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所以就让李自成去干这活,当然了,李自成也不傻,他也不想落下杀兄弟的口实,从而引起麾下大乱,为人所趁,但这是他的事了,常宇不想费心思替他苦恼。
“就怕李闯将这麻烦又丢回来”李慕仙随口说了一句,常宇一怔,倒也有可能。
“实在不行便将计就计先下手为强,令刘宗敏率部北上,总归有机会的,死在战场上没人说的什么”李岩想了想道。
常宇轻摇头:“刘宗敏这个粗货也不傻,调不动他的”。
“那他便是抗旨”李岩道。
“他抗旨便又如何,难不成还派锦衣卫过去将他捉拿不成”常宇苦笑,李岩一怔无语。
所谓归顺只是个名义上,各自实力还在,那边不可能十分听话,这边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离间!李慕仙突然吐出两个字,常宇和李岩眼睛眯了起来:“换个好听的词,拉拢。”
扶明录 第1892章 真死了
夜深了,山风气,火把被吹的猎猎作响。
帐篷外,山石上,常宇三人时而低语,时而沉默。
“出兵朝鲜,朝廷是什么意见?”李岩问道,他事先并不知晓此事,初闻之下眉头紧锁,以朝廷现在的状况,根本无暇那边,而且还既有可能处理不讨好,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尚且不知,估摸着还在扯皮”。常宇摇摇头:“但最终还会同意咱家的法子的,反对的所忧不过是咱们自顾不暇,手头没兵没粮食,拿什么去支援他。但咱家这次点了李自成的人马去,且粮草自备,这事一举两得,他们自会顺水行舟”。
“督公觉得李闯会同意么?”李慕仙皱着眉头,常宇看向李岩。
李岩笑了笑:“十之八九会同意的,他知道朝廷拿他当枪使必须去,但也会将计就计,毕竟朝鲜那边也是一个退路,一旦在那边站稳脚了,将来若是走投无路那边可是好地方啊”。
李慕仙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做不了大明的藩王,去当朝鲜王也不错,何况督公点了是点了他心腹爱将去的”。
常宇笑道:“这世上哪有傻子”。
………………………………
刘希尧从永定河里光着身子缓缓走上岸,从亲兵手里接过一块布擦了擦身上水珠,遥望远处北京城头忽闪的火光,脸上竟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几个月他承受的心里压力可谓是有生以来的沉重。
软禁,不准出营,不准进城,断米粮只得杀马吃肉,一吃就是两个月吃到想吐,更难忍受的则是内心的恐惧,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杀掉。
但这几日,他突然觉得有些异样,外围监视的官兵少了许多,且没那么严了,虽还是不允许他们出营进城,但有附近村民前来兜卖青菜杂粮之类,那些监视的官兵竟不加阻拦了。
莫非事情有了好转。
果不其然,宋献策给他说,好事将近了。
便见宋献策每日出城入营,也不住在那要价贵到天的黑店里了,问他谈的怎么样,宋献策总是说,快了,快了。
至于谈到哪一步了,谈的什么,争取到了什么宋献策并未给他说,但这让刘希尧终于长呼一口气,看来死不了了。
隔日半晌午,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信经由锦衣卫之手送到皇宫里崇祯帝的案前,旁边伺候的王承恩并不知道信的内容,但他猜测应该是大太监的。
从崇祯帝的表情时而冷笑,时而凝重来看,应该是一件大事。
………………文渊阁内,崇祯帝端坐手捧茶杯轻轻的吹着热气,首辅李邦华等阁臣依次落座,逐一看了那封密信,次辅吴牲的脸色突然变得赤红,双手颤抖起来。
和贼军谈和之事,意义重大类似国共合作,一旦促成那可是名声大振啊,当官谁不想扬名天下青史留名,即便已做到次辅的吴牲也不例外。
这次和谈之事,朝廷以他为主,他也相当上心和宋献策斗智斗勇各种撕逼扯皮,眼瞅着就要功成名就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就他么的是个幌子!
自己谈的只不过是个皮,真正的核心那太监亲自去潼关和李自成当面谈去了!
这他么的也太那啥人了吧。
本就火爆性子的吴牲差点就爆发了,不过一看其他阁臣的神色,他瞬间又平静下来了,仔细将那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后长呼一口气。
谈判当然是要同核心人物灵魂人物去谈,也就是李自成,宋献策说白了就是个传口信的。
可李自成不可能涉险前来京城的,所以朝廷就要遣人过去,可谁敢涉险当面同那大贼寇商谈,吴牲自问,有些犹豫。
再者看到常宇和李自成达到的共识,从条款到细节他自认自己谈不到这个地步。
这少年愈发深不可测,他精准的知道朝廷要什么,对方会提什么条件,更是神不知鬼不觉和那大贼寇当面商谈去了,怪不得这一个多月见不到他的鬼影子。
“次辅不必为此耿耿于怀,朕倒也不是有意隐瞒,实则这本就是双管齐下之计,与之前散布擒了床贼之事是一起的”崇祯帝斜着眼看吴牲。
吴牲苦笑;”老臣不敢,皇上和常公公将此事算计至此,臣自知不及”。
李邦华等人也出来打圆场,意思都是为大明利益着想,用些手段也正常不过,只要能争取到实在利益便好,其他不重要。
“众卿且瞧了这些条款可还有补充或者不足之处,若无异,明日下诏”。
晌午时,崇祯帝摆驾回乾清宫,过乾清门时嘴角轻扬用力的握紧了下手,低声自语道:”如此甚好!”
……………………
三日后,朝廷昭告天下,祸国殃民十余年的大贼寇,伪大顺国皇帝李自成归顺朝廷,或封镇西侯,其麾下诸将也各种总兵,副将,参将,甚至连李自成的老婆高桂英也获封诰命夫人。
天下哗然。
士子议论纷纷,百姓奔走相告,终于和了,不用打仗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过千山万事传遍大明各个角落。
潼关城外,汪兆麟辞别,对李自成拱了拱手,笑了笑没说话。
城中一大宅里,刘宗敏阴着脸恶狠狠道:“他称皇帝时,老子好歹也是侯,现在他名正言顺是个侯,老子连个伯爵都没混到,弄了个总兵,草,总兵?”
说着怒急,将身边桌子给掀翻,旁边一个家丁想要过去收拾,被他抽刀就砍死了,宅子里人人毛骨悚然。
李自成召集诸将议事,唯不见刘宗敏前来,前去传话的人过来附耳说了几句,李自成冷笑不已,看了旁边一眼的李过。
“朝廷既已昭告天下,不日那些封赏文册便会送来,之后咱们也算是朝廷的人了,总算挺直了腰杆堂堂做人做官且做的名正言顺”李自成一扫众人:“只是,天下没有白吃的饭,端人家碗就要看人家的脸,还得听人家的话,给人家办事”。
众将面无表情,没有之前的喜悦也没有什么什么失落的,反之大多数人都是松了口气,至于为什么每个人心里头自个清楚。
“先前那小太监也说了,要咱们出兵朝鲜,此事诸位以为何?”
扶明录 第1893章 都怕乱
亚武山军营里,常宇拆开手中密信开了,征了半天呼了口气:“真死了!”
帐外的李慕仙闻声钻了进来:“左良玉真死了?”
常宇将那密信扔给他,李慕仙瞧了再看常宇时神情实在精彩绝伦:“督公大人,收徒弟不?”
滚犊子,常宇笑骂,脸色随即又沉了下来:“武昌那边可不能乱啊,不知袁继咸能否镇得住”。
“若不调黄总兵过去压一下吧,他也歇够劲了”李慕仙提议。
常宇摇头:“黄得功打仗没的说,但玩心眼耍手段收纳人心他不行,反而容易火上加油”。
李慕仙眯着眼摸了摸下巴胡须:“李岩善谋但他资历浅同样镇不住,高杰……吴三桂?怕是也不行”。
“兵部尚书史可法”李岩从外边走了进来。
常宇眉头一挑,想了想:“那还不如吕大器”。
未必就会出乱子,只是以防万一吧。
………………
两日之后,常宇遣人去潼关约李自成议军务,李自成欣然同意,带诸将前往,刘宗敏本不欲前往,但想着刚归顺就当刺头有破坏团结之嫌,落人口实,便勉强跟着来了。
这一次会晤之处在潼关外十里外紧邻黄河一个小村子外,双方并未率兵马仅带来十余随从且携带了兵器,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此时毕竟都是一家人,做的太过就显得刻意了。
“常宇见过镇西侯”离着老远常宇就下马躬身抱拳,李自成先是一怔,随即下马哈哈大笑:“常公公好”。
李岩等人也赶紧过来见礼,这一刻李自成心里复杂至极,他身后诸人何尝不是面面相觑五味杂陈,之前杀的不死不休,现在同殿为臣,前几天还相互辱骂,眨眼都变得温文儒雅相敬如宾起来了。
“牛先生,丞相没的坐了,可恼怒咱家?”常宇看向李自成身后的牛金星。
牛金星哈哈一笑:“没便没了,往后还望常公公多提携,说不定将来还真能入阁了呢”。
“以先生大才,倒也并非不可能”常宇笑了笑,李自成一众人均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太监面目太多了,往日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个极其无赖样令人相当的反感且恶心,可再瞧他现在的神态和谈吐……
简单又虚伪的客套之后,便进入正题:“侯爷当知咱家过来何事吧?”
“撤兵,出兵”李自成笑了笑。
根据约定,李自成要从潼关,大荔撤走部分兵力,而这边李岩也是撤走的,这事事先有约定,只需按部就班按照约定各自撤走便好,为黄河两岸剑拔弩张的气氛降降温,而且根据后边的补充约定,李自成的人从河津撤走,当时他们想以此换朝邑或者其他一城,被常宇断然拒绝。
而李自成之所以最后同意了,可不是大方,而是因为河津在对岸,粮草物资补充极其困难,而且虽占了那个城,但其辖内的税赋一分也落不到的,所以何必出人处理出粮草帮人家守城呢。
而出兵则有太多细节要谈了,出兵朝鲜,出多少兵马,任务是什么,粮草如何供应……
一个多时辰后,李自成和常宇又缓缓走到河边:“有件事本欲瞒着你,估摸瞒着你一时但也瞒不了多久了,左良玉死了”。
啊,李自成大惊,神色凝重看着远处似乎在想着什么。
“他手下的大将有几个原本可都是跟着你的”常宇似笑非笑,李自成扭头看了他一眼:“你是担心我与他们暗通曲款生事么”。
常宇笑了笑:“我若担心会告诉你这事么,你想趁机生事未必就能如愿,左良玉病死这消息现在还封锁着,不说朝堂那边几乎没人知道,便是武昌那边很多将领都不知”。
李自成哦了一声:“左梦庚怕生乱”又看了常宇一眼:“难道你就不怕?”
“怕”常宇转头看向他:“所以我才将这个消息告诉你”。
李自成先是疑惑后冷笑:“你是在敲打我?”。
“换个词,提醒比较好”常宇笑了笑。
“人啊不能太贪了,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人从来落不到什么好,这道理侯爷比咱家清楚吧”常宇笑容玩味,李自成不说话看着远处山头。
“人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对吧”半响,李自成吐了口气。
“先谋后动,未进先退,侯爷,留退路是好事,但退路把进路堵死可就不好了”常宇弯腰捡起一块碎石用力扔进水里,李自成看水波:“多谢常公公提醒”。
常宇没说话,转头朝不远处望去,一棵树下李岩竟和刘宗敏在说着什么。李自成循着望去眉头一挑:“是不是有点太急了,欲速则不达,你怕我在武昌那边生乱,故而才在我这生乱么?”
“侯爷多虑了”常宇笑了笑:“只是担心侯爷不方便或者收拾不干净,先给趟个道,后边路您也好走呀”。
李自成哼了一声:“那还得多谢常公公了,可别顺势也给我下套便好”。
常宇笑而不语,心里头却不得不服气,李自成这种大枭雄在这十数年能搅动天下风云,自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自己心里的小九九他都能看破个七七八八。
他知道皇帝想他死,却干瞪眼不能杀他,但朝廷也想让刘宗敏死,巧了,自己也想刘宗敏死,但杀刘宗敏必会引起很大的波澜,他在贼军中是除自己以外最大的山头,一旦他死,人心必会散了大半,而且自己的整体实力也会大打折扣,这样以来岂非正中朝廷的心思。
所以他虽然很想杀刘宗敏,但却纠结不已。
而朝廷那边也心急,却同样不敢这么快下手,一旦刘宗敏死了,刚谈成事便可能会崩盘。
可即便这样,大太监最终还是忍不住出手了,这可能会牵扯到自己。
刘宗敏知道自己嚣张跋扈想自己死的人有很多,他也知道朝廷甚至李自成都想自己死,但他也料定他们最多也就是想想,并不敢轻易杀自己,所以他就更嚣张了!
加上对朝廷给的官衔心生不满,这次会晤可谓是一直冷着脸,对谁都不屑一顾,先前众人都在商讨出兵朝鲜的事,可他却走到一边看风景去了。
李岩走了过来:“刘总兵”。
扶明录 第1894章 单溜了
呸!
刘宗敏斜视李岩:“他么的跑老子这耍你柱国的威风来了,你这个叛……”好像意识到自己现在也是个叛徒,便生生咽住。
李岩笑了笑并不生气:“不管你服或不服,你我现在算是同殿为臣了,你若有胆就反水走了,若没胆的话那你就只能忍着”。
你……刘宗敏大怒,探手就想去抓李岩,却忘了李岩一身武艺不凡,侧身闪过:“刘总兵你这是大不敬,莫不是真的要反了!”
”你莫给老子胡乱戴帽子……“刘宗敏恨的直咬牙,却不敢再造次,这若是搁以前,一百个李岩都被他撕了,可现在……他是朝廷的八大柱国之一,自己不过是陕西总兵,他么的,就说当朝廷的官受气的很!
李岩好像知道他心里头想什么:“也难怪你不服气,李闯的镇西侯至少有你一半功劳,可他现在是侯爷你却是个总兵,然后等到灭了献贼,出力的是你们,封王的还是他”。
刘宗敏一怔,随即冷笑:“你想说什么”。
“你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李岩淡淡一笑朝不远处河边望去,李自成正和常宇在那边说着话:“你既没胆子反水走了,可若还在闷在西边不走动,一辈子也就这样,再难出头了”。
“接着说”刘宗敏冷笑。
“北边有鞑子,南边有献贼,你还有很多机会出力,也就是说还有机会出头,既然不满这区区总兵官,又不敢反,那就积功而上吧”李岩说着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你当知道我现在是朝廷八大柱国之一,手握重兵,且和那太监关系匪浅……”
拉拢意思在明显不过了。
刘宗敏自然听的懂,冷笑道:“总兵官已是武将到头了,老子当个名正言顺的朝廷总兵官照样可以再西安作威作福,想喝酒就喝酒想玩女人就玩女人,天老王子也管不到,李自成也管不了老子”。
李岩笑了:“你想窝在西安花天酒地作威作福自然没人管的了你,但前提是你能活着才是”。
刘宗敏的脸色一下就变得凝重起来,你想说什么。
你知道我的意思,李岩嘿了一声。
刘宗敏不说话了,目光看向远处李自成又瞥了正在和吴三桂说话的李过,好一会而才开口:“你挑拨离间为了什么?”
“因为他也想杀我”李岩呼了一口气:“朝廷其实在我投诚之前他便一直想杀我,确切说我是被他逼着投诚朝廷的,投诚之后变成敌人他更是对我恨之入骨,即便是现在你别看刚才打招呼时多热情,心里头应该都想喝我的血了,因为他和我都知道,若非我投诚帮助那太监,或许他都成事了,他之所以心灰意冷不想再反下去了,有一半都是我造成的!”
“你现在是柱国,又得太监宠信,他杀的了你?”
“他还是镇西侯呢!”李岩淡淡道:“将来还可能封了异姓王,谁知道将来会怎样,但未雨绸缪总归是好的吧”说着看着刘宗敏:“他是否杀的了我且不说,杀你呢?”
“他未必敢”刘宗敏舔了舔嘴角。
李岩笑了:“未必敢不是不敢,不敢也未必不杀,想好了你可以找我,凡事留条后路总归是好的吧”。
………………………………
随后几日,整个黄河两岸,兵马调动频繁,李自成的兵马开始回撤,朝廷这边同样也开始削减,李岩率部回京述功,兵马驻防济南,蒲州由马花豹等暂时驻防,河西的朝邑,澄城县,合阳,韩城,各自留兵马三百,潼关那边吴三桂,马科调防京畿,刘文炳几个勋贵也率京营亲卫回京。
李自成的封赏文册等物已快马送至潼关,按理说皇帝得召见,他也得去京城谢恩,不过都没有,大家心知肚明。
崇祯帝不会想见这个眼中钉的,李自成也没胆进京面圣。
但要谢恩,便亲笔一封谢恩信,让义子李过进京谢恩。
这期间,李自成归顺朝廷的事情,在朝野上下炒的相当热烈,普通人只知道那大贼寇归顺了,但不可能知道具体细节,只有京官的圈子里才能知晓一些细节,然后这些细节就会被放大,有的人说值,有的人则大骂狗屁不是。
常宇又走了,说是回京,但没和李岩一起走,也没和吴三桂等人一起,听说又是两人两马走的,至于那道士李慕仙也突然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去哪儿了。
………………
永定河畔,宋献策躺在树荫下看着河水静静流过,朝廷突然昭告天下那一刻他也和吴珄一样,瞬间醒悟过来,只是没有吴珄那么愤慨不平。
自己只是做了且尽心尽力去做了份内事就好,不过依然为小太监这一手喝彩,这边虚晃一枪,那边就潼关把事给敲定了。
还好,终究是和了。
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具体细节,朝廷这边不可能告诉他的,李自成那边消息快马加鞭最快也要三五天,这点和朝廷没法子比,这一年朝廷驿站上砸了重金,数十里一驿,一站数十骑骏马,但有紧急消息,一日夜八百里真不是吹的。
虽不知道具体细节,可宋献策还是能料到,和谈之后会有很多棘手事接踵而来,不可能这边归顺立刻就两家亲的。
还有,自己改何去何从,是继续在李闯身边出谋划策,还是守诺为小太监出力,又或转身离去,就此浪迹江湖。
刘希尧从远处军营小跑过来,手里挥舞着什么,宋献策坐了起来,刘希尧近前喘着粗气:“大军师,闯王的密信”。
宋献策轻笑:“莫叫贫道大军师,也莫叫闯王了,那是镇西侯”。
说着接过那密信看了,并非自己所想的归顺条件和细节,而是简短一句话:“李过入京,同归”。
乾清宫内,崇祯帝看着面前案子上那封密信陷入沉思。
左良玉竟然死了!
这个消息极为隐秘,甚至连安插在武昌的锦衣卫密探一开始都不知道,还是常宇传密令刺探后确认的,也就是说,常宇竟提前知晓,这小子愈发的邪乎了。
好在崇祯帝也有些习惯了,这小子身上邪门的事多的去了,就连他身边那个道士也邪乎的很。
左良玉在武昌拥兵自重按兵不动隔岸观火,那个时候闯贼东征北上,白旺在长江闹腾,张献忠一路杀入川,可这个号称拥有二十万大军的家伙就是雷打不动,只看不说话也不动手,那会儿可真的把崇祯帝给恨死了,恨不得将他剁成肉泥,哪怕前段时间他终于听话了些,也依然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赶紧弄死,但连常宇都畏惧他人多势众,只能等待时机。
那知这货如今竟然突然病死了!
死了!
可是崇祯开心却开心不起来。
帝王没有一个蠢的也没一个傻的,不光会玩权术,对局势也有透彻的分析,在李自成归顺的这个节骨眼上左良玉死了,群龙无首,他手下大将参差不齐,难保不出事啊!
据说荆州那边的闯贼守将本就不赞同归顺,若是这会儿人与其勾结……
崇祯帝忍不住打了个激灵,虽然说常宇一早便密令在九江监视的袁继咸去武昌坐镇,但这老头行么,密信上常宇又提出调吕大器也过去,崇祯帝依然不放心。
常宇现在何处?崇祯帝有些烦躁,烦心事总是一个接一个,让他有些恼火,他必须让常宇回来好好斟酌这事。
不多会儿,吴孟明就跪在乾清门外,摇头不知。
他确实不知常宇身在何处,说是回京了,但没和李岩他们一起,说是单溜了。
胡闹,都什么时候还这般贪玩,崇祯帝有些生气,便又将春祥传入宫里头,锦衣卫不知道他身在何处,东厂的绝对知道,因为他不信常宇真的会切断任何联系单溜,且暗中没有人跟着,毕竟他随时随地都需要接收密报传密令。
春祥果然知道,去武昌了。
噗,崇祯帝一口茶水喷出,脸上却露出笑意。
扶明录 第1895章 入魔了
洛阳城外有洛水。
烈日当空,码头来来往往人很多也很嘈杂,岸边凉棚底下,常宇满头大汗正大口喝着凉茶,一口一碗,蒋发牵着两匹马在河边饮水远远看着茶棚里的那个少年,心里头哭笑不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