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文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香港大亨

    香港影视制片发展的虽然好,但是,景点还是远远不如后来的横店。

    横店模式从90年代末才开始,这也未免太晚了。

    林棋准备提前十多年,建一座比横店还要恢弘的影视基地。这做影视基地起到承前启后作用,香港后来因为地价大涨的因素,无论是买地还是租地都是支付不起。所以,影视行业因为各项成本开支飙升,无利可图,而陷入了崩溃。横店模式出现之后,大把的香港影视行业人才,也成为了横漂,单横店诞生的太晚了,导致华语片元气大伤。

    要是这种模式早日启动,有效的降低影视制作成本,将其发展成为承接港片拍摄的新基地,那么,其前途甚至有望超过横店模式!




第260章 大俗既大雅
    影视城的投资规划,林棋简单的描述了前景和商业模式,东莞当地的官员也一点即透,即使不懂,也可以类比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乐园是靠着二次元文化,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等经典的动画角色,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参观游玩。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建成了规模不等的迪士尼乐园。一座运营良好的迪士尼乐园,一年最多能够吸引千万人次的游客观光,可想而知,带动的经济效益,有多么惊人。

    在东莞投资建一座影视城,则是利用三次元的影视作品来吸引旅客观光。

    而在普通游客的市场还未激活之前,光靠着对剧组的服务,已经可以带来不少的收入。一个剧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而且,由于剧组不是一天两天就走,而是需要拍完镜头,快节奏的剧组可能仅停留一周,慢节奏的剧组会留下来拍几个月。保守估计,至少能够带来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而一部影视作品拍活了,则是会吸引更多粉丝,慕名前来参观景点。

    源源不断的有电影在在这个地区的经典拍摄出来,那么,其景观的知名度就会飞速增长。

    除此之外,影视相关的产业链,也能够创造不俗的经济效益,比如,各种服装道具商店,提供租凭业务,古今中外各种古装戏服,一应俱全,可以为剧组提供一站式的服装道具服务。出租的收益,远远比卖服装更赚钱。

    如果影视产业链再深入发展下去,摄影棚录音棚,各种器材耗材的出租和出售,这些产业聚集在一起,不仅仅能够创造效益和提供就业,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影视城的竞争力。

    如果发展的比较顺利,今后甚至会更多的影视公司,直接选择在东莞注册成立,这样一来,则是能够获取比短期收益更高的长期收益。

    换做是别人,这么提议,或许东莞政府虽然心动,但却并不会为其奔走,毕竟,上嘴巴皮和下嘴扒皮动一动容易,但想要真正落实投资却很难,若是各层关系都理顺了,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结果,却不来投资,那么,为其奔走的地方政府,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林棋的信誉相当高,其承诺的投资,只要不是政策上有阻碍,基本上都会落实。所以,他随口一提,东莞当地政府就当成大事来办。基本上,一开始的流程不需要太费心,等到准备工作搞的差不多了,林棋拿着支票来投资就可以了。

    林棋,怎么想到在东莞投资影视基地?容健差异的问道,实际上,影视基地前景看来去很美好,但效益不见得比投资工业要高。

    别的不说,深圳的新创业工业园区,目前每月的租金和服务费都快逼近2000万元了。

    而投资工业,则不如投资商业和服务业。新创业工业园区,后续的工程都是盖写字楼商铺和公寓出租,这些高层建筑收租收益,远远比盖工厂招租要强的多。

    个人兴趣爱好吧,我想要建一座中国的好莱坞,比香港的格局要大的多的影视基地。林棋笑道,从小我就想要看中国人自己拍出的高水平的电影和动画作品,看中国人写的最好看的小说,漫画。当然,我说的好看,不是跑去拿奖的那种作品,讲真,什么威尼斯戛纳柏林,包括香港最近搞的金像奖都是渣渣!要我说,这种专业人士和圈内人士评价的作品,最终都会沦为交易,你捧我我捧你,圈内面子最大,人缘最好,最容易拿奖。

    那些奖项不算,你准备搞一个新的评奖标准?容健说到,你怎么能保证,将来你搞出来的标准,不会跟那些奖项一样,沦落为圈内人互相捧臭脚的游戏?

    很简单!取消专业人士投票资格,也不请名人评价。只给几个重要权威榜单——年度票房榜观众评价榜。林棋笑道,票房真金白银的成绩,远远比业内人士黑箱操作的评价体系要客观真实的多。另外,评价榜单作为补充,观众购买电影票之后,可以给观影反馈,五分四分三分二分一分。每张电影票能评价一次,最终,根据观众评价的平均值,给作品打分。

    容健闻言不禁无语,这个评价体系,票房统计倒是简单,跟各大电影院线合作,就可以评估出每期的票房成绩。但是观众投票反馈,这个工程可就太过于复杂了。

    当然了,林棋这么嘴炮,也不过是后来互联网时代的产生的念头,互联网时代给一部作品打分极其简单。不仅仅是文艺作品,就是商品和服务,也是有评分体系。

    因为,想的太超前,所以,总会扯到蛋。

    不过,一个成功的人,即使再扯淡,也有人会分析其不靠谱的想法里面的所蕴含的信息。而一个失败者,即使从失败经验里面提炼出一堆金科玉律般的教训,也会被当作放屁。

    林棋放出的卫星,容健虽然想不出来现在如何实现,但是,如是一旦实现了,肯定是有巨大的影响力的。

    互联网时代就有苗头,票房榜的影响力,真的越来越比各种电影奖要高出几个级别。

    不仅仅是电影行业如此,就是出版行业也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作家也仅是短期内刺激一波销量,之后,该扑街还是继续扑街。当然了,其比普通的扑街要牛逼的多,但跟真正凭本事获得市场第一的作家相比,其根基还是太浅薄。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世界名著,都不是评奖评出来的。诺贝尔文学奖,没评出什么世界级名著,大部分获奖作家和作品,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时间发展,逐渐成为流星。举个例子,金庸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因为,其创作的是通俗小说,但是,影响力能超过金庸的诺贝尔文学奖作者不超过一张掌之数。可以说,随着时间流逝,百年之后,绝大部分诺贝尔奖作家的作品都会成为被遗忘的尘埃。但是,金庸作品半个世纪经久不衰,今后也有希望像四大名著一样数百年人气不衰。

    那那些经久不衰的名著,绝大部分都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也既是通俗文学。因为大俗,所以大雅。而自诩高雅,却容易像一颗流星,不会被后世传颂和记忆。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的名著,都是先有名,成为了名著。数百年不朽,则是经典名著。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多粉丝,则是世界名著。林棋微笑说到,好莱坞的大片,影响力同样如此。高票房的大片,不仅仅影响当下,甚至影响人类未来的价值观。比如,30年代的《金刚,现在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就拿金庸作品而言,一开始他可不是创作大义微言,而是在报纸上连载骗普通读者追赶连载,促进报纸销量的工具。迎合的也不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士,而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市民,大俗既大雅!所以,取得了现在的影响力,可以说,因为他的雅,有俗作为根基,所以,今后,可能一直会有绵绵不断的影响力,成为不朽名著,也不会令人意外。比他更雅的老舍巴金矛盾,其作品的销量不如他,未来的影响力,也注定不会比得上金庸!

    大俗既大雅?容健闻言不由觉得佩服,本来他觉得很多文艺奖项牛逼,不过是别人和媒体评价其牛逼,大家都说牛逼,即使对这个人的作品很陌生,自然也只能跟着评价,很牛逼,太牛逼了。但事后评了天大的奖,也就那么回事,绝大部分人,热点过去了,不会因为那个人获奖了,获得更高的荣誉了,就会成为其作品的粉丝。

    这就是因为,那些奖项天然不接地气,不俗,所以不能成为大雅,只能成为小圈子内互相欣赏的小雅。



第261章 IPO
    1984年8月6日,林棋回到香港,因为,收到高盛公司和远东交易所的通知,新创业出版集团于8月8日正式在远东交易所上市。

    即使是不太管公司的日常运营,但这样重大事项还是需要林棋亲自出面。

    8月8日这一天上午,香港远东交易所,显得格外的喧嚷。不仅仅大量的金融大佬亮相,大量的媒体也云集,准备报道这一盛况。

    林棋张大海张茹等等新创业出版集团的股东,意气风发的敲响了开盘的钟声,庆祝新创业出版集团ipo增发股份的成功。

    ipo的计划比预期要高得多,原计划增发3500万新股,每股发行价20港元,募集7亿港元。

    但由于认购太过于踊跃,整个香港超过十万市民前来排队认购,冻结认购资金规模高达50亿港元。

    最终新创业出版公司跟主承销商高盛公司磋商,新股发行价提升到每股30港元,新股发行规模也提升到了5000万股。这样,募集资金规模直接涨到了15亿元。

    加上公司原本有1亿原始股,上市增发了5000万股,总股本增至15亿股,ipo之后的市值也会直接膨胀到45亿港元。在整个香港的上市公司里面,也是能够排在前20名以内!

    能在熊市中做到这般程度,除了因为高盛公司和交易所的卖力支持之外,另外,跟新创业系的影响力有关。

    新创业出版集团虽然不是新创业电子公司,但是,毕竟是新创业系首家上市公司,所以,市场闻讯之后,多是纷纷慷慨解囊,抢购新股。

    换做是其他同等业绩的公司,在目前是市场环境下,即使上市成功,ipo规模能达到2亿元就算不错了,ipo之后市值估计不太可能超过20亿。

    好的商誉,有时候真的可能变成真金白银!

    感谢各位投资者的大力支持,我们新创业系首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林棋在上市典礼中说道,新创业出版集团,创立于79年,是我来香港创业的第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出版行业,给我带来了第一桶金,就没有后面新创业电子和新创业系的辉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合伙人张大海,虽然,他看起来并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却是一位大智若愚的长者,跟我合作过程中,也非常愉快。正是因为我们的默契,没有闹出公司发展过程中,因为合伙人分赃不均而搞的公司鸡飞狗跳的事情,没有!

    在新创业出版公司注册之后,我们一直这样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比较懒,事情都扔给张大海先生,张大海总经理和全体公司职员以及作家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成功登陆香港远东交易所,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与此同时,我们还是香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出版公司,同时也是市值最大的出版公司。

    当然,上市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起点!

    新的起点,我们依然会保持良好的治理和积极的进取稳健的发展。我们会尽力为长期股东创造价值,并且,努力为股东提供分红回报

    上市之前,我们是一家在香港漫画小说和连锁书店等等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而上市之后的计划,我们将会珍惜募集的资金,锐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出版巨头。香港出版的中文漫画和小说,我们会择优翻译成不同国家的文字,向有利可图的市场推广

    与此同时,一些深入人心备受好评的漫画小说版权,我们也不仅仅将其当作出版物,而是专业的分析研究其价值,将其进行影视化游戏化和各种衍生品的改编是的,我们才刚刚启航!

    现场响起激烈的掌声,很多原始股东,或者是幸运的打新成功,认购到了新创业出版公司新股的投资者,头脑中浮现出发财的场面

    没错,对于一些优质公司以ipo的价格认购,很容易获取惊人的收益。而比ipo更低价的价格,则是原始股认购。在公司还未展开ipo计划之前,不少公司的职员和作者,以每股净资产认购未上市的股份,最便宜时每股甚至不到1港元,即使是去年股权激励,认购原始股的股东,也是以3港元左右的价格获得了股权。

    ipo当日,就有不少的原始股股东多则赚了50多倍,少则已经赚到了10倍!

    一部分的原始股股东,即使是ipo的价格抛售,也是能够赚钱的,当然,为了保护普通的投资者,所以,原始股股东承诺一年内限制交易。

    所以上市初期的交易者,主要是5000万股ipo新股的股东们之间的换手。

    上午10点,远东交易所正式宣布开盘。新上市的新创意出版集团的新股成交显得异常活跃,刚刚开盘不久,交易所穿着马甲的现场交易员,不断的提交最新的报价单。

    由于自动化交易还不是太普及的现场,场内交易员忙的就像是蚂蚁一般,在不同席位之间穿梭。每个拥有交易席位的职业股票经纪,或是金融机构的员工,都是亢奋异常。

    仅仅是开盘一分钟,新创业出版公司的股价就扶摇直上,冲到了40港元一股。持续大涨,让不少的ipo认购股东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继续观望,也就不少见好就收,以高于ipo的价格成交,赚点小钱就满足了。

    当然,也有不少没有认购到股票的投资者,盯着不断的电子交易牌上的报价,咬牙下注,提交了更高报价的买单。当然了,很多人提交的报价,还赶不上市场价不断的上涨,所以,提交之后又撤回,重新提交报价单。

    大量投资者和投机者的目光关注,使得新创业出版公司成为了今天市场的主角!

    整个现场,绝大部分的证券交易,都是新创业出版公司的新股的换手交易。一分钟内处理近5000万元的交易,对于现在的香港交易市场而言,这可是震撼人心的大单。以至于,处理开盘前一分钟累计的成交单,至少要延迟到开盘十分钟才处理完成。

    对于这些股票经纪而言,这样的繁忙交易,也给其创造了巨大的佣金收入。

    香港股票市场,多年也没有看到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要知道,近四年的老熊市,耗尽了投资者的现金和激情,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即使持有股票,也很少提交换手订单了。以至于,目前市场上全天交易甚至都不足5000万元。

    但是,目前仅开盘之前积累的订单就突破了5000万成交。接下来,交易单的峰值过去之后,全天下来,新创业出版公司的股票换手,既已创造了6亿多元的成交额。

    这一天,简直就像是大牛市,不,应该说,新股的大牛市,在新创业出版集团的新股带动下,今年以来发行的一些新股,集体走出了跟其他股票完全不同的行情,而新创业出版集团公司的股票,在收盘之后,股价更是突破80港元一股。

    也既是说,上市首日,新创业出版公司的市值突破120亿元以上。

    而在没有上市之前,新创业出版集团拥有的净资产也就4亿元出头,正常的业务一年顶多能赚15亿元。在香港本地市场而言,潜力已经挖掘的差不多,今后即使不断通过兼并收购出版公司,也是吃力不讨好。毕竟,香港出版市场目前是漫画出版一枝独秀,利润最为丰厚。至于,市场规模最大的报纸,即使做到明报星岛日报东方日报那样的成都,净利润也远远不如漫画。

    因为,香港的漫画市场,从黄玉郎的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涨价。涨价之后,港漫出版不仅仅没有衰退,反而其读者市场,屡创新高,仅凭着漫画书本身,就足以赚到不俗的毛利润。更何况,新创业出版集团把图书的印刷业务,完全转移到了内地的工厂,更是让利润相当于竞争对手翻倍!

    比如,黄玉郎的玉郎机构其漫画的售价跟新创业出版公司差不多,其市场份额大概占了香港漫画市场三分之一,但其利润却是逐渐萎缩,从之前破2000万,下降到不足1000万元,这是因为玉郎机构的市场没有增长,与此同时,印刷人工等等成本增加了,导致利润率在不断的萎缩,由于其不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又不敢冒险继续涨价,这造成了其竞争优势不断的下降。

    而新创业出版公司占据香港漫画出版市场的60份额,其漫画出版业务的利润就超过8000万元,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因为印刷成本降低挤出来的,一本漫画降低2元印刷成本,一年销售3000万本,光是这一点优势,就足以挤出6000万元的利润。

    即使新创业出版公司去年全年盈利突破2亿元,但想要赚到120亿,也需要60年时间。而ipo不过是瞬间,就让其市值一跃冲天,与此同时,账面上扣除了各种发行成本之后,还有145亿元的新募集的资金。

    ipo太爽了,难怪都要ipo!张大海在第二天,还像是做做梦一般,看着报纸。
1...121122123124125...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