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殿下的意思是让末将前往”
“正是。”
“末将绝不负殿下所托!”
“苏将军想必知道火烧赤壁的典故吧”
“末将听过。”
“那就好,倭人估计不知道火烧赤壁的典故,孤此次从杭州府调来的舰船配有火炮,每船左右各六门。这可是华亭这两年全部的产出,苏将军可不要辜负了它们。”
苏定方明白了,“殿下放心,只要倭国敢来,末将必让他们火葬。”
李沐放心了,“那就拜托苏将军了,孤等候苏将军的捷报。”
……。
距之前大唐与倭国在百济和倭国本土石见一战,已经过去近六年了。
可大唐与倭国签订的条约依旧有效。
互不侵犯、保持现状的条款依旧约束着倭国。
虽然此时倭国已经明白了李沐非要占据石见的用意,但为时已晚。
石见的矿山基本上已经被十数万人疯狂、野蛮地采掘完了。
当时开采的只有二万多俘虏。
可石见总督府长史李义府,却出了个“好主意”。
招募倭人来开采。
出得价很高,一人一天五文钱、二斤粮。
这个价格对于唐人确实不高,可对于贫苦的倭人来说,已经是个天价。
短短三个月内,石见就集结了十多万人,参与了开采。
这个李义府,就是敢往赈灾粥中掺沙子的人。
被李沐称之为“恶人”。
他有一句话被李沐奉为经典——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不仅如此,鉴于当时留下的只有五千神机卫驻军。
李义府建议总督刘仁轨,从倭人中遴选出一批强壮、精干之人,组成了一支一万人的队伍,并给他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和平军”。
石见以一国(令制国,也就相当于一府)之地,其中人口已经超过二十万,加之与大唐的商贸来往非常频繁,基本上每天都有运输船来往于石见港和华亭港之间。
俨然成了一个国中之国。
而经过近六年的苦心经营,石见其实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垒。
水泥、钢筋修筑起的城墙和碉堡,如同一只只庞大的巨兽,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觊觎着倭国的土地。
经六年前的一战,倭国丧失了十几万大军,整个朝堂十分忌惮大唐。
虽然事后得知石见银山被挖掘一空,但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不咽也不行啊,倭国国内也是一团浆糊。
前年舒明倭皇挂了,苏我虾夷竟拥立了舒明倭皇的皇后为新倭皇(皇极tian皇)。
去年,为了安抚国内反对的声音,又正值大旱,苏我虾夷愣是导演了一出祥瑞。
祈雨,让皇极tian皇祈雨。
苏我虾夷令各地读大乘佛经于各地的寺庙,又设佛、菩萨及四天王像于各大寺南庭。
然后苏我虾夷亲自手执香炉祈雨,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而当皇极tian皇祈雨后,天上降下甘露。
由此皇极tian皇正式坐稳了皇位。
苏我虾夷更是权势熏天,北部虾夷族前来朝贡,皇极tian皇本要赐宴于朝。
可苏我虾夷违背礼制,在苏我氏府中宴请了北部虾夷朝贡的使者。
不仅如此,苏我虾夷还建祖庙于葛城高宫,令人跳只有tian皇才能观赏的八佾舞。
今年就更夸张了,年初,苏我虾夷以自己病重为由,不经tian皇允
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义府的“奸计”(二)
ps :感谢书友“gxw”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刘仁轨皱了皱眉道:“征募二万人确实不难,可听你的意思,是想让这批人与倭军作战吧让倭人打自己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李义府道:“总督此话差矣。这些年来,石见府中劳役从二万多人到如今十几万人,每人一天劳作七、八个时辰,总督可见过有人反抗”
刘仁轨道:“那倒是未曾听闻。”
“就是说嘛。倭人比唐人好治理多了,让他们吃饱,他们已经感恩戴德了。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吃了大唐的饭,就该替大唐卖命。这个道理,想必倭人的理解会更深刻。”
“这……本官还是不太信。万一……万一失败了,如何应对”
李义府奇怪地看了刘仁轨一眼道:“失败就失败,何须应对就算和平军全军覆没,与我等何干大不了如殿下信中所说,撤至伽耶,想法与殿下会合就是。可总督要想想,万一成功了呢”
刘仁轨问道:“成功也就是守住石见。你我身为总督、长史,守卫辖地,乃份内之事。”
“哎……。”李义府喟叹道:“刘总督难道就没想过出海一战”
刘仁轨闻听,有些惊悚起来:“出海一战你……你是说让和平军出海……拦阻渡海倭军”
李义府哂然道:“有何不可不管成败如何,死的都是倭人,总督损失得无非是一些军械和钱财,何况军械库中现成就有。数年前的大战,缴获的倭军武器甲具堆满了库房,神机卫将士根本看不上眼,虽然事隔多年,但从中挑捡出三万人的装备,还是不必费周章的。至于钱财,这区区钱财,对于殿下来说,不值一提。”
刘仁轨有些心动,这些年的相处,这个实诚的将军,愣是被李义府这个“恶人”给带坏了。
“李长史此言,确实可行,只是尚不知倭军从何处出海。”
“要知此事并不难。”李义府嘿嘿一笑,“有钱能使鬼推磨,向长门、筑前等国派出眼线即可。倭军向何处集结,就是他们渡海的出发点。”
刘仁轨有些兴奋地点点头道:“长史大才。若此次真能如长史所愿,本官必定向殿下,为长史表功。”
李义府拱手道:“谢总督。那就请总督下令征募和平军吧。”
“好。”
李义府此时还没有想到,他的这一筹划,为他日后登上大唐相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鸭绿江南,被神机卫收复的新义州城中。
高延寿、高惠真总算是立下了大功。
没有在新城外劝降联军,二人一直忧心忡忡。
此次鸭绿江畔的大战,十余万溃兵成了他们的表现亮点。
他们二人自带高氏王族的光环。
对于劝降溃兵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这么七八天下来,这些溃兵还真被高延寿兄弟忽悠了。
一个个拍着胸脯声称要打过萨江去,解救高藏王。
俘心可用啊。李沐感叹着。
将这十余万俘虏扒拉出六万人,连训练也没有,直接发还武器。
重组了一支军队,李沐还替他们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归义军。
之后,李沐下达了南下总攻的命令。
十二万唐军、六万归义军兵锋直指萨江。
此次高句丽国内,已经没有军队可以抵抗唐军南下了。
五天之后,大军渡过萨江,前面就是高句丽京城——平壤。
在离平壤百里之外,李沐下令停止了前进。
不是李沐要故意拖延,而是,他需要给渊盖苏文时间,让他们君臣相残的时间。
高藏王年青,他如果继续活着,势必会被有心之人利用,或拥立或借其名,日后这片土地上麻烦之事将不断。
很快就要统治这片土地,不管高氏王族英明与否,也不管高氏王族受不受百姓拥戴。
这种脏事,有人代劳,李沐自然不想去粘。
此时
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刘禅
李治抬手打断房玄龄,道:“父皇如今春秋鼎盛,李沐便已位居摄政王之显,若父皇……有不忍言的那一天,孤如何应对一个权势熏天、战功彪炳的摄政王,就算孤能容忍,李沐怕也不甘心居孤之下吧”
“太师,孤这些日子在想,蜀汉后主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竟甚合孤日后的处境,深感后主刘禅的大智慧啊。”
房玄龄听得是满头冷汗,他张着嘴竟不知道怎么合上。
“逆子……!”突然一声怒喝声传来。
接着就是一声“扑通。”
“陛下……。”混乱声吵杂一片。
“快传御医……。”
一阵子的慌乱,鸡飞狗跳。
千秋殿外,李治垂头丧气地跪在殿前阶下。
殿内,房玄龄握着李世民的手。
李世民幽幽一叹,“玄龄啊,朕去东宫,本是为了……,袁仁国,辽东战报呢”
袁仁国赶紧将战报双手呈上。
“玄龄先看看战报,大捷啊,前所未有的大捷啊,前朝三次朕两次北征,却让此子拔了头筹,大势已去,其羽翼已成,该如何应对”
房玄龄打开战报折子,看了之后,手抖得厉害。
天啊,他真做到了,在朝廷没有派出援军的劣势下,依旧做到了。
占领平壤,高藏王身死,这意味着高句丽已经覆没。
灭国之功,灭国之功啊。
两代君王,欲求不得的梦想啊。
许久,房玄龄合上折子,长叹道:“天意,天意如此。陛下问臣如何应对,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只是……臣不敢讲。”
李世民冲袁仁国道:“所有人都退下,朕与太师有要事相商,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此殿。”
袁仁国应道:“奴遵旨。只是太子殿下已经在外面跪了快一个时辰了,可否……”
“让他跪着吧,不争气的东西。”李世民冷冷说道。
“奴遵旨。”袁仁国带着所有内侍、宫女、御医躬身而退。
“玄龄,现在此殿仅你我君臣二人,有什么想说的,尽可畅所欲言。”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道:“李沐立下如此滔天大功,与陛下以往之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挟新胜之威势,率大军南下返京,恐怕不妙啊。”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见到战报,也是感觉不妙,这才来找玄龄商议,不想,竟听到那逆子的一番悖论……,朕真想朕的青雀儿啊,就算是承乾,也强过这逆子。”
房玄龄赶紧劝道:“陛下万不可动气,之前昏厥,便是气火上攻之故,若陛下龙体有恙,不但与事无补,更将太子置于险境。”
李世民闻听长长吸了口气,“玄龄金玉良言,朕记下了,朕得好好活着,至少也得等为那逆……稚奴安顿好了。玄龄,快与朕说说你的应对之策,大胆说便是,朕绝不怪罪于你。”
房玄龄听了,幽幽道:“臣的应对之策,就是废太子,立李沐为皇太侄。”
李世民闻听,张大了嘴巴,从惊愕到震惊到愤怒。
“房乔,你好大的胆子,你敢为李沐说项,废太子你何不来废了朕这个皇帝”
李世民瞪大了眼珠子,用力拍打着榻边,嘶吼着。
房玄龄缓缓跪下,拜伏在地,“陛下息怒,且听臣把话说完。”
看着房玄龄跪拜,李世民长吸了一口气,停止了拍打榻边,“讲吧,朕倒是想听听,你能如何口灿莲花的。”
房玄龄道:“李沐携大胜之威,率军南下,必不可挡。罚不能罚,赏无可赏,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山不可容二虎,若李沐回京,与陛下必定会有生死一搏。”
&
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
ps :感谢书友“盒马小唐”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那依你之见,该派谁前往辽东传旨”
“这……这人选确实不好选,身份低了不妥……。”房玄龄一时还真想不出现在的朝堂上还有谁能与李沐身份相配,他一咬牙道,“要不,臣往辽东跑一趟,替陛下传旨”
李世民听了连连摇头,“不妥,玄龄年事已高,先不说山高路远,万一李沐不遵旨,扣下玄龄,那朕就被动了。”
房玄龄道:“真若臣被扣下,陛下就当臣死了,不必为难。”
“不,不。玄龄是朕的肱股,万万不可行险。还是再想想另外人选。”
这时,袁仁国在殿外轻唤道:“陛下,陛下。”
李世民不耐道:“何事”
袁仁国回答道:“太子殿下已经跪了一个半时辰了,不知陛下可否开恩,让太子殿下回宫歇息。”
“让他跪着。”李世民答道。
“喏。”
“等等。”李世民突然喝道,他的眼睛看向房玄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