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甄尧回座了之后,司马孚站了起来。
“君侯若是不回来的话,邺城之中,恐怕没人可以与长安侯匹敌,若是在这个时候,长安侯故意对我们洛阳侯府的人下手,我们便只能吃闷亏了。”
司马孚这句话说完,不少人都是点头,表示同意。
群龙无首,便表示好欺负,曹丕要是要对付洛阳侯府,还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闷亏只是小亏,不伤大雅。”
“小亏自然不足挂齿,但若是小亏多了,便成了大亏,如同人受伤一般,受小伤对一个人来说自然无关紧要,但若是小伤多了的话,那就变成大伤了,最后甚至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
“叔达说这么多,可有高见”
“高见说不上,只算是一个愚见。”
徐庶笑了笑,说道:
第一百六十二章 邺城的将军们!
?若说文官之中,各有各的山头,世家之家支持的人不一样,阵营自然也不一样。
此时在邺城中,还有另外一群人。
这些人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们。
其中有很多,都是当世,或者纵观历史长河都算是名将的人物。
世上的将军很多,但是名将不多,这是因为名将很难练成车。
很多人都羡慕名将的风采,也很想体会一下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所以军事论坛里往往人满为患,很多军事迷都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金戈铁马的年代。
但实际情况是,历史上的名将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的都是类似三国志游戏里面的小兵,上阵不久就被杀死。
而且名将绝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
在成为名将的道路上,要经历六个坎坷,以六个年级来标明他们,只有战胜眼前的坎坷,才能升入下一个年级。当然,有些天才同学不需要经过这六个年级,生下来就会打仗,也是有的,不过极少,我们可以忽略。
好了,名将学校开学了,第一个年级要学习的是军事理论。
所有想成为名将的人,必须要学习一些经典的理论知识,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等,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你才能跨入下一个年级,但这个年纪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因为有些同学家里穷,买不起书本,所以他们只能在实战中去学习这些理论。
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就是李云龙同学。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实在没有说错的,这些在实战中学习理论的同学将可以跳过第二个程序,直接进入第三个程序。
我们还是和大多数同学一起,来看看第二个年级要学习些什么,第二个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实战。
这是极为重要的,那些理论中学习的优秀者如果不能过这一关,他们就将被授予一个光荣的称号纸上谈兵,这个称号的第一个获得者是赵括同学,授予者是二年级的年级主任赵奢。
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实战如此重要,这是因为虽然军事理论都是高年级的学长们经验总结,但由于他们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情况和现状是不完全一样的,在实战中,如果照搬是要吃大亏的。
赵括同学就是没有学好,才不能毕业的。
作为一个学员,想成为名将,一般都是从小兵干起,当然除了外,比如赵括同学,由于年级主任赵奢是他父亲,所以他一开始就是大将,这是不妥当的。
因为只有战场才能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名将,他必须亲手持刀去追击敌人,见识战场的惨烈,明白人被刀砍是要死的,了解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条战场上永不过时的真理,知道所谓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他们才会明白什么是战场,什么是实战。
大多数学员会在这一关被淘汰,他们会改行,一生当一个军事票友,这对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而留存下来的那些学员,在残酷的实战中逐渐了解了战争的规律,开始真正走上名将之路。
好了,我们带领剩下的学员来到三年级,三年级要学习的是冷酷。
成为一个名将,就必须和仁慈、温和之类的名词说再见,他必须心如铁石,冷酷无情,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以仁出名的儒将,但请大家注意,他们的仁是对士兵和老百姓而言的,对敌人他们比谁都冷酷。
所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冷酷不是残忍,不是杀戮无辜的老百姓,而是坚忍,比如你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触犯了军纪,但你为了执行军纪,一定要杀了他,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军队,即使他是你最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你的亲人,你也要这样做。
这才是真正的冷酷!
学员们将在战场上学会冷酷,他们可能都是善良的年轻人,平时从不与人争吵,但当他们走上战场,亲眼看到自己的同乡和战友被敌人杀死,或者身负重伤在地上痛苦的呻吟,他们会被愤怒和痛苦所鼓动,毫不留情的杀死一切与自己敌对的人,给地上的伤兵补上一刀,然后一个人在尸体旁边喃喃自语,就在这地狱一般的环境中,他们变了。
从杀鸡都怕见血到敌人的脑浆和鲜血溅到身上浑然不知,从温文尔雅到冷酷无情,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毕业了,不合格者将被淘汰,而那些心如坚石的人将进入四年级的学习,他们离成为名将越来越近。
四年级要学习的是理智,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作为普通人,生活中会被许多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绪,比如买彩票中个二等奖几百块,你也会高兴半天,要是炒股票赚了大钱,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如果你玩的游戏是以人命为赌注呢
你会有何反应。
当你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中与敌人僵持了很长时间,突然敌人退却了,你能遏制住心中的激动,先判断形势再去追击吗
当你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全军即将崩溃时,你能及时冷静下来,发现敌人的弱点吗
是的,这太难了,我们都是凡人,都有感情,容易激动,而我们的学员们就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在任何时候都不被感情左右,就如同赛车一样,赛车是一项激情四射的运动,然而车手却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
这就是四年级学员要做到的,能过这一关的人,已经很少了,剩下的精英们,我们继续前进!
五年级是最重要的一个年级,在这个年级里,学员们要学习的是判断。
这是名将的重要特征,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依据,你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的判断。
你要明白的是,你所掌握的是无数士兵的生命,而所有的人都等着你拿注意。
小兵只管打仗,遇到问题,他会问伍长,伍长会问百夫长,百夫长会问校尉,校尉问将军,你就是将军,你还能去问谁!
在士兵的眼中,你就是上帝,就是主宰世界的神!
他们能否活下来就看你的了!
兵法之所以奇妙,关键在于一个变字,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战场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决断只在一线之间,进攻还是防守,前进还是退却,都要你拿注意,在你身边也许有一大群参谋,但他们往往并不站在真理一边,决断的还是你。如果参谋比你高明,为什么要你当主帅!
如果你能从那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并就此做出正确的决断,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名将最主要的素质。但是还有一关是你必须通过的,只有过了这一关,你才是真正的名将。
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年级,这个年级我们要学习的是坚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所谓胜败兵家常事,不过安慰自己而已,打了败仗,死几万人,你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吗,你怎么去面对那些士兵的家人,怎么有脸去见将指挥权交给你的上级
那是几万人命,不是几万只鸡!
然而你的选择只能是坚强,即使你屡战屡败,但必须屡败屡战!
我们可以想象,当你数次败在同一个人手下时,你会畏惧这个人,所谓的恐某症就是这么来的,即使你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不能战胜自己的软弱,还是不能成为名将的。
而那些最优秀的人能够从失败中爬起来,去挑战那个多次战胜自己的人,这才是坚强!
当你具备了以上所有条件后,你就成为了真正的名将,但还有一点,是你必须具备的,那就是运气。
说起来似乎有点滑稽,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没准就在你万事俱备,准备大展身手时,一支冷箭射来,就此死掉,那才是比窦娥还冤,你的一切抱负和能力都无法展现了。战史上只会这样记载,某年某月某日,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女人们的琐碎!
原本,洛阳侯长安侯的离开让邺城有一些难有的清净,但是自从长安侯曹丕回来之后,洛阳侯是一日比一日热闹。
刚开始,是驻守的将军们陆陆续续的回来,又陆陆续续的离开,接着,程昱为司空,与司徒王朗一同处理朝中政务,而魏王曹操依然卧病在塌,整个人卧在王宫之中,不再处理朝中事务,现在朝中大小事务都是司徒王朗与司空程昱处理的,当然,曹彰有时候也有参与这种大小事务,不过只是略微的参与罢了。
热闹,但是却不热烈,这便是现在的邺城。
在热闹的背后,当然不是什么节日的到来,而更像是等待一个特殊的时机的到来。
而这个特殊的时机什么时候来,没有人知道,未知的总是最可怕的,所有人都在这样的重压下瑟瑟发抖,蜷缩着自己的身躯,有的人想要冒死一搏,博出自己的前程,即使失败的结果便是粉身碎骨,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这都是值得的。
富贵险中求!
也有的人想要置身事外,以局外人的目光,观看着接下来的大戏。
这样的人有很多。
将军,王侯,大臣,世家...
很多人都不想趟今天的浑水,至于原因很简单。
王朝的权力更迭,在继承人只有一个的时候,尚且血腥,更不用说是争位了。
往前一点的说,秦朝胡亥与公子扶苏的争位,更是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覆灭。
这些世家当然不在意王朝覆灭,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了一个要敷衍的人罢了。
但是他们不能接受一个王朝覆灭之后,世家受到的波及。
秦末到汉初,可以伴随着血与火的,其中沉浮的世家,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不管是站谁的位,都有可能死。
站公子扶苏的蒙恬,最后结果如何
死!
站胡亥的赵高李斯,结果如何
死!
站秦始皇的关中老秦家,结果如何
死!
而后世同样也有这样的例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曹操何其相似,雄才大略,只是一个草民,一个世家罢了。
朱元璋为了儿子朱标,孙子朱允炆能够安心治理国家,将开国六公爵杀得一个都不剩。
洪武四大案,将文臣武将刷了一遍,彻彻底底,干干净净。
特别有能力的被杀了,没有能力的也被杀了。
留下的,只有中庸者。
曹冲曹丕的能力都不俗,但难免曹操会有类似的想法。
这也是很多人想要旁观的原因。
但是...
有时候旁观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技术活,你想要旁观,但不知道你后面的人同不同意。
最后,旁观者能够真正旁观的,实在不多,若是曹操一心要拖人下水,没人可以成为旁观者。
当然,这些都是男人们的世界。
男人们的世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邺城之中,女人们的世界,却是另外一幅模样的。
汉末魏初,到后面的西晋,乃至魏晋南北朝,总得来说,女子地位都是低于男子的,而且是低很多很多。
但是比较与其他时代,在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要稍微高一些。
至于原因那自然是乱世之中求变,所以在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比之前要稍微高一些。
这一点,连坐之邢就可以体现出女子地位的变化。
三国时期除了最末的几年以外,女子是要连坐本家和夫家两家的。
本身女子命运就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结果被连坐的可能还是男子的两倍。
不过在后来,刑法发生改变,女子从“婴戮於二门”到“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刑,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戮”,可以说是大大的提高了地位的。
当然,这只是对那些世家女而言的,对那些有地位的女子而言的,就如同像是郭女王,辛宪英这样的人。
像是普通女子,其实与货物没有两样。
明帝纪注引魏略:
(明帝)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录夺,以配战士....又诏书听得以生口年纪、颜色与妻相当者自代,故富者则倾家尽产,贫者举假贷贳,贵买生口以赎其妻;县官以配士为名而实内之掖庭,其丑恶者乃出与士。得妇者未必有欢心,而失妻者必有忧色,或穷或愁,皆不得志。
什么意思呢
翻译过来便是明帝下诏一切军户出身的女子已经嫁给非军户人家的,“一切录夺”,强行离婚分配给战士做妻子,后来又准许让这些被迫离婚的家庭用年纪、美貌程度与那个军户出身的妻子差不多的女性来代替她嫁给军户。
县官拣选这些女子中漂亮的,送往掖庭以讨好曹睿,长相丑陋的才真的去配战士。
这项政策的槽点太多,就算是当事人都吐不过来。
这些军户出身的女性,还有买来代替她们配战士的女性,就是奴隶一样,只是为了满足曹睿个人的工具和保障新生军士数量的生育工具而已,丝毫没有自己的家庭权利。连张茂上书谏言里都只是在强调男人们“得妻者”怎样,“失妻者”又怎样,完全没有提及这些女性的感觉。可见社会底层的女性在当时的地位是多么低下。
猜你喜欢