是感慨,道新政毕竟是他一手推动,临走前不放心去看看,也属正常。
傅昌宗会意过来,若有所思的道:皇上是说,毕阁老只是验证一下,没有反对的意思?
朱栩点点头,道这些人辞官,对半也是为了給孙传庭铺路,这位老大人也是用心良苦,心宽似海了。
傅昌宗没想到事情是这样,心里颇为震惊,久久不言。
好一阵子,傅昌宗才道:还是皇上看的明白。
朱栩看着傅昌宗,他不清楚傅昌宗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但在朱栩心中,傅昌宗是没有首辅魄力的,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副手,仕途已经到头。
当然,在外界来看,是因为傅昌宗的外戚身份。
朱栩对于这位勤勤恳恳的舅舅还是有些歉疚的,沉吟一声,道傅家将来也少不得一个爵位。
傅昌宗一惊,连忙跪地道:臣不敢领恩。
朱栩摆了摆手,道起来说话。
傅昌宗心里惊疑不定,惶恐的站起来。傅家已经是相当显赫,若再不低调,只怕会有横祸。
朱栩没有想那么多,道不说这个了,周应秋接替你,内阁还差一人,你觉得谁合适?
傅昌宗镇定心神,思忖着道:皇上,申用懋如何?
第1264章 打出去的难堪
傅昌宗提议申用懋,可谓是用心良苦。
申用懋虽然算是帝党,但在中间派中声望更好,哪怕那些反对新政的人,对他也是褒多于贬,若是他能入内阁,算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若是孙传庭继任‘首辅’,傅昌宗晋位第五,第六还是帝党的话,内阁就全是帝党了。
孙传庭,晋王,汪乔年,傅昌宗,就已经是四人,排除专心军务的孙承宗,再进一位帝党,那就是全帝党内阁。
这会对很多人来说——‘吃相太难看’!
朱栩能理解傅昌宗的意思,自顾的续了杯茶,道:第七位阁臣,你觉得谁合适?
傅昌宗神色动了动,现在的内阁,一直保持是六个人的状态,第七个空悬多年。
现在,朱栩要补缺这一个,莫非,孙传庭上位,意味着大明要进入激烈变革的阶段了吗?
傅昌宗斟酌一番,谨慎的道:若是论资历,能力,自然是周应秋排第一位,申用懋,张问达,徐大化等都有资格,臣认为,还需从长计议。
内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阁臣的权柄日重,一个阁臣的位置,全天下人都在盯着。
毕自严即将致仕,在朝廷高层变天的时候,又一个阁臣位置横空出世,只怕很多人都五分安分了。
朱栩品了口茶,看着傅昌宗笑着道:舅舅说的是。
傅昌宗不多言,他知道,朱栩心里肯定有主意了。
步入七月,天气渐热,一如大明的官场。
朱栩的紫禁城外廷基本是敞开的,但内廷对外界来说,相当神秘,能进出的人屈指可数。
教皇国的使团面临着明朝的强大压力,尽管他们拒绝了明朝提议的辩论,但薛正庆还是不断的在不同的场合给他们‘难看’。
比如,薛正庆神龙府的教堂,当着马伊达尔齐尼面,指责他在欧洲滥用私刑,违反上帝的仁慈之念,劝诫他要‘友爱世人’。
又在一次洗礼上,提及了‘人权’,要求马伊达尔齐尼,教廷尊重人们的生存权,自由权,尤其是信仰自由。
在一次信徒朝拜上,薛正庆更是提出了‘信仰平等’,要求教廷在对待男女教徒上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更不能将女信徒当做‘’。
这些,简直就是**裸的打脸,响亮又直接。马伊达尔齐尼的反驳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滥用私刑是他,人尽皆知。信仰唯一是上帝的要求,怎么辩驳?信徒平等更是笑话,从古至今,女人都是男人的奴隶,他能怎么解释?
面对明朝的来势汹汹,马伊达尔齐尼不能硬辩,只能做起缩头乌龟。
一座教堂内,马伊达尔齐尼等一行人暂住在这里,聚集在一起,全数皱眉,不满。
一个红衣主教粗着嗓子,怒气满脸的道明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看他们肯定有阴谋,或许就是阻止他们传教,想要破坏我们的名声。
不应该,他们要是想阻止,就不会千里迢迢跑去我们教皇国了,应该是另有目的。
没有谁是傻子,明朝做的这么明显,摆明是有什么阴谋在算计他们。
一群人议论纷纷,却也猜不透,最后目光盯着马伊达尔齐尼。
马伊达尔齐尼近来受挫严重,脸色就没有好看过。从他心底,从教皇国的处境来看,他们都渴望在大明传教,将这里变成上帝或者说教皇国可操控或者影响的国度。
但明朝显然不同于他们接触的那些国家,这里有着更为强盛,完备的文化体系,超越欧洲很多。
在很多事情上,马伊达尔齐尼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面对大明官员的咄咄逼人,屡屡撩拨教皇国的刺,让他恼怒又无奈。
马伊达尔齐尼思忖良久,忽然道我听说,他们这里有一个教堂,是西班牙,葡萄牙那些流浪者聚集之地,他们一直与明人在钻研圣经?
一个红衣主教若有所思的点头,道:确实如此,不止这里,在他们的最高学府,皇家政院,听说有一个宗教系,有在专门的人在研究圣经,已经有好几年了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好几年前就在钻研圣经了?
他们,对上帝还是崇敬的?
他们在在花费精力研究,却对我们诸多刁难,这是为了什么?
一群人百思不得其解,若说明人对上帝漠不关心,哪怕是敌视都能理解,他们分明多年前就认真的专研了,说明他们对上帝很重视,为什么却对传教如此抵触,百般的给他们难看?
一群人嗡嗡的议论,近乎混乱的争吵。
马伊达尔齐尼面色沉着,压下他们的吵闹,道我相信明人还没有被上帝抛弃,就是眷顾之地,我们要有耐心,不能放弃。
众人都知道,马伊达尔齐尼是教皇的心腹,带着神秘任务来的,听着他的话,便没有再出声。
薛正庆在神龙府的日子过的真是舒服,明天几乎就是变着法子给马伊达尔齐尼等人难看,变相的宣传大明改革后的教义的。
这会儿,他陪着上司巩永固,正在拜见布木布泰。
巩永固听完薛正庆的汇报,道嗯,这件事你专门负责,不要掉以轻心,夷人向来不怀仁义。
巩永固即是上司,又是皇亲国戚,薛正庆自然不敢怠慢,恭敬的应着。
布木布泰给朱慈煊穿好衣服,柔声嘱咐道:不要到处乱跑,过一阵子咱们就回京了。
小家伙大呼一声,道:真的吗母妃?我也想母后,想大姐大哥二哥还有永宁姐了
听着‘母后’二字,布木布泰嘴角动了下,旋即不动声色的笑了笑,道:去吧。
小家伙飞奔出去,大喊着苏沫儿,嚷着要出去买礼物。
巩永固,薛正庆仿佛没有听见,默默的喝茶。
布木布泰等小家伙走远了,这才收敛心思,看向薛正庆道:皇上是亲口,明确告诉你,神龙府的事情,我们不要查了?
薛正庆神色郑重,道:是的娘娘,皇上要巩大人停下来,不要查了。
布木布泰看着薛正庆,语气平静的道:皇上有没有说,谁来接替我?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网址:
第1265章 大元帅府的部署
薛正庆倒是不知道布木布泰即将回京,怔了下,恭敬道:皇上未曾说,不过娘娘不用着急回去,皇上不久将要去承德避暑。
布木布泰‘嗯’了声,道:关于大教堂,我已经选好地址,工匠在征集了,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吗?
薛正庆神色振奋,信心满满,道:下官准备建立一个庞大的教堂,巨大的雕像,让这里成为教徒们的圣地,超过教皇国
布木布泰倒是不能理解朱栩对这个上帝教的重视,只是配合着道:好,我让人协助你。
谢娘娘。薛正庆抬手,沉声道。相比于在衙门里的务虚,他更喜欢实实在在的做事。
巩永固没有多言,他手头上的事情太多,实在没有精力再分散出去。
薛正庆出了布木布泰的小楼,便再次去找马伊达尔齐尼,他要趁着马伊达尔齐尼还没有醒悟之际,确定神龙府这座教堂的‘正统’地位,一旦有了教廷的认可,以后就不用再理会罗马教廷了。
这是属于大明的上帝教,百姓是大明的,信徒也是!
薛正庆信心满满,正在全力以赴。
京城之中,朱栩纵观全局,不知道是准备的充分,还是近来官场的异常变化,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传到朱栩耳朵里,令他心情大好。
确定三天后离京,朱栩在宫里也忙着准备。
慈宁宫。
朱栩已经有不少日子没来吃饭了,张太后气色看上去不是很好,勉强支撑着道出京之后,不要任由性子来,热的冷的都要谨慎,太医一定要带
朱栩有段时间没有听张太后这么唠叨了,一如过去,微笑的听着。
不知道为什么,张太后看着朱栩的表情,总觉得有些奇怪,眉头蹙了下,道:行了,知道你不爱听,除了皇后,李妃,海妃不带吗?
朱栩后宫里的女人屈指可数,想带旁人都没有,张太后不能又要劝他纳妃,最后还是咽了回去,心里叹了口气。
大明皇帝,对待女人个个都是奇葩,外人根本劝不了。
朱栩倒是不知道张太后一瞬间脑海里闪过这么多念头,随口回道:太过兴师动众,不带了。随员也尽量缩减,轻车简从。
张太后目光异样,打量着朱栩道:你是打着避暑的旗号,又想去各地巡视吧?
朱栩也不瞒着,道一来,朕想看看朝野的一些官员。二来,‘新政’到了这个关头,朕需要放权。三来,朕想打造几个响亮的招牌
张太后对朱栩的政务没心思,摆了摆手道:行了,吃饭吧。
‘皇嫂近来对我不太友好啊?’
朱栩心里嘀咕一句,有心探问,但看着她有些苍白的神色,还是住嘴,道:那,皇嫂,永宁还在闹腾吗?
张太后瞥了朱栩一眼,脸色越发不好,道:前几天她偷跑出宫,被禁卫给抓了回来,你是想带她去吧?她是大明共主,你胡闹就算了,还要带着她?将来入了婆家,不安分守己,天天闹腾,像什么话
小永宁已经十五了,很快就到出嫁的年纪,张太后为此也是操碎了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