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部将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如此,因讨伐董卓而起




第一百一十章 三国第一谋士(下)!(1/3)
    贾诩的霸气,体现在伏波将军马援的这句话上。

    “方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作为中国历史的“后战国时代“,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与天下辐裂的先秦知识分子本无不同,故荀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纷弃袁投曹,关羽义不背主,诸葛兄弟在东吴、蜀汉各事其主,俱忠诚不二。

    若此乃通例。

    但贾诩便提供了一个例外:他先后投靠的刘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

    段煨对贾诩表面敬重,内心忌惮,因为贾诩“素知名“,在兵士中威望极高,段煨怕贾诩喧宾夺主。

    贾诩离开段煨的时机和理由亦很微妙,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

    结果丝毫不差。

    至于刘表,贾诩的评价也是既准确又刻薄:“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三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见事变,多疑无决,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

    贾诩与张绣的关系最好,早在长安时,张绣就有意将贾诩拉拢至帐下,一俟贾诩秘密来投,立刻便对他言听计从。

    奇怪的是贾诩之所以投奔张绣,不仅因为张绣的张臂欢迎,更在于这样一个判断:

    “张绣,一个没脑袋的主儿。“

    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面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

    他喜欢谋略,他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尽情驰骋的疆场。

    如果谋略是一种美,联系到他当年不可思议地替李傕、郭汜出的馊主意,则贾诩正好被我们理解成这样一个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

    看出这一点,贾诩投靠张绣而不是曹操、袁绍,便是最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曹操手下谋士如云,其本人又计谋百出,贾诩在那里注定难呈鹤立鸡群之势。

    袁绍貌似强大,但这人志大才疏,又有着一个奇怪而又致命的弱点:只要对自己有利的计谋,他一概不采纳。

    刘表可不去说他了,而好做皇帝梦的袁术,缺少虚怀下士的品德,贾诩注定没法活得从容。

    贾诩与吕布有仇,当时尚力单势薄的刘备当然更入不了贾诩视野,况且刘备还一直和吕布关系密切。

    所有人提到曹操平生所吃之败仗,都不会不提“宛城战张绣之时“,那也是曹老板输得最为凄惨的一仗,长子曹昂及贴心猛将典韦相继阵亡,自己所乘的大宛良马“绝影“,亦中箭而死,可说狼狈至极。

    毫无疑问,这一仗曹操其实是输给贾诩的。

    贾诩后来又赢了曹操一回合,那一仗虽无多少战略意义,却极端神奇,可以让曹操作为教科书,好好琢磨研习一番——曹军撤退了,张绣立功心切,急不可待地要领军追赶。

    贾诩在一边连连阻止,张绣不听。

    无谋的张绣难免会想:与曹操交战,而竟能逼得他退军,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此时不乘胜追击,痛下杀手,更待何时。

    然而,不听谋士之言,注定要失败的,张绣的追兵就被曹操殿后部队杀得大败亏输,狼狈逃回。

    绣谓诩曰:“不用公言,果有此败。”

    张绣诚恳地向贾诩道歉。

    诩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

    绣与表俱曰:“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

    张绣相信了贾诩的话。

    第二次追击,张绣大有斩获,把曹操杀得溃不成军。

    不仅曹操对自己的失败极为纳闷,张绣和刘表也满腹狐疑的向贾诩请教为什么得胜之兵失败,而失败后再追却取得胜利。

    贾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三国之所以多智,端赖贾诩者流出没其中。

    当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纷纷剿除诸侯之后,天下虽然没有变得安宁,局势却已明朗不少。

    在曹、袁两只巨螯的钳制下,投靠袁绍还是曹操,就成了张绣迫在眉睫之事。

    投靠袁绍的理由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一则袁强曹弱,一则张绣于曹操有杀子之仇。

    于是,当袁绍主动派使者前来招降时,张绣一个没有远见的人当然侵向与投靠袁绍。

    贾诩此时从幕后倏然闪身曰:“替我谢谢袁本初的好意,再转达这样一句话:一个连自家兄弟袁术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张将军敬谢不敏!“

    张绣大惊:“方今袁强曹弱;今毁书叱使,袁绍若至,当如之何”

    贾诩曰:“从操即可。”

    绣曰:“吾先与操有仇,安得相容”

    诩曰:“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焉。”

    绣从其言,请刘晔相见。

    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绣大喜,即同贾诩等赴许都投降。

    绣见操,拜于阶下。

    操忙扶起,执其手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遂封绣为



第一百一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落叶盼归根!(2/3)
    “与大王已然是多年未一起饮酒,不想如今却是要饮这最后一杯了。”

    曹操手上拿着酒杯,脸上的表情却是让别人看不出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文和,你之前三次上书与我,那三封信件,孤都细细的看了一遍,你的意思,孤夜明白了。”

    贾诩脸上带着笑意,话也是说出来了。

    “既然大王看了那信,也该知晓贾诩是罪该万死的了。”

    曹操却是摇头。

    “宛城之战,我儿与恶来之死,我不怪你,这一点你无需介怀,我也不会拿在口上细说。”

    贾诩却是不放过这一点。

    “可是,若当时无诩,或许大公子与许渚也不会死于张绣之手了。”

    曹操听到大公子与许渚这些字眼,心中不觉有些戚戚然,但他很快便把这些情绪给掩盖下去了。

    “当时你侍奉张绣,为人谋,自然要竭尽全力,此事我不怪你。”

    “可是...”

    贾诩很显然想作死,但是曹老板并不给贾诩作死的机会。

    “此事休提了。”

    看到曹操态度如此坚决,贾诩眼中似乎是有着失望之色。

    “至于你第二封信所说的内容,恐怕也是子虚乌有罢”

    贾诩手上拿着酒樽,很认真的看着曹操,用力的摇了摇头,说道:“非是子虚乌有,长安侯之绝大多数的阴损计策,都是老臣帮他想的。”

    曹操却是不信。

    “你贾诩是何等人我曹孟德岂会不知,像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你会为此出谋划策此事怕是子桓要你如此说的罢”

    贾诩却是猛的摇头。

    “大王恐怕不会不知道,我与洛阳侯有些仇怨罢”

    听到贾诩说出这样的话来,曹操很是惊讶,因此不禁“哦”的一声,眼睛也是看向贾诩。

    曹操之所以惊讶,并非是贾诩所言之他与曹冲有仇。

    实际上,这件事曹操早就知道了。

    他惊讶是贾诩把这件事放在明面上与他说,这个时候曹老板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了。

    现在的他,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愤怒,亦或者是一言不发。

    最后,憋了好久的曹操只得吐出这四个字来:“竟有此事”

    贾诩对于曹操的表情没有惊讶,继续说道:“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想来大王心中清楚才是,我在此与大王说这些话,无非是想说,有许多计策,都是我出来谋害洛阳侯的。”

    说完这句话,贾诩眼神炯炯有神的看着曹操。

    曹操轻轻的喝了一口烧酒,看向贾诩的眼神变得有些怪异起来了。

    “你不怕我将你打入廷尉狱”

    贾诩呵的一笑,很是淡定的喝着酒。

    看着面前的贾诩,曹操不禁也哑然失笑起来了。

    这厮,今日本来就想让我将起打入狱中的。

    “大王可知我如今年岁是多少了”

    曹操笑了笑,说道:“你怕是有六十多了。”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臣如今已经是六十有六了。”

    曹操一笑,说道:“孤如今也五十有八了,再过两年,便是花甲之岁了,老啦。”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老了。”

    若是再年轻几岁,贾诩便不会被曹丕威胁到了,但曹丕抓住了他的弱点。

    他老了。

    时光是最厉害的武器,胜过世间的一切谋略,强大如贾诩,也得做时间的奴隶。

    曹操亦是如此。

    老了,便想着安逸,其实在好几年前,贾诩便韬光养晦了,如今他更是不想出头。

    或许,消失对他现在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但老了,不代表要送死,与我平辈的人,如今是越来越少了,日后,孤要找个人与你这般说话,都难了。”

    能让曹操放下身段,以老朋友的姿态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至于其他人,即使曹操愿意放下身段与他们说话,他们也不敢以老朋友的姿态与曹操说话。

    毕竟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得不到曹老板的认可,他们心中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更何况,与一个惺惺相惜的人说话,自然是好过与那些庸才说话了。

    贾诩却是摇头,说道:“非是送死,是确有其事。”

     



第一百一十二章 驽马还是宝马,总要试过了才知道!(3/3)
    “既然诩不日便要离大王而去了,有些事情,臣下还是希望大王当机立断,莫要当断不断。”

    曹操一愣,若有所思的问道:“文和好像是意有所指”

    贾诩却是笑着摇头。

    “无非是最后一言罢了,大王若是听信了诩之言语,诩自然不胜荣幸。”

    曹操摇头,说道:“当断则断,这孤何尝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断,他就能断的。”

    听着曹操的话,贾诩也是点了点头。

    但他也只是点头罢了,他说出之前那句话,本来就是犯了忌讳了,现在自然不会多说话了。

    贾诩不说话,曹操却是不打算放过贾诩。

    “既然文和有见解,不如给孤分析一二”

    贾诩连忙摆手,脸上露出苦笑神色。

    “老臣哪来的见解,此事是大王家事,非是老臣所能议论的。”

    曹操却是不为所动。

    “此事虽然是孤的家事,更是魏国的国事,你有见解,大可说出来,孤难道还会治你的罪不成”

    贾诩却是摇头。

    “臣不知也。”

    看着贾诩圆滑的模样,曹操突然叹了一口气,有些幽怨的话也是说出来了。

    “文和你都是要离孤而去的人了,难道临别之时,说几句心里话还不行吗”

    “这个...”

    贾诩踌躇再三,眼神闪了闪,像是下了某个决心一般,终于是开口说话了。

    “大王既然都如此说了,若是贾诩还如此不识抬举,便是不给大王面子了。”

    听到贾诩要说话了,曹操赶紧收拢情绪,眼睛盯着贾诩,似乎很在意贾诩接下来说的话。

    “大王可知道袁本初与刘表”

    袁本初与刘表...

    曹操当然知道了,但是听了这话之后,曹操心中却是有些不悦。

    “文和是想要我立嫡”

    贾诩赶忙摇头,话也是说出来了。

1...238239240241242...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