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被拒绝了的素净像个没事人一样安静的吃着饭,缓缓打开刚才那汉子瞧瞧递给她的一个纸条,上边是一个地址,确认记住之后,便揉碎了,屈指弹到外边去了。
吃了饭,素净便离开了,沿着大街继续往北走,过了鼓楼临近蛇山寻了一家客栈开了上房,稍作洗漱便上床睡了,此时也不过刚傍晚而已,但外边小雨下的惬意,确实适合睡觉。
黄澍,湖广巡按。
又称巡按御史,也就是民间老百姓所说的八府巡按,听上去牛逼哄哄吧。
其实只是个七品的芝麻官。
可是吧,真的还挺牛逼的,因为他们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且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约束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看着阵势是不是有点和锦衣卫和东厂的逼格像啊。
说白了,锦衣卫和东厂是暗中监视,巡按御史就是明着监视官员。
黄澍就是皇帝派去监察左良玉的。
然后成功被左良玉策反成为他的心腹谋士,或许他是想通了,小小七品芝麻官当着多没劲啊,一旦左良玉成事了,少说也是个首辅起步呀。
可……事才刚有一撇,人就挂了。
这可让黄澍给郁闷坏了,本想着大树倒了,咱就扶持小树呗,毕竟根系枝叶都还在,那知道朝廷直接上来又砍又锯将小树的枝叶和根系几乎都给撸光了,不是危言耸听,小树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了,随时都可能被折了。
这下黄澍就更郁闷了,办完左良玉的丧事之后他就把自己关起来闭门不出,这其实是和左梦庚等人商量好的,那就是尽量的低调,要蛰伏待时而动。
同时也是一种自保。
左梦庚以守丧为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步,黄澍也是龟缩不动,即便有公务事也以身体有恙推脱不上班,这实在是不得以的办法,毕竟他和柳敬亭不同,柳敬亭是自由职业,而他是公务员。
本是监察左良玉却为他所用,这事朝廷能饶他么?
断然不能,只是现在不宜动手罢了,只要带局势稳定,少不得秋后算账。
不过呢,黄澍也有心理准备了,朝廷最多也就撸了他的职,说他失职罢了,不至于砍头问罪,毕竟我只是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你让我如何监察一个大军阀,大事上奏,我也奏了啊,全天下都知道左良玉拥兵自重啊,是你朝廷没能力收拾他罢了,小事立断,我能断个啥啊!
我他么的就是个摆设!
所以撸就撸掉吧,无官一身轻在小左那儿当个西席不比当个七品的巡按好么,黄澍已做好了打算,忍过这段时日便好,相信很快自己就会被革职的。
耐心在家等着便是,尽量少出门少与人接触,就是连左梦庚那儿也少去,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黄澍是徽州人,在京城当官,委派至武昌,明朝像他这种低级官员一般都是租房子住,没资格住衙门也没银子买宅子,而且在元明清三代都规定官员不得在任职的地方买房,虽然这种规定大多都成了摆设,不过大多数低级官员都是租房子。
黄澍在武昌原本也是租房子住,不过跟了左良玉以后,对方就送了他套宅子,在鼓楼东边的蛇山脚下,四合院一奴一婢。
夜有些深了,黄宅附近的一家客栈二楼,两个汉子站在窗口紧紧盯着黄宅里的动静,生怕错过了什么,此时黄宅里只有正堂里还亮着灯,其他漆黑一片。
这两人是东厂的番子,负责监视和协助素净行动,但两人心里很是不服气,因为他们俩就是这行当里的老手,杀人放火都是手到擒来而且相当专业,你想要的各种死法他们都能满足你。
所以,明明他们可以轻易搞定的事,可上头却吩咐让他来不得轻举妄动,上头的上头从别处调来一个专业人士来处理!
专业,还有比俺们更专业的人?
特别是今儿接头后发现是个女的!
他俩不信这女的怎么个专业法了,很好奇想看看她怎么下手,用的什么法子。
夜又深了些,小雨还在下,路上漆黑几乎没了行人,两人爬在窗口却一点儿也不着急,风高夜黑下雨天正是杀人的好时机,他们相信素净今晚一定会来。
来了,一人轻碰同伴的胳膊,街头一个黑影撑着伞,若不仔细看都看不到,只见他缓缓走到了黄宅门前。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而且她,撑伞戴斗笠一身黑袍,这他么的能方便翻墙动手?
两人心里嘀咕着,却突然间那人敲了敲门。
我擦,这是要干啥,直接进去捅么?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专业?
还是说要假装借宿……什么的,两人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了。
扶明录 第1947章 闹市杀人
黄宅门外撑伞的黑衣人正是素净,只见她扣动门环敲了几下然后静静等待,不多会里头传来声音:“谁呀?”
“受公子所遣,来找黄公”。
里边没了声音,不多会脚步声近了,门开了缝隙,那老仆提着灯笼眯着眼:“哪个公子?”。
“将这个交与黄公他自知晓”素净将一封信递给那老仆,伸手朝左边指了指,然后转身走了。
走了!就这么走了!
她这是作甚?远处客栈二楼监视的两个番子一头雾水。
黄澍看到老仆手里的那封信也同样一头雾水,老仆说送信的人是个女子,看不见样貌,但听声音年纪应不大。
拆开信看了:明日晌午望山门城外。
就这个几个字再无其他,字迹娟秀,应该也是出自女子之手。
挥退老仆,黄澍陷入沉思,许久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叹之色,够小心,够谨慎。
老仆说那女子指了指左边,那毫无疑问就是指左梦庚了,他一定是有事找自己相商,但鉴于各种不便,只得如此行事,毕竟此时左梦庚身边不知道有多少暗探盯着呢。
而且他觉得这女子一定是柳敬亭派来的,他虽也在监视中,但毕竟可以自由出入各处。
也只有这老狐狸能想出这法子。
客栈里的两个暗探,还在嘀咕着那女专家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的时候,突然听到窗户咯吱响了一下,两人一惊,连忙就要掏家伙,窗户在这时已被推开,一个黑影坐在窗台上:“明儿晌午去望山门外帮我指认目标”。
说完嗖的一跃而下,几个瞬间就不见了人影。
好家伙,两个暗探又蒙蔽又震惊,专业不专业先搁一边,光这身手就甩自个几条街的了。
翌日,雨停了,但依旧阴着天。
半晌午时,黄澍走出家门,左右看了看,然后背着手随意走着,不多会到了鼓楼,这儿比较热闹,小贩走卒遍地,他东瞧瞧西看看溜达了好一会,才沿着大街一路往南走,途中累了还会寻个茶棚坐一会。
天近晌午时,终于到了望山门城楼附近,黄澍也是警觉,这一路走走转转就是想看着又没有人跟着,但显然他在这方面就是个菜鸟,从出门那一刻起,两个东厂番子就一路跟着他到了城门附近,而这厮竟毫无察觉,还在暗自得意自己多小心谨慎呢。
城门内外人很多,进来的出去的,走路的,挑筐子的,赶车的,拉车的,骑马坐轿子都有,黄澍缓缓朝门洞走去,他不知道具体碰头位置更不知是谁来见他,左梦庚不可能出门,要么就是柳敬亭,要么就是其他心腹。
而且他相信这次碰面是要商量一件大事,不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冒险联系。
正寻思间突然一个趔趄被人撞了一下,扭头看去是个浑身泥泞的汉子正在匆匆往城外走,竟连声抱歉都不说,黄澍大怒,本欲向前理论想了一下便罢了,但还是忍不住骂了句,没教养的泥腿子!
“是黄公么?”就在这时一个戴着斗笠以黑纱遮面的女子走到他身边轻轻问了一句。
黄澍赶紧点了下头,四下张望:“是柳先生让你来的么?”
女子嗯了一声:“黄公,请跟我来”说着朝门洞走去,黄澍连忙跟上,哪知女子突然转身,黄澍一个止步不及撞到她身上,随即一声惨叫,捂着胸口:“你,你……”
这声惨叫立刻引起行人注意,纷纷朝这边张望,这一看不得了,便见一个男子胸前扎着一把刀,脚步趔趄指着一个女子说着什么。
我靠,杀人了啊,众人一哄而上……看热闹。
素净向前一步拔出黄澍胸前利刃,一脚将其踹翻在地,竟也将自个闪倒了,然后笨拙的爬起来走到杀猪一般嚎叫求救的黄澍跟前,一刀抹了脖子,便了没声息。
围观人原本看热闹之余还想要不要抢救一下,毕竟看那女子还是比较柔弱的,哪知转眼间就将人给杀了,然而这还没完,接下来那女子的动作立时将围观百姓吓的魂飞魄散,素净竟当众将黄澍的人头给割了下来!
“杀人者,徽州府卢氏,为父报仇!”素净拎着黄澍的人头,对围观百姓转了一圈奋力大吼,而后缓缓朝城外走去。
走一步喊一句:“杀人者,徽州府卢氏,为父报仇!”
百姓骇然,甚至连城门口当值的几个官兵都吓的手足无措一时间竟不知拦下她。
眼见他一步步走出城外,百姓既惊恐又好奇,纷纷跟着她后边出了城,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素净周围至少有上百人之多。
一个女子杀人割头的消息瞬间就在望山门附近爆燃,越来越多的百姓飞也似的往城外跑看热闹,从一开始的数十人,到上百人,然后里外三层好几百人。
素净拎着黄澍的人头,走到江边,回头望了一眼城楼以及水泄不通的围观百姓:“杀人者,徽州府卢氏,十年前家父被此恶人打死,母跳水自尽,孤女苟活十年终报大仇,杀人偿命,孤女死而无憾,望诸君转告”说完奋身一跃跳入鲶鱼套里。
围观百姓大骇,忍不住惊呼出声,纷纷跑到岸边,只见江水滚滚,哪里还有人影。
好家伙,这是一个弱女子为父报仇然后跳江自杀的悲壮之事啊,围观百姓开始各种议论纷纷脑补各种剧情了……
想必是男子之前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女子多年寻仇……
这男子看着像读书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很快,武昌城便因此事炸了锅,各方震动。
很快,男子的身份就浮出水面,湖广巡按黄澍。
草,当官的,而且这个黄澍就是徽州府人!
随即各种剧情又满天飞了。
黄澍当街被杀的消息引发武昌城震动,而其中最为惊骇的当属左梦庚了,闻噩耗时,目瞪口呆许久没回过神来。
他第一时间觉得,此事大有蹊跷,是奔着他来的。
可是和柳敬亭一番分析之后,又觉得就只是一件突发意外,是黄澍的私人恩怨。
毕竟朝廷若想剪除他的左膀右臂,首先要动的是麾下武将和兵马,而非谋士,再说了,朝廷只需将黄澍撤职或者查办什么的就完事了,完全没有必要将他杀掉,这样反而会影响局势,落人口实。
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朝廷若想杀黄澍,不管是让锦衣卫还是东厂来做,那都是极其简单的一件事,手法也干净利索,制造各种意外,或者自尽都没有任何难。
可据目击者说,那女子毛毛躁躁,甚至没什么力气,踢黄澍的时候自己都还不小心摔倒了,整个过程笨手笨脚的……
所以两人嘀咕半天,最终得出的决定则是,朝廷没必要,有必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动手也不会这么潦草弄那么大动静。
可不管怎么说,黄澍一死,他则断了一肩,心痛郁闷之余也忍不住好奇黄澍因何被杀,和那跳江自尽的女子到底是什么关系……
扶明录 第1948章 一肚子气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武昌城闹市杀人事件短短时间就传遍整个城池的大街小巷,然后迅速朝周边城镇扩散,傍晚时对岸的汉阳城内也因此事而沸腾起来,各种小道消息和传闻那是不绝于耳,越传越神,故事也越来越精彩,什么官员强占人妻,男主被打死,孤女十年后寻仇……
这消息最先是陈家兄弟在外边街头听到了,然后回来又眉飞色舞的说与众人听,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是素净干的。
甚至连常宇一开始也真以为是个偶然的杀人事件,因为他也没想到素净这么快就动手了,本以为怎么着也得三五天吧,后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就有点目瞪口呆了。
当街杀人!
于是他便令王征南遣人去打探,毕竟事都被传的失真了。
没多久,对岸的番子就来汇报了,常宇终于听到了原汁原味的故事,又一次目瞪口呆!
从策划都实施,都是单枪匹马且滴水不漏,连演的都那么真实,让黄澍的死令人怎么都不会往朝廷那边去联想。
这就是专业,值五百两银子!
只是常宇还有些担忧,因为当时在现场的东厂暗探亲眼看到素净跳进了鲶鱼套,但没见她出来。
这段时间连雨天,江水大涨,水流急暗流多,便是精通水性的常宇都不敢轻易下水,而素净竟然不顾一切的跳了进去。
难道她会水?
水性能比自己还好?
还是说这小妮子疯了……
素净人称夜魔,性格偏激喜怒无常,搞不好真发疯了,假戏真做跳江自尽了。
常宇便令人赶紧查探素净下落,这小尼姑虽然性格偏激脾气暴躁,但用起来特别顺手,干活又利索,人狠话不多不要钱还吃的少,丢了去哪找第二个呀。
素净在哪儿呢,在干什么呢?
在生气,很生气!
精通水性的她在水下一口气顺流遁走百余米然后潜入鲶鱼套对岸水边丛林里,而后找到提前藏好的干净衣服换了,就走了。
而那时,围观的百姓一部分在江边议论纷纷,一部分在城门内黄澍尸体旁各种吐沫横飞呢。
按照计划,素净本欲直接离去回汉阳,但他突然很想看看李慕仙嘴中的黄鹤楼,于是便又乘船渡水从望江门东边的保安门进了城。
也就是在全城震动孤女杀人事件时,素净却置身事外,去游山玩水了。
哦,水刚游过了,那就游山吧。
山是,蛇山。
可黄鹤楼呢?
在远处没看到以为是天气原因,山脚没看到以为这楼不高,为树木所掩,爬到半山腰也没看到,而且怎么感觉非常的荒凉素净觉得有点不对劲啊,想找个人问问,可是这阴雨天的荒山野岭也没个人啊。
最终爬上了山,这一看,可把她气坏了。
哪来的黄鹤楼。
眼前残垣断壁荒草横生,简直可以拍聊斋了。
黄鹤楼去哪儿了?
又毁于战火了呗!
为什么说又?
嗯,只能说,这个楼吧,命里犯冲,从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修筑起,每朝每代起不损毁几次,那都说不过去。
其实黄鹤楼最初仅仅是个军事楼瞭望哨,到了南朝时给赋予各种神仙传说后,就瞬间破防出圈了,特别是在唐朝,就被传成各路神仙的网红打卡地了。
唐末毁,北宋重建,南宋毁,元实体不存,明洪武重修,成化年间塌了重修,嘉靖毁于大火,隆庆重建,然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败退武昌,左良玉杀人城中与之激战,黄鹤楼又毁了。
没错,仅仅明一朝,就重修三次毁四次!而到了清朝那更是多达重建修葺五六次之多,后世看到的黄鹤楼就是仿照清同治时期重建的,而且也不是在原址上,黄鹤楼原址在现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引桥处,当年为了修桥把原址让出来了。
现在素净眼前就是一座废墟!
这让绕了一大圈子跑回来累了一身汗想看神仙楼的素净怎么能不生气。
越想越气,气李慕仙和常宇怎么就没告诉自己楼早就塌了呢,还有那客栈里伙计,竟然也提也不提一句。
素净现在很想回到客栈去揍那伙计一顿,但又担心露了痕迹,毕竟此时满城风雨,还是小心为妙。
山风一吹,凉爽许多的她转头朝西边望去,此时已是黄昏,虽天阴看不见江畔日落,但见城外江河,也是美景宜人。
虽没看到黄鹤楼,却隐隐可见长江对面龟山上的晴川阁,那是和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昌三大名胜。
怪不得那牛鼻子,不来武昌城,去跑去那龟山窝着了。
武昌北门武胜门外有湖,名沙湖。
沙湖畔驻扎数千兵马,乃两部人马,其一,黄得功,其二,王体中。两个月前左良玉病故,为防备武昌生乱,常宇密令二人率部前往施压,一路缓行磨磨唧唧的在半个月前抵达城外沙湖扎营待命。
王体中还好,老老实实,可黄得功每天至少要骂三次娘!
他是轻装前来物资不全,恰赶上这连阴雨营地内潮湿漏水,士兵起居环境相当艰苦一天两天还能忍,但十天半个月他就受不了的,想进城,可上头严令不得进城,兵马不能进城,他也不能进城。
另外,虽说粮草由城内供应,吃喝不愁,但没有酒啊!按说以他总兵官的身份弄点酒喝那是相当容易的事,可是常宇有军令,战时严禁饮酒,眼下虽没打仗但他在执行任务相当于战时了。
当然他也可以偷偷的喝,可是他又不想带头做个坏榜样,因为他和常宇的关系很好。
若是被人爆出,会让常宇很难堪也很为难的。
所以他能做的只有骂。
骂着破老天没事总是下个不停,骂左良玉早不死晚不死,死了还要连累他,然后骂王体中天天闷头不吭声,三脚踢不出个屁来,让进城喝酒不敢就算了,连找娘们都不过敢,怂货一个。
再到后来连常宇他都骂,骂这货不知道死哪儿了,把他晾在这干啥呢。
王体中被骂也是一肚子苦水啊,开什么玩笑,我他么的的刚投降过来根基不稳也没啥关系网,必须得老老实实毫无怨言啊,哪敢跟你比啊,你动不动忽悠我犯错误,出了事你有人说情挡箭,我有谁啊?
就在黄得功暴躁不已的时候,终于有人来和他一起嗨皮了。
屠元和姬际可率部渡江来了。
哎呀,我去,这可把黄得功给乐坏了,这可都是一起并肩作战的老相好啊,一别都快一年没见了,此时相逢说不出的开心。
带酒来了没?
没有,不敢违令,屠元摇头。
草。
常督公呢?
不知道,好久没见了。姬际可摇头
草。
那你俩过来干啥呢?
不知道,奉令而来。屠元,姬际可异口同声。
草!
眼见黄伯爷这么无聊暴躁,屠元和姬际可想了想决定和他打一架!
果然,黄得功立刻来兴趣,必须得打,不过你俩人我打不过,王体中你过来咱俩联手。
当然不是他们几个打架了,而是部下操练。
东厂卫的勇猛天下尽知,黄得功不服啊,王体中想学习啊。
于是乎,三部人马终于找到事干了,几乎每天都在沙湖畔进行各种大小规模演练对阵,风雨无阻。
……………………
感谢两位书友打赏。
扶明录 第1949章 担忧
天黑了,城门已关闭,还没有等到任何有关素净消息的常宇有些坐立不安,站在堂前廊檐下抬头望天皱眉。
天空又飘起了毛毛雨,不知一会儿会不会下大了。
李慕仙说,素净野惯了,平日不也神出鬼没的么,没准什么时候就钻出来了,不会出事的。
说的是事实,但常宇依然放不下心来,以素净的武技在陆地上自是不用担心,便是杀人也可以横着走不用担心被官府抓到,但在水里就不一样了。
老话说淹死的都是会凫水的。
水下不比陆地,危险无处不在,暗流,漩涡,都可能要了人命,不管你水性多好武技多高一旦被卷入,生还的机会渺茫。
何况近来雨水不断江水大涨,水下多的是急流暗流,怎能不让常宇担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小尼姑这般上心了。
子时过了,王征南起夜时发现常宇还坐在廊檐下发呆,便过去劝了句:“督公早些睡吧,或许外边已有了消息,只是城门关了送不进来罢了”。
常宇叹了口气这才回房去睡了。
清早,难得的晴天。
还是没有素净消息,但徐起元等人正在城外准备渡江去武昌。
吃了早饭后,常宇一行出城至江边,便见渡口人头攒动,数百兵马正在渡江。
一江两城,渡口大且繁忙,渡船也多如牛毛各属帮派,什么飞鱼帮,粮船帮的。
但只要有兵马过河,他们都要老老实实的过来免费摆渡,而且是优先渡水,百姓都要在旁边候着。
连常宇一行也不意外。
不过常宇也不着急,站在外围看了一会不见徐起元等将领,知道他们已经渡江去了对岸,这会儿码头上都是他们的部下罢了。
天近晌午时候,常宇一行终于渡江靠岸,汉中门下众人抬头看着城门,神色各异,担架上的李慕仙舔舔嘴唇,又叹了口气:“狗日的黄富贵,害得老子这趟不能尽兴了”。
“只要银子到位,俺哥俩一定让道长尽兴的”和陈汝信一起抬着担架的陈所乐笑道,李慕仙还没来及说话,陈王庭便轻斥道:“怎生如此和道长说话”。
“俺就打趣儿”陈所乐低头喏喏道,他哥俩平日和李慕仙交好没大没小的,但陈王庭特别注意辈分,不允许他们这般随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