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毕竟,前军与骑兵营的表现有目共睹。
没有前军,就没有骑兵营。
没有骑兵营,就不可能占居主动。
而且敌军大部,均是被前军所斩杀。
如此强横的战力,即便他们再是心高气傲,也不得不服。
……
立功受奖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利益分配。
按照原计划,即将兵分三路。
因此军需物资,势必也得事先分配至各路大军。
夏铁古提议:公平起见,本就不多的军需物资,按人头平均分配。
此议让人无话可说,得以迅速通过。
其他军需物资倒也无甚稀奇,但那九门火炮却是让众人惊喜。
虽说平均分配之后,每军只得三门,委实不堪大用。
但如果用以慑敌,倒也不错。
试想,之前要是有火炮,每支人马突然杀出时,震天的喊杀声,再配以一声炮响,该有多威风
这样既能壮已声势,更能威慑敌胆,让其未战先怯!
……
接下来,就是兵力分配了。
之前一战,前军各路人马配合默契,已然形成较强战斗力。因此黄道周强势决定:不打乱其现有编组,暂不调动一人,仍归之于华枫麾下。
并在黄道强烈要求下,成为其中军之先锋部队。
“无敌先锋军”之名号,从此或将坐实!
当然,前提是打出傲人战绩,切实“无敌”。
不然,只能是普通的“先锋军”。
……
原本,打算重用华枫的黄道周,准备再调拨五千人马,供其使用,可却被婉拒。
华枫的理由很简单:先锋军,五千余人足矣!
华枫之言,众人皆觉有理。
若是此战之前,或许会有人觉得华枫太过狂妄。
但现在,却并无异议。
对一支不到两万人的部队来说,先锋军五千余人,比重已然不小。
更何况,这支先锋军战力如此强悍
……
由于华枫的“懂规矩、不贪心”,兵力分配工作,很快就得以完成。
说来也巧,折损的三千二百余人,三路大军都有,而且数量相差无几。因此根本无须重新分配,一切同前。
至于各路大军如何组建前军、中军、后军等,由各军主将下来后自行决定。
……
明眼可见,另两路大军主将夏铁古、罗战军微有失落,他们原来也想将华枫招至麾下。
退一步而言,即便不能争过黄道周,但如果能将孟起、段今朝等六位猛将中的一两位,收归麾下,那也不错。
不曾想,竟是一无所获。
黄道周之前的考虑,极有道理。
虽有私心,但主要是出于大局,让他们无话可说。
……
华枫并非不想增加人手,其实他恨不得立即手握百万雄兵,尽展胸中韬略,一举收复旧山河。
之所以婉拒,主要出于三点考虑。
其一,顾全大局。
此战过后,北伐义军本就不多的兵力,又折损三千二百余人。摊在三路大军中,各各折损千余人。
如此情况下,华枫如果再增加五千人马,势必又要让三路大军分摊。这样一来,只高兴了黄道周一人,却郁闷了夏铁古、罗战军两人。
因为中军人马将远远超过左、右两军,达到两万二千余人。而左右两军却从之前的一万五,降为一万二。
与中军相比,在数量上硬生生少了一万余,在质量上更是望尘莫及。
这让夏铁古、罗战军两人如何肯甘心接受
即便不在明面引起纷争,也会在暗里产生隔阂。
加之此次论功行赏,他前军一部可谓全面大丰收。
名已收获,若再图实利,岂非显得太不懂规矩岂非不知道顾全大局
……
其二,不够腹黑。
黄道周作为义军统帅,又怎能不顾全大局
华枫其实非常清楚黄道周的心思。
让他增兵,只不过是无奈之举。
因为华枫委实功劳太大,但却并未获得实质性奖赏。
如此,很容易让人心
第517章 众人已呆
其次,华枫对五千部属,郑重其事的宣布一个承诺。
只要誓死追随,只要倾力配合,只要众志成城,我华枫有生之年绝不负汝。
无论情势如何,无论走南闯北,无论国破与否,只要你们愿意追随,我绝不会弃之而去,必定尽力护得众人周全。
并透露,自己其实早就有此想,早就有此为。
之前与敌混战之时,自己就埋伏在谷口,一旦众人有危险,就会出手救援。
华枫之言,让众人热血沸腾:有武功高强的华守备庇护恩泽,此生无忧也。
让风吹柳等人豁然开朗:难怪华守备会突然出现在谷口,原来其早已到来!
心下暗暗骇然。
这华守备太妖孽了!
简直是心思细腻,算无遗策啊!
……
最后,华枫对个别武将,满脸肃然的提出严厉批评。
这个别武将,就是任勇、孟青青两人。
批评的理由是:违抗军令,擅离职守。
如此武将,怎堪大用怎敢信任
如果人人在战场上,都像他们这样随心所欲,那还有什么军纪可言
如果人人都想做自己喜欢之事,何来战斗力
……
本欲罚杖八十,考虑到二人打仗有功、作战勇猛、毙敌无算。而且最重要的是,疑兵任务完成较好。
自己虽然离开了岗位,但安排还算妥当,并未忘记本职工作。因此功过相抵,不予奖惩。
当然,与别人不同,功劳薄上并无两人任何记载,也就是寸功未立。
最后,华枫声色俱厉的声明:日后胆敢再犯,立即降为普通一兵,绝不姑息。
王霸之气尽显!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之前黄道周论功行赏时,重点表扬了任勇、孟青青两人。认为他们智勇双全,实乃不可多得的帅才。
然而,在华枫口中,两人却成了不堪大用之人。
帅才
想多了,连将才都算不上!
而且,还有被降为普通一兵之可能。
任勇、孟青青两人,从高高在上的云端,瞬间掉入又深又软的泥潭。
虽然不疼,但却狼狈。
变化如此之快,反差如此之大,让众人大感意外。
在先锋军全体将士眼里,华枫一直都是温文尔雅、气度不凡的存在,何曾见过雷霆大怒、语锋如刀的华枫
……
也是,只有优雅于心,气度于表,方才会雍容有度。
华枫日常生活中,向来平易近人、和蔼待人、宽以对人。
这样一位性子平和之人,此刻却变得如此恼怒,只能说任勇、孟青青两人,委实让他忍无可忍。
或者说,两人表现,让他很是失望,有些怒其不争。
华枫治军如此之严,让五千部署,无不呆若木鸡!
这两人还是华守备的好兄弟啊,竟然如此不讲情面,换作他人呢恐怕下场会更加凄惨啊!
看来,在先锋军中,绝对要把“做任务”和“水日常”分割清楚。
执行任务,必须令行禁止,绝对不能挑战华守备的权威。
日常生活,则在严守纪律的基础上,可以与其畅谈人生,玩笑娱乐。
……
其中,最受震动的,是一名刚刚加入北伐义军的特殊“新兵”,也就是那名敌军统帅。
此人姓多,至于名字,由于太长难记。华枫索性让其改名为多思过,意为多思量自己以往犯下的过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多思过那颗还算坚强的心灵,被华枫一而再、再而三的蛮横摧残;他的认识,被华枫三番五次的无情颠覆。
……
原本,多思过认为,他以大清三万战力强横之军,进击南明为数不多的乌合之众,与“牛刀杀鸡”何异岂能不手到擒来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于是,他不甘之余,也在不断反思,在不断寻找答案。
根据他交战之时的细心观察,以及战败之后的切身体会。
 
第518章 兵分三路
“火烧赤壁”、“水淹七军”等精典战例表明,在无情的水火面前,个人力量是如此的渺小。
即便武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如果只有匹夫之勇,而缺乏较强的判断能力,则极易陷入进退维谷之中。
历史上诸多有勇无谋者,最多只能成为冲锋陷阵的将军,却难以成为运筹帷幄的统帅,这就是原因所在。
……
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部队,面对逆境,能够保持从容应对,而不是惊慌失措。
这样或许还有一线转机,就如之前一战。
多思过的部队面对北伐义军的突袭,就极为镇定。
如果不是华枫等七兄弟的存在,战局还真有可能逆转。
因此,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部队,可以提升战斗力。
至于平时管理,对于热血洋溢、活力无限的军人来说,就更加需要严明的纪律来约束了。
否则,违法乱纪之事,绝对不少。
虽有将领监督,但人治总归弊病较大。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当然远远及不上法治。
……
这个法治,对军人而言,就是军纪。
对于提升先锋军战斗力,华枫早已有所规划:在大抓战斗技能训练的同时,进一步严明军纪。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两者可以互相配合,互为促进。
目前,既然抓训练无大块时间,那就主抓军纪。
他的打算是“经常抓、抓经常”。
在日常养成中慢慢完善、长抓不懈,最终达到诸葛武侯的治军水准。
好在,任勇、孟青青两人还算给力,配合得还算紧密。
因此,华枫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虽让众人有些发懵,但效果却也不错。
……
最后,为提高先锋军战斗力,华枫就训练、军纪、教育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宣布了四项决定:
训练工作由姜楠楠、任勇、风吹柳负责,姜楠楠为组长。
军纪执法监督工作由段今朝、孟青青、雷冲霄负责,段今朝任组长。
教育引导工作由孟起、廖德高负责,孟起任组长。
后勤筹备保障工作由肖云、雷冲天、廖德远负责,肖云任组长。
多思过为中军幕僚,协助自己统管整个先锋军。所有人等,必须对其给予充分尊重,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
因为,他现在已是自己人。
……
华枫的四项决定,早就酝酿已久。
尤其是让段今朝出任执法组长的想法,早菏泽之时,就已产生。
看似各不相干,其实全都是为战斗力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