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

    “哈哈,这次你还真就错了!”华枫大笑道。

    “错了哪里错了”敌军统帅一脸疑惑之色。

    “那三路大军,是我军主力不错,但却不是此次作战之绝对主力!这个在于你军自己选择。而且并不是每场战斗,都需要主力上场滴,‘杀鸡焉用牛刀’”

    “此言何解”

    “说得直白点,对付像你军这样的乌合之众,根本无须我军主力出手!当然,如果尔等选择另一条作战之策,我军主力也只有给你们一个面子,勉强出手了。”

    “……”敌军统帅一脸不信之色。

    黄道周、夏铁古、罗战军三人,则是一脸扬眉吐气之状。

    华小子太给力了!

    ……

    也难怪他们如此,那敌军统帅虽为战俘,但却浑无战俘应有的觉悟,对他们三人那绝对是满脸不屑。

    让三人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这华把总当真厉害!

    就凭这份能把“谎言”变成“真话”的口才,就绝非他们所能及。

    如此强辩,竟然连他们都差点信了!

    要知道,华枫并不是空口无凭。

    人家确实是摆事实、讲道理。

    事实上,三支大军确实并未出力多少。

    事实上,华枫一部几乎是以一已之力,击败了敌军。

    这个就是底气!

    ……

    “作为一军统帅,‘实而虚之,虚而实之’这个战术总该知道吧其实,我军此次战斗所采用的,就是此战术!”

    敌军统帅依旧无话可说。

    华枫继续侃侃而谈。

    “何为实,何为虚”

    “如若你军遇袭之后,毫无畏惧的勇往直前,誓死一战。那我北伐义军三大主力部队,就会立即迎头击之,是为实。”

    “如此一来,我之前军一部,并不会大举进攻,只是负责痛打零星逃跑的‘落水狗’。或者在一旁摇旗呐喊,以助威势,是为虚。”

    “这个,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另一条作战之策!”

    “结果,你军胆怯不敢战,选择了掉头逃跑这条路。”

    “如此,也就给了我前军这把‘小刀’斩获军功之机,我前军一部也就变身为‘实’。而我三支主力部队,乐得悠闲自在,也就化身为‘虚’。”

    ……

     




第514章 论功行赏(一)
    华枫的第三点考虑,是充分展示自我。

    经此一战,华枫对权力的认识,变得更加清醒。

    因此,他迫切需要更大的权力。

    而如此展示自我,就是给权力分配增加筹码。

    没有权力,就没有兵力。

    没有兵力,又何如能当大任

    如果五万兵力均由华枫调配,根本无须如此大费周章。

    只需在山谷左右两侧,各埋伏一支数目庞大的弓箭手,以射杀逃敌。然后再以大军一头一尾两相夹击,敌军陡然受惊之下,见两侧有路可逃,岂能不争相逃之

    如此,正面交战之军紧追击杀一部,弓箭手设伏射杀一部,惊慌失措之下自相践踏一部。

    三项叠加,敌幸存者恐怕寥寥无几。

    此时,再以华枫等精锐之兵强力追杀之,岂非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

    俗话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如此布署,“兔子”并不会急,因为还有左右两侧可逃。

    之前的四面合围,不但北伐义军战损概率要大得多,而且还会真正逼急“兔子”。

    缩头必死,血拼说不定还有活路。

    因为敌军既然已无路可走,岂能不背水一战

    既然横竖都是死,怎能不努力血拼一场

    ……

    其实,“击两头、放两侧,冲击、伏击、追击相结合”这条作战谋略,华枫早有所思,但奈何人微言轻。

    既然三位首脑已定下四面合围之策,他索性懒得开口。

    谁知道,三位首脑估计形势严重失误:也就是高估了北伐义军之综合战力,低估了敌军之战术素养。

    以至于两军对垒之后,弄得有些骑虎难下。

    好在疑兵发挥了莫大作用,否则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

    由此,才有华枫后来的自行其是,迟迟不挥兵合围。

    所谓“兵无常势”。

    华枫的打算是,给敌军一丝“还有活路”的念想。其必定士气大减,无心恋战,只想后撤。

    待其退势已成后,华枫再令众人分批杀出,形成波浪式冲击。彻底冷其心,乱其神,断其想。

    此时,敌军士气已严重受损,加之阵脚大乱,要想再次组织起有效反击,势必难于登天。

    最后,自己再强势杀出,给其当头一棒,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得不说,华枫之策委实缜密无比。

    将兵力、兵势、兵情、人性等,均是运用到了极致。

    ……

    成王败寇!

    如若华枫未能建功,那么此战的罪魁祸首,必是其无疑。

    等待他的,绝无好下场。

    轻则革职查办,重则斩首示众。

    好在华枫等七人太过强大,好在其策略一举奏效,好在敌大败特败。

    如今等待他的,必然是加官晋职、威望飙升、权力大增。

    华枫当然知晓其中利害,但他仍如此为之。

    别无原因,就是“相信”两颗字!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几名兄弟不会让他失望,相信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北伐义军。

    ……

    接下来,华枫按照自己的预想,很快让敌军统帅成为了自己的“信徒”。

    因为其武功委实太弱,所以华枫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之后的事态发展,无不按华枫所想。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一份极为详尽的敌情报告,即摆在了北伐义军三位首脑面前。

    经过连夜分析研判,均认为目前南明王朝形势,已经极度危险。

    如无大的意外,恐怕时日无多。

    ……

    这一情况,让义军统帅黄道周很是焦虑。

    决定立即展开当前最后一项工作——论功行赏。

    至于大宴三军,也从三日缩短为一日。

    之前,务必完成战损补充工作。

    休整一日之后,即刻踏上新征程。

    黄道周的上述决定,得到了夏铁古、罗战军、华枫的一致赞同。

    毕竟军情如火情,来不得半点拖延。

    至于敌军统帅的处置,就按华枫要求,在其麾下听用。

    ……

    &nb



第515章 论功行赏(二)
    有功之臣有:夏铁古、罗战军、华枫、孟起、肖云、任勇、段今朝、姜楠楠、孟青青、风吹柳、雷冲天、雷冲霄、廖德高、廖德远,共计十四人。

    其中,由于夏铁古、罗战军两人职级较高,分别为正三品、从三品,黄道周已无权提拔晋职。

    只能将其功劳记录在册,留待班师回朝之后,奏请隆武帝亲自赏赐。

    ……

    对华枫等人的奖赏,当然就是升官。

    发财

    不可能,也无必要。

    因为军需筹措本就极为困难,何敢大批奖励

    加之华枫等十二人,对些许身外之物,也并未看重。

    升官职、给权力、圧担子,才是他们当前所需。

    ……

    黄道周也算有些魄力,对华枫等的奖赏,极为给力。

    功劳最大的前军主将华枫,官升四级,从正七品把总,直接提升为正五品守备。

    孟起、肖云、任勇、段今朝、姜楠楠、孟青青六人,更是夸张,从正九品的巡检,直接提升为正六品千总。

    风吹柳、雷冲天、雷冲霄、廖德高、廖德远五人,提升幅度也极大,于从九品的副巡检,直接提升为正七品把总。

    提升人数之多、幅度之大,极为罕见!

    至少,从军数十年的老兵罗战军,是从未有此经历。

    ……

    见黄道周做事竟有如此魄力,罗战军原本对其甚为轻视之心,顿时收敛了许多。

    因为,黄道周虽不知晓军事,但却懂得驭人。

    这样的人物,绝对不可小视。

    黄道周如此大幅提升华枫等人,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考虑之一,功劳甚大,理当重赏。

    华枫等十二人,此战委实表现极为突出。

    尤其是主将华枫,以及孟起等六名巡检,可以说是力挽狂揽。没有他们七人,此战绝无可能获胜。

    要不是自己火线提拔下属的权限,最高只能到正五品,他还想把华枫直接提升为从三品的游记将军呢。

    人老成精的他,早已看出:华枫就是孟起等六人的老大。

    别看任勇、姜楠楠、孟青青三人,武功高强,桀骜不驯。但却对华枫极为敬服,绝对的令行禁止!

    有时,甚至有些畏惧华枫。

    而孟起、肖云、段今朝三人,更是对华枫言听计从,绝无半点犹豫。

    这充分说明一点:华小子绝对是深藏不露人物!

    此人,必定还有诸多不为人知的厉害手段!

    至于风吹柳等五名副巡检,虽然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但与华枫等七人相较,却是差得太远。

    如果不是有幸调派于华枫麾下,此战绝无可能立此大功。

    ……

    考虑之二,收买人心,着眼长远。

    重奖这十二人,加上新训期间的初次任命,黄道周已是在短短一月之内,连续提拔他们两次。

    别的不说,知遇之恩是没跑了!

    严格说来,这十二人已可算是黄道周的门生。

    如此,还怕他们日后不遵从号令

    鞭指之下,还能不奋勇杀敌

    而且,对其余人等,也能起到极为震撼、甚为直观的激励作用。

    让他们清楚的知道,在我黄道周军中,只要你敢立下大功,我就敢大力提拔!

    ……

    考虑之三,顺手人情,慷他人之慨。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作为苟延残喘的明朝余党,大多数人的命运,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

    而作为奉命北伐的军人,更是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可能马革裹尸。

    也就是“吃罢今日饭,不知明日尚能还。”

    因此,黄道周大力提拔之举,虽说极为慷慨,虽说眼前还有些用处,但就长远局势来说,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毕竟,大家都知道,南明王朝大势已去。

    他们,将成为亡国之奴。

    朝廷都不存在了,官职再大又有什么用

    投降时,争取更好的待遇

    以华枫等人的铮铮铁骨,可能投降敌军么

    因此,黄道周此举与其说是顺手人情,还不如说是空头支票。因为,他们能不能见到隆武帝,都还很成疑问。

    &n




第516章 霸气侧漏
1...112113114115116...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