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乡做食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救火匠

    林扬赶紧转话题,“黄阿姨您是哪里人,听着口音可不像老京城人。”

    老人扭头看向窗外,眼神儿飘忽,低声喃喃的说,“是啊,有几十年没回过老家了,我是徽省人。”

    “徽省”林扬突然心中一动,问,“那一会儿我给您做虾子面好不好”

    黄阿姨神情激动的转过来看林扬,惊喜的说,“你会做虾子面”

    “肯定不一样,有些材料是没办法的,我只能尽量做到三分样。”,林扬除了跟赵刚那样的货说话肆无忌惮,与别人讲,还是要注意的,免得收不回来。

    黄阿姨摆手说,“没关系的,你就做你的,太好了,你不晓得,我那个时候,想吃虾子面要过生日时才有的。”

    和好了面,林扬起身到西屋的橱柜里拿来一个小罐子,里边儿是他积攒的虾子。

    正宗的徽省虾子要用当地的青虾,跟滨城这边儿的草虾大不一样。

    林扬倒不在意,他就图个新鲜,抓了那么多虾,也是闲来无事,想起同事说过的虾子面,他就试着做。

    做虾子很讲究的,林扬这货玩儿的是粗放型,糟践了不少虾,不然能有更多。

    程序上就简单了,先蒸后晒再炒,有小半罐。

    做好之后,林扬还没来得及尝尝味道如何,今天敢拿出来显摆,实在就是系统给他的那鲍汁,有那神品在,味道不是他担心的问题,就是不像徽省虾子面,只要形似就可以了。

    两人正说着话,其实就是黄阿姨在回忆她的家乡,林扬在听,手上却不停,面条要筋斗,一定要揉,如果不够劲儿,面条是不好入口的。

    曾教授拿着两本书,端着个茶壶踱着步溜达了进来。

    他是很喜欢林扬家的院子,甚至他第一眼看见后就想好了如何利用,不管是葡萄架下还是梧桐树荫下,躺在藤椅上,看着喜欢的书,旁边一壶清茶,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清恬境界。

    黄阿姨看到自己老伴儿,赶紧高兴的说,“老曾,你是不知道,小林会做虾子面的,今天中午咱就能吃到呢。”

    “好啊,那我有口福喽!”

    曾教授并不如黄阿姨那么对虾子面期盼,不过他也很开心,他也是吃过虾子面的,味道都已经忘了,只记得非常好吃。

    抻好了面,把面条放到外面晾着,用棉纱布盖上,剩下就没啥事儿啦,只等吃的时候煮面就可以。

    黄老太都看在眼里,不禁夸奖说,“小林真是个利索人,干什么都看着那么爽利。”

    若不是有大魔王在,林杨是知道自己什么样子的,该不好意思的就不好意思吧。

    他本想抽一支的,可一琢磨,又打消了那念头,万一老曾头身体真不好呢

    就算身体没毛病,院子里不窝风,当着老人面也不大礼貌。

    得嘞,咱也文艺点,林杨进屋,其实就是个样子,他从空间里拿出紫砂壶来,给自己泡上茶,至于书呢,他最近在看《》,拿出来似乎不显档次,那就三国吧。

    林杨的文化层次就这样了。

    他家里就两个藤椅,还是老爷子下了狠心买的,能留下可不容易,现在想买找这么实在的东西不易。

    搬了个马扎,也坐到树荫下,刚要翻开书,老曾伸手说,“哟,小林你也好这口儿,让我上上手”

    “您随意。”,林杨很痛快的把壶递给老头。

    &nb




第二十八章,哎哟额滴娘嘞!
    送走承友回到院子里,黄阿姨正在逗弄小黑狗,那货也不认生,有人陪它玩儿,估计很开心的。

    黄阿姨看到林扬提着鱼进来,马上起身过来。

    “你抓的”

    林扬笑着回答说,“我可没那个本事,是村里其他人钓来的,我买了过来。”

    说着,他拽过大澡盆,把鱼放进去,解开草绳,转过头来拧开阀门,又站起身按下电源打开电机,水从管子里喷涌而出,经过改造后,不需要再费力提水,这是林扬最满意的。

    不过曾教授不以为然,他也放下书本过来瞧新鲜,指着那架其实已经修理好的辘轳说,“老祖宗的聪明和自然,现在没人珍惜喽。”

    黄阿姨忍不住说,“你就是个老顽固,就不兴有进步”

    话虽然是埋怨,语气则是玩笑。 一流小站首发

    老头呵呵笑了,没再还嘴,扭头问林扬,“小林,你们这里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啊”

    林扬放好了水,看着重新活泛起来的大白鲢鱼,点头说,“湖里大鱼挺多的,是能钓到,不过要到里边去,湖边儿很少。”

    曾老头指着门洞那边问,“我看你有好几根鱼竿,能钓”

    林扬连忙摆手说,“那些杆可不行,钓不上大鱼,咬了钩也上不了鱼,不光杆不行,钩也不成的。”

    钓鱼是个技术活儿,随便玩儿是一回事,真要想钓大鱼,全套装备不能含糊,人家承友刚才扛着的鱼竿就跟林扬的玩具有质的区别。

    老曾头并不失望,他也就是随便那么一问,凭他什么装备会没有

    “这鱼你打算晚上吃”

    林扬一听,没直接点头,“我还没问您二位呢,要是没别的想吃的,咱就吃这个”

    黄阿姨迟疑了下说,“晚餐咱就简单点吧,大鱼大肉的没必要。”

    明白,现在太多人讲究养生,尤其是对晚餐的态度,严苛的厉害,好像多吃一口能怎么地一样。

    “您说的有理。”

    林扬没坚持什么,人家是客人,应该尊重的。

    日头走到了头顶,也快到了该吃饭的时候。

    林扬先做了一个炝拌黄瓜条,清爽可口,最是适合热天食用。

    “你用的是菜籽油吧”

    黄阿姨似乎真把自己当学徒了,什么都要问一问。

    林扬点点头,说,“菜籽油相对健康些。”

    炝拌黄瓜不复杂,一般是用盐和味精腌制,林扬是比较讨厌味精的,总觉得那玩意儿让人不放心,但为了提味儿,他特意点了几滴鲍汁。

    入味儿后的黄瓜条会出很多水,控干净就好了,热油放花椒炸糊,喜欢吃辣的也可以放点干辣椒,林扬考虑老曾头的身体,没有加。

    等油凉了,捞出花椒,倒进黄瓜,拌匀就齐活。

    曾教授全没有文化人的矜持,直接下手拿了一块扔嘴里,嚼了几口,马上赞叹,“小林这手艺没说的。”

    林扬嘿嘿笑了笑,手上不停。

    煮面是在院里的大灶上,锅开了后下面,长筷子把面散开,加一次凉水,锅再开就可以捞出。

    虾子面需要的调料其实不复杂,只是需要时间来等待,特别是虾子,有了这个东西,那就好办了,酱油、盐、小葱花,也有用猪油的,林扬没加。

    滚开的高汤浇上,就算普通人做,味道都不能差,林扬又丧心病狂的加上鲍汁,。

    哎哟额滴娘嘞!

    人间极品美味也就如此了。

    都不用形容如何好吃的,连黄阿姨都回了两次碗,后来林扬实在吓坏了,面不是没有了,他真怕撑坏了人,回头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可不是,早晨就没少吃,再加上这会儿的,两位老人肠胃就是铁打的也不成。

    林扬心都悬了起来,一个劲儿的



第二十九章,乡村的夜
    ,

    林扬琢磨着中午那一顿面条吃得有些粗犷了,晚上就收敛些。

    虽说吃了消食片,毕竟人岁数大了,和年轻人不同,得弄些易消化的。

    棒渣子红薯粥就是最佳选择。

    除了粥,林杨还做了两个小菜,炝芹菜和小葱拌豆腐,都是比较清淡的。

    芹菜焯水后只用麻油和盐,内中关键就在于从锅里出来立即进凉水,这样的芹菜吃着脆生清口,最大限度保留本身的清香味儿。

    豆腐是传统做法,卤水点的,和那些超市里的大不同,更有味道,植物蛋白保存的好一些。

    做人做事一定要有眼色,早上人家儿媳妇表达了对腌制品的不喜欢,自己晚上再给上,显得成心一样。

    人家或许不说,心里可不一定没想法。

    林扬也是担心,中午那个架势他可不想再重来一遍。

    为了确保安全,他特意没用鲍汁,都是普通的东西。

    是不是非常难吃呢

    林扬忐忑了一会儿,他对味道的信心都来自系统调料和厨具,纯凭自己的能耐,他不好说。

    做好了饭,粥在锅里没动,菜端到院里桌子上,用罩笼罩好,林扬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带上院门去叫人。

    没几步,就看到曾教授跟子秀三伯扛着鱼竿走过来,瞅那兴奋的意思,钓到鱼了吧。

    果不其然,子秀三伯领着老曾去了个不错的地方,几乎不怎么会钓鱼的老曾竟然有所斩获,几条噘嘴鲢子,还有一条半斤左右的大鲫鱼,林扬猜这条是老头儿兴奋的根源。

    “小林你这是做什么去”

    “饭熟了,正要去喊您和黄阿姨呢。”

    老曾脸上略带失望,怏怏的说,“已经做好了啊。”

    子秀三伯当下就说,“曾教授,刚才我没说清楚,这鲢子腌好煎着就饼吃才好,再有鲫鱼熬汤,拌上点小咸菜丝,啧啧!”

    别说是老曾,林扬都流口水,别看鲫鱼大,但常见,小噘嘴鲢子可不一般,它们对水质要求极高,肉质细嫩,粗盐腌一晚,用水冲干净油煎,味道那真叫绝美。

    林扬忙附和三伯的话,“是、是嘞,我看看……”

    曾教授没啥技术,碰死耗子钓了几条,林子秀是高手,大几十条呢,“真不少啊,腌一宿,正好明天中午吃,您就瞧好吧,三伯,您跟三婶也来一块儿呗。”

    林扬说着,偷偷瞄了一眼老曾。

    “对、对,老林,你们老两口子也一块,人多热闹吃着也香甜,你啥也别说,就这么定了。”,曾教授接话特别快,根本不由分说。

    吃晚饭的时候,林扬一直心怀紧张,生怕味道上有巨大的偏差,让老两位说出点啥来。

    幸亏没有。

    老曾和黄阿姨吃的挺正常,没有了那两顿饭的激烈奔放,算是回归了正常。

    黄阿姨还夸林扬熬的粥香甜,她还说,“小林就是有心,这饭安排的真对我心思。”

    林扬正在水井旁收拾那些鱼,大鲫鱼在澡盆里跟胖头做伴儿,他要把鲢子收拾干净,然后腌上,听到黄阿姨的话,他没答话,只是咧开嘴笑笑。

    挣点钱真心不容易啊!

    吃过晚饭,老曾这老同志不消停,竟然端着棋盘来找林扬,非要下几盘。

    林扬愕然,身位一个资深臭棋篓子,他真没有被虐待的瘾,他只能推说自己压根就不会,连规则都不明白,“您是让我玩儿写网游还行,象棋真不会。”

    曾教授失望的说,“那是咱民族文化,应该学一些的。”

    村里的生活挺安逸悠闲的,夏天天长,还大亮亮的,不像冬天6点不到,天就乌漆麻黑了,村民都窝在家里稀里哗啦打麻将,路上几乎没人。

    哪怕现在不一样,也绝对不是城市那种灯红酒绿的夜生



32. 第三十章,得亏没得瑟
    林扬接到了赵刚那货的电话,听完要求,他忍不住讥笑说,“合着我还得替你尽孝呢我跟你说,胖子,我这么大了,我爸跟我妈都没享受过这待遇。”

    “别啊,哥们儿,冲咱俩交情说那么多面儿不是”

    “你快拉倒吧!咱做的是生意,谈感情有意思啊。”

    果盘儿不是多难,只是出现在这农村,实在不协调,不如直接弄上一大盆实在。

    赵刚拍马屁的小心思够细腻,林扬是佩服的,难怪人家能把生意做那么顺。

    “你甭管了,我这就切个西瓜端过去,行了吧。”

    天气热,林扬喜欢弄个西瓜泡在井里,想起来就切了吃,凉丝丝的贼爽。

    滨城还有一种黑皮西瓜,皮厚了些,却最是甜,与现在薄皮的各有滋味儿。

    看了看时间,还早,估摸着老曾还在跟那群人胡嘞嘞,他的兴致颇高,提前回来的可能性不高。

    一刀切开,已然是极品的脆沙瓤,林扬吃西瓜的最佳方式就是用勺挖着吃。

    打开手机,找了自己最喜欢的歌单,点击播放,抱着西瓜开吃!

    爽!惬意!再没有如此舒坦的了!

    瓜吃完了,手上黏黏的,林扬打着嗝抄起刀按照滨城习惯把瓜切成窄薄的三角,半个西瓜盛了满满一大盘子。

    林杨找来手电筒,端着盘子去三伯家,村里在穿村那条路上装了路灯,别的地方可没有,赶上没月亮的天,真是乌漆嘛黑!

    是不是该装些路灯呢

    林杨真动了心思,那玩意儿不能指望政府,程序太麻烦,申请下来的机会渺茫。

    村里

    意思差不多,甭惦记。

    只能靠自己个儿,铺设电缆那种就别想了,林杨琢磨的是太阳能的。

    好处是安装难度小,只要村里同意就行。

    坏处是费钱,那家伙不便宜,贵着呢!和各大行业一个特性,里边儿水深,若不懂的,会被忽悠的胡说八道。
1...789101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